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柏林自然博物館

座標52°31′49″N 13°22′45″E / 52.53028°N 13.37917°E / 52.53028; 13.3791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52°31′49″N 13°22′45″E / 52.53028°N 13.37917°E / 52.53028; 13.37917

柏林自然博物館
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正門
成立1810年
地址 德國柏林
類型自然史博物館
網站www.museumfuernaturkunde.berlin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地圖
地圖

柏林自然博物館(德語:Museum für Naturkunde,或簡稱:Naturkundemuseum),全稱「自然博物館-柏林洪堡大學萊布尼茨進化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Museum für Naturkunde – Leibniz-Institut für Evolutions- und Biodiversitätsforschung an der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別稱洪堡博物館(Humboldt-Museum),位於德國首都柏林,是德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第二大是法蘭克福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地理位置

[編輯]

柏林自然博物館位於德國柏林米特區殘疾人大街德語Invalidenstraße43號。附近的六號地鐵線站於2009年更名為「自然博物館站德語U-Bahnhof Naturkundemuseum」。

歷史發展

[編輯]

柏林自然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到1810年菩提樹下大街柏林大學建校之初先後建立的三家博物館:解剖學-動物解剖學博物館礦物學博物館動物學博物館[1]大博物館的館藏就是從那時便開始積累的。其中動物學博物館於1809年由博物學家約翰·岑特里烏斯·馮·霍夫曼澤希德語Johann Centurius von Hoffmannsegg創建。礦物學博物館於1814年創建,是當時德國皇家礦產陳列室的延續。[1]

後來的柏林自然博物館坐落於由德國建築師奧古斯特·蒂德德語August Tiede設計的一座三翼建築中。1889年12月2日,在威廉二世的主持下[1],新落成的博物館首次對外開放,整合了當時隸屬柏林大學的三個研究型博物館:地質學-古生物學博物館礦物學-岩相學博物館動物學博物館。1914年到1917年間又建成了博物館的另一個橫翼。

博物館本身作為柏林洪堡大學的一部分,1945年之前曾名為「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動物學博物館」。因其具有跨區域意義,研究工作又牽涉到政府和國家利益,2009年1月1日,柏林自然博物館正式成為一家公法基金會,並被冠名為「自然博物館-柏林洪堡大學萊布尼茨進化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成為德國萊布尼茨學會成員。2009年9月24日,博物館成為「洪堡圈」的創始成員之一。

館藏

[編輯]
恐龍世界展區

柏林自然博物館藏品超過三千萬件。其中最著名的藏品是世界最高的腕龍骨骼化石標本——布氏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這件化石標本陳列於博物館中央大廳,被德國古生物學會德語Paläontologische Gesellschaft評為2012年年度化石。此外,博物館擁有在德國發現的始祖鳥化石:印石板始祖鳥的柏林標本;還有世界上最現代的水生生物收藏館之一,藏有超過276,000個玻璃標本瓶儲存的約一百萬水生生物標本;以及約13萬件鳥類標本,涵蓋了全世界大約90%的鳥類。

館藏數量統計

[編輯]
動物學類
  • 超過10,000,000件無脊椎動物標本(不包括昆蟲)
  • 超過15,000,000件昆蟲標本,其中約6,000,000隻甲蟲,4,000,000隻蝴蝶
  • 大約580,000副脊椎動物標本
  • 記錄了大約120,000種動物叫聲的「動物聲音檔案庫」
古生物學類
  • 約1,200,000件脊椎動物化石
  • 約1,100,000件無脊椎動物化石
  • 約320,000件古植物標本、化石
礦物岩相學類

共約265,000件樣品,包括:

  • 約200,000件礦石標本
  • 約60,000件岩相學-礦床岩石樣品(岩石,礦石)
  • 約5,000塊隕石殘片,取自大約2,300顆隕石(收藏量居全德之首)[2]

常設展區

[編輯]
宇宙和太陽系,仰觀電影

截至2012年,博物館的公共部分大致由以下十二個展區及功能區組成:

宇宙和太陽系

[編輯]

