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編輯]
塔是一種常見的東方傳統建築。本是佛教僧侶用作埋骨之用,佛教傳入東亞後,塔與當地傳統建築重樓融合,且擴展至其他用途,不限於僧侶埋骨,往後逐步演變成了樓閣式塔、密檐式塔、亭閣式塔、覆缽式塔、金剛寶座式塔、寶篋印式塔、五輪塔、多寶塔、無縫式塔等多種形態的塔,建築平面從早期的正方形逐漸演變成了六邊形、八邊形乃至圓形,其間塔的建築技術也不斷進步結構日趨合理,所使用的材質也從傳統的夯土 、木材擴展到了磚石、陶瓷、琉璃、金屬等材料。在建築學層面,塔其體量高大用料多樣,在不同的地區地質條件不同,建塔技術也不同,對塔的建築學研究涉及了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壤學、地質學等諸多方面。在東方文化中,塔的意義不僅僅局限於建築學層面。塔承載了東方的歷史、宗教、美學、哲學等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東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塔的歷史與發展
[編輯]塔的全名叫「卒塔婆」或「窣堵坡」(梵語:स्तूप,羅馬化:stūpa;巴利語:Thūpa),最早在印度出現,南亞地區的印度和尼泊爾的風格基本一致,這也影響到藏地的塔的樣式,在這一地區文化同源,塔建風格有著很強的相似性。
隨著佛教在其他地區的傳播,塔的樣式不同程度的與各地區的本土文化相融合,但依舊可以找到它們共同的源頭。中國的塔是卒塔婆隨著佛教傳入後逐漸與本土的樓閣結合而產生的建築式樣,其名稱「塔」也是「卒塔婆」簡化而來,從土旁仍可以看出其土堆(墳墓)特徵的源頭。東南亞的塔是與中國塔平行發展的脈系,這一地區的國家,如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等,他們的塔建風格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東亞地區韓國和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受印度的影響較為間接,所以這一地區的塔與中國塔的風格很相近,樓閣式塔成為這一地區的特色。藏地的覆缽式塔實際上也是從漢地傳入的樣式,不過漢地後來幾乎都成了樓閣式塔,和印度卒塔婆形式接近的覆缽式塔反而罕見。
塔的建築學
[編輯]佛塔一般建在寺院裡,個別的塔在寺院的外側。凡是歷史悠久的古老寺院都建有塔,所以有「有塔必有寺」之說。但因為年代悠久,歷史的變遷使許多寺院遭受了毀壞,有些塔有幸保留,這在當前也是常見的事情。
塔的材質
[編輯]土塔
[編輯]夯土建築是建築史早期常見的一種建築形式,夯土建築取材方便建造簡單所需成本少,曾經是非常經濟和流行的一種建築方式,塔亦有少部分為夯土建築。但是由於塔一般都高大而纖細,夯土本身的力學性質並不適合建築高塔,此外夯土塔的建築和保存還受到氣候的影響,土質鬆軟降水豐沛的地區很難建築和保存高大的夯土塔。因而保留下來的夯土塔數量很少並主要集中在降水量較少黃土資源豐富的中國西北地區,且夯土塔的主要形制多為體形較為矮胖的覆缽式塔。
在現存為數不多的夯土塔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西夏王陵中的夯土高塔,西夏王陵中所建的塔原本以夯土為基礎,表面覆蓋精美的琉璃裝飾,蒙古鐵騎破西夏後,拆毀精美的王陵塔,但面對高大的夯土塔心卻無能為力,因而這些土塔赤裸裸地保留至今。
木塔
[編輯]善用木構是中國傳統建築的一大特點,木塔也是在中土起源最早的塔,三國時期史料記載「上累金盤下為重樓」的塔就是在重樓的頂端加築窣堵坡的建築形式,不過這種下木上石的結構違背了材料本身的力學形制,加之年代久遠沒有保存至今者。歷代所築木塔均借鑑了很多宮殿建築的元素和技術,從斗拱、椽、枋、樑、柱等承重結構到門窗欄杆等非承重結構都與同時代的宮殿建築非常相似。
早期木塔因為建築技術的限制,常常在塔內用磚石或夯土築起高台,作為木塔屹立的依託,各層的木構均直接或間接地與塔心地高台相連接。後期隨著建築技術的提高,塔中的高台被木質的中柱所取代,這極大地擴充了塔內地活動空間,是建築技術的一大突破。但中柱的出現也限制了木塔高度的進一步提升,因為要想找到一根高大筆直的木材作為塔的中柱是非常困難的,而塔高也就被限制在中柱的高度上了。遼代建築的山西應縣木塔則是木塔建築的又一個技術突破,應縣木塔沒有中柱,而是由每一層塔身周圍的兩圈木柱將塔的荷載層層向下傳遞,這種獨特的力學設計比中柱式結構更合理、更堅固,也使得應縣木塔歷經近千年風雨而始終屹立不倒,成為現存最古老的木塔[1]。
