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名字
玫瑰的名字 Il nome della rosa | |
---|---|
原名 | Il Nome della Rosa |
作者 | 安伯托·艾可 |
類型 | 歷史懸疑小說 |
語言 | 義大利語 |
故事時代背景 | 1327年、14世紀 |
故事背景地點 | 義大利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Bompiani(義大利) Harcourt(美國) |
出版時間 | 1980年 |
出版地點 | 義大利 |
媒介 | 印刷 (平板) |
頁數 | 512 pp |
所獲獎項 | 世界報20世紀百大書籍、斯特雷加獎 |
系列作品 | |
續作 | 傅科擺 (小說) |
規範控制 | |
ISBN | 0-15-144647-4 |
OCLC | 8954772 |
杜威分類法 | 853/.914 19 |
LC分類法 | PQ4865.C6 N613 1983 |
《玫瑰的名字》(義大利語:Il nome della rosa、英語:The Name of the Rose、玫瑰的名字、玫瑰之亂)是義大利符號學家與作家翁貝爾托·艾可的小說,出版於1980年,亦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說。該書出版後迅速獲得評論界和普通讀者的一致認同。目前被翻譯成多國文字,銷售量超過1600萬冊。
情節簡介
[編輯]《玫瑰的名字》講述一個發生在中世紀1327年年末義大利修道院的故事。方濟各會修士威廉與弟子阿德索前往義大利北部山區的一所本篤會修道院,參加一場神學辯論。當時教宗若望二十二世與方濟各會士就「使徒貧窮」(apostolic poverty)的原則爭論不休,選擇了在該修道院進行辯論會。就在辯論會舉行之前,修道院的一名修士——奧特朗托的阿德爾摩——離奇倒斃於修道院的八角形主堡下。修道院院長於是委託威廉調查事件,唯一要求是不可踏足位於主堡頂樓的圖書館。調查期間,威廉與修道院其中一名最年長的修士——布爾戈斯的約爾格——就「笑」的神學用途辯論。約爾格認為「笑」是顛覆性的行為,威脅由天主建立的現有世界秩序。
翌日,另一名修士——薩爾維梅克的韋南休斯——被發現倒斃於一缸豬血之中。死者的舌頭及手指發黑,有被毒殺的跡象。經調查,威廉發現第一名死者阿德爾摩與圖書館館長希爾德斯海姆的馬拉吉及馬拉吉的助理阿倫德爾的貝倫加的同性三角戀關係,而這個秘密只有約爾格和第二名死者韋南休斯知曉。威廉和阿德索透過秘密通道首次闖入圖書館,發現內裡有一個名為finis Africae(「非洲之末」)的神秘房間,但礙於圖書館迷宮般的結構無法進入。其後,他們在寫字間發現有神秘人從韋南休斯的桌上,將一本書連同寫有神秘記號的字條偷走。
第三天,貝倫加失蹤。同時威廉得知修道院內有兩名曾屬於多爾齊諾派(Dulcinians)的僧侶(他們分別是弗拉吉那的雷米吉奧和他的助手薩爾瓦多)。傍晚,阿德索獨自重返圖書館,離開時在廚房遇到一名農家少女。阿德索受少女誘惑,初嚐禁果,其後向威廉告解。
第四天,貝倫加被發現溺斃於修道院的澡堂,其舌頭及手指發黑,與韋南休斯的情況相似。隨後,方濟各會修士團和以宗教裁判長貝爾納·古伊為首的教宗使節先後到達修道院。薩爾瓦多被揭發試圖作巫法,與農家少女雙雙被貝爾納以行使巫術和異端邪說為由拘捕。
第五天,辯論會正式舉行。期間草藥師塞韋里努斯通知威廉他找到一本「奇怪的書」,但威廉正出席辯論會,無法分身。當威廉和阿德索其後到塞韋里努斯的醫療所時,發現他已被人用渾儀重擊頭部殺害,而那本「奇怪的書」已不知所終。雷米吉奧由於在兇案現場出現,成為疑兇,被貝爾納拘留,並在恐嚇下承認是四單謀殺案的幕後黑手。雷米吉奧、薩爾瓦多和農家少女隨之被帶走。其後,約爾格在晚禱期間以敵基督將至為題宣道。
在第六天的晨禱,馬拉吉暴斃,舌頭及手指發黑。修道院長不滿威廉未能及時破案,命令他在翌日離開。當晚,威廉和阿德索潛入圖書館,解開了韋南休斯的謎題,成功進入「非洲之末」,發現約爾格早在房間內等著他們。威廉得出了結論:貝倫加為了換取阿德爾摩的肉體,向他披露了「非洲之末」的存在,阿德爾摩隨後為罪惡感所困自殺。韋南休斯打聽到他們之間的秘密,拿取了約爾格藏在「非洲之末」的一本祕籍,可是他不知道約爾格在書頁下毒,在翻閱期間毒發身亡。貝倫加發現了韋南休斯的屍體,怕被調查,將屍體丟入豬血缸,並將祕籍據為己有,不久亦被毒死。祕籍輾轉落入塞韋里努斯手中。約爾格為了阻止他將書交給威廉,操控馬拉吉殺死塞韋里努斯。其後馬拉吉不理約爾格勸告,翻閱祕籍,亦被毒死。該祕籍就是亞里斯多德詩學失傳已久的下半部,書中探討了笑的美德,現在已重回約爾格手中。
約爾格確認了威廉的推論,並為自己辯解,認為各人之死對應了《若望默示錄》中對七號角的描述,因此是神的旨意。為了完成餘下的兩個末日預言,約爾格將修道院長困在「非洲之末」下面的密封通道之中,然後開始吞下有毒的書頁。威廉和阿德索試圖阻止,糾纏間,約爾格用阿德索的油燈在圖書館縱火。
阿德索連忙向其他僧侶求助,但眾人始終無法將火救熄,其後火勢更蔓延到整座修道院。威廉和阿德索心灰意冷,只能逃生,兩人不久分道揚鑣。多年後,老矣的阿德索重回修道院遺址,撿拾零星的文獻碎片,重組出一個小型圖書館。
人物
[編輯]- 主人公
- 修道院中的主要人物
- 弗拉吉那的雷米吉奧:修道院的食品監管人。
- 福薩諾瓦的阿波尼:修道院院長。
