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
原名 |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 Inc. |
---|---|
簡稱 | PPFA |
成立時間 | 1916年10月16日[註 1] |
創始人 | 桑格夫人 |
總部 | |
服務地區 | 美國、並通過全球計劃生育聯合會和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歐洲網絡)面向全球[1] |
會員 | |
主席 | 亞歷克西斯·麥吉爾·約翰遜 |
收入 | 367,237,975 美元 (2017年) |
捐款 | 263,506,477 美元 (2019年) |
標語 | 護理。 不管是什麼。 Care. No matter what. |
目標 | 促進生殖健康 |
獎項 | 瑪麗·伍德·拉斯克公共服務獎[*] |
網站 | 官方網站 |
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 (英語: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縮寫:PPFA),或稱美國計劃生育聯盟,是一個在美國和全球提供生育健康護理的非營利組織,它是美國501(c)條款所確認的免稅組織[4],並是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的成員協會。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的總部位於紐約布魯克林,1916年瑪格麗特·桑格在那裡開設了美國第一個避孕診所。桑格於1921年成立美國控制生育聯盟,其在1942年改名為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
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包括159個醫療和非醫學分支機構,其在美國運營超過650個健康診所[2][3],它的合作夥伴組織遍布12個國家[2]。該組織直接提供各種生育健康服務和性教育,致力於研究生育技術,並提倡對生殖權利進行保護[3]。
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是美國最大的生殖健康服務供應商[8]。2014年聯合會的年度報告稱,在超過400萬人的臨床探訪中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並為大眾提供將近950萬例不相關聯的服務,包括32.4萬例墮胎[11]。其合併年度收入達13億美元,其中包括大約5.3億的政府資金,如醫療報銷。在其整個歷史中,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及屬其成員的診所經歷了許多支持、爭議、抗議活動[12]和暴力攻擊[13]。
歷史
[編輯]聯合會的創立
[編輯]1916年10月16日,瑪格麗特·桑格、法尼亞·明德爾及桑格的妹妹埃塞爾·伯恩(Ethel Byrne)在美國設立了首間避孕診所,其位於紐約市布魯克林東部的住宅小區布朗斯維爾[14] 。她們在診所內對外分發避孕器具,並提供相關的諮詢服務和信息,結果她們都因違反了禁止人們分發淫穢物品的《康斯托克法案》而被捕[15][16][17]。她們的此一開創先河的舉動引起了全國性的關注和支持,並被大眾稱作「布朗斯維爾試驗」(Brownsville trials)。桑格等被告人都因指控而被定罪,但她們都不服判決,共同先後向兩個上訴法院提出上訴。儘管最後她們的定罪始終未被推翻,但是第兩個上訴法院的法官修改了相關法律,容許醫師為求診者提供避孕器具及方法。她們最終大大改變了美國的避孕和性教育相關法律[18]。
桑格等人的診所在1921年組織創立了美國控制生育聯盟[19],它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一直是美國唯一的避孕倡導組織核心。到了1941年時,它運營的健康中心達到了222間,並已為49000位客戶提供了服務[20]。然而有些批評意見認為它的頭銜具有冒犯性且「違反了家庭價值」,所以聯盟內部開始打算把組織名改掉,並為此進行過探討[21]。聯盟於1942年正式決定改名為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21]。
1960年聯合會的運作人手大多是義工,當時聯合會派遣自身的員工和義工至全美國數百個社區,為當地提供計劃生育諮詢服務[20]。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是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的共同創始成員之一,其於1952年印度孟買的一次會議後成立[20][22]。
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和桑格皆與現今美國社會的墮胎議題有著強烈關係[23][24]。然而縱觀桑格的一生,以至聯合會從創立至今的大部分時間,美國法律基本都禁止墮胎,且相關議題的探討在大部分日子都經過審查[25]。桑格與其他美國的避孕提倡者在此期間皆公開譴責墮胎,認為如果每個女性都能接受及進行避孕,墮胎則顯得亳無必要可言[25]。
桑格卸任以後
[編輯]艾倫·弗蘭克·古特馬赫在1962年正式接任桑格,成為聯合會的主席,其任期一直維持至1974年[26]。在此期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複合口服避孕藥在美國上市,誘使社會對女性生殖自由的態度出現轉變[20]。在古特馬赫擔任主席的期間,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不斷遊說美國政府支持及推廣生殖健康,最終使時任總統理察·尼克森簽訂《Title X家庭計畫專案》(Title X Family Planning Program),承諾為低收入女性提供政府補貼,使其能享有計劃生育服務[27],同時成立一個相關的半自治部門——家庭計畫專案中心(Center for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Development)[28]。該中心在1977年改名為葛特馬赫研究所,並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組織[28]。