磚塔
[編輯]磚塔是各類塔中數量最多者,歷經風雨保留下來的磚塔數量也比其他材質的塔多得多,這一點是由磚本身的材料性質所決定的,磚由粘土燒制,其在結構上的耐久性和穩定性與石材接近,遠遠勝於夯土和木料,確又具有有易於施工的特點,並且可以相對輕易地修築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和進行各式各樣的雕刻加工,非常適合塔的建造,明清兩代隨著制磚工業的迅速發展,各類磚塔大量湧現,以至於難以見到由其他材料建築的高塔了。
雖然磚的性質非常適合建築塔,但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磚塔在結構上大多模仿木構,斗拱梁柱枋椽額一應具全,這樣的結構美則美矣卻不能充分發揮磚材本身性質上的優勢,實際上已經成為築塔技術的一種限制。磚塔的砌築在塔內部多採用亂砌法,即塔磚在塔內隨意緊密堆積,並無一定之規,這是由於塔身直徑常常隨著塔高變化而發生變化,只有亂砌法才能保證塔身曲線的變化,但是為了保證美觀,塔身表面的磚塊則須規則堆積,一般採用長身砌或長身丁頭砌兩種技法。
除了塔磚本身的堆積方式,塔磚之間的粘合也是對磚塔穩定性產生很大影響的因素,唐代磚塔多以黃泥為漿粘性稍差,自宋遼以後在黃泥漿中加入一定的石灰和稻殼,增加了黃泥漿的粘合力,從明代開始,砌塔則全部使用石灰漿,幾乎見不到黃泥漿了,石灰漿的廣泛使用使得明塔和清塔的穩定性有了一個極大的飛躍。以磚砌成的塔也有一些弊端,由於磚塔縫隙非常多,因而塔身上極容易生長植物,從小體形的雜草到樹木,他們的根系深入塔身會極大地破壞塔的結構,造成塔的坍塌;另外構成磚塔的建築材料體形很小,容易被人取下,著名的杭州雷峰塔就是被人們這樣的竊磚活動擊倒的。
石塔
[編輯]使用石料並非中國傳統建築所長,但由於石材本身的性質非常適合建造高塔,因而在塔中以石材為主要材料者也不算少數。石塔在體量上以小型塔居多,在用途上以木塔居多,常見的石塔有經幢式塔、寶篋印塔、多寶塔、覆缽式塔以及小型的密檐塔和樓閣式塔。只有很少的石塔體量高大,建築這樣的石塔需要比較高的建築技術和技巧。這些石塔有的使用大石塊有的使用大石條或大石板,更多的則是使用體積較小的石磚,依照磚塔的建築方式構築,在承重結構上則多仿照木構,由於石材和木材在材料性質上有著很大的差異,前者耐壓而彈性較差,後者彈性好但承重能力不強,因而仿木構的石塔大多不能發揮石材性質上的優勢,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塔的發展。
琉璃塔
[編輯]從本質上講,琉璃塔也是磚塔的一種,因為琉璃塔的琉璃僅僅貼附在塔的表面,塔的內部仍然是用磚砌築的。琉璃是中國古代嚴格控制的一種建築材料,僅有獲得官方特許者才能夠用琉璃來裝飾建築物,因此琉璃塔的數量非常少,現存的琉璃塔大多是經過皇家特許的敕建寶塔。
琉璃材料美觀色彩多樣,表面覆蓋著一層光亮緻密的釉層,因而可以很好地抵抗日曬風吹雨淋等風化作用,因而對保護建築物起著非常重要地作用。不同的琉璃塔因為地位和經濟狀況不同使用琉璃的情況也各自不同,有的塔通體均被琉璃貼面包裹,有的僅僅在塔身的特定部位如轉角、塔檐等處貼附琉璃,有的則用琉璃燒制出浮雕造像貼附在塔面。
金屬材質的塔
[編輯]金屬材質的塔很少,體量也很小,大多是作為工藝品而存在的,常見的制塔的金屬有:鐵、銅、銀、金等,金屬塔大多整體鑄造成型,由於金屬鑄造工藝本身的限制,高聳入雲的金屬塔非常少,有數的幾個也是用鑄造部件組裝而成的,由於金屬材料熱膨脹係數普遍較木磚石等傳統材質高而且多存在鏽蝕的問題,因而金屬材料並非砌築高塔的良好材料。
作為建築物的金屬塔興起於五代十國時期,由於鑄造技術和成本的限制始終沒有興盛過,僅宋明兩朝鑄造過一定數量的鐵質塔[2];作為工藝品的金屬塔就相對常見得多了,它們大多以金銀等貴重金屬製成,造型精美建築細部的描摹非常細膩,是中國古代金屬鑄造藝術的代表。
香泥小塔
[編輯]香泥小塔是以寺院中供奉的香為材料蘸濕打成泥雕塑的小型佛塔,是一種宗教法器而非建築物。香泥小塔是藏傳佛教常用的一種法器,塔多做覆缽式造型,下部築有基座,基座上為一覆缽式塔肚,有些香泥小塔在塔肚上方還有塔脖子構成一個完整的覆缽式塔造型,有的則沒有塔脖子,形成類似無縫式塔的造型。僧侶們一次製作一定數量的香泥小塔,供奉在佛前或者藏於大塔的地宮或寶頂中,在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甘肅山丹縣大喇嘛塔均有大量香泥小塔出土。
