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戰場
異形戰場 Alien vs. Predator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保羅·W·S·安德森 |
監製 | 約翰·戴維斯(John Davis) 哥頓·卡羅爾(Gordon Carroll) 大衛·蓋勒(David Giler) 華特·希爾 |
劇本 | 保羅·W·S·安德森 |
故事 | 保羅·W·S·安德森 丹·歐班農(Dan O'Bannon) 羅納德·舒賽特(Ronald Shusett) |
原著 | 基於「異形」和「終極戰士」兩種虛構生物創作 |
主演 | 桑娜·萊瑟(Sanaa Lathan) 蘭斯·亨利克森 雷歐·波瓦 艾文·布萊納 科林·薩蒙 |
配樂 | 哈蘿兒·克盧瑟(Harald Kloser) |
攝影 | 大衛·詹森(David Johnson) |
剪輯 | 亞歷山大·伯納(Alexander Berner) |
製片商 | 戴維斯娛樂公司(Davis Entertainment Company) 布蘭迪萬製片公司(Brandywine) |
片長 | 101分鐘 |
產地 | 美國 英國 捷克 加拿大 德國[1]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20世紀福斯 |
預算 | 6000萬美元[2] |
票房 | 1億7254萬4654美元[2]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異形戰場2》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
香港 | 異獸戰 |
臺灣 | 異形戰場 |
新加坡 | 異形殺虐場 |
《異形戰場》(英語:Alien vs. Predator)是2004年的美國科幻電影,由保羅·W·S·安德森執導並編劇,20世紀福斯發行,主要演員包括桑娜·萊瑟、蘭斯·亨利克森、雷歐·波瓦、艾文·布萊納和科林·薩蒙。本片是跨界作品,將《異形》和《終極戰士》兩個系列中的虛構生物放到了一起,這一思路來源於1989年的同名漫畫書。情節上屬於《異形》系列的前傳。安德森、丹·歐班農和羅納德·舒賽特共同創作了這個故事,這過程還受到了艾利希·馮·丹尼肯作品和阿茲特克神話的影響。
電影的時代背景是2004年,由億萬富翁查爾斯·韋蘭德集結的考古學家團前往南極洲,對地下的神秘熱源進行調查。他們在捕鯨站的地表以下發現了金字塔。一行人進入後在其中發現了許多象形文字和雕塑,其中的信息提示這個金字塔竟是終極戰士獵殺異形的迷宮式戰場,獵殺過程相當於終極戰士的成年禮。人類被夾在這兩種生物之間,設法求生的同時,也要阻止異形到達地表。
電影於2004年8月13日在北美上映,獲得的評價以負面為主。部分影評人稱讚了電影的特技效果和布景設計,其他多數人則批評了電影「呆若木雞的對白」和「硬紙板般的角色」。儘管如此,《異形戰場》仍然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全球票房超過1.72億美元。2007年,本片的續集《異形戰場2》也得以上映。
劇情
[編輯]2004年,一顆人造衛星在南極洲以北約1600公里的布韋島地下檢測到一個神秘的熱源。億萬富翁,跨國通訊公司韋蘭實業的老闆查爾斯·畢夏普·韋蘭集結了一隊科學家前往該地進行調查。這些人中包括考古學家、語言學專家、鑽井工人、僱傭兵和一位叫亞歷克薩·伍茲的嚮導[3]。
一艘太空船進入地球軌道朝熱源所在地發射出一股股光束,將地面的冰層破開形成一條通道。人類的調查組到達目的地後,看到那裡有一個廢棄的捕鯨站,同時也發現了一條通往地下的巨大通道。從通道進入後,他們發現自己置身一個巨大且神秘的金字塔內,然後開始對其進行探索。他們發現許多象形文字和雕刻,顯示出早在有文字記載以前地球上就有了文明存在,他們還發現了一個祭祀室,裡面有多具人類遺骨,並且都有數條肋骨斷裂。
