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衛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衛颯(?—?),字子產中國東漢官員。河內郡脩武縣(今河南省獲嘉縣)人。

衛颯出身貧寒,好學,隨老師學習無糧,常傭工自給。王莽時,仕歷官宰。

建武二年(26年),大司徒鄧禹徵召為吏。能處理複雜事務,擔任侍御史,襄城令。有政績,轉任桂陽太守。桂陽郡交州接境,受風俗影響,民性慓悍。颯下車,興建學校,設婚喪之禮,移風易俗,傳播中原先進文化。一年之間,民俗為之一變。

含洭縣湞陽縣曲江縣三縣,是漢武帝平定,內屬桂陽郡。在深山之中,交通極為不便。每一吏出,徭及數家,百姓苦之。鑿通山道五百餘里,置亭傳、郵驛、省息勞役,便利吏民往來。耒陽縣出鐵石,很多人私自冶鑄,招來亡命,多有奸盜。衛颯奏請設立鐵官,禁止私鑄,每年增加收入五百餘萬。衛颯整飭吏治,撫恤百姓,流民爭歸,為官十年,郡內大治。

建武二十五年(49年),征還。漢光武帝想以他為少府,衛颯得病,不能就任,於是以桂陽太守回家鄉,兩年後,抱病到京,自陳病重,收回印綬,賜錢十萬,後在家中去世。《隋書·經籍志》記載衛颯撰《史要》十卷,約《史記》要言以類相從。《隋書經籍志考證》,稱《唐志》作《史記要傳》。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76》,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東觀漢記

參考資料[編輯]

  • 後漢書》列傳第六十六·循吏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