其他材質的塔
[編輯]除了上面提到的材質,還有使用其他材質砌築的塔,如以象牙雕刻成的塔、玉雕塔、骨雕塔、陶瓷塔等,這些材質的塔大多不是作為建築物存在,而是作為宗教法器或者工藝品存世。
塔的材質多種多樣,除了上面提到的單一材質的塔,還有混合材質的塔,常見的有磚木混合、磚石混合、石木混合等等。
塔的結構
[編輯]地宮
[編輯]由於塔最早是用來埋葬佛舍利的,傳入中國後就與中國的墓葬文化結合起來,產生了地宮這種獨特的形式,也有個中國特色很濃的名字「龍宮」。地宮要在建塔基之前修建,多為方形,也有六角形、八角形及圓形等。裡面安放盛有舍利的大石函或小型石塔,以及佛經、佛像、供品等陪葬品。
基座
[編輯]基座覆蓋在地宮只上,是塔身的基礎,基座有須彌座,金剛座等幾種。須彌座源於印度,象徵佛教世界中心的須彌山,有獨尊與穩固之意。密檐式塔就藉助了這種造型作為塔基,使其更為雄偉。在須彌座束腰的每面都開有壺門形龕,常裝飾各種圖案,龕之間或轉角處有力士或供養人像。
塔身
[編輯]塔身位於基座之上,是塔的主體,形式多樣,是區分塔式樣的主要依據。樓閣式塔和亭閣式塔把佛像供奉在塔身各層之內;密檐式塔無論是新空心還是實心都不能進入,佛像都雕刻在塔身之外。在各式塔中,樓閣式塔和密檐式塔塔身上的裝飾最為豐富。
塔剎
[編輯]塔剎,又名塔輪、相輪。位於塔的最高處,由印度佛教傘蓋演變而來,是「觀表全塔」和塔上最為顯著的標記。「剎」來源於梵文,意思為「土田」和「國」,佛教的引申義為「佛國」。各種式樣的塔都有塔剎,所謂是「無塔不剎」。印度的窣堵坡傳入後,與中國傳統建築相的結合演化中,塔剎成為塔頂攢尖收尾的重要部分。
塔剎作為塔顯著的標誌,一般用金屬或磚石製成,一般塔剎本身也如一座小覆缽塔,分為剎座、剎身、剎頂三部分構成。
塔的樣式
[編輯]塔的建築樣式主要有:
其他形式還有:
除此以外還有支提式塔(石窟)等,除花式塔幾種了一些建築形式不是很固定的內容(如花塔、組合式塔等),其它形式的塔都有固定的形制和樣式,形成歷代延續的一種標準格式。詳見各條目。
塔的裝飾
[編輯]雕刻
[編輯]塔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雕刻,當初意在宣揚佛教思想,實際上對塔起到了裝飾的作用。塔身上的雕刻起源很早,有文字記載的可以追述至北魏時期。早期的裝飾較粗獷,宋遼以後的雕塑面積越來越大,花樣也越來越精細。塔上的雕刻多集中在塔基的部分,與人的視線平齊。所用材料多是磚石,因石材質地易於雕刻,所以石塔的裝飾往往要多於磚塔。塔上雕刻的體裁很豐富,有動物(如獅和龍等)、植物(主要是蓮花)、佛教人物(金剛力士、八大佛等)、建築構件(如壼門、攀檐柱等)。文峰塔屬於晚期建築,其雕刻多為吉祥喜慶的內容,這些內容在佛塔上是沒有的。
佛像
[編輯]佛像是雕刻中的一種重要的內容。佛教視塔為佛,塔身佛像有的在塔內,有的在塔外,用來表示對佛的崇敬。塔上供佛的主要題材多是以釋迦牟尼為主體的形象或故事圖。一座塔上雕刻哪些佛像要看其所屬的宗派來確定。此外,塔門兩側常刻有金剛。
建築形象
[編輯]磚石結構的塔一直模仿木結構,裝飾圖案多在塔身、塔頂、倚柱等處。圖案內容豐富,如嵩岳寺塔的第一層塔身的八個面上各雕了一座寶篋印塔;山西崇福寺石塔的塔剎上刻出城樓、城門等圖案。
壺門
[編輯]壺門即是佛龕,雕刻的式樣很多,形狀有方形、扁平、高檐等多種。多把門窗做成壺門的式樣,塔壁上刻的龕窟,也常做壺門式樣。遼代時壺門有了很大的發展,以後壺門成為塔上的一項重要的裝飾形式。
塔樓
[編輯]塔樓是佛教建築上的一種裝飾,是一種預先作好的小型塔式樓閣,安裝在佛殿或樓閣的正脊中心部位。佛教認為「塔即是佛、佛即是塔」,建塔樓的目的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而表達的信仰與崇拜。塔樓實際上是塔的一種變體,它起源於浮圖的最高部位都由塔剎來終結,將塔剎這個意義形象地運用於佛殿和樓閣上,就產生了塔樓。塔樓最早從北魏時開始出現,後來各朝代的佛教建築上基本都做塔樓,各地區風格多樣。現在山西各地的佛寺內大部分建築上都放有塔樓[3],西藏、內蒙古、甘肅等地的藏傳佛教寺廟使用塔樓也很多[4]。
色彩
[編輯]塔上的色彩白色、青色、土黃色等多種,這些色彩與塔的材質、各地的土質、氣候特點密切相關。一般,南方的塔多白色與土紅色,北方的塔多青灰色,木塔多為本身木製色調,琉璃塔則色彩多樣。塔內一般沒有色彩,有的刷白灰來提高內部的亮度。宋及宋以前的塔因砌的不整齊,多用表面塗飾粉光是表面顯得整齊。覆缽式塔普遍塗抹白灰,故常稱為「白塔」。但這只是個習慣,實際上因為抹灰在一定時間內能起到保護塔身的作用,且顯得整潔美觀,南方和北方所建的許多樣式的塔都會塗成白色。藏傳佛教對塔等建築塗設顏色是按教義來劃分的。
