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虞君質[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虞君質(1912年—1975年),台灣文化名人,學者作家評論家,善鑑賞,工書法。名,字君質,以字行,浙江鄞縣[1]

生平

[編輯]

1912年,生於浙江鄞縣[1]。早年在北平(今北京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研究[1]。曾赴日本留學,獲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文學部學士[1]

曾任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專員。是上海美術會常務理事。曾任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曾參加中華民國教育部巡迴教育戲劇隊,擔任隊長[1]。1948年,在上海期間,曾擔任著名的《美術年鑑》編輯團隊的主任委員,而《年鑑》是民國文化史巨著。

1949年移居台灣,是台灣50年代60年代最重要文學評論家、文學理論家之一[1]。曾主編張其昀創辦之《文藝月報》,是戰鬥文藝理論的主任建構者[1]。曾任教於台灣、香港,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1]。是台灣現代美術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2]。捍衛現代詩的創作[3]

是台灣《文藝創作》(月刊)第61至68期主編[4]。1954年1月,成為《文藝月報》主編。是「八儔書會」的顧問[5]

1975年11月,病逝於台灣,享年64歲[1]

家庭與軼事

[編輯]

是國民黨大老張道藩的密友和支持者[7]

代表著作

[編輯]

代表著作主要是文藝理論[1]

  • 《天才與人力》(文藝理論代表作)[1]
  • 《中國美術史論集》
  • 《美術叢刊》虞君質, 謝赫 編著
  • 《藝術概論》
  • 《藝苑精華錄》

參考資料

[編輯]
  • 《紫檀與象牙——當代文人風範》,Page 94,師範 著,2010年

參考連結

[編輯]
  1. ^ 移至: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國立台灣文學館. 虞君質.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 [2013年6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4月4日) (中文(繁體)). 
  2. ^ 三、藝術通路. 台灣現代美術運動. [2013年6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6月10日) (中文(繁體)). 
  3. ^ 余光中. 余光中:现代诗论战. [2013年6月25日]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4. ^ 《文藝創作》.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2013年6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1月28日) (中文(繁體)). 
  5. ^ 陳其銓. 古道照顏色. 中華書道學會. [2013年6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31日) (中文(繁體)). 
  6. ^ 僑報. 旅美艺术家虞兰因“画海”. 北美 新浪網. 2013年6月15日 [2013年6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繁體)). 
  7. ^ 王鼎鈞. 難追難摹的張道藩 下. 自由電子報. [2013年6月25日]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