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馮·菲廷霍夫
陸軍大將 海因里希·馮·菲廷霍夫 Heinrich von Vietinghoff | |
---|---|
出生 | 德意志帝國黑森大公國美因茲 (今德國萊茵蘭-普法茲邦美因茲) | 1887年12月6日
逝世 | 1952年2月23日 西德巴伐利亞邦普夫龍滕 | (64歲)
效命 | 德意志帝國陸軍
國家防衛陸軍 納粹德國陸軍 聯邦國防軍 |
服役年份 | 1903–45 |
軍階 | 大將 |
統率 | 第5裝甲師 第13軍 第46裝甲軍 第15軍團 第10軍團 C集團軍 庫爾蘭集團軍 |
參與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獲得勳章 | 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
海因里希·馮·菲廷霍夫(德語:Heinrich Gottfried Otto Richard von Vietinghoff genannt Scheel,1887年12月6日[1]~1952年2月23日[2]),二戰時期德意志國防軍的大將。曾獲得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1943-45年負責指揮義大利前線的德國軍隊[3]。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菲廷霍夫出生於黑森大公國的美因茲,其家族為西發利亞的古老貴族。其參軍的舉動獲得雙親——擔任砲兵中將的海因里希·奧托·康拉德·馮·菲廷霍夫(Heinrich Otto Konrad von Vietinghoff gen. Scheel ,1857–1917)及利昂娜·馮·菲廷霍夫(Leona von Vietinghoff,1861–1942)的強烈支持,並於15歲時藉由謊報年齡加入軍隊。
1907年1月27日菲廷霍夫被任命為中尉(專利日期為1905年6月14日)後,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於1915年7月底晉升為上尉[4]。由於他在戰爭期間的工作,除了兩級鐵十字勳章外,他還被授予霍亨索倫皇家騎士勳章(帶劍)、二級阿爾布雷希特騎士勳章(帶劍)、梅克倫堡軍事功績十字勳章二等獎、戰爭中授予的和黑色傷員徽章。還被德國的盟國授予鐵王冠勳章和奧地利三級軍事功勳十字勳章、戰爭勳章、鐵新月勳章和保加利亞軍事功績勳章軍官十字勳章。
維廷霍夫於1920年1月6日在柏林與路德維希·瓦格納上校和瑪麗·施瓦茨曼的女兒埃爾弗里德·瓦格納(Elfriede Wagner,1892-1989)結婚。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1938年11月24日,菲廷霍夫被指派擔任第5裝甲師的指揮官[5]並參與波蘭戰役,他於1940年6月升為裝甲兵上將,而後指揮第46裝甲軍進攻南斯拉夫[6]。
在巴巴羅薩行動期間,菲廷霍夫所率領的第46裝甲軍隸屬於由博克元帥所率領的中央集團軍旗下的由古德里安指揮的第2裝甲軍團[7],就如同其他東線戰場上的德軍指揮官,菲廷霍夫也實施了可以說是犯罪的政治委員令[8]。
從1941年12月開始,菲廷霍夫擔任德國駐法國的第15軍團指揮官[9]。1943年8月,他被派往義大利擔任第10軍團的指揮官[10],並負責透過連續多條橫越義大利半島的防線延遲盟軍的進攻,最著名的戰鬥為1943年11月到1944年5月的冬季防線及1944年秋季的哥德防線。
1944年10月,因凱塞林元帥於車禍中受重傷[11],菲廷霍夫暫時擔任義大利地區(C集團軍)的指揮官,1945年1月,凱塞林元帥傷癒重掌指揮權,菲廷霍夫則被派往東普魯士擔任庫爾蘭集團軍的指揮官,而在凱塞林於1945年3月被派任西線總司令,菲廷霍夫被調回擔任義大利地區的德軍總司令[12]。
1945年1月下旬,維廷霍夫暫時被任命為庫爾蘭集團軍群總司令,但於1945年3月年初返回義大利,並於1945年3月10日再次接管C集團軍群。與此同時,他還成為了西南戰區總司令。
降服和交接
[編輯]1945年4月29日,菲廷霍夫與盟軍接觸,其代表親衛隊上級集團領袖卡爾·沃爾夫代替他於1945年5月2日中午於卡塞塔王宮聯同義大利社會共和國簽署投降(卡塞塔投降協定,即所謂的「日出行動」)。當凱塞林元帥發現此事後,他逮捕了菲廷霍夫。接替他的是步兵上將弗里德里希·舒爾茨。當事態無法阻止後,他於1945年5月2日再次釋放了菲廷霍夫。