文字裝飾
[編輯]塔的文字裝飾多可以作為塔的文字說明,又很重要的史料價值。一般塔上的文字裝飾有塔匾(寫有塔名)、橫額與對聯(吉祥或歌頌的詞句,佛塔與文峰塔的內容不同)、塔碑(塔建歷史)、磚銘(常鐫刻時間、地點、工匠名等)、塔銘(可有建塔緣起、布施名單等)。
塔鈴
[編輯]塔鈴又名驚雀鈴,為銅、鐵鑄成的鈴鐺,懸掛在塔的轉角部級塔剎的拉鏈上,遇風吹而發出悅耳的聲音,用來驚走飛鳥,起到保護建築的作用。塔鈴的個數與塔的層數和轉角數有關。塔鈴的形狀多樣,以圓形最多。早期塔上多用直筒式,到明清時多用如花的多邊形。最早的塔鈴出現在北魏時代。
燈龕
[編輯]佛教把燈列為佛千六種工具之一,因此在塔的內部或外壁常用磚砌出小龕,用來放油燈,每逢佛誕或法會時點燈以示慶祝。
塔的保護
[編輯]地震的破壞和防護
[編輯]地震是對古塔最嚴重的一種破壞,根據史料記載,古塔因地震而倒塌破敗者比例極高。地震主要破壞塔身的建築結構,造成塔的坍塌,此外地震一般都會造成塔剎的脫落,有時也會造成地宮坍塌。地震的破壞程度與塔的體量有著密切的關係,平面面積愈小,高度愈高的塔遭到地震破壞的程度也愈高;塔的結構是另外一個影響因素,一般而言實心的結構比較堅固,能夠更好地耐受地震的衝擊;此外門窗斗拱塔檐等建築細部也影響塔對地震的耐受程度,方形的門窗應力集中,容易造成塔身在地震中開裂,拱圈形的門窗應力分散,對地震相對不那麼敏感;最後還有塔的年齡,越是古老的塔其建築結構越鬆散,越容易在地震中坍塌。
總的來說,在面對地震時人們尚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保護古塔,所能夠做到的就是儘量維護古塔結構,使其抗震等級儘可能提高,以及在震後儘快對受損的塔進行修復。
風化剝蝕的影響與防護
[編輯]磚塔在古塔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於建築材料本身的性質,磚塔比較容易發生風化剝蝕,此外比較常見的石塔也比較容易發生風化。
在氣候類型不同的地區,風化的主要形式也不同,在乾燥多風沙日照強烈的地區,晝夜溫差變化造成的龜裂和風蝕作用是風化的主要形式,分布在中國西部一些地區的古塔,塔基座向風面被風沙嚴重磨蝕,不僅表面的雕刻全部消失,甚至連建築立面都無法保持原有的形狀了;在降水比較豐沛的地區,風化的主要形式是雨水滲透造成的破壞和塔身植物生長對結構的損害,後者會另立題目專論。總體來說塔受到風化影響比較嚴重的多為塔身上突出的部件,如塔檐、斗拱、平作、塔頂等部位,風化嚴重的塔這些部件全部消失,看起來不過是一個亂磚跺子。
對於風化作用的防護目前尚沒有成型的技術,但諸如化學藥劑噴塗防護等措施已經獲得了實際應用。
雷電的破壞與防護
[編輯]歷史上毀於雷火的塔數量很多。這與塔的建築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塔剎是塔的重要部件,且多為金屬材料製成,置於高塔頂端的塔剎形成一個沒有接地的引雷針會引起雷霹形成火災,因此雷電會對塔,尤其是木塔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
防禦雷電破壞最好的辦法是給塔加裝避雷針和接地設施,這樣可以簡單而有效地防止雷電的破壞。
火災的破壞與防護
[編輯]在歷史上火災曾經是對塔的最大威脅之一,由於塔一般高程較高,汲水滅火不易,且很多磚石結構的塔內部呈筒狀結構,類似煙囪有拔火助燃的作用,因而撲救火災非常困難。火災對木結構塔的破壞自不必多說,會將整座木塔化為灰燼,對於不可燃的磚石結構塔,火焰會影響磚石本身的材料力學性質,造成塔承重結構承重能力下降而造成破壞。
目前對於火災的撲救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面對火災最好的保護方式不是撲救而是防火。
植物的影響與保護
[編輯]在降水豐沛的氣候區,塔身會有植物生長,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塔身植物生長旺盛,草、樹、藤條等密布塔身一片蔥綠,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樹塔」。這些植物的根系深入塔身破壞塔身結構,有些植物根系還會分泌化學物質分解塔身結構以獲取生長所需的空間和養分,會對塔的穩定性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
