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扁鰭魚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扁鰭魚龍屬
化石時期:130–94.3 Ma
白堊紀早期到晚期
扁鰭魚龍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魚龍目 Ichthyosauria
科: 大眼魚龍科 Ophthalmosauridae
亞科: 扁鰭魚龍亞科 Platypterygiinae
屬: 扁鰭魚龍屬 Platypterygius
von Huene, 1922
  • 平趾扁鰭魚龍 P. platydactylus
    Broilli 1907 ( 模式種 )
  • 美洲扁鰭魚龍 P. americani
    Nace 1939
  • 南方扁鰭魚龍P. australis
    McCoy 1867
  • 豪氏扁鰭魚龍 P. hautali
    von Huene 1927
  • 哈茨山扁鰭魚龍 P. hercynicus Kuhn 1946
  • 克氏扁鰭魚龍 P. kiprijanoffi
    Romer 1968
  • 奧氏扁鰭魚龍 P. ochevi
    Arkhangelsky et al., 2008[1]
  • 沙氏扁鰭魚龍 P. sachicarum Páramo, 1997
  • 朗氏扁鰭魚龍 P. longmani Wade, 1990

扁鰭魚龍屬(屬名:Platypterygius)又名寬鰭魚龍,屬於魚龍目大眼魚龍科,近親有:Caypullisaurus短鰭魚龍Brachypterygius)。[2]

發現與種

[編輯]
P. sachicarum的頭顱骨
P. americanus的化石
P. kiprijanovi,化石發現於俄羅斯庫斯克地區,年代為阿爾比階/森諾曼階

化石發現於澳洲俄羅斯美國哥倫比亞[3]西歐等地,可能還有紐西蘭。目前已有六個以命名種。數個標本已經命名了種名。目前已發現了成年體與未成年體,包括剛出生幼年體與懷孕中的雌性個體。

澳洲發現的化石起初被命名為南方魚龍(Ichthyosaurus australis)。化石發現於弗林德斯河的Toolebuc組與Allaru泥岩層(下白堊紀阿爾比階),以及昆士蘭中北部其他地點。在1990年代,Wade建立扁鰭魚龍的新種(P. longmani),用來取代原先的南方魚龍。

古生物學

[編輯]

牠的外形呈傳統的魚龍類外形。牠的身長7公尺。牠有長口鼻部與強壯的鰭狀尾。牠前鰭狀肢的手指比一般魚龍類的手指還多;這些手指緊密地排列,形成寬廣、平坦的形狀。所以名字來自於牠的扁平鰭狀肢。除此之外,部份腕骨完全地消失。對於扁鰭魚龍未成年體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牠們是聾的。

參考資料

[編輯]
  1. ^ Arkhangel’sky, M. S., Averianov, A. O., Pervushov, E. M., Ratnikov, V. Yu, and Zozyrev, N. Yu., 2008, On ichthyosaur remains from the Cretaceous of the Voronezh region: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v. 42, n. 3, p. 287-291.
  2. ^ Fernández M. 2007. Redescription and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Caypullisaurus (Ichthyosauria: Ophthalmosauridae).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1 (2): 368-375.
  3. ^ Páramo, M. E. Platypterygius sachicarum (Reptilia, Ichthyosauria) nueva especie del Cretácico de Colombia. Revista Ingeominas 6, 1997: 1–12
  • Long, J.A., Dinosaurs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UNSW Press, Australia 199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