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根遇刺案
雷根遇刺案 | |
---|---|
位置 |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希爾頓酒店 |
日期 | 1981年3月30日 14:27(美國東部時間) |
目標 | 時任美國總統隆納·雷根 |
類型 | 槍擊 |
武器 | 羅姆RG-14左輪手槍 |
死亡 | 詹姆士·布拉迪[註 1] |
受傷 | 蒂默西·麥卡錫 湯瑪斯·德拉漢蒂 隆納·雷根 |
主謀 | 約翰·欣克利 |
動機 | 對女演員茱蒂·佛斯特的痴迷 |
雷根遇刺案發生在1981年3月30日星期一,美國總統隆納·雷根上任僅69天,這天中午他在首都哥倫比亞特區的希爾頓酒店和工會團體代表一起吃午飯並發表演說。行兇者約翰·欣克利為讓其著迷的女演員茱蒂·佛斯特留下深刻印象,在雷根離開酒店時,用左輪手槍擊中雷根與其他三人。
雷根肺部中彈,造成嚴重的內出血,但之後由於搶救及時得以迅速康復,這一槍擊事件也沒有導致正式的總統繼任程序啟動,不過當時的國務卿亞歷山大·海格在副總統喬治·H·W·布希還在返回首都的路上時宣布「一切由我負責」之舉引起了一定的爭議。
最終整個事件並未導致任何人喪生,但白宮新聞秘書詹姆士·布拉迪由於頭部中彈而終生癱瘓,2014年布拉迪死於槍傷導致的腦部損傷,其死亡被裁定為謀殺。
聯邦法官傳喚茱蒂·佛斯特在行兇者約翰·欣克利的審判中作證,欣克利被指控企圖暗殺總統,但因精神失常因而罪名不成立,遣送精神病醫院治療。2015年1月,聯邦檢察官宣布,儘管法醫將布萊迪的死亡歸類為謀殺案,但他們不會以布萊迪的死亡起訴欣克利。2016年9月10日,欣克利從精神病院永久出院。
事件起因
[編輯]約翰·欣克利行刺總統的動機與任何政治陰謀都沒有關係,而是來源於他對一位女演員茱蒂·佛斯特長時間的痴迷。這種痴迷起源於他觀看了由馬丁·史柯西斯執導,勞勃·狄尼洛主演的1976年電影《計程車司機》,該片他看了至少15遍,並顯然將自己想像成了片中勞勃扮演的男主角特拉維斯·拜克爾(Travis Bickle)那樣的人物[4][5][6]。
接下來的幾年中,他開始在全國各地尾隨佛斯特,甚至從《人物周刊》上得知她已於1980年進入長青藤名校耶魯大學就讀後,也報名參加了該校的一個寫作培訓班[7]。然後他開始給自己的心上人寫情書[8],並兩次打電話給她。但佛斯特表示對他「不感興趣」,但是欣克利覺得自己還是不能夠半途而廢[5]。他堅信如果成為全國知名的人物,就一定能夠讓夢中女神青眼相看。欣克利決定走拜克爾的老路,開始跟蹤當時的總統吉米·卡特。他意外發現,自己可以很輕易地走到總統身邊,其中一次甚至只有一步之遙,1980年10月,他在納什維爾國際機場因非法攜帶武器而被捕[9]:70,251,當時卡特總統就在該地做競選活動,但聯邦調查局並沒有將兩事扯上聯繫,也沒有通知美國特勤局[10]。
欣克利的父母曾短暫地為兒子找了心理醫生,但顯然沒有什麼效果。之後,他把注意力轉移到了贏得選舉成功當選的隆納·雷根身上,他告訴自己的雙親,這(指雷根上任)對這個國家有好處[9]:71,251。1981年3月,他又給佛斯特寫了三至四封簡訊提及了自己的「宏偉大業」,她均將之交給了學校的院長,院長則報告了耶魯警察局,警察局試圖找到欣克利,但沒有成功[11][12]。
行刺
[編輯]1981年3月21日,新上任不久的隆納·雷根與夫人南茜·雷根出席了在哥倫比亞特區福特劇院舉行的一次募捐活動。他說:「我抬頭看向那個晚上亞伯拉罕·林肯遇刺時所坐的那個包廂,忽然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我覺得雖然我們現在擁有特勤部門的保護,但要是誰真的有足夠的決心,他仍然可以接近一位總統並且向他開槍。[13][14]」
希爾頓酒店的演講