與此同時,一艘太空船在島的另一端降落,三名終極戰士走出飛船,很快殺死了留守地面的人類,然後從通道進入地下金字塔。一隻異形皇后從低溫暈迷下甦醒,並且開始產蛋,金字塔內的自動控制系統把這些蛋送到了祭祀室並封死了這個房間的門,蛋很快孵化,竄出的抱臉蟲撲到被困人類的臉上,從他們的嘴部鑽入體內,以寄生蟲的形式在胸腔中快速成長,然後再從人的胸部破口而出,快速生長成大隻的成年異形。
其他人從象形文字和雕刻中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原來終極戰士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來地球,他們教會了人類如何建造金字塔,並被後者當成神來崇拜。他們每100年會來一次地球,殺死異形正是其成年儀式的核心環節,而人類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充當寄主,讓異形的幼蟲可以變為成蟲供終極戰士獵殺。如果終極戰士失敗反遭異形所殺,那麼其自毀系統就將摧毀金字塔以及附近的文明。金字塔內的熱源不但可以用來喚醒異形皇后,還能起到把人類吸引過來以便培育異形的作用。
進入金字塔的終極戰士很快與人類發生接觸,成年的異形也發動了攻擊,多名人類死亡,兩名終極戰士也被異形所殺。餘下的人認為已是在劫難逃,於是決定必須讓終極戰士獲勝,防止異形到達地面。隨著混戰的繼續,人類一個接一個地死在異形或終極戰士的手下,許多還成了新的宿主培養出更多的異形,最後只剩下嚮導亞歷克薩和一個終極戰士面對眾多異形,亞歷克薩決定幫助這個「敵人的敵人」,終極戰士明白她的意圖於是也沒有殺她,他們合作對抗異形,利用終極戰士的自毀裝置炸毀了整個金字塔並逃至地表。但異形皇后也沒有死而追殺過來。大戰最後,異形皇后被打入海底,但終極戰士也傷重而死。
一艘終極戰士的飛船出現,多位終極戰士上前抬走了終極戰士的屍體,並且視亞歷克薩為一位勇士而向她致敬。正在他們的太空船離開地球的途中,一隻小異形從終極戰士的體內竄出。
演員
[編輯]- 桑娜·萊瑟飾亞歷克薩·伍茲(Alexa Woods),曾對南極和北極環境進行過數月探索的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
- 蘭斯·亨利克森飾查爾斯·畢夏普·韋蘭(Charles Bishop Weyland),韋蘭實業的老闆,億萬富翁,此次探索行動的組織者。
- 雷歐·波瓦飾塞巴斯蒂安·德羅莎(Sebastian De Rosa),義大利考古學家,能夠翻譯金字塔內的象形文字。
- 艾文·布萊納飾格雷姆·米勒(Graeme Miller),探險隊成員。
- 科林·薩蒙飾麥克斯維爾·「麥克斯」·斯塔福德(Maxwell "Max" Stafford),韋蘭德的助手。
- 湯米·弗拉納根飾馬克·弗海登(Mark Verheiden),探險隊的一名僱傭兵。
- 約瑟夫·拉伊(Joseph Rye)飾喬·康納斯(Joe Connors),探險隊成員。
- 阿嘉特·德拉保萊爾(Agathe de La Boulaye)飾愛黛兒·盧梭(Adele Rousseau),探險隊的一名僱傭兵。
- 卡爾斯騰·諾爾加拉德(Carsten Norgaard)飾魯斯汀·奎恩(Rustin Quinn),探險隊的一名僱傭兵。
- 麗茲·梅·布賴斯(Liz May Brice)飾瞞天殺機,探險隊長。
- 薩姆·特羅頓(Sam Troughton)飾托馬斯·「湯姆」·帕克斯(Thomas "Tom" Parkes),探險隊成員。
- 伊恩·懷特(Ian Whyte)扮演領頭的一個終極戰士,是三個到地球獵殺異形作為成年儀式的終極戰士之一,其角色在電影的演員表中稱為「傷疤」("Scar")。
- 小湯姆·伍德魯夫(Tom Woodruff, Jr.)飾其中的一隻異形,這隻異形在電影的演員表中稱為「網格」("Grid"),指的是片中其頭部的網格狀傷口。
其他幾位探險隊成員由皮特·傑克、帕維爾·貝茲德克(Pavel Bezdek)、基蘭·比弗(Kieran Bew)、卡斯騰·沃伊特(Carsten Voigt)、簡·弗里朋斯基(Jan Filipensky)和艾德里安·保查特(Adrian Bouchet)扮演[4]。
製作
[編輯]起源