- 奧特朗托的阿德爾摩:年輕修士,見習圖書裝幀員,第一個死者,威廉受修道院長委託調查其死因,故事主線由此展開。
- 薩爾瓦多: 修士,雷米吉奧的助手。
- 聖埃莫蘭的塞韋里努斯:修士,草藥師。
- 希爾德斯海姆的馬拉吉:圖書館館長。
- 阿倫德爾的貝倫加:助理圖書館員。
- 薩爾維梅克的韋南休斯:年輕修士,阿拉伯語和希臘語翻譯員,專門研究亞里斯多德。
- 烏普薩拉的本諾:來自斯堪的那維亞的年輕修士,研究修辭學。
- 亞歷山大利亞的艾馬羅:一個愛饒舌和諷刺的修士
- 布爾戈斯的約爾格:一位年長的修士,盲眼學者。
- 莫里忙多的尼古拉斯:修士,修道院的玻璃匠。
- 格羅塔費拉塔的阿林納多:修道院中最年長的修士。
- 修道院外的主要人物
- 卡萊薩的烏貝爾蒂諾:被放逐的方濟各會修士,威廉的朋友。
- 切澤納的麥可:方濟格會靈修派的領導人。
- 貝爾納·古伊:著名的宗教裁判長,教皇使節團的領導人之一。
- 貝特朗:樞機主教,教皇使節團的領導人之一。
- 農家女孩:來自修道院下的村莊。
重要主題和相關內容
[編輯]名稱來源
[編輯]艾可最初打算將本書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為「梅勒克的阿德索」,後來將之命名為「玫瑰的名字」。這一名稱來自於古老諺語「昔日的玫瑰只存在於它的名字之中(stat rosa pristina nomine, nomina nuda tenemus.)」,這句話出現於12世紀修道士克呂尼的伯納德的詩句中,正切合本書以至艾可一生研究的一個重大主題「符號學和隱喻」。
人文主義的興起
[編輯]本書主人公威廉修士並不僅僅是個精明的偵探。就像書中所提到的他的朋友羅傑·培根和奧卡姆的威廉一樣,威廉修士重視理性和經驗,尊重自然和人性。他代表的正是當時開始出現在歐洲文化舞台上的人文主義知識分子。
知識的傳播與掩蓋
[編輯]- 《詩學·卷二》:相傳為亞里斯多德所作,是修道院圖書館隱藏的巨大秘密。歷史上亞里斯多德曾作《詩學》一卷,論述古希臘悲劇。在《玫瑰的名字》中,《詩學·卷二》是《詩學》的續作,亞里斯多德在此卷中進一步論述了古希臘喜劇的作用。不過,事實上《詩學·卷二》並不存在,只是作者的虛構。
艾可的真理觀
[編輯]在本書的末尾,艾可借威廉修士之口表達了自己的真理觀;這裡的真理指的是由教會所控制的天主教義。
- 「要警惕預言家和那些準備為真理而獻身的人,因為他們通常會拉上眾多的人與他們同歸於盡,經常是先於他們,有時則是替他們去死。」
- 「約爾格作了一件惡事,因為他對真理愛得過於卑鄙,為了消滅謬誤它可以不擇手段。」
- 「熱愛人類的使者所執行的使命,就是讓人們對真理大笑,或者讓真理自己發笑。唯一的真理就是學會解脫對於真理無理智的狂愛。」
中文譯本
[編輯]- 倪安宇譯《玫瑰的名字》,2014,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由義大利文直接翻譯。
- 沈萼梅、劉錫榮譯《玫瑰的名字》,2010,上海譯文出版社,由義大利文直接翻譯。
- 謝瑤玲譯《玫瑰的名字》,2001,作家出版社。
- 林周戚譯《玫瑰之亂》,1995,吉林人民出版社。
- 謝瑤玲譯《玫瑰的名字》,1993,皇冠出版社。
- 閔炳君譯《玫瑰的名字》,1988,中國戲劇出版社,有少量刪節。
- 林泰等譯《玫瑰的名字》,1987,重慶出版社,帶插圖。
改編影視
[編輯]電影
[編輯]1986年,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將小說改編成電影《薔薇的記號》,英國演員辛·康納利在片中出演威廉修士。
電視劇
[編輯]八集迷你劇《玫瑰的名字》於2018年1月在義大利開始製作,並於2019年3月4日在Rai 1上首播。該劇由傑可莫·巴提亞托執導,約翰·特托羅飾演巴斯克威爾的威廉、路柏·艾弗烈飾演伯爾納德·圭、新人Damian Hardung飾演阿德索。[1]
參考文獻
[編輯]- ^ Nick Vivarelli. John Turturro to Play Monk William of Baskerville in ‘Name of The Rose’ TV Adaptation (EXCLUSIVE). Variety. 2017-10-16 [2019-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英語).
- Eco, Umberto. The Name of the Rose. Harcourt. 1983.
- Coletti, Theresa. Naming the Ros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 Haft, Adele. The Key to The Name of the Ros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9. ISBN 978-0-472-08621-4
- Ketzan, Erik. Borges and The Name of the Rose. [2007-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4).
- Wischermann, Heinfried. Romanesque. Konemann.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