聯合會在1955年時開始提倡對墮胎法進行全面改革,該年聯合會的醫療總監瑪麗·卡爾德龍為這個議題召開了全國醫療專業人士會議。其是美國首個有醫師等專業人士參與,並一致主張把墮胎除罪化的會議。此會議在美國墮胎法改革運動中扮演著一定角色[25]。聯合會起初只主張治療性流產除罪化,但其要求除罪化的範圍在1960年代間變得愈來愈多,最終聯合會在1969年提倡廢除所有類型的反墮胎法[29]。在美國隨後具影響性的墮胎權官司中,聯合會皆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角色,比如羅訴韋德案(1973年)、聯合會訴凱西案(1992年)[24] 。
費耶·沃特爾頓於1978年成為第一位擔任聯合會主席之位的美國黑人,其在位時間終於1992年。她亦是聯合會成立以來最年輕的主席[30][31]。在她的任期內,聯合會的規模繼續壯大起來,成為美國第七大慈善機構,並通過170家附屬機構向全美50個州份提供服務,每年的客戶數量更高達400萬[32]。
格洛麗亞·費爾特於1996年接任聯合會主席一職,繼續領導聯合會發展,其任期一直維持至2006年[33][34]。她創辦了一個名為「計劃生育行動基金會」(Planned Parenthood Action Fund,PPAF)的政治行動委員會,發起其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選舉宣傳工作[35]。它是聯合會的無黨派政治遊說部門[36],並會發起和參與教育及選舉性活動去達至推廣聯合會使命的目的,包括政策倡導、選民教育,和組織基層人士。她亦發起一項全國性運動——「有責任地選擇行動議程」(Responsible Choices Action Agenda),為的是防止意外懷孕、提高生殖保健的質量,以及保障人們能在合法的情況下進行安全的墮胎[20]。她還創建了「全球夥伴關係計劃」(Global Partnership Program),計劃的目的是為計劃生育爭取活躍且積極的支持者[20]。
德克薩斯州前州長安·理查茲的女兒塞西爾·理查茲於2006年2月15日正式取代費爾特,成為聯合會的第5任主席[37]。理查茲於2012年成功入選時代百大人物[38]。
華裔女醫生溫麟衍(Dr. Leana Wen)獲委任為會長,是50年來聯合會第一次委任醫生出任這個職位。她將於2018年11月12日就任[39]。
瑪格麗特·桑格獎
[編輯]自1966年起,聯合會每一年皆會頒發瑪格麗特·桑格獎,用以表彰「在推廣生殖健康和生殖權利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人士」。他們於首年為四名男子授予獎項,分別是林登·詹森、馬丁·路德·金、威廉·德雷珀,以及卡爾·哈特曼(Carl G. Hartman)[40][41][42][43]。及後的得獎者則包括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三世、凱薩琳·赫本、珍·芳達、希拉蕊·柯林頓,以及泰德·透納[44][45][46]。
服務
[編輯]聯合會附屬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因地點而異,只有近一半的美國附屬機構提供墮胎服務[47]。除了墮胎,聯合會還會提供其他服務,包括提供避孕/緊急避孕器具[48]、臨床乳房檢查、子宮頸癌篩查、妊娠測試、懷孕選擇輔導、性教育、輸精管切除服務、LGBT輔導服務,以及檢測和治療性傳染病[49][50]。與一些臆測相反,聯合會雖會進行癌症篩查,但不會以X射線拍攝乳房照片[51]。
聯合會於2013年為460萬名臨床探訪者提供服務,當中包括270萬名患者[9]。大約16%的探訪者是青少年[2][52]。2014年該組織則提供了360萬件避孕器具、450萬例性傳播感染支援服務、約100萬例癌症相關服務、超過100萬例妊娠檢驗和產前服務、進行了超過32.4萬次的終止懷孕服務[53],屬其餘服務的個案則有過10萬例——聯合會總共提供了950萬例不相關聯的服務[9]。聯合會知名於為少數民族和窮人提供服務[54];聯合會指出其五分之四的客戶的收入低於或等於美國聯邦貧困綫的150%[49]。聯合會提供的男性健康服務包括檢測和治療性傳播疾病、輸精管切除手術和勃起功能障礙輔導及支援服務[55]。此外亦提供關於男性避孕和如何降低感染性傳播疾病的風險的教育[56]。
設施
[編輯]聯合會在美國擁有兩個全國辦事處:一個設於華盛頓特區,另一個則設於紐約。包括設於英國倫敦的樞紐辦事處在內,其總共有三個國際辦事處。其還有68個醫療及相關附屬機構、101個其他非醫學附屬機構,包括34個政治行政委員會[3]。其在美國和哥倫比亞特區運營700多間健康中心[2][57][58]。連計其所擁有的物業,聯合會總共擁有約5400萬美元的資產,此外其每年花費超過100萬美元於租用空間[3]。其運營的最大設施位於休斯敦,佔地7200平方米,耗費了約2600萬美元[59]。
全球性影響
[編輯]聯合會透過全球計劃生育聯合會此一轄下組織和擁有149個成員協會的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對外宣揚聯合會的理念,及發起不同類型的活動[3][60][61]。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更與位於加勒比和美洲的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62] ,以及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歐洲網絡)額外有所聯繫[63]。
注釋
[編輯]- ^ 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把其創始年定為桑格在美國開設了第一個避孕診所的年份——1916年。其前身美國控制生育聯盟開辦於1921年, 並於1942年改名為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
參考文獻
[編輯]- ^ Pradhan, Rachana. Bush role in Bloomberg charity gets attention: The billionaire's philanthropy partnered with Planned Parenthood on women's health. Politico. August 10, 2015 [November 5,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1).
