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突襲南海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突襲南海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1945年1月12日,美國海軍飛機空襲西貢設施和船隻後形成的濃煙
日期1945年1月10至20日
地點
南海
狀態 美國勝利
參戰方
 美國  日本
指揮官與領導者
小威廉·海爾賽
老約翰·麥凱恩
寺內壽一
傷亡與損失

1月3至25日損失的飛機:

  • 98架飛機,136名機組人員(戰鬥)
  • 103架飛機,31名機組人員(行動)[1]

1月3至25日損失:

  • 30萬噸貨物
  • 615架飛機[1]
成百上千的平民傷亡

突襲南海(英語:South China Sea raid)代號「感恩行動」(Operation Gratitud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第三艦隊1945年1月10至20日的軍事行動。突襲目的是支持菲律賓呂宋解放,打擊目標包括南海地區的日本軍艦,補給護航船隊和飛機。

第三艦隊攻擊台灣與呂宋的機場和船隻,後在1月9日深夜至10日凌晨進入南海。1月12日,飛機從航空母艦起飛打擊法屬印度支那近海的日本航運,擊沉44艘船隻。接下來艦隊北上,1月15日再度攻擊台灣,次日攻擊目標包括香港廣州海南島。1月20日離開南海後,第三艦隊再次攻擊台灣和琉球群島,最後在1月25日返回基地。

第三艦隊在南海的行動非常成功,摧毀大量日本船隻和飛機,自身損失遠不及對手。歷史學家認為行動的最大收穫是摧毀日方貨物和油輪,導致對日本軍需至關重要的補給線關閉。盟軍飛機和軍艦此後繼續攻擊,迫使日本1945年3月過後不再派船進入南海。

背景

[編輯]
1945年1月太平洋戰略局勢,紅色陰影是盟軍控制區,其餘是日軍控制

1941年至1942年初,日本征服或事實上統治幾乎全部南海地區。制海權對日本經濟和軍需至關重要,因為海運是日本從馬來亞婆羅洲荷屬東印度占領區將石油及其他自然資源運回國不可或缺的供應渠道。[2]法屬印度支那的局勢特別複雜。經過1940年9月短暫的軍事衝突,忠於維琪法國傀儡政權的殖民地政府同意日方使用印度支那北部港口和機場。1941年7月,日本占領印度支那南部,除建設機場外還在金蘭灣建立重要的海軍基地。法國當局雖然還在,但只是傀儡政府[3]1944年法國解放後,殖民地政府打算與巴黎的新自由法國政府取得聯繫,還開始準備起義對抗日本人[4]。日本也在1944年制訂計劃強制解除法軍武裝並正式接管印度支那,日本情報部門迅速得知法國當局意向[5][4]

戰爭局勢逐漸變得對日本不利,盟軍潛艦經常攻擊南海日本船隊,1944年下半年還有飛機加入打擊行列[2]。這些襲擊是由信號情報和遠程空中巡邏指引,還有中國沿海及亞洲其他港口觀察報告補充[6][7]。常駐中國的美國陸軍航空軍第十四航空隊反覆打擊南海地區日本航運,還定期攻擊日本占領的中國南部港口和印度支那軍事設施[8][9]。1945年第二個季度前,盟軍很少在印度支那秘密活動[10][11]

雖然損失的油輪貨船越來越多,但日本政府還是繼續派船經過南海。為減少損失,船隊或單獨的船隻遠離既定航線,或儘量靠近海岸,只在夜間航行等。[2]

1944年10月25日,美軍登陸菲律賓中部的雷伊泰島,開始解放菲律賓。在雷伊泰島建立基地後,美軍又於12月13日登陸民都洛島。此次行動旨在確保可用來攻擊南海日本航運的機場安全,並支援解放菲律賓的最大規模戰鬥:美軍計劃1945年1月9日從呂宋西北部的仁牙因灣登陸[12]大日本帝國海軍在1944年10月的雷伊泰灣海戰期間企圖襲擊盟軍艦隊,但損失慘重,再加上同年六月菲律賓海海戰的損失,日軍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戰鬥,但還能襲擊盟軍陣地[13]