[編輯]3月29日,星期日,約翰·欣克利搭乘灰狗巴士到達哥倫比亞特區[15],並入住一家名叫中央公園的酒店(不是紐約的那家中央公園酒店[7])。第二天早上在麥當勞吃早餐時,他看到《華盛頓之星報》A4版刊登了總統的工作日程,這時他決定,自己行動的時候到了[16]。由於清楚很可能會一去無回,約翰還給佛斯特寫了一封表明心意的信。信中說,他希望可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打動她,並且「如果可以贏得她的心並從此共度餘生,他願意馬上就放棄刺殺雷根的計劃[17][9]:58。」不過,這封在最終刺殺行動前約兩個小時寫出來的信並沒有寄出。
30日中午,隆納·雷根在希爾頓酒店與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的代表們共進午餐並發表了演講,這家酒店是整個特區公認最安全的酒店,在1963年約翰·F·甘迺迪總統遇刺後建成,其中擁有專門為總統及隨從準備的封閉式「總統通道」,雷根也正是從這一通道進入了酒店[18]。巧合的是,由於這天總統在公眾場合短暫露面時距其專車僅有9米遠[13],其貼身安保人員也沒準備防彈衣[19]。根據當天目擊證人的證詞,沒有人發現欣克利在行動前有任何異常舉動[19]。
槍擊
[編輯]東部標準時間下午2點27分[9]:82,隆納·雷根通過「總統通道」離開酒店[18]。T街西北角停放著正在等待的專車,而約翰·欣克利則混在門外的人群中等待機會。上車前由於隨行安保特勤的疏忽,總統在人群中直接經過了欣克利的身邊[9]:80–81,225。他意識到自己絕不可能得到比這更好的機會[9]:81,因此立刻掏出其羅姆RG-14左輪手槍[20]在1.7秒內連開6槍[9]:82[21],但均未直接命中雷根[22][19]。他的第一槍打中了白宮新聞秘書詹姆士·布拉迪的頭部,第二槍則打中了轉身試圖保護總統的特區警官湯瑪斯·德拉漢提的後頸[9]:82[23][24][25][26]。這時他與雷根之間有了清晰的射擊視野[9]:81,但他的第三槍卻只打中街對面酒店的玻璃。這時,特勤的負責人傑瑞·帕爾拼命將總統推入轎車,而第4槍則擊中了奮不顧身撲在總統身上作擋箭牌[9]:81[13]的另一特勤蒂莫西·麥卡錫的腹部[23][24]。第5槍擊中了已開啓的轎車車門的防彈玻璃;第6槍則先是擊中了轎車的防彈裝甲後,反彈從總統腋下擊中肺部,距心臟僅約2.5厘米[27][13][16]。如果帕爾稍有遲疑而沒有將總統推入車中,總統很可能會頭部中彈[9]:224。
這時,站在欣克利身旁,來自俄亥俄州第二大城市克里夫蘭的勞工代表阿爾弗雷德·安特努奇(Alfred Antenucci)第一個作出了反應[19]。他看到了對方手中的槍後,一拳打中其頭部並拖倒在地[28];在兩秒鐘時間內,特勤丹尼斯·麥卡錫(Dennis McCarthy)擋在欣克利身上,免得他像行刺甘迺迪總統的兇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那樣給人當眾擊斃[9]:84,他還被迫「攻擊兩位市民」來迫使他們放開欣克利[19]。特勤勞勃·旺科(Robert Wanko,曾有報紙誤認成史蒂夫·旺科:Steve Wanko)從一個手提箱中取出了一支烏茲衝鋒槍為總統提供掩護以便迅速撤離,並防止潛在的其他攻擊[29]。
槍擊發生後第二天,兇器送往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進行檢驗以找出來源。16分鐘後就得出結論,這支槍是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一家「洛奇的當鋪」(Rocky's Pawn Shop)購買的[30],其配備的子彈在設計上擊中目標後隨時都可能爆炸來達到更大殺傷力,而擊中布拉迪的子彈估計已在其頭骨內炸開。4月2日,得知其它子彈也隨時可能會爆炸後,一名醫生志願穿上防彈背心取出了位於德拉漢提後頸中的子彈[26][9]:223。
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