[編輯]1990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終極戰士2》片尾可以看到終極戰士的太空船中陳列有一隻異形的頭骨來做為戰利品,這一影射就來源於1989年的漫畫書《異形戰場》,本片的創作理念也是來源於這部漫畫[5]。劇作家彼得·布里格斯(Peter Briggs)於1990至1991年原創了一個劇本[5],並在1991年成功將理念推薦給擁有電影系列版權的20世紀福斯公司,不過該公司一直到2002年才開始推進這個項目。詹姆士·德莫納科(James DeMonaco)和凱文·福克斯(Kevin Fox)共同執筆編寫了一個劇本,但製片人約翰·戴維斯希望把故事的背景設在地球,因此沒有接受[6]。
由於整個系列的所有電影一共有6位製片人,其中有一些對一部電影包含這兩種生物的構思存在擔憂,因此戴維斯在獲得版權許可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保羅·W·S·安德森向戴維斯引薦了這個自己已經努力8年之久的故事方案,並且展示了由蘭迪·波溫(Randy Bowen)創作的概念藝術[7]。戴維斯對安德森的思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覺得這個故事就像《大白鯊》一樣,「就是能吸引你,它很吸引人。」[8]安德森在完成《惡靈古堡2:啟示錄》的劇本後開始和肖恩·薩萊諾(Shane Salerno)一起編寫本片的劇本,後者花了6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拍攝腳本的開發,並且在整部電影製作期間都留在劇組對腳本進行調整[9]。
故事與設定
[編輯]早期的報道聲稱電影的故事是人類試圖用異形的蛋引誘終極戰士,但編劇實際上放棄了這個構思[10]。安德森對艾利希·馮·丹尼肯的理論進行了研究,此人相信早期文明之所以能夠建造出巨大而複雜的金字塔是因為得到了外星人的幫助,這個思路又來源於阿茲特克神話[11]。安德森將這些構思編織到了《異形戰場》中,描述了這個終極戰士教會古人類建造金字塔,並每100年來一次地球獵殺異形做為成年儀式的概念。為了解釋這些古文明為什麼會「憑空消失」,安德森設想的解釋是:當終極戰士被異形壓倒就會啟動自毀裝置,形成的巨大爆炸將徹底毁滅周圍相當距離內的一切生命[11]。H·P·洛夫克拉夫特1931年的小說《瘋狂山脈》也給了電影很多靈感,《異形戰場》的漫畫系列作品中也有多項元素用到了本片中[7][12]。安德森起初的劇本中一共有5名終極戰士出現,但之後減少到了3個[11]。
由於《異形戰場》是《終極戰士》系列電影的續集,也是《異形》系列電影的前傳,所以安德森需要努力避免電影在情節上與兩個系列出現自相矛盾的地方。他把其中故事的發生地方設置在偏遠的南極布韋島,並表示:「這裡絕對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方,可能也是你能找到最接近外星球表面的地方。」[13]安德森認為將電影的背景設置在像紐約市這樣的城市環境中將破壞《異形》系列電影的連續性,因為這一系列作品的女主角艾倫·雷普莉(Ellen Ripley)起初完全不知道有這樣一種生物存在。「你不能現在就讓異形在城裡瞎轉悠,因為那會搞到人盡皆知。所以這部電影中不會有任何內容與之前的電影相衝突。」[13]
演員
[編輯]蘭斯·亨利克森曾在《異形2》和《異形3》中扮演主教一角,他因此成為本片第一位被選中的演員。雖然電影《異形》的故事發生在150年以後,但導演安德森打算在本片中保留一個熟面孔來保持與該系列電影的連續性。亨利克森在片中扮演的是億萬富翁查爾斯·比夏普·韋蘭德(比夏普的英文「Bishop」就是主教的意思),該角色是韋蘭德公司的老闆。據安德森的說法,韋蘭德因發現片中的金字塔而出名,所以後人為了紀念他,將《異形2》中開始出現的生化機器人按照他的形象來進行設計。「當這家公司在150年後製作『主教』時,他們會根據創始人的形象來設計。這有點像要是微軟公司100年後設計一個機器人,也會做成像比爾·蓋茨一樣。」[14]
安德森選擇了多位歐洲演員,其中包括義大利的雷歐·波瓦,蘇格蘭的艾文·布萊納和英國的科林·薩蒙。製片人戴維斯說,「這是真正的國際風味,讓電影變得更有個性。」[15]數百名女演員參加了電影女主角亞歷克薩·伍茲(Alexa Woods)一角的試鏡,最後獲選的是桑娜·萊瑟,她在獲選一星期後就飛到了布拉格開始參加電影的拍攝。主創人員知道會有人將《異形》系列的女主角艾倫·雷普莉與這個角色相比較,他們不希望萊瑟成為雷普莉的複製品,因此決定在其中增加一些不同的元素但讓兩者相似的同時又有所區別[15]。