1944年下半年,美國第三艦隊司令小威廉·海爾賽海軍上將打算襲擊南海並帶頭制訂作戰計劃[14]。11月21日,他向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申請作戰許可,但尼米茲沒有同意[14]

準備

[編輯]
1944年12月上旬位於烏利西環礁的第三艦隊航艦和其他艦艇

1944年12月,美國海軍高級將領擔心大日本帝國海軍會企圖切斷仁牙因灣登陸的盟軍補給線[15]。12月26日,日本海軍從金蘭灣砲擊民都洛島的盟軍灘頭,但沒有造成損失。盟軍海空火力擊沉參與行動的一艘日軍驅逐艦,餘下艦艇返回金蘭灣前全部受損[16]

美國海軍高級將領認為日本肯定會再度來襲,有必要摧毀帝國海軍殘餘機動部隊,估計這些艦艇分散在金蘭灣和日本內海[17]。日本內海此時還超出美國陸軍航空軍重型轟炸機打擊範圍,所以南海成為打擊日本海軍的僅有目標。美國海軍情報機構認為,金蘭灣的日軍基地是圍繞兩艘「伊勢級戰艦建造。[18]1944年聖誕節前後,海爾賽與尼米茲在加羅林群島烏利西環礁設立的美國海軍錨地會晤,探討空襲南海的作戰計劃。12月28日,尼米茲授權海爾賽在第三艦隊無需直接支援仁牙因灣登陸後出擊,隨時攻擊南海的「日本主力艦隊」。[14][19]海爾賽當天向下屬發布預先準備的作戰計劃[14],目標是攻擊日本艦隊和航運。此外,美方認為在南海維持強大海軍力量能迫使大日本帝國海軍有多遠躲多遠[13]。第十四航空隊受命攻擊香港周邊的日本航運和機場支援進軍呂宋,但他們不知道第三艦隊準備進入南海。第十四航空隊也不知道艦隊突襲南海的作戰計劃,行動期間兩支部隊間沒有協同行動[8][20]

空襲計劃明確規定第三艦隊從呂宋海峽進入南海,再朝西南進發。艦隊航艦攻擊台灣的日軍陣地,並在1月9日支援仁牙因灣登陸。美國第七艦隊三艘潛艦前往南海,以便美國軍機在海上迫降或棄機逃生時前往營救人員。[14]如此計劃需要第三艦隊在靠近許多日本機場的海域行動,日軍可能從這些機場攻擊美軍艦艇。盟軍情報估計約有300架日本飛機常駐台灣,500架在中國南部和印度支那北部,還有170架在印度支那南部、緬甸泰國,280架在荷屬東印度。這些飛機大部分是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飛機,對軍艦的威脅不及大日本帝國海軍飛機,但敵方有可能採用神風特攻隊戰術。此外,每年一月南海常有颱風,對海軍的威脅不容小覷[21]

1945年1月,第三艦隊趕赴菲律賓

截至1945年1月,第三艦隊都是圍繞快速航艦特遣艦隊構建。快速航艦特遣艦隊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主要作戰力量,艦隊領導權在第三和第五艦隊(第五艦隊司令是雷蒙德·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之間輪換,其中第三艦隊領導時稱「第38特遣艦隊」(Task Force 38),第五艦隊領導時稱「第58特遣艦隊」(Task Force 58)。[22]第38特遣艦隊由老約翰·麥凱恩John S. McCain Sr.)海軍中將統領,1945年1月時組織成四個分隊。其中第一分隊(Task Group 38.1,快速航艦分隊)擁有四艘航空母艦,兩艘戰艦,六艘巡洋艦和25艘驅逐艦;第二分隊(Task Group 38.2,快速航艦分隊)擁有四艘航空母艦,三艘戰艦,五艘巡洋艦和24艘驅逐艦;第三分隊(Task Group 38.3,快速航艦分隊)擁有四艘航空母艦,三艘戰艦,五艘巡洋艦和17艘驅逐艦。第五分隊(Task Group 38.5,夜間航艦分隊)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和六艘驅逐艦,日間與第二分隊一起行動。[23][24]所有艦隊一共擁有約900架飛機[25]。特遣艦隊還包含負責後勤的第八分隊(Task Group 30.8),由不同數量的油輪、彈藥船,多艘負責為艦隊運送替換飛機的護航航空母艦及眾多護航驅逐艦組成[26]。此外,特遣艦隊另有負責反潛的第七分隊(Task Group 30.7),擁有一艘護航航空母艦和三艘護航驅逐艦,通常與第八分隊協作[27]

