在網際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1年11月28日) |
「在網際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英語: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是一句網際網路上的常用語,因為《紐約客》1993年7月5日刊登的一則由彼得·施泰納創作的漫畫標題而變得流行。[1][2]這則漫畫中有兩隻狗:一隻坐在電腦前的一張椅子上,與坐在地板上的另一隻狗說出了漫畫的標題:「在網際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2][3]時至2000年,這一漫畫是《紐約客》中被重印最多的一則漫畫,施泰納因為此漫畫的重印而賺取了超過50,000美元。[1][4]
歷史
[編輯]「 | 我不太能理解它為什麼被如此廣泛地認識。 | 」 |
——彼得·施泰納,[1] |
漫畫家彼得·施泰納自從1980年開始就為《紐約客》創作。他說道,這則漫畫一開始沒有吸引太多的注意,但後來卻有了它自己的「生命」。施泰納覺得,這就和創建了表情符號的人一樣。[1]實際上,當創作漫畫的時候施泰納對網際網路沒什麼興趣,儘管他有一個在線的帳號。他回憶道,當時並沒有在漫畫上加什麼「深層」的意義,只是在用一種「編寫標題」方式來創作罷了。[1]
作為對網際網路隱私的評論
[編輯]這則漫畫體現了一種對網際網路的理解,強調用戶能夠以一種不透露個人信息的方式來發送或接受信息的能力。勞倫斯·萊西格認為這是因為TCP/IP協議不強迫用戶提供自己的身份證明,儘管用戶本地的網際網路接入點(如某些大學)可能要求用戶實名上網,儘管這樣,用戶的信息也是由本地網際網路接入點保管,不作為在網際網路傳輸信息的一部分。 [5]
作為對網際網路社會學的評論
[編輯]一項由莫拉翰-馬丁和舒馬赫(Morahan-Martin and Schumacher)在2000年做出的關於網際網路使用的複雜性的研究討論了這個現象,他們認為表示電腦屏幕前的自己的身份的能力可能是上網的複雜性體現之一。[6]這一常用語可以用於「表示賽博空間將會是自由化的,因為性別、種族、年齡、外貌,甚至於『狗性』都可以不提供,甚至可以編造或者創造性地誇張這些屬性,以達到合法或非法的目的」,這是對Usenet的關鍵人物約翰·吉爾摩1996年的理解的共鳴。[7]這一短語同時暗示了「電腦扮裝」的可能,一個用戶可以將自己裝扮成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等等。[8]在另一個層次上,「狗裝扮自己的自由,是一種『升級』為一種特權成員的自由,比如狗可以將自己升級為能夠訪問網際網路的人類電腦用戶。」[8][9]在2007年,這則漫畫被用於描述一個17歲的網站創建者是怎樣被誤認為是一個富有經驗的專業網際網路使用者,另外作為WikiScanner,能夠將維基百科的匿名編輯與擁有該IP位址的企業聯繫起來的一個程序的隱喻。[10][11]這可能還與使用網際網路於戀童有一定的相關性。[12]
影響
[編輯]這則漫畫引出了阿倫·大衛·珀金斯的《沒人知道我是一隻狗》的上映。這一劇集圍繞著六個不同的人展開,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與其他人很好地交流,卻因為匿名性,在網際網路上找到了社會化的勇氣。[1]
1995年時,比爾·蓋茨支付了200美元的版權費,在他的《擁抱未來》中使用這一漫畫。[1]
參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Fleishman, Glenn. Cartoon Captures Spirit of the Internet. The New York Times. 2000-12-14 [2007-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英語).
- ^ 2.0 2.1 The New Yorker. 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 reprinted for academic discussion. Title 17 U.S. Code. 1993 [2007-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9) (英語).
- ^ EURSOC. New Privacy Concerns. EURSOC. 2007 [2007-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6) (英語).
- ^ Glenn Fleishman. New Yorker Cartoons to Go on Line. The New York Times. 1998 [2007-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英語).
- ^ Lessig, Lawrence. Code: Version 2.0. Basic Books. 2006: 35. ISBN 0465039146 (英語).
- ^ (英文)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2000).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and Human Behavior, 16, 13-29.
- ^ Jordan, Tim. 3 The virtual individual. 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Routledge. 1999: 66. ISBN 0415170788 (英語).
- ^ 8.0 8.1 Trend, David. Reading Digital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1: 226–7. ISBN 0631223029 (英語).
- ^ Ryan Singel. Fraudster Who Impersonated a Lawyer to Steal Domain Names Pleads Guilty to Wire Fraud. Wired - CondéNet. 2007 [2007-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1) (英語).
- ^ Crickey.com.au. Wikipedia and the PM -- the trail is still hot. Crickey.com.au - Private Media Pty Ltd,. 2007 [2007-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英語).
- ^ Chuck Salter. From Teenager's Hobby to Booming Online Business. CBS KRISTV.com/WorldNow. 2007 [2007-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英語).
- ^ Taylor, Maxwell; Ethel Quayle. Child Pornography: An Internet Crime. Psychology Press. 2003: 97. ISBN 1583912444 (英語).
來源
[編輯]- Jones, Christopher R. 7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Land, Ray; Siân Bayne (編). Education in Cyberspace. Routledge. 2004: 105 pages. ISBN 0415328829 (英語).
- Nielsen, Jakob. Multimedia and Hypertext: The Internet and Beyond. Morgan Kaufmann. 1995: 172 pages. ISBN 978-0125184083 (英語).
- Nakamura, Lisa. Cybertypes: Race, Ethnicity, and Identity on the Internet. Routledge. 2002: 35 pages. ISBN 0415938376 (英語).
- Schneider, Edgar. Living the Good Life With Autism.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03: 44 pages. ISBN 1843107120 (英語).
- Turkle, Sherry.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7. 352 pages. ISBN 0-68483-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