對於植物的破壞需要及時清除生長在塔身上的植物,在清除植物後對植物所破壞的塔身結構進行修補,並且適當噴塗抑制植物生長的化學藥劑。
地下水對塔的影響
[編輯]地下水水位抬升會影響塔基礎的穩定性,在一些地區,地下水位高漲造成地宮滲水,塔基下沉形成斜塔,進而影響塔的承重結構,降低其有效荷載,進一步造成塔的坍塌。
對於地下水位變化所產生的影響,需要及時檢測地下水位的變化,對塔的基礎部分進行加固處理和放水處理。
人類行為的破壞和影響
[編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次毀佛滅法運動,塔作為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在歷次滅法運動中都是破壞的對象;此外一些人們自發的行為也會對塔產生影響,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雷峰塔的倒掉。
塔的用途
[編輯]塔作為一種宗教建築出現後,其作用最初主要局限在佛教使用,分佛塔,法塔和僧塔(佛教塔類統稱爲「浮屠塔」),但隨著塔本身的世俗化,塔的作用也逐漸向其他領域擴展,另外由於塔這種建築本身在建築層面上相對於其他形式東方傳統建築的特殊性,因而衍生出很多很實際的用途。
作為墓碑
[編輯]作為墓碑或者作為墳墓是塔最為原初的功能,印度的窣堵坡本身就是作為墳墓出現的一種建築形式。隨著佛教東傳後,雖然在建築的技術與外觀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一基本功能卻保留了下來,中國很多寺院都建有塔林,其中著名者如少林寺塔林,所謂塔林便是得道高僧圓寂後的墓園,每僧築一小塔(謂僧塔),便形成了塔林,在中國用作墓塔者,多為覆缽式塔、經幢式塔、密檐式塔等形制,體量一般較小,很少有高聳入雲者。
作為崇拜物
[編輯]塔最廣泛的用途是作為崇拜物而存在,佛教謂之佛塔。宋以前的寺院均將塔作為整個建築組群的核心,在塔中供奉佛舍利或者佛教造像,其地位和作用相當於後世的大雄寶殿,但宋以後,雖然塔在寺院中的核心地位被大殿所撼動,但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所謂「有寺必有塔」的說法。
作為崇拜物的塔一類多為樓閣式塔、密檐式塔、覆缽式塔或金剛寶座式塔,這類塔體量高大建築雄偉,充分顯示其作為崇拜物的威嚴;另外一類則多為寶篋印式塔、多寶塔等體量較小的塔,有的甚至僅僅作為工藝品存在於更大的寶塔內部作為內塔存在,這些小塔通過其造型精緻、用料名貴凸現其崇拜物的地位。
儲藏寶物
[編輯]塔多有地宮,作為佛教建築,塔的地宮是安放佛教聖物的地方,因而常常起到儲藏寶物的作用(謂法塔)。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陝西法門寺地宮了,該地宮下藏有釋迦摩尼佛指舍利。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欲挖破地宮,時任方丈的良卿法師以自焚方式捍衛佛指舍利;現該舍利被供奉於新修建的合十舍利塔中。
作為景觀
[編輯]塔體量高大,非常醒目,因而很容易形成景觀,很多塔是在建成後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景觀效應,而另有一部分塔則是專門作為景觀修建的,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杭州八景之一的「雷峰夕照」。
補全風水
[編輯]由於塔在宗教世界地位顯著,塔走向世俗的第一步便扮演了補全風水的角色,在風水欠缺的部位建立一座塔其作用可抵一山。
鎮壓妖邪
[編輯]這一作用同樣來自於塔在宗教世界中的地位,民間常常把寶塔作為有效的鎮物,托塔天王的傳說便是一個例證。
保全文運
[編輯]通過建塔來保全和延續一個地區在科舉考試中的運氣曾經是非常流行的一種做法,在有些地方甚至把這一作用的塔和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閣合二為一,形成了文昌塔這一特殊的建築類型。
指導航向
[編輯]在東方專門建築的燈塔很少,但是塔高大的體量使他天然地稱為水路旅行的指向性建築,許多臨海而建的佛塔都成為航海的地標,而建於山頂的塔對陸路交通也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
作為旅遊景點
[編輯]塔作為旅遊景點存在並非現代特有的現象,明清之際北京西部的居民便有在重陽節登上真覺寺金剛寶座塔賞景的傳統。