事實證明,大日本帝國海軍無意攻打盟軍補給線,金蘭灣也不是日本大型艦隊基地。截至1945年元旦,日本兩艘「伊勢級」戰艦和少量其他艦艇都在新加坡及附近,金蘭灣只有護航船隊。[28]1945年1月,南海周邊日占領土雖有大量飛機,但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很少[2]。此時大日本帝國大本營的確在考慮猛烈攻擊仁牙因灣補給線,但卻在1月20日決定集中力量布防本土周邊,其他地區只採用拖延戰術[29]。所以,盟軍突襲南海地區時,當地日軍主要目標是抵抗將來的盟軍攻勢。日方認為,美軍可能在解放菲律賓後登陸印度支那,而且此地還面臨英國主導的東南亞司令部威脅。[30]1945年1月,為協調東南亞日軍部署,所有大日本帝國陸軍和海軍部隊都由南方軍指揮,元帥陸軍大將寺內壽一在位於新加坡的總部發號施令[31][32]

日軍資源和準備有限,根本無法反擊針對南海航運的強大進攻。海軍護航部隊雖在1944年擴張,但仍然不足以應對。[33]海防艦是最常見的巡防艦,但速度緩慢、防空武器薄弱,極易遭受空襲[34]。大日本帝國海軍派少量戰鬥機保護南海船隊,但軍種對立嚴重影響日本戰爭實力,就在第三艦隊襲擊法屬印度支那前不久,大日本帝國海軍拒絕陸軍派戰鬥機協助保護南海船隊的建議[35]

襲擊

[編輯]

進入南海

[編輯]
1945年1月9至21日第三艦隊的大致行動路線[23][36]

1944年12月30日,第三艦隊從烏利西環礁出發。1945年1月3至4日,美軍航艦攻擊日本位於台灣、沖繩縣及附近島嶼的機場,以防日軍利用這些機場攻擊仁牙因灣的盟軍。美軍戰機還攻擊台灣航運,至少擊沉三艘商船,擊傷四艘巡防艦[37]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五星上將要求,艦隊於1月6至7日打擊呂宋機場。在此期間負責仁牙因灣登陸的第七艦隊司令湯瑪斯·金凱德海軍中將要求海爾賽在入侵行動早期從呂宋西側提供空中掩護。海爾賽覺得第三艦隊不該在行動中如此被動,下令艦隊繼續襲擊日本在台灣南部控制的機場,這些機場對金凱德的部隊威脅最大,第三艦隊在1月9日行動。[38]當天早上,尼米茲授權第三艦隊停止直接掩護仁牙因灣並進入南海[39]。當天下午所有戰機降落後,海爾賽下令按計劃攻擊南海目標[13]。1月3至9日,第三艦隊摧毀的日本飛機超過150架,但自身損失也有86架,其中46架是事故導致[40]

1月9日晚至10日凌晨,第三艦隊包括第七分隊在內的主力經過呂宋海峽北部巴士海峽。第八分隊縮減至六艘快速油輪、兩艘護航航艦及其他護航艦艇,經呂宋北岸的巴林塘海峽進入南海[13]。日軍沒有發現兩邊動靜,「獨立號輕型航空母艦出動夜間戰鬥機擊落呂宋飛往台灣的三架運輸機[13][41]。艦隊收到情報,約100艘艦船組成的大型船隊1月9日晚至10日凌晨正沿中國南部海岸開往台灣,但海爾賽決定暫不攻擊,以免大日本帝國海軍得知第三艦隊就在南海後撤回這裡的艦艇[39]

