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水
血濃於水是一句來源於英語的諺語,意思是家庭紐帶永遠比其他關係牢固。關於這句諺語的最古老記錄可追溯到 12 世紀的德語中。[1]
歷史淵源
[編輯]類似的德文諺語以不同的形式首次出現在海因里希·德·格利切澤爾創作的中世紀德國野獸史詩《列那狐傳說》(Reinhart Fuchs,英文:Reynard the Fox)中。13 世紀海德堡手稿的部分內容是:
ouch hoer ich sagen, das sippe blůt von wazzere niht verdirbet[2]
翻譯為:「我還聽到有人說,親情不會被水破壞」。雅各布-格林認為,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這句話,意思是家族血緣的紐帶不會被洗禮之水抹去,因此烏鴉迪澤林雖然接受了洗禮,卻繼承了父親的外貌。[3]
1412 年,英國牧師《約翰·萊德蓋特》在他的詩《特洛伊書》中寫道:
For naturelly blod wil ay of kynde / Draw unto blod, wher he may it fynde.[1][4]
威廉·詹金在 1652 年的一次布道中以現在的形式引用了這句諺語:「(我們說)血濃於水;基督的鮮血美化了我們的任何朋友和孩子,這確實應該讓我們在那些與我們之間只有水一樣的自然關係的人面前更喜歡他們"[5]
這句諺語經常出現在十八和十九世紀蘇格蘭作家的文學作品中。在約翰·摩爾的《澤魯科》(1789 年)中,一個人物在信中向另一個人保證,他幾乎不可能忘記老朋友,「更不會忘記我的血親;因為血濃於水」[6]。在克里斯蒂安·伊莎貝爾·約翰斯通的蘇格蘭愛情小說《阿爾賓氏族:一個民族的故事》(1815)中,角色弗洛拉被認為「充其量是混血兒」,但一位遠房親戚觀察到「血濃於水……蒙齊瓦的所有水都無法洗淨她身上的我們的血。」[7]。這個短語或一些變體多次出現在沃爾特·司各特爵士的作品中,包括《瑪米恩》(1808)[8]、 《羅伯·羅伊》(1817)[9]以及《蓋伊·曼納林》(1815):「輪子——布魯德的[原文如此]比水濃——她可以來吃奶酪。」[10]這句諺語也出現在英國改革家托馬斯·休斯的《湯姆·布朗的學生時代》中。
這句話最早見於美國的《阿薩巴斯卡省日誌》(1821 年)[11]。1859 年 6 月 25 日,在珠江口水域指揮美國艦隊的美國海軍准將約賽亞·塔特納爾三世在解釋他為何援助英國艦隊攻擊海河口的大沽口炮台時,將這句格言載入了美國史冊,從而放棄了美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珠江口戰役後採取的嚴格的中立政策[12]。
其他解釋
[編輯]使用血這個詞來表示親屬或家庭關係的這一用法,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希臘和羅馬的傳統[13],從 14 世紀晚期開始在英語世界出現。
在十八和十九世紀的諺語中,「血緣」用於隱喻國家或宗族關係,而非血親關係。例如,在《阿爾賓氏族》一書中,主人公們正在爭論嬌小柔弱的弗洛拉是否有足夠純正的宗族關係,可以嫁到克雷格-吉利安(Craig-gillian)家族,因為他們更喜歡「亞馬遜女兒」[14]。「民族」隸屬關係的概念也可以被解釋得相當寬泛,就像上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例子一樣,在這個例子中,一名美國海軍准將前來援助英國海軍。一位 19 世紀為《按語和徵詢》雜誌撰稿的英國人認為,美國人仍然因「教育和血統 」而與英國聯繫在一起:「加菲爾德總統遇刺的消息在英國引起的悲憤之情,以及他長期的痛苦所喚起的同情,是任何外國人都無法喚起的。『血濃於水』,以及經常聽到的『他不是外國人,他是美國人』,表明人們普遍承認這一點"[15]。
H.C. 特朗布爾將這一表述與阿拉伯世界的血液和牛奶進行了對比:
我們西方人習慣說 「血濃於水」,但阿拉伯人卻認為血濃於奶,濃於母親的乳汁。在他們那裡,任何兩個吃奶的孩子都被稱為 「吃奶兄弟 」或 「吸奶兄弟」,他們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但阿拉伯人認為,血盟中的兄弟比同乳兄弟更親密;嘗過彼此鮮血的人比一起嘗過同一種乳汁的人的盟約更牢固;「舔血兄弟」,有時也被稱作 「舐血兄弟」,他們比 「乳兄弟 」或 「吮乳兄弟 」更真正地融為一體;事實上,血濃於乳,也濃於水。[16]
赫胥黎的《哲學家之歌第九首》(1920 年)對這句諺語採取了不同的態度,他說:「眾所周知,血比水更濃稠/但感謝上帝,水比血更寬廣」[17]
作家阿爾伯特·傑克[18]和彌賽亞猶太教的理察·普斯特爾尼亞克[19]在 20 世紀 90 年代和 2000 年代撰文稱,這一說法的原意是,立下血約(或一起在戰場上流血)的人之間的聯繫比 「子宮之水 」形成的聯繫更緊密,因此 「聖約之血比子宮之水更濃」。兩位作者都沒有引用任何資料來支持他們的說法。[18][19]
參見
[編輯]References
