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萬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位於塔爾奎尼亞的一個墓穴中畫有萬特的壁畫,畫中的萬特背長雙翼,手持火炬,袒胸露乳,身上僅穿十字交叉帶

萬特Vanth,一譯范斯[1])是伊特魯里亞神話中的陰間使者,她於伊特魯里亞的喪葬藝術品(如陵墓壁畫及石棺)中以各種形式出現。萬特是伊特拉斯坎神話中的陰間女魔,經常與其他萬特或另一位惡魔哈倫出現(Charun)。[2]若干較早期的銘刻提及過萬特的名字,[3]但萬特與哈倫的形象皆只見於伊特拉斯坎藝術的中期階段,時間約為公元前400年初。萬特沒有真正相應的希臘神祇,她通常(而非經常)以有翼的形象出現。儘管在希臘神話中並沒有真正的對應者,特別是在較古老的典籍中,萬特曾被視為希臘神話中的厄里倪厄斯[4]她幾乎經常於伊特魯里亞的藝術品中以仁慈嚮導的形象出現,但憑此以為她不是復仇女神(如孚里斯(Furies)所代表的一樣)的話,恐怕這是個錯誤的聯想。萬特的其他形象包括:手持火炬、鑰匙或書卷;她經常袒胸露乳,僅在胸前穿上十字交叉帶子,雙腳穿獸毛靴,身上穿捲曲短袍,有時就只穿一對袖子(unattached sleeves)。事實上,謝富勒(C. Scheffer)認為萬特所穿的是女獵人的裝束。[5]

形象與象徵

[編輯]

萬特以不同形式在伊特拉斯坎藝術中出現,[6]最常見的形象包括劊子手及兇手(特洛伊組詩中有所提及)。有時候,她會在地上浮現,像在丘西發現的骨灰甕一樣。[7]有時她甚至可見於骨灰甕旁,作為獨立雕塑裝飾。此外,萬特擔任靈魂嚮導(psychopompos),接引並護送死者,萬特會與亡靈一起前行,又或者一起騎乘馬匹、乘坐運貨馬車或馬車前往陰間。[8]一般來說,萬特讓人想到死亡,以及死者前往陰間的旅程,然而兩種形象是不同的,她於死亡一刻以及死者死後前往陰間時出現。作為靈魂嚮導,她是個仁慈的神祇,而其夥伴哈倫則相反,是個會具壓迫感的神祇。

萬特所持的火炬、鑰匙、書卷或寶劍,亦與其作為陰間嚮導的角色有關。火炬可以為前往陰間的亡魂照明,儘管有學者將之詮釋為其地位或職務的顯示;[9]鑰匙則是代表開門的工具。此外,書卷可揭示更多有關此惡魔的本性,因為書卷刻有了萬特的名字。[10]萬特被詮釋為命運女神,並透過此聯想,書卷則可能載有死者的命運。然而,總括而言,萬特被描述為年輕、有活力的女性陰間使者,有時會與其他萬特的雕塑,有時則與哈倫一起;她協助死者前往陰間。

其他伊特魯里亞的陰間神祇

[編輯]

其他伊特魯里亞的陰間神祇包括卡奴(Calu)、佩爾斯普涅(Persipnei)、杜爾姆斯(Turms)、艾塔(Aita)及庫爾蘇(Culsu)

資料來源

[編輯]
  1. ^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編(2003年):《羅馬的曙光——義大利伊特魯里亞文化》,236至237頁,北京:北京出版社
  2. ^ 魯剛主編(1989年):《世界神話辭典》,13至14頁,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3. ^ Weber-Lehmann, C. 1986. 「Vanth」 LIMC VIII, 173-183. Zürich: Artemis. p.173
  4. ^ Loringhoff, B. 1986. Das Giebelrelief von Telamon und seine Stellung innerhalb der Ikonographie der 「Sieben gegen Theben」, RM Erg.-H 27. passim
  5. ^ Scheffer, C. 1991. 「Harbingers of Death? The Female Demon in Late Etruscan Funerary Art」 In Munuscula Romana, edited by A. L. Touati, E. Rystedt, and Ö. Wikander, 43-50. Stockholm: Paul Ǻströms förlag. p. 56
  6. ^ See Scheffer, C. 1991. 「Harbingers of Death? The Female Demon in Late Etruscan Funerary Art」 In Munuscula Romana, edited by A. L. Touati, E. Rystedt, and Ö. Wikander, 43-50. Stockholm: Paul Ǻströms förlag. P.57-8 for a complete descrip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Vanth figures in different scenes; also Weber-Lehmann, C. 1986. 「Vanth」 LIMC VIII, 173-183. Zürich: Artemis. P.173-9.
  7. ^ Paschinger, E. 1992. Die Etruskische Todesgötten Vanth. Wien: Verband der Wissenschaftlichen Gesellschaften Österreichs. p. 303
  8. ^ Scheffer, C. 1991. 「Harbingers of Death? The Female Demon in Late Etruscan Funerary Art」 In Munuscula Romana, edited by A. L. Touati, E. Rystedt, and Ö. Wikander, 43-50. Stockholm: Paul Ǻströms förlag. p. 57
  9. ^ Krauskopf, I. 1987. Todesdämonen und Totengötter im Vorhellenistischen Etrurien. Firenze: Olschki. p. 78-80
  10. ^ de Grummond, N. T. 2006. Etruscan Mythology, Sacred History and Legend: An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Publication. p. 213-4, 222

參考文獻

[編輯]
  • 魯剛主編(1989年):《世界神話辭典》,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ISBN 7-205-00960-X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