艦隊原計劃在1月10日為驅逐艦加油,但因惡劣天氣改在11日,艦隊繼續向西南移動。驅逐艦加油後,第三艦隊重整戰鬥隊形,第一分隊的兩艘重巡洋艦和五艘驅逐艦加入第二分隊。傑拉爾德·博根Gerald F. Bogan)海軍少將率領第二分隊準備1月12日早上從三艘大型艦隊航空母艦和一艘輕型航艦空襲金蘭灣;兩艘戰艦、驅逐艦和巡洋艦接下來轟炸金蘭灣並擊沉空襲中受損的日軍船隻。[42]印度支那的兩組間諜網將目標情報送到盟軍情報部門,再轉達第三艦隊[43]。1月10至11日,日軍仍未發現第三艦隊[42]

襲擊印度支那南部

[編輯]
1月12日,印度支那近海兩艘船隻遇襲,大日本帝國海軍「綾雪丸」油輪起火沉沒

1月11日下午兩點,第二分隊開始逼近金蘭灣,其後是第一和第三分隊出動戰鬥機在艦隊上空巡邏,第八分隊留在南海中部[42]。1月12日天亮前,第五分隊已出動飛機搜尋金蘭灣的日本艦船,機組人員用無線電回報日本船隻位置,同時密切搜索兩艘「伊勢級」戰艦及其他主力艦。飛機找不到這些艦艇,但艦隊以為它們是靠偽裝手段隱藏起來,美國海軍幾個月後才知道這些艦艇根本不在金蘭灣。[44]1月12日早上六點,第二分隊距金蘭灣已不足80公里。早上7點31分,三個分隊發動首輪空襲,此時距日出還有半小時。[45]日軍仍未發現第三艦隊靠近,對襲擊措手不及[13]

打擊日本艦船的美軍戰機戰果輝煌。第三分隊出動兩波戰機攻擊印度支那中部歸仁市附近船隊,其他目標包括第101戰隊(第百一戦隊)七艘軍艦保護的十艘船隻,擊沉四艘滿載油輪、三艘貨輪、「香椎號輕巡洋艦和三艘小型巡防艦。[46][47]印度支那南部帕達蘭角(Cape Padaran)附近也有船隊遇襲,損失一艘油輪,兩艘護衛驅逐艦和一艘巡邏艇;印度支那南部聖雅各角附近七艘船隻組成的船隊遇襲,兩艘貨輪、三艘油輪、三艘護衛驅逐艦和一艘登陸艇沉沒或被迫擱淺[46]

美軍戰機襲擊西貢地區的日本航運。西貢兩艘貨輪和一艘油輪沉沒,另一艘油輪在海上被毀。美軍在西貢誤把掛著法國旗幟且已解除武裝的法國「拉莫特-皮凱號」(Lamotte-Picquet)輕巡洋艦擊沉。西貢地區另有許多船隻受損,包括五艘貨輪、兩艘油輪、三艘登陸艇、兩到四艘護衛驅逐艦、一艘掃雷艦和一艘巡邏艇,這些船又有相當一部分擱淺後毀於一月下旬的風暴。[48]第三艦隊其他飛機負責在印度支那中部土倫港到西貢之間戰鬥空中巡邏,並襲擊機場、碼頭和儲油設施[48]芽莊市的火車站、西貢至邊和市鐵路線上的橋梁受損[43]。6點40分從第二分隊分離的水面突擊編隊包含兩艘戰艦、兩艘重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但他們沒有找到任何日本船隻[49][50]

1月12日的空襲非常成功,共擊沉46艘日本船隻,其中33艘商船總噸位14萬2285噸。這些商船又包括12艘油輪。擊沉的13艘軍艦包括香椎號輕巡洋艦,兩艘驅逐艦,七艘海防艦(「第17號」(CD-17)、「第19號」(CD-19)、「第23號」(CD-23)、「第35號」(CD-35)、「第43號」(CD-43)、「第51號」(CD-51)和「千振號」(Chiburi))、一艘巡邏艇(「第103號」)、一艘布雷艇(「音羽丸」(Otowa Maru)),還有一艘軍用運輸船(「第140號」(T.140))。[51][52][53]日軍可以使用的飛機不多,美方飛機員在金蘭灣打下15架飛機並摧毀20架水上飛機,還在其他機場擊毀77架飛機。第三艦隊共損失23架飛機。[51]法國殖民地政府拒絕把棄機後生還的美國飛機員交給日軍,把他們送到中國邊境。[54]平民也出手營救美國人並幫他們逃跑。印度支那上空擊落的美國飛機幾乎所有飛行員最後都經中國回到美國[51]

