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師所
謁師所(旁遮普語:ਗੁਰੂ ਨਾਨਕ, guradu'ārā;英語:Gurdwara)是錫克教的宗教場所。
簡介
[編輯]「謁師所」(ਗੁਰੂ ਨਾਨਕ, guradu'ārā)一詞在旁遮普語中的字面含義為「(拜訪)上師之門」。錫克教徒有時在指稱謁師所時,會在其後加上「薩希卜(旁遮普語:ਸਾਹਿਬ)」[1]以表尊敬。錫克教徒可在謁師所參加宗教集會,或學習、唱誦宗教經典,宗教儀式也在謁師所舉行;非錫克教信徒亦可參訪謁師所。
錫克教的宗教場所起先稱為「dharamshala」,意為「正法之所」,到錫克教第六代上師哈爾戈賓德上師時,才引入謁師所這一稱呼。「dharamshala」在印度次大陸其他宗教中通常指修行者的住所,在錫克教中用以稱呼錫克教徒的早期宗教場所,可供祈禱,並作為錫克教徒的社群中心。第一座「正法之所」建於旁遮普地區拉維河河畔的卡塔普爾(今屬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納羅瓦爾縣),由錫克教創始人、第一代上師那納克上師創立於1521年。
在錫克教徒心目中及錫克教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謁師所大多位於旁遮普,往往建立於與前十代上師及其的活動與行蹤相關的地點,如各「正法之所」的原址。大多數現存的位於南亞次大陸的主要謁師所是自18、19世紀以來,在錫克教政權領導下在特定地址建設或改建的。
陳設與建築
[編輯]謁師所的陳設沒有一定的模式和規定。必須含有的陳設,是正堂「darbar」(源出波斯語)中供奉的錫克教宗教經典《古魯·格蘭特·薩希卜》;這部經典被視為錫克教現任的,亦即最後一任的、永存的上師,是謁師所中唯一可供敬奉的對象。根據錫克教的教義,上師與神的概念往往有所關聯,而對錫克教徒對神最常用的稱呼之一就是「Waheguru」(旁遮普語:ਵਾਹਿਗੁਰੂ, vāhigurū),意為「偉大的/奇妙的導師、上師」。
《古魯·格蘭特·薩希卜》一般供奉於寶座上,寶座上方配有華蓋,且置於較高的平台上。經書可供領誦者或信徒唱誦,無人唱誦時則通常被覆蓋起來。此外,基於錫克教教義,謁師所中不能設有神的偶像。
謁師所通常設有4道門,分別以和平、生計、學識和恩典命名,同時也代表著來自東西南北四方,以及四大種姓的訪客均受歡迎。建築外觀多尚白色、金色,多有圓頂。謁師所通常還張掛有錫克教的三角形橙黃色底旗幟「Nishan Sahib(旁遮普語:ਨਿਸ਼ਾਨ ਸਾਹਿਬ, niśāna sāhiba)」。
謁師所均設有「施捨灶」(英語:Langar;旁遮普語:ਲੰਗਰ),到訪者不論種族、信仰均可在此處領取餐食,不收費用。餐食由信徒志願者準備和供應,為簡單的乳素食,以免觸犯任何群體的飲食禁忌[2]。此外,謁師所除了作為錫克教徒的信仰中心外,也是社群活動中心,尤其是在錫克教徒作為少數群體的地區,因此一些謁師所還配有宿舍、醫務室、托兒所、課堂、維修點等,可為有需要的人士,如朝聖者、窮苦人等提供飯食、住所、陪伴或宗教方面的幫助[3]。
禮儀與規定
[編輯]錫克教徒參拜謁師所時應在供奉有《古魯·格蘭特·薩希卜》的寶座前叩首,以示對經書上師的尊敬和順從。作為永存的上師,經書被賦予人格化的崇高待遇,僅在白天謁師所開放時供奉於正堂。夜間,經書單獨設立房間安放,清晨時則重新放置於正堂。在較大的謁師所中,經書每日進入、離開正堂時均有特定的儀制。照管謁師所的人員「誦經人」(Granthi,旁遮普語:ਗ੍ਰੰਥੀ)負責保管經書、管理儀式和宗教事務、帶領唱誦經文。錫克教徒的誕生、婚姻、喪葬等儀式,以及各種宗教節慶,均在謁師所舉行。
錫克教並無其它宗教中成體系的祭司或神職人員體制,在謁師所任何信徒均可唱誦經書的經文,但一般由誦經人帶領唱誦。
謁師所中不設有靠墊或座椅,所有參訪者只可坐於地板上,以示對上師的尊敬,以及參訪者不論世俗財富、身份的平等地位。參訪者一般盤腿坐於寶座前方的空地,不可將腳朝向上師(經書);習慣上男女信眾分坐兩側,但並非強制要求。參訪者如需經過上師的寶座,只許從順時針方向經過或繞過。
所有參訪者進入謁師所時,必須脫去鞋子赤腳進入;必須遮住頭頂,一般使用頭巾,但不可戴帽。謁師所一般會提供頭巾或手帕,供未佩戴頭巾者臨時取用。非錫克教徒亦可參訪謁師所。任何參訪者在進入謁師所前不得吸菸、飲酒、使用麻醉性藥物,不得攜帶菸草進入。
圖集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源於阿拉伯語「صاحب」,本義為「夥伴」,後在南亞引申為對男子的尊稱,可理解為「大人」、「先生」等。在錫克教中,也可指稱所尊崇的無生命對象,如寺廟、地點、經書等。
- ^ The Gurdwara. BBC.co.uk. BBC. [18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 ^ World Gurdwaras. WorldGurudwaras.com. [30 March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