展區將時間與空間聯繫在一起,講述了從宇宙大爆炸行星形成的過程。陳列廳有數塊隕石,以及太陽系星球的模型和相關數據。展廳周圍有螺旋樓梯,中央高層懸掛有一塊朝下的圓形幕布,放映講述宇宙、星空的短電影,觀者需仰臥向上觀看。

地球系統

[編輯]

展區用一些實例展示了自地球形成以來,地球上水圈岩石圈的變遷,以及有機自然和無機自然之間的複雜關係和相互影響。

礦物標本

[編輯]

礦物標本展廳保持了19世紀建館時的原貌,參觀者在這裡可以欣賞到超過一千種礦石標本,其中包括亞歷山大·馮·洪堡俄羅斯搜集的珍貴礦石[3]

生物多樣性櫥窗

進化進行時

[編輯]

這個展區於2007年建成,著重介紹生物進化理論中,決定動植物性狀、行為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一些重要機制。具體的例子譬如為什麼孔雀五彩斑斕的尾羽並不是為了飛行,以及為什麼斑馬有黑白相間的條紋。展區有一面長12米、高4米的「生物多樣性牆」,展示了三千件不同動物的標本。展廳內播放的影片從七個基本問題開始,描述了生物多樣性帶給人類思想上的多樣性,並如何使人類本身產生對生命現象的不同觀點。

化石標本

[編輯]

展區介紹了以生物為標誌的地質史歷程,以及一些動物族群的發展歷史。展區陳列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介紹了植物從海洋登上大陸的過程,還陳列了一副大犰狳背甲以及大角鹿的鹿角化石。

2005年至2007年間重修的長頸巨龍化石標本

恐龍世界

[編輯]
始祖鳥化石「柏林標本」

展區位於博物館正廳,向參觀者展示了一億五千萬年前,恐龍東非坦尚尼亞湯達鳩德語Tendaguru地區的生活環境。展區中央矗立著世界最高的腕龍骨骼化石標本——布氏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大廳一角設置了ART+COM德語ART+COM提供的「侏羅紀望遠鏡(Juraskope)」[4],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參觀者「復活」了展廳中的恐龍。此外,參觀者還可看到叉龍Dicraeosaurus)、梁龍Diplodocus)、釘狀龍Kentrosaurus異特龍Allosaurus)、萊托氏橡樹龍Dysalotosaurus)和輕巧龍Elaphrosaurus)的骨骼化石。

著名的印石板始祖鳥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柏林標本(Berliner Exemplar)」化石,於1876年在巴伐利亞被發現,亦陳列於此展區。

有蹄類動物標本

[編輯]

1967年,博物館就開始展出有蹄類動物標本。其中部分標本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當時館方的想法是在數個展廳展出不同動物族群的多樣性以及其間的親緣關係,如今隨著博物館發展,只有有蹄類動物標本展區仍保留了這個概念。

自2012年1月1日起,有蹄類動物標本展區暫時關閉,進行為期近五年的重修。此展廳將被恢復到1889年的原貌,並在2016年左右以新的展覽布局重新開放。此間,大部分有蹄類動物標本仍將在博物館的其他展廳展出。[5]

除河馬外,此展區的所有展品都是用死去的有蹄類動物通過動物標本剝製術英語Taxidermy製成的標本。

水生生物收藏

水生生物收藏

[編輯]

此展區位於博物館東翼,建設歷時三年,於2010年正式開放,是全世界最現代的水生生物收藏館之一。展區由巨大的透明玻璃架圍成,超過276,000個玻璃標本瓶儲存了大約一百萬個水生生物標本(多為魚類)。這些標本都參照最先進的安全標準,浸泡在總計近80噸乙醇[3] 。每天,博物館的科學工作者都要進出這個巨大的收藏館取用標本。

歐洲動物標本

[編輯]

這個展區主要包括一個「阿爾卑斯山立體透視模型」,以及幾乎所有中歐的鳥類。

阿爾卑斯山立體透視模型

[編輯]