繼續襲擊台灣

[編輯]
1月15日,日本「第14號」運輸艦在高雄市遇襲後爆炸

1月12日晚7點31分,第三艦隊迴轉東北與第八分隊會合,此後幾天保持航向避開颱風和日本飛機搜索。惡劣海況導致加油困難,但所有驅逐艦還是在1月13日完成加油。[55]海軍作戰部長恩斯特·金恩海軍五星上將指示第三艦隊「保持戰略位置攔截從北方或南面逼近仁牙因灣的敵人」。尼米茲將命令轉告海爾賽並授權他在沒有更具價值的目標時襲擊香港地區[56]

1月14日,美國艦艇頂著惡劣天氣繼續加油。所有大型軍艦至少加到六成油量,第八分隊的儲油基本耗盡,此後與艦隊分離,與民都洛島附近的救援油輪會合。[56]第三艦隊加油後北上襲擊台灣。天氣依舊惡劣,1月15日凌晨三點麥凱恩向海爾賽建議艦隊取消襲擊南下,但海爾賽決定繼續北上空襲,還命令1月15日飛機前去廈門市海南島、香港、澎湖廳汕頭市搜尋「伊勢級」戰艦。[56]凌晨四點,搜索飛機從新加入的「企業號」夜間航艦起飛[56]

1月15日早上七點半,第三艦隊在香港東南偏東約410公里、台灣西南約270公里開始從航艦發動空襲[57]。十架掃蕩戰鬥機派往台灣,另外六架前往中國大陸機場。此外,艦隊還向台灣高雄州左營區區域航運發動八輪空襲。美軍找到大量目標船隻,但因天氣惡劣、防空火力強大成效不彰。美軍在高雄市擊沉「旗風號」(Hatakaze)驅逐艦和「第1號型」運輸艦「第14號」(T.14),另有一艘油輪受損後被迫擱淺。部分突襲轉至天氣更好的馬公市,擊沉「栂號」(Tsuga)驅逐艦。「企業號」出動的飛機還襲擊東沙群島氣象站和無線電設施,美軍飛行員聲稱當天擊落16架日本飛機,擊毀停在地面的18架;美方共因戰鬥和意外損失12架海軍飛機。下午4點44分,艦隊航艦改變航向,準備次日襲擊香港和中國南部其他地點[58]

襲擊香港與中國南部

[編輯]
1月16日,香港的日本航運遇襲

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但已在1941年12月落入日軍之手,是日本重要的海軍和後勤基地[59]。1942年10月,美國陸軍航空軍開始從中國基地空襲香港,大部分襲擊只出動少量飛機,目標通常是中國游擊隊報告的日本貨船[60]。1945年1月,美國陸軍航空軍已開始頻繁襲擊香港[61]

1月16日早上7點32分,第三艦隊發動首輪空襲[58]。這天的主要攻擊目標是香港,上午出動138架戰機,下午158架[62]。美軍擊沉五艘大型油輪和一艘大日本帝國海軍油輪,還擊傷其他許多船隻[52][63]。擊沉的油輪有些是為避開第三艦隊改道來此[61]啟德機場破壞嚴重,空襲時機場停留的飛機無一倖免;九龍太古船塢遭遇大面積破壞。[63]部分飛行員獲授權打擊機會目標後襲擊香港仔的船塢和九廣鐵路沿線火車等次要目標[8]。九龍船塢附近的紅磡遭受猛烈轟炸,數以百計的平民傷亡[63]。炸彈擊中赤柱拘留營,導致囚禁的14名盟國平民死亡[64]。第十四航空隊第118戰術偵察中隊118th Tactical Reconnaissance Squadron)也在1月16日襲擊香港船運,但沒有和美國海軍協同行動[61]。二戰期間香港遭受的空襲以1945年1月16日規模最大[65]