安德森在接受一次採訪時稱,加利福尼亞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表示如果在2003年的選舉中失利,將會願意在片中客串出鏡,其角色正是他在《終極戰士》中扮演的阿蘭·沙弗少校,不過拍攝需要在施瓦辛格的家中進行[16]。在《異形》系列電影中扮演艾倫·雷普莉的女演員雪歌妮·薇佛表示自己不願意出現在這部電影中,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她「希望自己的角色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死掉了」,而且覺得本片的理念「聽起來糟透了」[17][18]。
拍攝和布景設計
[編輯]電影於2003年10月24日在捷克的布拉格開拍[19],大部分鏡頭都是在這裡攝製的。美術指導理察·布里格蘭德負責布景、道具和車輛,安德森之前對於各種物體的外觀已經給出了一個大的方向,並且配合有概念藝術加以引導。劇組一共製作了25至30套實際尺寸大小的布景,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來拍攝金字塔的內景。金字塔內的雕刻、雕塑和聖書體受到了古埃及、柬埔寨和阿茲特克文明的影響,而金字塔內的各個房間和牆壁經常移動變幻則是為了喚起與《異形》電影中相似的幽閉恐懼症[20]。據安德森表示,如果把這些布景都在洛杉磯搭建,那麼將需要耗費2000萬美元,但在布拉格則只花了200萬美元,考慮到電影的預算不足5000萬美元,這一點就變得尤為重要[7]。
為了增強電影的真實感,劇組製作了數米高的微縮模型。電影中廢棄捕鯨站的模型是按實際大小製作的,一共使用了超過700袋雪砲,總重約15至20噸[8]。電影中破冰船的微縮模型有4.5米長,上面還裝有工作照明燈光和一個機械移動雷達,製作過程用時10星期,耗費約37000美元。視覺效果總監亞瑟·溫杜斯聲稱在拍攝過程中使用微縮模型是更可行的方案:「如果用電腦繪圖,你將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調整,令其看上去比較真實。但用微縮模型,你拍了啥那就是個啥。」[21]捕鯨站的一個25米長的微縮模型花了數月時間進行製作,這個模型可以拆散後重新組裝,電影中的這個鏡頭只有6秒鐘長,但仍然需要拍攝多次,因此這樣的設計是很有幫助的[21]。
特技效果
[編輯]電影的視覺特技由ADI公司負責製作,該公司之前製作了《異形3》和《異形4:浴火重生》的特技鏡頭。視覺效果總監亞瑟·溫杜斯(Arthur Windus)和J·強·布魯諾(J Jon Bruno)是這個一共包含400個特技鏡頭項目的負責人[21]。ADI的創始人亞歷克·吉里斯(Alec Gillis)、小湯姆·伍德魯夫和公司的其他成員從2003年6月開始設計服裝、微縮模型和特效。兩種生物的重新設計花了5個月的時間,其中終極戰士手腕處的刀約有之前電影中的四倍長,並且還為「傷疤」製作了一個更大的機械電漿萬象輪[8]。
終極戰士面具的基本形狀得到了保留,不過其中增加了一些技術上的細節,而且不同終極戰士的面具也不同,以便觀眾加以區分。這些面具是使用製作玻璃鋼模具的粘土製成。表面經彩繪來給出一副飽經風霜的面孔,對此伍德魯夫表示「終極戰士就是這樣的」[8]。ADI製作了一隻液壓驅動的假異形,與由演員穿上道具服裝表演相比,這樣可以更快地對其進行移動,並且給異形一種「細長且瘦骨嶙嶙」的外形。這個假異形需要有6個人來進行操作,其中3人負責頭部和軀幹,兩人負責四肢,剩下的一人確保信號傳送到了電腦上。假異形的活動會記錄在電腦中,這樣操作人員就可以根據導演安德森的需要反覆地進行操作和調整。這個假異形一共用來拍攝了6組鏡頭,其中一個與終極戰士之間的打鬥鏡頭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拍攝成功[8]。
