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維基百科
網站類型 | 網路百科全書 |
---|---|
語言 | 日語 |
總部 | 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 |
持有者 | 維基媒體基金會 |
網址 | ja |
商業性質 | 否 |
註冊 | 可選 |
內容許可 |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ウィキペディア日本語版 |
假名 | ウィキペディアにほんごばん |
平文式羅馬字 | Wikipedia Nihongo-ban |
日語維基百科是維基百科計畫的日語版本,一個自由、開放內容的百科全書計畫。目前是在各語言維基百科計畫中,規模排名第12(依條目量計算),不計拉丁文字圈的語言則名列俄語維基百科之後,排在第二位。日語版維基百科始於2002年9月,至2020年4月18日已達至1,200,885篇條目[1][2],IP編輯者比例較高[3]。而在首頁布置方面,日語維基百科的首頁版式設計,除典範條目置頂外,與其它語言有著明顯差異,也是少有的沒有設定新聞板塊的維基百科首頁(新聞板塊 最近の出来事 於2006年經投票決定廢止,僅有記錄新聞的主題頁面尚存)[4][5][6][7]。
歷史
創立伊始
維基百科計畫始於2001年5月,日語維基百科與其他11個不同語言的維基百科一同被建立。日語版原始的網址為http://ja.wikipedia.com和http://nihongo.wikipedia.com/ ,所有的頁面都是使用拉丁字母與日語羅馬字寫的,當時的系統不支援日文字元,首頁的歡迎標語也是採用日語羅馬字寫的「irasshaimase!」(いらっしゃいませ,即歡迎)。第一篇條目是名為「Nihongo No Funimekusu」(日本語のフニメクス、日本語音素[8])的文章,以日語羅馬字書寫而成,大約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間由英語維基百科使用者RoseParks發表。
日語化
2002年9月1日,維基百科系統升級至Phase III,從那時起,系統能夠追蹤文章,由此得知老條目。有些文章是由幾位非日本母語使用者所發表,主要包含日本文化、語言、地理和程式設計相關的文章。同樣在9月,維基百科軟體介面開始譯成日語。同年,GNU自由文件協定憑證翻譯完成。12月中旬時,註冊的使用者保持於10人,條目數也保持為10篇。
參與者大幅增長
2003年1月31日,《Wired News》日文版刊登維基百科的新聞,這次報導是日文媒體對維基百科最早的介紹。
在此以後,參加者的數量開始可觀地增加,許多維基百科的說明頁面被翻譯成日語或被建立。漫畫家、日本地方的行政區、都、道、府、縣等條目數開始成長,證券交易的相關條目也出現了。
維基百科計畫歷經了多次伺服器當機的事件,雖然如此,但在總體發展而言,這樣的事件並不影響維基百科計畫的持續成長。自從完成10000條目以後,維基百科日文版大多數時間以相同速度的成長率新增條目。
大規模的資料當機
2003年12月,服務維基百科的三台伺服器發生故障。包含全體語言和各種姊妹企劃停止了數日。使用者進行捐贈提供了購買新伺服器的費用。
2004年6月7日凌晨,維基百科等資料庫伺服器故障,次日12點前以前包含全體語言和各種姊妹企劃停止。在當機之前的一段時間的編輯無法恢復。
2005年2月22日日本時間7點15分,資料中心發生停電事故,全體語言版停止運作。當天隨即以唯讀情況恢復了運作,但寫入的功能需要等到次日日本時間7點25分左右才恢復。
全球排名先升後跌
2006年4月9日,日語維基百科條目數量達到20萬、8月28日達成25萬、12月15日再達到30萬。2006年1月,條目數超越波蘭語版,成為全球第5位。2007年8月10日,條目數達到40萬。2008年6月25日,數量達到50萬。2009年7月8日,條目數達到60萬,但在同年12月被義大利語版超越降至第6位。2010年8月31日(日本時間9月1日),條目數達到70萬。
2011年3月,西班牙語版超越日語版,日語維基百科降至第7位,隨後在9月被俄羅斯語版超越,再於10月被荷蘭語版超越,排名降至第第9位。
2012年4月3日,條目數達到80萬,不過同年繼續被波蘭語版、瓦瑞語版和宿霧語版超越跌至第12位。2013年9月,再度被越南語版超過,但同年11月再次追過回升至第12位。
2014年3月14日,條目數達到90萬。
2016年1月19日,條目數達到100萬,為第13個突破百萬條目的語種[1]。
特色
IP使用者比例最高
日語版維基百科的特色之一是不登入、不註冊的編輯者於註冊使用者的比例特別高[9]。2007年12月,總編輯次數中約40%均是沒有登入的IP使用者,這個比率到2010年更近乎達到50%[10]。
在2005年舉辦的第一屆Wikimania中,來自日語維基百科的與會者僅有2名,還低於總編輯人數遠遠不及日語維基百科的荷蘭語版和中文版[9]。
英語維基百科不允許IP使用者新建頁面,日語維基百科開放IP使用者也可新增頁面。
新聞的收錄原則
日語維基百科禁止任何新聞動態,相關的新訊息會隨後一天才會更新,以防止有謠言出現。對於戰爭及刑事案件等日本籍相關當事人的條目,則大多不予建立,或以不提及相關當事人姓名的方式撰寫條目。例如在伊拉克被綁架殺害的日本人香田証生則以綁架事件的名稱「伊拉克日本人青年殺害事件」(イラク日本人青年殺害事件)作為條目名稱,直到2019年的川崎殺傷事件[11],與京都動畫縱火案[12],都是以不提及相關當事人姓名的方式撰寫,無論該人姓名是否已被公布,或已由日本媒體所報導[13]。但仍會提及對知名活動有重大影響的經歷的相關知名人物的姓名[14],例如製造東池袋汽車暴衝死傷事故的犯人飯冢幸三,在2021年9月被判處5年監禁並被剝奪瑞寶重光章後根據社群討論共識提及該人姓名,在此之前,飯冢幸三的介紹頁面內並沒有東池袋汽車失控死傷事故的相關內容,事故介紹頁面內的飯冢幸三的名字也被「加害者」代替,兩頁面更因為相關編輯爭議而被保護[15]又或者當事人願意積極公開事件,例如秋葉原殺人事件加藤智大因在著作提及殺人事件,符合日語維基百科名字收錄標準。