香港的日本駐軍極力反抗,使用的防空戰術特別有效,美國人前所未見。美國海軍報告聲稱飛機面臨的砲火「密集到令人難以置信」。[62][63][66]TBF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必須低飛投彈,容易受高射砲打擊,損失特別慘重,空襲成效不彰[66]

葡萄牙殖民地澳門同樣遇襲。葡萄牙二戰期間保持中立,但殖民地政府從1943年就開始被迫接受日本「顧問」干涉,並用武器與日本人換取食品。美軍主要目標是澳門海軍航空中心的航空燃料儲備,盟軍此前通過當地間諜獲知這些物資已經賣給日本人。「馬交石砲台」(位於22°12′11″N 113°33′18″E / 22.203°N 113.555°E / 22.203; 113.555)遇襲,估計是為摧毀內部或附近的無線電台。澳門港口及平民區也受到一定程度破壞,[67][68]兩名軍人和多個平民喪生[69]。澳門駐軍缺少有效防空武器,沒向美軍飛機開火[70]。歷史學家傑佛瑞·岡恩(Geoffrey C. Gunn)指出,美國政府二戰時的政策是尊重葡萄牙中立,摧毀的燃料庫存與可能引發外交反彈相比實在不值,所以尚不確定為什麼澳門遇襲,他推測海軍情報機構當時不知道美國政府對澳門的政策[71]

1月16日,中國南部除廣州市遇襲外,海南島也遇到兩次空襲和兩輪戰鬥機掃蕩[58][62]。美軍戰鬥機襲擊雷州半島以東、汕頭以西的沿海機場,但很少遇到日本飛機[58]

1月16日,美軍共22架飛機作戰時被擊落,27架毀於事故[58]。日軍聲稱單香港上空就擊落十架美國飛機[63]。美國海軍飛行員匯報摧毀13架日本飛機[58]。至少四名美國飛行員在香港附近墜機後淪為戰俘,還有七人逃脫追捕最後抵達中國的盟軍控制區[8]。至少一名美軍戰俘後來在日本大船收容所死於注射處決[72]

離開南海

[編輯]

1月16日的襲擊收尾後,第三艦隊南下加油。17日天氣特別惡劣,加油沒有完成,18日天氣差到根本沒法加油。[66]日本政治宣傳廣播這段時間聲稱美軍艦隊「已經被困」,將在企圖逃離南海途中全軍覆沒[62]。氣象學家預測19日天氣仍然不會好轉,海爾賽決定不再北上繞過呂宋,改從菲律賓中部的蘇里高海峽離開南海[66]。尼米茲得知後要求第三艦隊走呂宋海峽,但海爾賽有權審時度勢最終拍板。尼米茲此舉主要是擔心第三艦隊經過菲律賓中部會被沿線島嶼的日軍發現,可能導致大日本帝國海軍襲擊盟軍補給線。[73]此外,北上有助於第三艦隊執行下一項任務,其中包括再度襲擊台灣、偵查琉球群島[62]

海爾賽決定遵照尼米茲的建議。第三艦隊1月19日完成加油後北上前往巴林塘海峽,但第八分隊與主力分開,後來經過蘇里高海峽[74]。1月20日,第三艦隊向東經過巴林塘海峽,航艦分隊前方是一個中隊的驅逐艦巡邏開道。在此期間美軍雷達發現許多日本飛機,擊落其中15架從呂宋轉移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人員的飛機。日軍沒有攻擊美軍,第三艦隊於當晚十點離開巴林塘海峽[75]

影響

[編輯]
1945年1月26日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左)和「獨立號」輕型航空母艦

離開南海後,第三艦隊1月21日再度襲擊台灣機場和港口,高雄附近十艘商船沉沒[76]。日本飛機用兩枚小炸彈擊中「蘭利號」輕型航空母艦,艦隊航艦「提康德羅加號」在兩次神風突襲下嚴重受損。「馬多克斯號」驅逐艦同樣受到一次神風突襲,但受損程度很輕。[77]此外,TBF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在麥凱恩的旗艦「漢考克號」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降落時炸彈從機上掉落並爆炸,航艦遭受重創。「漢考克號」和「提康德羅加號」隨後脫離艦隊返回烏利西環礁維修。[78]1月22日,第三艦隊襲擊琉球群島,主要行動目標是拍攝沖繩島照片,用於制訂計劃進軍該島,同時打擊機場和航運。任務完成後,第三艦隊於1月22日晚轉向南下並返回烏利西環礁,1月25日抵達。海爾賽次日將指揮權移交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79]