劇組試圖儘可能少地使用電腦成像,安德森認為木偶和穿上道具服的人比電腦繪製的怪物更可怕,因為後者的真實感畢竟有所不及[8]。約70%的特技鏡頭是使用道具服裝、木偶和微縮模型製作的。異形皇后的拍攝使用了三種不同方式相結合:一個4.8米的實際大小模型,一個1.2米的木偶,以及一個電腦繪製的版本。實際大小的模型需要12名操作員[7],電腦繪製的主要是各異形的尾巴,因為這些很難用其它手段達成[15][23]。安德森稱讚了《異形》的導演雷利·史考特和《終極戰士》的導演約翰·麥提南,對他們一直到電影後半部分才顯示出這些生物全貌來達成懸念的做法表示贊同,他也希望在本片中達成這一效果。「是啊,我們讓你等了45分鐘,但只要它出現,一直到電影結束都他媽太狠了。」[24]
音樂
[編輯]奧地利作曲家哈蘿兒·克盧瑟獲聘為《異形戰場》創作配樂,克盧瑟是在完成《明天過後》的譜曲工作後由安德森選中的[25]。電影配樂主要是管弦樂,在倫敦進行錄製,安德森表示:「這是一部嚇人的電影,所以需要嚇人而經典的音樂加以配合,與此同時電影中還有很多大動作,所以也需要適當管弦樂團的支持。」[25]
電影配樂的唱片於2004年8月31日發行,所獲評價褒貶不一。Allmusic的詹姆士·克里斯多福·蒙格(James Christopher Monger)認為作曲家對電子元素的把握很到位,稱「《異形戰場》主題音樂是作曲家指揮棒上的一個特別突出而且連續不斷的創作源泉」[26]。不過,麥可·布倫南(Mike Brennan)認為其中「缺乏《終極戰士》和之前三部作品配樂的匠心,這些作品主題性的部分都有強烈的節奏感。克盧瑟使用的一些打擊樂雖然很有意思,但這沒有一個一致的動機,而更像是一種音響效果」[27]。JoBlo.com網站的約翰·法隆(John Fallon)把配樂和電影的人物發展相比較,認為音樂給人留下的印象「過於普通」[28]。
迴響
[編輯]票房
[編輯]《異形戰場》於2004年8月13日起在美國的3395家電影院上映,首周進帳3820萬美元,平均每家電影院收入11278美元,登上了票房榜冠軍寶座,電影在美國上映共計入帳8028萬2231美元[29]。其他國家方面,電影在日本獲得1617萬美元,英國收入933萬美元,德國收入808萬美元[30],共計9226萬2423美元,這讓電影的總票房成績達到1億7254萬4654美元,是當時所有《異形》和《終極戰士》系列中世界票房成績最好的作品,如果只考慮美國本土票房也僅次於1986年的《異形2》,計算通貨膨脹則不及《異形》系列電影的前三集和第一集《終極戰士》。不過到了2012年,電影《普羅米修斯》的票房超過了所有《異形》和《終極戰士》系列作品,《異形戰場》的位置也相應下滑[31][32]。
評價
[編輯]影評人沒能比一般觀眾提前看到《異形戰場》,他們到電影院看過後大部分都給出了較為負面的評價[33]。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141篇專業評論文章,只有29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21%,平均得分4.1(最高10分)[34],從Metacritic上收集的21篇評論文章來看,其中沒有一篇給出好評,11篇給出差評,10篇褒貶不一,平均評分29(滿分100)[35]。對電影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呆若木雞的對白」,「硬紙板般的角色」,PG-13的分級,打鬥場面的「快節奏剪輯」和照明。不過電影的特技效果和布景設計獲得了稱讚[34][35]。
Film Threat網站的瑞克·基森納克(Rick Kisonak)稱讚了本片,表示「從一個有關電影怪物的愚蠢大片角度上來看,《異形戰場》好得讓人感到意外」[36]。《奧蘭多周刊》(Orlando Weekly)的伊恩·格雷覺得電影愚蠢透頂,但卻顯示出了導演安德森的用心[36]。「Horror.com」網站的斯塔奇·萊恩·威爾遜(Staci Layne Wilson)稱本片看似有宏偉的布景和頂尖的生物效果,但和安德森以前的作品一樣,空有門面而毫無基礎[35]。