[編輯]下午兩點27分,一位特工在專用無線電頻道中廣播「有人開槍」後,代號「羅海德」(Rawhide)的隆納·雷根立即由代號為「驛站馬車」(“Stagecoach”)的總統專車送離現場[31][9]:66。起初眾人都不知道總統已經中槍,因此帕爾在廣播中表示「羅海德沒事…… 我們現在回宮」(“Rawhide is OK... we're going to Crown”,這個宮是白宮的代號),因為白宮中也有足夠的醫療設施,並且也比未經特別保護的醫院要安全[32][31]。雷根感到自己胸口非常疼痛,相信帕爾將他推入轎車時肋骨發生了骨折。但當特工開始檢查總統身上是否有槍傷時,他咳出了鮮紅色且帶有泡沫的血[27]。總統覺得他只是割傷了嘴唇而已[32],但帕爾認為這是肋骨骨折後刺入肺部導致內出血,因此立即下令車隊趕往附近的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這家醫院特勤局會定期進行檢查以備不時之需[19]。
總統專車在離開槍擊現場後不到4分鐘就到達了醫院,其他特工則將約翰·欣克利送往哥倫比亞特區監獄候審。第一夫人南茜·雷根(代號「彩虹」:“Rainbow”)也離開白宮趕往醫院[33][32][31]。
雖然帕爾事先要求醫院送出擔架等候[31],可當車隊到達時醫院卻並沒準備好,急救室的入口也沒有擔架可以使用。雷根下車後堅持要自己走進去,並且也的確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走進了醫院,但是他馬上開始感到呼吸困難,膝蓋發軟,並且一下子單膝跪在了地上,於是帕爾和其他人扶著他進入了急救室[19]。總統醫生丹尼爾·魯格(Daniel Ruge)也一起到達了醫院,他認為總統可能心臟病突發,並堅持由醫院的創口治療組(而非他自己)以常規治療方式,為總統進行手術治療[34][9]:106–107。當醫院的工作人員詢問雷根的幕僚麥可·凱斯·迪弗「病人姓名、住址」時他回答:「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1600 Pennsylvania”,這是白宮的地址),工作人員才意識到原來是在搶救美國總統[9]:107–108。
由約瑟夫·吉爾丹諾(Joseph Giordano)領隊的手術隊伍剪開了「近千美元」(“thousand dollar”)的訂製西裝[35]來對病人進行檢查,這讓雷根非常生氣[36]。包括隨時帶著核足球的軍官在內的幾位軍官試圖阻止聯邦調查局探員沒收總統的西裝、錢包和其它物品,但沒能成功,因為這些都是證據。並且附有核武器發射密碼的那張黃金代碼卡也在錢包里,而聯邦調查局直到兩天後才將其交還[35]。急救室內,醫療隊成員發現總統的收縮血壓僅為60(正常為140),這意味著他已經進入休克,而大部分年過70歲的病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沒能存活[9]:108。不過總統的身體狀況出人意料的好,「體型就像是個30歲的肌肉男」,而且擊中他的子彈也是較小的.22口徑,而非較大的.38口徑[37][36]。他們給他進行了靜脈輸液、吸氧、注射破傷風疫苗和胸腔插管多項治療[33]並發現了總統肺部的槍傷,這讓帕爾非常意外,因為他當時還以為總統內出血是因為自己將其推入車內導致肋骨骨折刺破了肺部。
另外兩位傷者詹姆士·布拉迪和蒂莫西·麥卡錫也在距總統不遠處接受手術[19]。第一夫人到達急救室時,雷根借用拳擊手傑克·鄧普西遭吉恩·坦尼擊敗後對妻子所說過的話對太太說:「親愛的,我忘記閃躲了[13]。」雖然身上還插著管子,但他又借用喜劇演員W·C·菲爾德斯的台詞對一位護士說:「到頭來,我還是寧願自己身在費城。[33][13]」
在所有人的快速反應下——如帕爾決定立即前往醫院而不是回到白宮——雷根雖然傷勢嚴重,但仍然轉危為安。不到30分鐘後,他的血壓就恢復了正常並離開了急救室轉入普通病房[27]。