[編輯]- ^ 1.0 1.1 Speake, Jennifer; Simpson, John (編). 牛津谚语词典 第五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8: 31. ISBN 978-0-19953953-6.
- ^ 第265–266行
- ^ Grimm, Jacob. Reinhart Fuchs. Berlin: Reimer. 1834.
- ^ Lydgate, John. Edwards, Robert R. , 編. Troy Book: Selections Book 3. Medieval Institute Publications. 1998 [2022-04-16]. ISBN 978-1-87928-899-7.
- ^ Jenkyn, William. 对《犹大书》的阐释,以及许多重要而有用的推论。耶稣基督福音牧师威廉·詹金最近在伦敦基督堂的 XL 讲座中发表的演讲. The first part 2nd. London. 1653: 25.
- ^ Moore, John. LXXII. Buchanan's Letter. Zeluco II 2nd. A. Strahan; T. Cadell. 1789: 141 [21 July 2021].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 ^ Johnstone, Christian Isobel. Clan-Albin: A National Tale. Edinburgh. 1815: 32.
- ^ Eric.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Notes and Queries. 1863, 3 (17): 367 [29 October 2022].
- ^ Scott, Walter. The Waverley Novels: Rob Roy. London: Adam & Charles Black. 1896: 211.
- ^ Rogers, James T. The Dictionary of Cliché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5: 34. ISBN 978-0-345-33814-3.
- ^ Titelman, Gregory Y.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Popular Proverbs and Saying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6. ISBN 978-0-679-44554-8.
- ^ Jones, Charles Colcock. The Life and Services of Commodore Josiah Tattnall. Morning News Steam Printing House. 1878: 87.
- ^ Blood, Online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2017-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9)
- ^ Johnstone, Christian Isobel. Clan-Albin: A National Tale. Edinburgh. 1815: 32.
- ^ B.L.R.C. Foreigner. Notes and Queries. 1886, 2 (33): 126 [29 October 2022].
- ^ Trumbull, H. Clay, The Blood Covenant – A Primitive Rite and Its Bearings on Scripture 2nd, Philadelphia: John D. Wattles: 10 ff, 1893
- ^ Flexner, Stuart & Doris. Wise Words and Wives' Tales: The Origins, Meanings and Time-Honored Wisdom of Proverbs and Folk Sayings Olde and New. New York: Avon Books. 1993: 208. ISBN 978-0-380-76238-5.
- ^ 18.0 18.1 Jack, Albert, Shaggy Dogs and Black Sheep: The Origins of Even More Phrases We Use Every Day, UK: Penguin Books: 95, 2005, ISBN 978-0-14051573-2
- ^ 19.0 19.1 Pustelniak, R. Richard, II. Terms, "How Shall I Know?" – The Blood Covenant, Tucson, AZ: Beit Avanim Chaiot, 1994 [201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