大部分影評人都對電影給出了較為負面的評價。《芝加哥論壇報》的麥可·威爾明頓(Michael Wilmington)表示片中充滿了「怪獸電影的陳詞濫調,讓你開始祈禱裡面的演員快快死掉,讓他們(和我們)都早些得到解脫」[37]。《紐約每日新聞》的傑克·馬修斯(Jack Mathews)聲稱「編劇兼導演保羅·W·S·安德森製作了自《地球戰場》以來即便不是最爛,也是最黑暗的科幻片」[38]。《達拉斯早間新聞》(Dallas Morning News)的加里·多維爾(Gary Dowell)稱本片為「試圖推動兩個破敗系列的一次不起任何作用的嘗試」[36]。《鄉村之聲》(The Village Voice)的艾德·霍爾特(Ed Halter)形容電影打鬥場面的照明為:「一片黑暗中的黑色上再加上黑色」[39]。《波士頓環球報》的泰·伯爾(Ty Burr)感覺電影的照明「把觀眾留在一片黑暗之中」[40]。影片被提名2005年金酸莓獎最差重拍片或續集獎[41],不過其中的音樂也獲得了一獎BMI電影和電視獎[42]。
《異形5》和續集
[編輯]20世紀福斯給予《異形戰場》拍攝許可前,《異形2》的編劇兼導演詹姆斯·卡麥隆一直在為第五部《異形》電影努力。《異形》的導演雷利·史考特曾與卡梅隆交流,表示「我認為這會很有意思,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編出一個好故事」[43]。2002年接受採訪時史考特的一個故事理念是「回到異形一開始被發現的地方,並解釋清楚它們是怎麼創造出來的」,這一構思最終成了史考特2012推出的電影《普羅米修斯》。得知福斯公司準備製作《異形戰場》後,卡梅隆相信該片會令這個系列的價值受到致命打擊,於是中止了自己的創作。「在我看來,那就像《科學怪人大戰狼人》,一個公司把自己的資產拿出來,讓它們相互掐架」[44]。不過看過《異形戰場》後,卡梅隆認為該片「事實上還不錯。我覺得5部《異形》電影裏這部能排第三。我還算喜歡。事實上,我還真挺喜歡的。」[44]雷利·史考特與卡梅隆恰恰相反,他對《異形戰場》沒有任何興趣。2012年5月有人問及是否看過這部電影時,他笑道,「沒。我不可能會看的。我可沒法走出那麼大的一步。」[45]
2007年12月25日,本片的續集《異形戰場2:安魂曲》上映[46],由斯特拉斯兄弟(Brothers Strause)執導,故事情節延續《異形戰場》[47]。該片所獲得的評價也以負面為主[48][49],但商業上還算成功,全球票房近1.3億美元[50]。
家用媒體發行
[編輯]《異形戰場》於2005年1月25日在北美發行了DVD[51],其中包含兩條評論音軌,第一條由保羅·W·S·安德森、桑娜·萊瑟和蘭斯·亨利克森解說,第二條由視覺效果總監J·強·布魯諾、ADI公司的亞歷克·吉里斯和小湯姆·伍德魯夫解說。此外還包括一段25分鐘的幕後花絮,電影中的三段刪除場景以及黑馬漫畫的《異形戰場》漫畫封面畫廊。這張DVD一經發行就成為北美DVD銷售榜和錄影帶出租榜冠軍[52][53]。
2005年3月7日,電影發行了雙碟「至尊版」DVD,其中包括電影從立意、前期製作、拍攝、後期製作及發牌過程中的幕後花絮。2005年11月22日發行的「未分級版」除了包含「至尊版」的花絮外,還增加了約8分鐘的電影內容。約翰·J·普西羅(John J. Puccio)指出這8分鐘的鏡頭包括幾個血腥鏡頭,以及少許有助於理解整個故事線索的內容,但都沒有多少[54]。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AVP Alien Vs. Predator. British Film Institute. London.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30).
- ^ 2.0 2.1 Alien vs. Predator (2004). Box Office Mojo.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 ^ 趙綱. 北美电影排行榜:《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人民網-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 ^ AVP Alien vs_ Predator (2004) - Full cast and crew. IMDb.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0).