重視著作權
日語維基百科與日本國內一樣,極為重視著作權,不允許合理使用的圖片等任何媒材放入條目內。對於侵害著作權的內容,即使只有一部份,亦大多以全文刪除的方式從嚴處理,且可做特定編輯版本的移除[16]。複製、分割、合併其他條目內容及從其他語言版本翻譯條目時有一特殊規則:必須以摘要欄中註明文章來源或翻譯的來源與日期,否則直接貼進去會被以「履歷不繼承」或GFDL違反,視為侵害著作權提交刪除處理。
日本中心
日語維基百科最常受到批評之處,就是其日本中心傾向。日語在二戰前曾經伴隨帝國主義通行於東亞各地,但戰後幾乎僅在日本國內常用,部分編寫者不經意就會流露日本中心思考的情況。例如以「海外」代稱日本以外,或是條目中大量舉例日本國內的現況。雖然日語維基如其他語言版有「避免日本中心」的方針,但目前仍處於草案階段,尚未實施[17]。
偏袒民族主義內容
日文維基百科的管理員被指偏袒以及保護極端民族主義的內容,並粉飾戰爭罪行,例如南京大屠殺條目相關內容[18]。
維基百科標誌
早期日語維基百科左上角的維基百科標誌並沒有一如英語版「The Free Encyclopedia」或中文版「自由的百科全書」標語,僅有維基百科的日語名稱「ウィキペディア」。後來使用者在2005年討論通過加註標語,並在「フリー百科事典」、「フリーな百科事典」、「自由な百科事典」等候選案中,選擇最前者,理由是「フリー」為英語「free」的音譯,同時有免費、自由的意思。過程詳見Wikipedia‐討論:標誌/投票。
參見
參考來源
- ^ 1.0 1.1 Wikipedia:発表/100万項目達成. [2017-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 ^ 日語維基百科統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4年6月1日造訪
- ^ File:Comparison of percentage of edit number - IP user and registered user.png
- ^ Wikipedia:メインページの改訂. [202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 ^ ノート:メインページ/過去ログリスト. [202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8).
- ^ ノート:メインページ. [202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1).
- ^ Wikipedia:メインページ#過去のメインページ. [2021-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 ^ 實際上日語中表示音素的詞就是「音素(おんそ)」,這裡應該只是該英語維基百科使用者以為日語中的「音素」一詞是英語Phonemics一詞直接音譯過來的。
“ Nihongo No Funimekusu 見ました。
「フニメクス」って phonemics 「音素体系(onso taikei)」のこと?
「フニム」は phoneme 「音素(onso)」なんだろうなあ。
phoneme はカタカナで「フォニーム」とも書かれたりします。
それからもうひとつ。デンマーく語の「く」がひらがなになっていたので
カタカナに直して(フィクスして)おきました。” ——ノート:メインページ/過去ログ2002年9月 - 2003年4月 - ^ 9.0 9.1 Andrew Lih. The Wikipedia Revolution. Hyperion. 2009: 284–286. ISBN 978-1-4013-0371-6.
- ^ 「メディア タイムズ――ウィキペディア曲がり角」『朝日新聞』2010年3月2日付朝刊、第13版、第37面。(日語)
- ^ 川崎殺傷事件.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 ^ 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放火事件.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京アニ事件、犯行直後の青葉容疑者「行くところがある。行かせてほしい」.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 ^ Wikipedia:削除の方針#ケース_B-2:プライバシー問題に関して
- ^ ニュースQ 日本語版ウィキペディア 削除の波紋. 朝日新聞社. 2020-09-25 [2022-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9).『朝日新聞縮刷版』第1191号、2020年9月号、1011頁(2020年9月25日(金)33面、社会S、14版)
- ^ Wikipedia:削除の方針. [2017-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6).
- ^ Wikipedia:日本中心にならないように
- ^ The war over Chinese Wikipedia is a warning for the open internet. [202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