- ^ 2.0 2.1 2.2 2.3 2.4 Planned Parenthood At a Glance. www.plannedparenthood.org. [2015-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9).
- ^ 3.0 3.1 3.2 3.3 3.4 3.5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 (Inc.) and Related Entities,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Audited, June 30, 2013 and 2014 (PDF). www.plannedparenthood.org. [2015-10-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05).
- ^ Planned Parenthood Annual Report 2012-20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18.
- ^ Rover, Julie. Planned Parenthood: A Thorn In Abortion Foes' Sides. NPR. 2011-04-13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 Kelly, Erin. Republicans try new way to defund Planned Parenthood, avoiding shutdown. USA Today. 2015-09-28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38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 Forbes.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5][6][7]
- ^ 9.0 9.1 9.2 2014–2015 Annual Report (PDF). Planned Parenthood: 30. [2017-08-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2-20).
- ^ Ross, Janell. August 4, 2015. How Planned Parenthood actually uses its federal fund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August 22, 2015.
- ^ [9][10]
- ^ * Massachusetts abortion clinics boost security, lawmakers seek fix. Reuters. 2014-06-27 [201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Breast cancer fundraising lags after abortion dispute. Reuters. 2012-03-24 [201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Opponents of Texas abortion restrictions rally at Capitol. Reuters. 2013-07-01 [201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Anti-abortion protesters rally at Planned Parenthood sites. Reuters. 2015-08-22 [201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Social media at forefront of social protest. Reuters. 2012-02-03 [201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 * For violence, see §Violence by anti-abortion activists.
- ^ Goldberg, Michelle. Awakenings: On Margaret Sanger. The Nation. 2012-02-07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9).
- ^ Esther Katz (poster). Anniversary of the Brownsville Clinic Raid. Margaret Sanger Papers Project~Research Annex. 2012-10-26 [2016-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5).
- ^ Engelman, Peter C. (2011), A History of the Birth Control Movement in America, ABC-CLIO, ISBN 978-0-313-36509-6.
- ^ Chesler, Ellen (1992), Woman of Valor: Margaret Sanger and the Birth Control Movement in America, Simon & Schuster, ISBN 0-671-60088-5.
- ^ McVeigh, Frank; Loreen, Wolfer, Brief history of social problems: a critical thinking approach Illustrate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4, ISBN 0-7618-2831-1
- ^ Kathryn Cullen-DuPont. Encyclopedia of women's history in America. Infobase Publishing. 2000-08-01: 11 [2011-11-28]. ISBN 978-0-8160-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Balter, Lawrence, Parenthood in America: an encyclopedia 1st Illustrated, ABC-CLIO, 2000, ISBN 1-57607-213-4
- ^ 21.0 21.1 Gordon, Linda, The moral property of women: a history of birth control politics in America 3r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2, ISBN 0-252-02764-7
- ^ Sara Weydner. "The Hour of Malthus Has Struck":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and Discourses of 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academia.edu. [2015-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8).
- ^ Political Attacks on Planned Parenthood Are a Threat to Women's Health. Scientific American. [2017-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 24.0 24.1 Wayne, T. (2011). Planned parenthood. In M. Z. Stange C. K. Oyster & J. E. Sloan (Eds.), Encyclopedia of women in today's world (Vol. 4, pp. 1107-1108)
- ^ 25.0 25.1 25.2 Reagan, Leslie J. 1997. When Abortion Was a Crime : Women, Medicine, and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7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 ^ Alan Guttmacher, The Toledo Blade, 1974-03-19: 28 [2011-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6)
- ^ Lepore, Jill. Birthright: What's next for Planned Parenthood?. The New Yorker. 2011-11-14 [2012-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28.0 28.1 The History of the Guttmacher Institute. Official Website. Guttmacher Institute. [2011-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6).
