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格奧爾吉·伊謝爾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格奧爾吉·薩莫伊洛維奇·伊謝爾松
出生1898年6月16日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逝世1976年4月27日
蘇聯莫斯科
效命蘇聯紅軍
服役年份1916年 — 1941年
軍階上校
參與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俄國內戰
蘇芬戰爭
獲得勳章紅星勳章

紅星勳章

工農紅軍20周年紀念章

格奧爾吉·薩莫伊洛維奇·伊謝爾松(俄語:Георгий Самойлович Иссерсон,1898年6月16日—1976年4月27日)蘇軍上校,大縱深作戰理論主要創始人之一。

生平

[編輯]

生於猶太醫生家庭。1919年,加入蘇俄共產黨。1916年,畢業於彼得堡士官學校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夏,志願加入蘇俄工農紅軍。1918-1921,在第6集團軍政治部服役,後任步兵第159團軍事委員、步兵第154團副團長。1921—1924,在工農紅軍軍事學院學習。1923年3月 — 1924年2月,任西方面軍司令部情報部長。[1]1925—1927,擔任列寧格勒軍區司令部作戰部長。1927—1930,擔任第10步兵軍參謀長。從1929年起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工作: 1930—1931,獲得研究生學歷;1931—1932,留校擔任教師; 1932—1933,任戰役系主任。1933—1936,任白俄羅斯軍區步兵第5軍步兵第4師師長。1936,擔任蘇軍總參謀部一部副部長。1936—1937,蘇軍總參軍事學院戰役法教研室主任[2]。1939年12月17日至12月30日,蘇聯陸軍第7集團軍參謀長[3][4] 。1940—1941,等待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分配。1941年6月7日被逮捕,[5][6]1942年1月21日被伏爾加軍事法院判處死刑,後減為10年徒刑及5年流放。1955年6月1日被恢復名譽。1955年7月14日獲釋。1955年以上校軍階退役。去世後被安葬於新聖女公墓[7]

軍階

[編輯]
  • 1935年:旅級指揮員;
  • 1939年:師級指揮員;
  • 1955年:上校;

著作

[編輯]
  • 1931年《戰役法的演變》(1937年增補再版)
  • 1933年寫的《大縱深戰役原則》
  • 《19世紀後半葉民族戰爭階段的軍事學術》(1933年)
  • 《防禦戰役原則》(1938年)
  • 《新鬥爭樣式》(1940年)

注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Фонд ветеранов военной разведки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10-01.
  2. ^ Алгоритмы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й - БВТККУ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ое высшее танковое командное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ое училище. [2013-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5). 
  3. ^ 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XX ВЕКА. Глава III. ЛЮДСКИЕ ПОТЕРИ КРАСНОЙ АРМИИ ЗА ВРЕМЯ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И ИНОСТРАННОЙ ВОЕННОЙ ИНТЕРВЕНЦИИ. [2013-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4. ^ Данные по воинским частям РККА, Советско-Финляндская война 1939-40гг. [2013-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8). 
  5. ^ По свид. дочери со ссылкой на архивные данные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См. также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Черушев Н. С. Удар по своим: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 1938-1941 гг. Военные тайны XX века. Москва: Вече. 2003. ISBN 5-94538-366-X (俄語). 
  7. ^ Трибуна \ Смерть шпиона. [2013-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