- ^ 5.0 5.1 Movie Aliens. Cinescape Presents v3 #9.
- ^ Davidson, Paul. Alien vs. Predator Still Seeking a Script. IGN. 2002-03-07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7).
- ^ 7.0 7.1 7.2 7.3 Paul W. S. Anderson, Lance Henriksen and Sanaa Lathan. Aliens vs. Predator. 20th Century Fox. 2004.
- ^ 8.0 8.1 8.2 8.3 8.4 8.5 The Making of Alien vs. Predator. 20th Century Fox. 2004.
- ^ Seeton, Reg; Dayna Van Buskirk. Armageddon It: Shane Salerno Speaks Out! — Part Two. Screenwriting.ugo. [200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8-03).
- ^ Davidson, Paul. Anderson Will Direct Aliens vs. Predator. IGN. 2002-07-15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5).
- ^ 11.0 11.1 11.2 Aliens vs. Predator featurette. Apple Inc.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7).
- ^ Alien: Definitive Edition (DVD) . 20th Century Fox.
- ^ 13.0 13.1 Let's get ready to rumble!. Movie Magic. 2005-01: 62.
- ^ Horn, Steven. Interview with AvP Director Paul Anderson. IGN.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7).
- ^ 15.0 15.1 15.2 Alien vs. Predator production notes. AVP-movie. [2008-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4).
- ^ Utichi, Joe. Exclusive: Paul Anderson on AvP. Filmfocus.co.uk. 2004-10-04 [200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9-05).
- ^ Rose, Tiffany. Sigourney Weaver: Loving the alien. The Independent. 2004-08-20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 ^ From The Ashes — Reviving The Story, Alien Quadrilogy. 20th Century Fox. 2003.
- ^ Production charts: Week 42. The Hollywood Reporter 380. Oct 28-Nov 3, 2003: 35- (英語). ProQuest 235332508
- ^ Alien vs. Predator A New World Vision. Spike.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8).