自7月20日密謀案起,黨衛軍在巴伐利亞南部關押了大量的政治犯,其中包括來自17個歐洲國家的139名高級政治犯以及一批貴族囚犯(包括施陶芬貝格的家人),在戰爭末期,這些政治犯被轉移到了南蒂羅爾地區。1945年4月29日,這些囚犯中的博吉斯瓦夫·馮·博寧上校給C集團軍群司令緊急發報。接到消息後的菲廷霍夫下達命令,令國防軍上尉維查德·馮·阿爾文斯萊本(Wichard von Alvensleben)於深夜從17公里外的塞克滕附近的穆斯(Moos)抵達囚犯們關押的場所,兩小時後,來自5公里外托布拉赫的150名擲彈兵進一步增援,抵達並封鎖了集市廣場,成功組織了黨衛軍殺害囚犯的計劃,將他們活著轉移到了盟軍的手中。這些囚犯中奧地利前總理庫爾特·舒施尼格、法國前總理萊昂·布魯姆、神學家馬丁·尼莫勒、法比安·馮·施拉布倫多夫、步兵上將亞歷山大·弗賴赫爾·馮·法爾肯豪森、伊薩·維爾梅倫、英國特工西吉斯蒙德·佩恩·貝斯特等等。
戰後
[編輯]戰後菲廷霍夫被送到英國威爾斯南部布里真德市附近的專門收容高階德軍將領的戰俘營「島嶼農場」,並在那裡待了兩年多直到1947年9月獲釋。
獲釋後菲廷霍夫成為西德重整軍備計畫的專家小組成員,1950年10月,他與眾多德國軍官以寫作的希默羅德修道院為名,完成了希默羅德備忘錄,並遞交給西德總理康拉德·艾德諾政府,為重建西德軍隊及參與歐洲防務做出貢獻。
1952年2月23日,菲廷霍夫於巴伐利亞普夫龍滕去世,享年64歲。
年表
[編輯]升官年序
[編輯]- 少尉:1906年3月6日
- 中尉: 1907年1月27日
- 上尉:1915年6月24日
- 少校:1926年3月1日
- 中校:1931年2月1日
- 上校:1933年4月1日
- 少將:1936年4月1日
- 中將:1938年3月1日
- 裝甲兵上將:1940年6月1日
- 大將:1943年9月1日[4]
軍事榮譽
[編輯]- 普魯士鐵十字勳章:二級(1914年9月13日);一級(1915年4月23日)[13]
- 納粹帶扣鐵十字勳章:二級(1939年9月21日);一級(1939年9月28日)[13]
- 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 金質德國十字勳章(1942年4月22日,擔任裝甲兵上將指揮第46軍)[15]
參考資料
[編輯]注釋
[編輯]- ^ Vietinghoff genannt Scheel, Heinrich Gottfried von. WW2 Gravestone.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美國英語).
- ^ Heinrich Vietinghoff. Spartacus Educational.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英語).
- ^ BBC - WW2 People's War - Timeline. www.bbc.co.uk.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 ^ 4.0 4.1 存档副本.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 ^ Hobby. www.flamesofwar.com.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 ^ Vietinghoff gen. Scheel, von, Heinrich-Gottfried - TracesOfWar.com. www.tracesofwar.com.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 ^ Williamson, Mitch. The War in Italy 1943-45 and Environs…: Heinrich Gottfried von Vietinghoff genannt Scheel, (1887–1952). The War in Italy 1943-45 and Environs…. 2015-06-10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 ^ Stahel 2009,第28頁.