突襲南海非常成功[23],第三艦隊1月10至20日在南海行進6100公里,其中沒有重大人員傷亡或事故。尼米茲後來表示:「進入南海的行動計劃精準、執行完美」,並稱讚艦隊的後勤保障計劃,遺憾的只是沒有找到並攻擊日本主力艦艇。[80]1995年,歷史學家約翰·普拉多斯(John Prados)指出,「『感恩行動』最顯著戰果就是法屬印度支那近海摧毀的船隊」[81]。馬克·帕里洛(Mark P. Parillo)1993年表達類似看法,稱空襲摧毀的25艘油輪「確保日本無法長期抵抗」[52]

日本高層認為突襲南海是為入侵華南打基礎,為此增兵五個步兵師團布防。1945年3月美國入侵硫磺島,日本認為盟軍不會再攻打香港到廣州地區,上述五個師團中三個改為執行其他任務[82]

突襲南海一定程度上導致日本接管印度支那。大日本帝國陸軍印度支那司令土橋勇逸中將認為盟軍會在突襲後進軍印度支那,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已經決定美國不參與解放印度支那,軍方也沒有制訂入侵當地的計劃。[83]為應對盟軍入侵並對法國起義先發制人,日本政府1月26日授權印度支那軍方在準備完成後全面控制殖民地[84]。日軍在3月9日行動,很快就擊潰大部分法國駐軍[85]。日本隨後安插保大帝統治越南帝國柬埔寨王國寮王國三個傀儡政權[86]

1月16日空襲行動後不久,葡萄牙政府抗議美國海軍侵犯澳門中立,美國政府於20日道歉[69]。經過正式法庭調查[39][87],美國於1950年向葡萄牙賠償2030萬美元,為1月11日至25日所有有意或無意的襲擊致歉,特別是1月16日澳門港的破壞[88]

1945年初,美國陸軍航空軍許多部隊進駐菲律賓基地,盟軍對南海日本航運的海空打擊進一步升級[89]。同年二月,菲律賓與荷屬東印度解放區出動陸基巡邏機和中型轟炸機在海上行動。二月中旬「北號作戰」(Operation Kita)期間,盟軍潛艦和戰機雖未阻止「伊勢級」戰艦從新加坡逃往日本,但截至二月底,已經有大量日本商船在中型轟炸機打擊下葬身大海。[90]中型和重型轟炸機襲擊南海各地的日占機場[91],空中和潛艦的頻繁攻擊迫使日本在1945年4月停止派船經過南海[92]