作為了望台
[編輯]作為了望台存在也是由於塔本身的特殊性所帶來的副產品,北宋時期遼宋邊境上的料敵塔雖然是一座佛塔,但卻為宋的邊防起到了相當的作用,但塔的這一作用有時也會給自身帶來麻煩,在太平天國時期,中國最大的琉璃塔,建於明代的金陵大報恩寺塔就出於軍事安全的考慮被太平軍拆除了。
儲水配水
[編輯]世界各地有許多水塔,可以將水泵到高處,繼而通過自流管道輸送給千家萬戶。此種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是位於燕京大學的博雅塔。
塔與文化
[編輯]按照經律系統分類,可以把塔分為佛塔和文峰塔。它來自於佛教,它的發展中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很大,許多於塔相關的內容都有佛教經典來釋意。文峰塔是塔在中國本土化的一種表現,這類它不再拘泥於佛教的內容,也不再注重佛教含義,而是作為鎮物或祈福象徵。其他宗教,如道教等,也建塔,但從根本上與塔缺乏淵源關係,更多效仿佛教對塔的使用。總之,塔在文化中是一種神權的象徵,人們賦予其各種含義來崇拜。
塔與佛教
[編輯]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在古代印度最早建塔是為放置釋迦牟尼的舍利,供人們紀念崇拜。佛教很重視形象的崇拜,塑造佛像是佛教傳播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以此來傳播教義,供人們來寄託信仰。塔作為藏有佛真身舍利的物件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成為佛的一種象徵,被佛教徒們作為「佛」來崇拜,可以說塔與佛的概念在佛教中是不可分割的。佛像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出現在塔的內部和外飾中,更加強了塔的神聖地位。在佛教興盛的時代,各處都興建寺廟,有寺必有塔。塔後來作為和尚的墳墓成為一種定製。為僧人修塔也成為對他修行的一種褒賞,也由於塔的形象長久使這些高僧的事跡流傳,宣揚了佛教的理念。早期在寺院的布局中塔占據著中心的位置,宋朝以前經常就是這種布局,連大殿都不建,塔是主要的崇拜物。
在塔的建造中也處處體現著佛教的思想,但中國的佛教本與古印度的不同,又很強的本土化色彩。古印度佛教中塔的層數與塔頂相輪數相同,都是雙數;但在中國由於「陰陽五行說」的影響,塔的層數和相輪數一向都為單數。
在佛教經典中是以佛塔的功用來命名的,如發塔,為供養佛發而造的塔;爪塔,為供養佛的指甲而造的塔。佛教傳入中國後仿古印度的做法造發塔,一般建造在佛寺的塔林中,但爪塔極少建造。畢竟佛祖的真身舍利很少,有的塔內埋藏的是假的佛跡,作為一種象徵。
塔與勘輿學
[編輯]早期的塔是作為一種佛教建築出現並發展而成的,但從中國明代起,塔開始大規模地從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成為堪輿學中常用的一種鎮物。這種以塔作為風水鎮物的做法也傳至越南。作為風水鎮物的塔一般稱作文峰塔,一般建造文峰塔主要的目的有三種,為祈禱用、做標誌物和補全當地地形地勢在風水上的欠缺。
根據作用的不同文峰塔又可以細分為文興塔、文昌塔、文光塔、先祖塔、陰宅塔、風水塔、分水塔等等類型。
由於風水理論的不同和各個城鎮本身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文峰塔的建造位置和數量都沒有一定之規。但總體來說建在城鎮東南方者和城鎮周圍山頂上者、城鎮附近河流旁邊者居多,但是這一規律並非絕對的,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發生變化,比如浙江平陽縣的平陽文塔就沒有修建在高山上,而是建在了面臨大海的山嗷間,這是由於根據堪輿學的理論,縣城直面大海沒有屏障不利於福氣的聚集,故而需要建塔補全。
文峰塔在建築上有很多獨具特色之處,很多塔的形制不循定規,塔的裝飾則融入了很多民間信仰的元素,是與傳統佛塔迥然不同的一種形態。
塔的傳說
[編輯]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