- ^ In the Shadow of Sunrise: The Secret Surrender of Italy. warfarehistorynetwork.com.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7).
- ^ German Forces - Heinrich von Vietinghoff. www.ww2incolor.com.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5).
- ^ Blaxland 1979,第226頁.
- ^ Blaxland 1979,第246頁.
- ^ 13.0 13.1 Thomas 1998,第400頁.
- ^ 14.0 14.1 Scherzer 2007,第759頁.
- ^ Patzwall & Scherzer 2001,第486頁.
參考書目
[編輯]- Blaxland, Gregory. Alexander's Generals (the Italian Campaign 1944-1945). London: William Kimber & Co. 1979. ISBN 0-7183-0386-5.
- Thomas, Franz. Die Eichenlaubträger 1939–1945 Band 2: L–Z [The Oak Leaves Bearers 1939–1945 Volume 2: L–Z]. Osnabrück, Germany: Biblio-Verlag. 1998. ISBN 978-3-7648-2300-9 (德語).
- Fellgiebel, Walther-Peer. Die Träger des Ritterkreuzes des Eisernen Kreuzes 1939–1945 – Die Inhaber der höchsten Auszeichnung des Zweiten Weltkrieges aller Wehrmachtsteile [The Bearers of the 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1939–1945 — The Owners of the Highest Awar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of all Wehrmacht Branches]. Friedberg, Germany: Podzun-Pallas. 2000. ISBN 978-3-7909-0284-6 (德語).
- Patzwall, Klaus D.; Scherzer, Veit. Das Deutsche Kreuz 1941 – 1945 Geschichte und Inhaber Band II [The German Cross 1941 – 1945 History and Recipients Volume 2]. Norderstedt, Germany: Verlag Klaus D. Patzwall. 2001. ISBN 978-3-931533-45-8 (德語).
- Scherzer, Veit. Die Ritterkreuzträger 1939–1945 Die Inhaber des Ritterkreuzes des Eisernen Kreuzes 1939 von Heer, Luftwaffe, Kriegsmarine, Waffen-SS, Volkssturm sowie mit Deutschland verbündeter Streitkräfte nach den Unterlagen des Bundesarchives [The Knight's Cross Bearers 1939–1945 The Holders of the 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1939 by Army, Air Force, Navy, Waffen-SS, Volkssturm and Allied Forces with Germany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of the Federal Archives]. Jena, Germany: Scherzers Militaer-Verlag. 2007. ISBN 978-3-938845-17-2 (德語).
- David Stahel. Operation Barbarossa and Germany's Defeat in the East.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21-08-26]. ISBN 978-0-521-7684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7).
軍職 | ||
---|---|---|
前任: 無 |
第5裝甲師師長 1939年9月2日~1939年10月8日 |
繼任: 馬克思·馮·哈提白斯朋中將 |
前任: 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騎兵上將 |
第13軍軍長 1939年10月26日~1940年10月25日 |
繼任: 漢斯·費爾伯步兵上將 |
前任: 無 |
第46裝甲軍軍長 1940年6月20日~1942年6月11日 |
繼任: 漢斯·佐恩 步兵上將 |
前任: 庫爾特·哈瑟大將 |
第15軍團司令 1942年12月1日~1943年8月7日 |
繼任: 漢斯·馮·薩爾穆斯大將 |
前任: 瓦爾特·馮·賴歇瑙元帥 |
第10軍團司令 1943年8月15日~1945年2月14日 |
繼任: 條哥塔·赫爾裝甲軍上將 |
前任: 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 |
C集團軍指揮官(代理) 1944年10月26日~1945年1月15日 |
繼任: 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 |
前任: 洛塔爾·倫杜利克大將 |
庫爾蘭集團軍指揮官 1945年1月27日~1945年3月10日 |
繼任: 洛塔爾·倫杜利克大將 |
前任: 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 |
C集團軍指揮官 1945年3月10日~1945年4月30日 |
繼任: 弗里德里希·舒爾茨步兵上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