- ^ 21.0 21.1 21.2 Campbell, Josh. Local shoots shrinking. The Prague Post. 2004-02-05 [2010-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9).
- ^ Week 08: production chart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382. Feb 24-Mar 1, 2004: 31-32,34,36,38,40-42,44-45 (英語). ProQuest 235310766
- ^ Alec Gillis, Tom Woodruff and John Bruno. Alien vs. Predator. 20th Century Fox. 2004.
- ^ Salisbury, Mark. The AVP referee. Fangoria: 44.
- ^ 25.0 25.1 Horn, Steven. IGN FilmForce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AVP Director Paul Anderson. IGN.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7).
- ^ Christopher Monger, James. Alien vs. Predator Original Score. Allmusic.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 ^ Brennan, Mike. Alien vs. Predator score review. Soundtrack.net. 2004-01-11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4).
- ^ Fallon, John. Alien vs Predator review. JoBlo.com. [2008-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9).
- ^ 2004 Domestic gross (2004). Box Office Mojo.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7).
- ^ Alien Vs_ Predator (2004) - International Box Office Results. Box Office Mojo.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5).
- ^ Alien Moviesat the Box Office. Box Office Mojo.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 ^ Predator Moviesat the Box Office. Box Office Mojo.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 ^ Kehr, Dave. It's an Underground Monster World Series. The New York Times. 2004-08-14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1).
- ^ 34.0 34.1 Alien vs. Predator critic reviews. Rotten Tomatoes.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9).
- ^ 35.0 35.1 35.2 Alien vs. Predator Metacritic. Metacritic.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7).
- ^ 36.0 36.1 36.2 Alien vs. Predator reviews Page 2. Rotten Tomatoes. [200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5).
- ^ Wilmington, Michael. Movie review: 'Alien vs. Predator'. Chicago Tribune. 2004-08-13 [200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8-16).
- ^ Mathews, Jack. Silly 'Alien vs. Predator' manages to kill both series. New York Daily News. 2004-08-14 [2004-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8-18).
- ^ Halter, Ed. Slime Pickings. The Village Voice. 2004-08-13 [2008-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9).
- ^ Burr, Ty. Alien vs. Predator is an enjoyable schlockfest. The Boston Globe. 2004-08-14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6).
- ^ 25th annual Razzie awards — Worst remake or sequel.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
- ^ AVP Alien vs_ Predator (2004) - Awards. IMDb.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4).
- ^ Davidson, Paul. Alien vs. Predator: Battle of the Sequels. IGN. 2002-01-23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6).
- ^ 44.0 44.1 Vespe, Eric "Quint". Holy Crap! Quint interviews James Cameron!!!. Ain't It Cool News. 2006-02-07 [2007-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2).
- ^ Empiremagazine. Ridley Scott Interview -- Prometheus. YouTube. 2012-05-30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 ^ Sequel scheduled. SuperHeroHype. 2006-04-20 [20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 ^ Colin and Greg Strause: Requiem for a scream. Sci Fi. 2005-01-18 [2008-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8).
- ^ Aliens vs_ Predator Requiem (AVP 2). Rotten Tomatoes.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0).
- ^ AVPR Aliens vs Predator - Requiem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9).
- ^ Aliens Vs. Predator - Requiem. Box Office Mojo.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6).
- ^ Alien Vs. Predator (Widescreen Edition). Amazon.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4).
- ^ Top DVD sales for the week of Feb 19, 2005. Billboard. [2010-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4).
- ^ Top Video rentals for the week of Feb 19, 2005. Billboard. [2010-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3).
- ^ J. Puccio, John. AVP: Alien Vs. Predator Unrated Version, Collector's Edition. DVDtown. 2005-11-31 [2008-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5).
外部連結
[編輯]-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異形戰場》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異形戰場》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異形戰場》的資料(英文)
- 豆瓣電影上《異性大戰終極戰士》的資料 (簡體中文)
- AllMovie上《異形戰場》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異形戰場》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