此模型於1918年到1925年間製成,展示了一副一百多年前的阿爾卑斯山麓景象。當時那裡還生活著北山羊胡兀鷲棕熊。由於二十世紀初,旅行還並不十分普遍,所以這樣的立體透視模型可以為觀者展示異域景觀。為使景觀模型有立體感,模型的背景被畫在曲折的牆幕上,同時將動植物交錯陳列於前。阿爾卑斯山立體模型具有很高的文化歷史價值。

鳥類標本

[編輯]

此展區用超過300件鳥類標本,展示了幾乎所有中歐的鳥類,包括它們的特徵和生活環境[3]。幾個展櫃中展示了在國際動物標本大賽中獲獎的鳥類標本,包括當年的「年度之鳥」。

螞蟻捕捉蚜蟲模型

昆蟲模型

[編輯]

這個小展區展示了由德國模型製作家、動物標本製作家阿爾弗雷德·凱勒德語Alfred Keller製作的放大15到100倍的常見的昆蟲模型,比如螞蟻蚊子虱子蒼蠅等。凱勒於1930年到1955年間在此博物館製作了這些模型。在柏林自然博物館慶祝開館200周年時,博物館重新展出了這些模型[3]

標本製作術

[編輯]

展區通過不同時期的幾組製作動物標本過程的模型,展示了動物標本剝製術,介紹科學家如何將死去的動物製成皮囊,並為其製作一副人工骨架和軀體。同時也展示了化石標本和礦物標本的製作過程。

洪堡探索館

[編輯]

這個區域是為兒童和青少年準備的,目的是讓其在實踐中學到自然科學。如顯微鏡觀察、模擬發掘化石,都可以讓少年兒童體驗到自然科學工作者工作的過程。

科學研究

[編輯]

柏林自然博物館目前有幾大研究領域:[6]

  • 生物多樣性研究
  • 基因-生物-環境
  • 動態生物多樣性(Diversitätsdynamik)
  • 撞擊、隕石和地理過程
  • 館藏研究
  • 公共科學對話和科研成果傳播

具體的研究內容有:

  • 重建不同動物物種的進化歷程
  • 現代環境下自然棲息地的生物多樣性
  • 環境變遷中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在南部非洲的實際運用
  • 生物地理學
  • 古生態學
  • 太陽系早期發展
  • 小行星撞擊對地球的影響,包括對地殼以及生物圈的影響
  • 教育研究

作為一家研究機構,柏林自然博物館會同柏林洪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以及波茨坦大學一道聯合培養科學人才。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博物館網站館藏歷史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2. ^ 博物館網站館藏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3. ^ 3.0 3.1 3.2 3.3 柏林自然博物館導覽冊(德文)
  4. ^ ART+COM有關侏羅紀望遠鏡的介紹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4-14.(德文)
  5. ^ 博物館網站說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6. ^ 博物館網站研究領域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
書目
  • Olshevsky, G. 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Mesozoic Meanderings #2. 1991, 1 (4): 196 pp. 
  • Paul, G. S. The brachiosaur giants of the Morrison and Tendaguru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new subgenus, Giraffatitan,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world's largest dinosaurs. Hunteria. 1988, 2 (3): 1–14. 
  • Maier, Gerhard. African dinosaurs unearthed: the Tendaguru expeditions.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Life of the Past Series).
  • Damaschun, F., Böhme, G. & H. Landsberg, 2000. Naturkundliche Museen der Berliner Universität – Museum für Naturkunde: 190 Jahre Sammeln und Forschen. 86–106.— In: H. Bredekamp, J. Brüning & C. Weber (eds.). Theater der Natur und Kunst Theatrum Naturae et Artis. Essays Wunderkammern des Wissens,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Henschel Verlag. 1–280. Berlin.
  • Heinrich, Wolf-Dieter; Bussert, Robert; Aberhan, Martin. A blast from the past: the lost world of dinosaurs at Tendaguru, East Africa. Geology Today (Wiley). 2011, 27 (3): 101–106. ISSN 0266-6979. doi:10.1111/j.1365-2451.2011.00795.x.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