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僑民
外觀
金門僑民是指離開金門[註 1]到海外謀生的金門人。而因為政治因素,前往中國大陸或臺灣地區發展的金門人不算在僑民的範圍裡。這些人又被稱作是「出洋客」。
歷史
[編輯]金門人開始向海外發展的時間據說是在明隆慶、萬曆左右,而在金門各族譜中,也有在鴉片戰爭之前已有金門人在海外發展的記錄[1]:9、10。而在馬來西亞麻六甲的三保山,可發現刻著乾隆卅七年(1772年)的「金門陳坑陳巽謀之墓」[1]:11。
而從19世紀後半到1949年以前,金門有四次主要的移民潮[1]:11。第一次是1860年代,由於〈北京條約〉簽訂,清廷開放華工出洋[1]:11。第二次則是在1912年到1929年,因為當時南洋商業發達、治安較良好等因素,吸引了青壯人口前往[1]:12。第三次移民潮則是在1937年到1945年,因日軍侵華,金門被日軍控制[1]:13。當時不想當日軍軍伕的金門人很多逃去投靠南洋的親戚友人,稱作「走日本手」[1]:13。第四次則是在1945年到1949年間,因為治安惡化且逃避國民政府抽丁參與國共內戰,當時金門僑民不願返鄉,壯丁又再次逃往南洋[1]:13。
分布
[編輯]金門僑民前往的國家主要是東南亞各國,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的主要港口[1]:14。根據金門縣華僑協會在1971年做的統計,僑居人口最多的是新加坡,約5萬人[1]:14。其他地方則是印尼約2.5萬人、馬來半島約2.4萬人等等,而全部則有11萬多人[1]:14。
另外金門移民的機制為「連鎖式移民」,同鄉或同族的人大多會聚集在同一個地點[1]:14、15。例如烈嶼人大多前往汶萊,古寧頭李氏大多前往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市[1]:14。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指金門島、烈嶼等等金門地區的島嶼。現歸中華民國金門縣管理的烏坵通常不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