[編輯]阿育王在位期間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末期,他連年征戰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阿育王在一次南下攻打印度南部時遇到一位沙門說法,遂生悔悟而歸依了佛教。此後他頒布敕令在印度境內廣造寺塔,他還親自到各地拜謁佛跡,並派遣道僧到國外(遠至波斯、希臘等國)傳教。阿育王廣造八萬四千塔一事在佛教文獻上有所記載,傳說有19座塔在中國,也有說是21座。據傳當時有印度佛教徒送來的圖樣與印度阿育王塔樣式一致。現存文獻上記載了地址、寺院名城的內容[5] ,但時至今日這些塔都沒能保存下來。
在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弘俶仿阿育王造塔也造了八萬四千塔,所造的都是金塗塔,樣式為寶篋印式,體形不等但都很小,塔身內外都有題刻。這些塔被埋藏在國內名山大寺中,也有的送到日本,後來中國出土的多為外國人所收藏。
雁塔
[編輯]雁塔在唐代時已經常使用,即指佛塔。這一名稱來自於佛經典故,說的是有一群雁在天上飛,其中一隻殞身落在一位僧人跟前,僧人憐憫它,遂建塔葬雁,表現了佛教悲憫眾生的情懷。
多寶塔(七寶塔)
[編輯]多寶塔(七寶塔)作為一個名稱遵循著佛教對塔「嚴加裝是,為珍寶之塔」的解釋,在中國唐代後始見此塔,之後也不斷建造,只是沒有固定的樣式。後來流傳到日本,發展成突出的兩個特點,即兩層塔檐和圓肚成肩的塔身。關於多寶塔的由來佛經里記載是:釋迦牟尼於靈鷲山講《法華經》是一多寶塔出現空中,並發出聲音稱讚佛祖。關於七寶,佛經的記載稍有出入。一般都有金、銀、琉璃、瑪瑙、硨磲,還有玻璃、珍珠、珊瑚、玫瑰、赤珠等,就不盡相同了。
各地的塔
[編輯]東亞
[編輯]東亞的塔大都直接受到中國塔建築技術與風格的影響,其建築形制與技術與中國的塔比較接近,同時又不失其自身的風格。
中國
[編輯]中國的傳統建築樓閣是中式塔的源頭之一。樓閣一名重樓,重樓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但由於年代久遠,至今已經沒有兩漢以前的樓閣建築實物存在。了解中土重樓的具體情況,除了通過歷史文獻的分析之外,兩漢時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和墓室壁畫是很好的資料。冥器中的重樓多為陶土燒制的2-3層的木結構建築模型,多有斗拱作為支撐結構,各層分布平坐和檐,建築有門窗等精細結構,建築平面大多為正方形。漢代冥器重樓模型的結構特徵與魏晉之後木塔的建築結構有著明顯的源流關係。
印度的窣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舍利的一種佛教建築,梵文稱「窣堵坡」(Stupa),就是墳塚的意思。開始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在佛出生、涅槃的地方都要建塔,隨著佛教在各地的發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爭相供奉佛舍利。後來塔也成為高僧圓寂後埋藏舍利的建築。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築塔在東漢時期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迅速與中國本土的樓閣相結合,形成中國的樓閣式塔。後由於木結構易腐爛,易燃燒,又按照樓閣式塔的形式,演化出了密檐式塔。在漫長的歷史中曾被人們譯為「窣堵坡(又稱「卒塔婆」,Stupa,梵文)」「浮圖(Buddha,梵文)」「塔婆(Thupo,巴利文)」等,亦被意譯為「方墳」「圓冢」。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直到隋唐時,翻譯家才創造出了「塔」字,作為統一的譯名,沿用至今。後世的塔在中國化的過程中,也為道家所用。另一方面,逐漸脫離了宗教而走向世俗,衍生出了觀景塔、水風塔、文昌塔等等不同作用和目的塔。
朝鮮半島
[編輯]朝鮮半島的塔最早出現在半島三國時代,百濟和新羅在各自境內開始建造石塔以及少量木塔,在韓國,這一時期的塔被稱為 「百濟樣」,新羅統一後,掀起了一個建塔的高潮,目前朝鮮半島上存流的骨塔大多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半島的塔多用唐風,善用石料,由台基、樸素的基座、塔身、平頭的塔頂座和坐落其上的塔剎構成,塔頂上的平頭基座是朝鮮塔的特點,此外韓式塔的塔檐不用斗拱而用疊澀出檐的形式,這更加適合石料本身的力學特徵。
日本