腳註

[編輯]
  1. ^ 1.0 1.1 Brown(2009年),第278頁
  2. ^ 2.0 2.1 2.2 2.3 Royal Navy(1995年),第133頁
  3. ^ Spector(1985年),第17–18頁
  4. ^ 4.0 4.1 Spector(1985年),第29頁
  5. ^ Dommen(2001年),第75頁
  6. ^ Craven & Cate(1953年),第491–492頁
  7. ^ Parillo(1993年),第89–90頁
  8. ^ 8.0 8.1 8.2 8.3 Bailey(2017年),第113頁
  9. ^ Dommen(2001年),第62–63頁
  10. ^ Spector(1982年),第29頁
  11. ^ Smith(2008年),第40頁
  12. ^ Royal Navy(1995年),第123頁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Royal Navy(1995年),第134頁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Morison(2002年),第161頁
  15. ^ Morison(2002年),第157頁
  16. ^ Morison(2002年),第41–42頁
  17. ^ Morison(2002年),第157–158頁
  18. ^ Morison(2002年),第158頁
  19. ^ Potter(1985年),第323, 327頁
  20. ^ Craven & Cate(1953年),第404–405頁
  21. ^ Royal Navy(1995年),第133–134頁
  22. ^ Hornfischer(2016年),第102頁
  23. ^ 23.0 23.1 23.2 Faulkner(2012年),第257頁
  24. ^ Reynolds(1968年),第298頁
  25. ^ Royal Navy(1995年),第138頁
  26. ^ Morison(2002年),第318–319頁
  27. ^ Royal Navy(1995年),第134, 265頁
  28. ^ Morison(2002年),第158–159頁
  29. ^ Morison(2002年),第159–160頁
  30. ^ Smith(2008年),第43頁
  31. ^ Japanese Research Division, Headquarters Far East Command(1980年),第21頁
  32. ^ Axelrod & Kingston(2007年),第807頁
  33. ^ Prados(1995年),第703頁
  34. ^ Stille(2017年),第36頁
  35. ^ Parillo(1993年),第21頁
  36. ^ Morison(2002年),第166頁
  37. ^ Royal Navy(1995年),第131–132頁
  38. ^ Royal Navy(1995年),第132頁
  39. ^ 39.0 39.1 39.2 Reynolds(1968年),第297頁
  40. ^ Reynolds(1968年),第296頁
  41. ^ Morison(2002年),第164–165頁
  42. ^ 42.0 42.1 42.2 Morison(2002年),第165頁
  43. ^ 43.0 43.1 Dommen(2001年),第63頁
  44. ^ Morison(2002年),第165–166頁
  45. ^ Morison(2002年),第166–167頁
  46. ^ 46.0 46.1 Morison(2002年),第168頁
  47. ^ Parillo(1993年),第71頁
  48. ^ 48.0 48.1 Morison(2002年),第168–169頁
  49. ^ Halsey & Bryan(1947年),第245頁
  50. ^ Morison(2002年),第166, 168頁
  51. ^ 51.0 51.1 51.2 Morison(2002年),第169頁
  52. ^ 52.0 52.1 52.2 Parillo(1993年),第143頁
  53. ^ Chapter VII.
  54. ^ Dommen(2001年),第69頁
  55. ^ Morison(2002年),第169–170頁
  56. ^ 56.0 56.1 56.2 56.3 Morison(2002年),第170頁
  57. ^ Morison(2002年),第170–171頁
  58. ^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Morison(2002年),第171頁
  59. ^ Chi Man & Yiu Lun(2014年),第224頁
  60. ^ Chi Man & Yiu Lun(2014年),第227頁
  61. ^ 61.0 61.1 61.2 Bailey(2017年),第112頁
  62. ^ 62.0 62.1 62.2 62.3 62.4 Royal Navy(1995年),第136頁
  63. ^ 63.0 63.1 63.2 63.3 63.4 Chi Man & Yiu Lun(2014年),第228頁
  64. ^ Emerson(2008年),第118–119頁
  65. ^ Liu 2018.
  66. ^ 66.0 66.1 66.2 66.3 Morison(2002年),第172頁
  67. ^ Garrett(2010年),第96, 116頁
  68. ^ Bailey(2007年),第33頁
  69. ^ 69.0 69.1 Gunn(2016年),第166頁
  70. ^ Bailey(2007年),第34頁
  71. ^ Gunn(2016年),第169頁
  72. ^ Heaver 2015.
  73. ^ Morison(2002年),第172–173頁
  74. ^ Morison(2002年),第173頁
  75. ^ Morison(2002年),第173–174頁
  76. ^ Morison(2002年),第179頁
  77. ^ Royal Navy(1995年),第137頁
  78. ^ Morison(2002年),第182頁
  79. ^ Morison(2002年),第182–183頁
  80. ^ Morison(2002年),第174頁
  81. ^ Prados(1995年),第702頁
  82. ^ Chi Man & Yiu Lun(2014年),第229頁
  83. ^ Dommen(2001年),第76頁
  84. ^ Smith(2008年),第44–45頁
  85. ^ Spector(1985年),第30頁
  86. ^ Spector(1985年),第55頁
  87. ^ Gunn(2016年),第168頁
  88. ^ Garrett(2010年),第116頁
  89. ^ Craven & Cate(1953年),第489頁
  90. ^ Craven & Cate(1953年),第492–496頁
  91. ^ Craven & Cate(1953年),第499–500頁
  92. ^ Craven & Cate(1953年),第500頁

來源

[編輯]

擴展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