- ^ Karen O'Connor. Gender and Women's Leadership: A Reference Handbook. SAGE Reference. 2010: 744– [2017-08-26]. ISBN 978-1-4129-6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3).
- ^ Middleton, Britt. This Day in Black History: July 8, 1943. BET.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 ^ About Faye. Faye Wattleton. [2015-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3).
- ^ Marshall, Lauren, Women's Rights Advocate Faye Wattleton Elected Newest Columbia Trustee, Columbia News, 2002-04-04 [2011-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 ^ Planned Parenthood Chooses New President, Ms. Magazine, 2006-01-12 [2011-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 ^ New President: Battle over abortion must be refought, Gadsden Times, 1996-04-10: A5 [2011-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3)
- ^ Lewin, Tamar, Shifting gears as the world turns, Planned Parenthood will too under helm of new president, Chicago Tribune, 1996-04-28: 9
- ^ Planned Parenthood's file. Politifact. [2015-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31).
- ^ Johnson, Darragh. Cecile Richards, Planned Parenthood's Choice Leader. Washington Post. 2006-03-25: C01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 ^ Fluke, Sandra. Time Magazin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World: Cecile Richards. Time.com. 2012-04-18 [201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4).
- ^ 華裔女醫生溫麟衍獲委任為美國計畫生育聯合會會長. 星島日報. 2018-09-13 [2018-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參數
|newspaper=
與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幫助) - ^ Author Wins Sanger Prize. Pittsburgh Post-Gazette. 1966-04-27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3).
- ^ Population Planner Honored. Los Angeles Times. 1971-11-28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7).
- ^ LBJ Birth Policy Cited. Pittsburgh Post-Gazette. Associated Press. 1966-10-11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3).
- ^ Mrs. King receives award for husband. The Afro American. 1966-05-21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3).
- ^ Rockefeller 3d Wins Sanger Award. The New York Times. 1967-10-09 [201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6).
- ^ "REMINDER/Planned Parenthood Salutes Visionary Leaders in the Fight for Reproductive Freedom." Business Wire March 29, 2003: 5006. General OneFile. Web. February 11, 2011.
- ^ Miller, S.A. Hillary Clinton defends Planned Parenthood in wake of undercover videos. Washington Times. 2015-07-23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 ^ Hesse, Monica. Planned Parenthood is a symbol. This is the reality of one Ohio clinic.. Washington Post. 2015-09-15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 ^ Planned Parenthood's Springfield clinic sees growing demand for long acting contraception. MassLive. 2015-07-09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31).
- ^ 49.0 49.1 Goldschmidt, Debra; Strickland, Ashley. Planned Parenthood: Fast facts and revealing numbers. CNN. 2015-08-04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4).
- ^ Bolcer, Julie. The Gay Planned Parenthood Debate. The Advocate. 2011-04-27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 ^ Hee, Michelle Ye. The repeated, misleading claim that Planned Parenthood ‘provides’ mammogram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5-10-02 [2017-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4).
- ^ Richards, Thomas. Spotlight on: Planned Parenthood. Children's Legal Rights Journal. 2007, 27 (3): 57 [February 14,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2).
- ^ Armour, Stephanie. Planned Parenthood Stops Taking Reimbursements for Fetal Tissu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 13, 2015 [October 13,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4).
- ^ Beaucar Vlahos, Kelley. Pastors Accuse Planned Parenthood for 'Genocide' on Blacks. Fox News Channel. April 24, 2008 [July 30,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 ^ Men's Sexual Health | Understanding Male Sexual Health. www.plannedparenthood.org. [2017-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英語).
- ^ Birth Control for Men | How Can Men Prevent Pregnancy?. www.plannedparenthood.org. [2017-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6) (英語).
- ^ Livio, Susan. Planned Parenthood may double the number of N.J. abortion clinics while expanding nationwide. NJ.com. January 16, 2011 [February 14,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3).
- ^ Davis, Tom. Sacred work: Planned Parenthood and its clergy alliance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5 [October 25, 2015]. ISBN 0-8135-349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30).
- ^ Planned Parenthood debuts new build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ouston Chronicle May 20, 2010, 10:27PM retrieved June 28, 2010
- ^ Planned Parenthood Global, Planned Parenthood, 2016 [February 18,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月19日)
- ^ In face of Zika virus, women ponder abortion, childlessness. CBS News. January 28, 2016 [February 18,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5).
- ^ 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Western Hemisphere Region – From choice, a world of possibilities. ippfwhr.org. [February 23,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6).
- ^ IPPF. ippfen.org. [February 23,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