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馮·萊斯
約翰·馮·萊斯 奧馬爾·阿明 | |
---|---|
出生 | 德意志帝國卡爾博-菲特呂伯 | 1902年1月25日
逝世 | 1965年3月5日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開羅 | (63歲)
效命 | 德意志國 埃及 |
軍種 | 武裝黨衛隊 |
軍階 | 突擊隊大隊領袖 |
約翰·雅各布·馮·萊斯(德語:Johann Jakob von Leers,1902年1月25日—1965年3月5日)是納粹德國武裝黨衛隊的一位老戰士、突擊隊大隊領袖、教授。馮·萊斯是納粹德國的一位意識形態理論家,在宣傳部擔任要職。他後來在埃及信息部任職,也曾是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的顧問。他曾在胡安·裴隆治下的阿根廷出版約瑟夫·戈培爾著作,還曾在埃及為納賽爾出版著作。他後來改信伊斯蘭教,改名為奧馬爾·阿明(Omar Amin)[1][2]。
早年生活與受教育經歷
[編輯]1902年1月25日,馮·萊斯生於德意志帝國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的卡爾博-菲特呂伯。後曾在柏林、基爾以及羅斯托克攻讀法律,最終在外交辦公室當上了專員。他曾參與過維京聯盟(Bund Wiking)的自由軍團(Freikorps),後亦曾加入過納粹黨青年組織鷹與鶻。1929年,馮·萊斯加入納粹黨。他的黨內職務是國家社會主義學生聯盟的區級領袖及發言人,於1933年參與了88名德國作家與詩人向阿道夫·希特勒宣誓效忠的德國作家忠誠宣言簽字活動[3][4][5][6][4]。
生涯
[編輯]在納粹德國
[編輯]馮·萊斯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為納粹黨媒體撰文,他於1936年加入武裝黨衛隊,職銜為副突擊隊大隊領袖,最終取得了榮譽突擊隊大隊領袖頭銜。之後他在耶拿大學擔任教授。最終,在戈培爾的召喚下,他來到宣傳部工作。他在供職期間奉命為納粹黨的宣傳工作添磚加瓦,1933至1945年間,馮·萊斯共寫就27部書籍[4][2][6][2][6][7]。
美國史學家傑弗里·赫爾夫曾寫道,馮·萊斯在1942年12月於期刊《猶太人問題》(Die Judenfrage,供知識分子階層閱讀的反猶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猶太教與伊斯蘭教之對立」的文章。這篇短文也體現出馮·萊斯與納粹態度一致的對伊斯蘭教的討好傾向,以及他對猶太教和猶太人的強烈仇恨[8][9]。
現實政治
[編輯]馮·萊斯擁護現實政治,提倡以關係和盟約為基礎,施行無關種族的外交政策。
戰後
[編輯]馮·萊斯於1945年逃亡義大利,在那裡生活了5年,之後在1950年移居阿根廷,在那裡繼續自己的政治宣傳活動。在這段時間裡,他曾為納粹刊物《道路》(Der Weg,於1947年創辦於布宜諾斯艾利斯)撰稿。阿明·侯賽尼曾感謝馮·萊斯對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支持。之後,他從阿根廷移居埃及[5][10][4]。
最終馮·萊斯改宗伊斯蘭教,改名為奧馬爾·阿明(Omar Amin)。馮·萊斯在埃及受到侯賽尼熱情歡迎,他供職於信息部,先後成為兩位埃及總統穆罕默德·納吉布、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的政治顧問。他還是錫安主義研究所所長,負責反以色列政治宣傳[11][12][13][11][4][14][15]。
參考文獻
[編輯]- ^ The Wiener Library bulletin, Volume 15. Wiener Library. 1961. p. 2
- ^ 2.0 2.1 2.2 "Jihad and Genocide", Richard L. Rubenstein. Rowman & Littlefield, 2011. ISBN 0-7425-6203-4, ISBN 978-0-7425-6203-5. p. 100
- ^ 88 "writers", from Letters of Heinrich and Thomas Mann, 1900-1949, Volume 12 of Weimar and Now: German Cultural Critic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ISBN 0-520-07278-2, p. 367-8
- ^ 4.0 4.1 4.2 4.3 4.4 "Who's who in Nazi German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obert Solomon Wistrich. Psychology Press, 2002. ISBN 0-415-26038-8, ISBN 978-0-415-26038-1. p. 152-153
- ^ 5.0 5.1 Description of Kurt P. Tauber, Beyond Eagle and Swastika, Middletown, CT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67, II, 1115
- ^ 6.0 6.1 6.2 "Goebbels and Der Angriff", Russel Lemmons.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4. ISBN 0-8131-1848-4, ISBN 978-0-8131-1848-2. p. 30
- ^ "Confronting the Nazi war on Christianity: the Kulturkampf newsletters, 1936-193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ichard Bonney. Peter Lang, 2009. ISBN 3-03911-904-4, ISBN 978-3-03911-904-2. p. 120-121
- ^ "Judentum und Islam als Gegensätze", Die Judenfrage, Vol. 6, No. 24 (15 December 1942), p. 278, quoted and paraphrased by Jeffrey Herf, The Jewish Enemy: Nazi Propaganda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the Holocaust, p.181
- ^ As quoted in Victor Klemperer' Tagebuch as author of an article "Schuld ist der Jude" in nr.143 of "Freiheitskampf" Review (1943), where he accuses the Jews to have prepared the First World War to destroy the German people: "if the Jews win, our destiny will be that of the Polish officers in 卡廷大屠殺".
- ^ Elisabeth Åsbrink. When Race Was Removed from Racism: Per Engdahl, the Networks that Saved Fascism and the Making of the Concept of Ethnopluralis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2021, 82 (1): 146. doi:10.1353/jhi.2021.0006.
- ^ 11.0 11.1 "FTR #721 A Mosque in Muni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ve Emory. Spitfire List. 30 August 2010. Accessed 1 October 2011
- ^ "The beast reawakens", Martin A. Lee. Taylor & Francis, 1999. ISBN 0-415-92546-0, ISBN 978-0-415-92546-4. p. 151
- ^ Tadros, Samuel. The Sources of Egyptian Anti-Semitism. The American Interest. The American Interest, LLC. 21 April 2014 [25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April 2014).
- ^ "Egyptian Islamo-Nazism and "Omar Amin" Von Le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rew Bostom. Family Security Matters. 31 May 2011. Accessed 1 October 2011
- ^ How Sweden Became a Thriving Base of neo-Nazi Ideology, by David Stavrou, Haaretz, 30 December 2017 https://www.haaretz.com/world-news/europe/.premium-1.83176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