[編輯]日本的塔是在飛鳥時代隨著佛教從中國和朝鮮傳入開始修建的,由於地理環境,日本的塔以木構樓閣式塔為主。日本式佛塔承襲了唐式塔的正方形設計,而矮小的基座、相對矮小的體量和特別伸出的腰檐是日式木塔獨有的特徵,在建築技術上日式木塔自始至終沿用了塔心木柱的建築方式,並沿襲了唐塔高大的相輪塔剎的設計。除了多重塔,日本還有無縫式塔、寶篋印式塔、五輪塔、板塔婆,角塔婆等形式的塔。其中比較值得專門提出的是多寶塔,在日本多寶塔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並且形成了日式多寶塔的規制,以木材建造的圓形塔肚子便是日式多寶塔的鮮明特徵。
-
日本京都東寺塔
-
日本嚴島神社古塔
-
興福寺東金堂五重塔
越南
[編輯]東南亞
[編輯]緬甸的佛塔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圓形基座,一種為方形基座,方形基座者較為常見,基座上建圓丘形的塔身,塔頂做錐狀高聳如雲,安置佛骨於塔身中,基座上塔身的數量不等,一座多塔者形制如同金剛寶座塔,這種造型流傳深廣,泰國、寮國、柬埔寨和中國雲南等地常見這種形制的塔。
西雙版納處於中國內地與東南亞之間,一方面從東南亞地區傳入了上座部佛教,另一方面又收到中原華夏文明的影響,因此西雙版納的塔是在結合泰國、緬甸等國佛教建築和漢民族佛塔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具有許多本地特色的建築形式。西雙版納的塔既有覆缽式塔、金剛寶座塔,也有西雙版納獨特的井塔。
井塔是傣族修建在水井旁的塔,表現了傣族人對改善飲水衛生的要求,和對水的崇拜,形成了獨特的井塔文化。
南亞
[編輯]印度和尼泊爾交界是佛教的發祥地,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的遺骨就在舊王舍城,在那裡分配了佛祖的舍利,盛舍利的舍利瓶是一種葫蘆形的罐,為盛放舍利而建的塔也就採用了這樣的形式。塔出現後隨著佛教的傳播大量建造,早期的塔一般分成五個部分:台基(基座)、半球形的塔身、平頭、塔傘、塔蓋,相關的介紹可以見窣屠坡。現存的阿育王建的桑齊大塔可以一見這種風格的形制,這種形制建立了塔的基本形體和外觀式樣。後來印度的塔也在不斷的發展,中世紀的時候印度建高塔成風,那時所建的佛羅伽耶大塔成為了金剛寶座式塔的前身。印度的塔表面的雕刻很是精細繁多,這一特點東南亞地區的得到更大限度的發揚。
尼泊爾緊鄰印度和西藏,在歷史上曾經長期是吐蕃王朝的藩屬國,在文化上深受印度和吐蕃的影響,許多早期佛教遺蹟就在尼印兩國之間的邊境線上,傳說的阿育王所造的八萬四千塔中有五座就在加德滿都南部的帕但市。尼泊爾的建築風格與印度北部以及中國西藏接近,早在公元100年時就開始建塔,多是磚石結構。
由於地理上的關係,南亞的塔建風格與西藏的塔建風格長期相互的影響,這主要體現在覆缽式塔上。在中國,覆缽式塔的原型在南北朝以前就已出現,但發展很慢,元代時由於藏傳佛教的興盛,尼泊爾工匠阿尼哥進京建塔,使中國覆缽式塔的建造得到提升。許多去過印度的高僧也帶回了印度的塔建風格,其中金剛寶座塔的樣式就是直接來自於印度,花塔也受到印度高塔雕刻甚多的影響。
-
印度馬哈菩提金剛寶座塔
-
拉達克地區,印度
-
加德滿都皇宮廣場的塔
-
桑奇大塔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張馭寰. 《中国塔》.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 ISBN 7-203-04153-0 (中文(簡體)).
- 汪建民. 《北京的古塔录》. 學苑出版社. 2003年. ISBN 7-5077-2171-X (中文(簡體)).
- 張馭寰. 《中国佛塔史》. 科學出版社. 2006年. ISBN 7-03-016589-6 (中文(簡體)).
註解
[編輯]
注釋
[編輯]- ^ 中國佛塔史 (2006),第174-177頁
- ^ 中國佛塔史 (2006),第105頁
- ^ 中國佛塔史 (2006),第234頁
- ^ 中國佛塔史 (2006),第238頁
- ^ 《唐大和上東征傳》(日)真人元開著,汪向榮校注,P52-57頁,主要記錄了貿阝縣阿育王塔。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繁體中文)(英文)(日語)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精選14-九層石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