醫院的胸腔外科主任班傑明·L·亞倫(Benjamin L. Aaron)因為總統的內出血沒有得到緩解而決定實施持續了105分鐘的胸腔手術[37]。最終在急救室通過手術取出子彈期間,雷根的失血量超過一個成年人血量的一半[33]。並且參加手術的醫院工作人員也不知道這顆子彈隨時都可能會爆炸[26]。在手術室內,雷根取下他的氧氣罩開玩笑說:「我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人(雷根是共和黨人)。」在場的醫生和護士都笑了起來,身為民主黨人的吉爾丹諾回答道:「今天,總統先生,我們都是共和黨人。」[9]:147[38][13]雷根手術後期出現了發燒症狀,醫療人員立即採用了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33]。
脫離危險後的雷根並沒有好好休息,而是「一整夜都在講笑話逗護士開心」,不然就是騷擾他的醫生[36]。手術過程比較順利,醫生估計雷根能在兩周內離開醫院,並在一個月內回到橢圓形辦公室繼續工作[37]。
「一切由我負責」
[編輯]槍擊發生前幾天,副總統喬治·H·W·布希接受了一項由其在緊急狀況下負責危機管理的任務,但這一指定遭到國務卿亞歷山大·海格反對[39]。不過當白宮得知總統遇到槍擊時,布希正身處德克薩斯州上空的空軍二號上,由於這架副總統的專機上並沒有配備加密通訊系統[27],所以就有媒體截獲了他與白宮間的通話[36]。白宮幕僚弗雷德·F·菲爾汀立即著手準備將總統權力根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進行移交的程序事宜[40]。白宮幕僚長詹姆士·貝克和總統顧問艾德溫·米斯則立即動身前往醫院[39]。
包括國務卿海格、國防部長卡斯帕·溫伯格在內的內閣成員以及國家安全顧問理察·V·艾倫一起在白宮戰情室對多個重要問題進行了商討。其中包括核提箱的下落,一批數量比平常相比明顯存在異常的蘇聯潛艇正接近大西洋海岸,蘇聯軍隊有可能再次入侵波蘭的動向以及總統繼任等問題。雖然一般戰情室內是不允許有任何錄音設備的,但在艾倫告知在場的各位後還是進行了錄音,其中的內容也已公開[40][39][41]。
取得了核提箱和黃金代碼卡的複本後,他們將之放在戰情室中,雷根的核提箱仍然和保管他的軍官一起待在醫院,而布希也擁有一張卡和一個核提箱[9]:155。一群人討論了是否需要提高軍隊的警戒級別,並且最重要的是要在不改變全國戒備狀態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39]。雖然之後的情報顯示蘇聯潛艇的數量其實是正常的[27],而且得知雷根正在進行手術,但海格卻宣布,「根據憲法,在副總統抵達以前,權力的核心現在就在這裡,就在這把椅子上。[40]」但實際上根據法律規定的總統繼任順序,國務卿並非繼任第一人選,而是排在副總統和眾議院議長之後的第三人選,只是根據美國法典第3卷第十九章[42],美國參議院臨時議長和眾議院議長在成為代理總統前都必須先從自己原本的職位上辭職。戰情室內的其他人知道海格的說法並不符合憲法,不過當時為避免發生衝突他們都沒有向其指出[39]。
與此同時,白宮中正在舉行新聞發布會。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主播萊思莉·斯塔爾詢問白宮副新聞發言人拉瑞·斯派克斯現在誰在主持政府運作,而他居然說:「我暫時無法回答這個問題。」聽到這個回復後,海格馬上草草寫下了一個字條讓人傳給拉瑞,命令他立即退下講台[9]:171–173。過了一小會兒,海格親自走進新聞簡報室,並給出了如下極具爭議的聲明:
先生們,根據憲法,我們應該按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卿的順序來進行。並且如果總統決定將權力移交給副總統,他就會這麼做。不過現在在白宮,一切由我負責。當然,我會與還在路上的副總統保持密切聯繫,如果有什麼事情要處理,我也會和他一起協商[40]。
據報導,當時戰情室內的其他人聽到他說到「一切由我負責」的時候禁不住大笑起來[36]。這一聲明反映了政治上的現實,但卻沒有法律上的基礎。他後來補充道:
我並不是在說總統權力移交的問題,我指的是行政分支,人家問的問題是誰現在正在主持其運作,而不是「要是總統死了誰來繼任」[40]。
雖然海格在新聞簡報室中表示「絕對沒有必要在這樣一個時候採取任何的警戒措施」,但就在他講話時國防部長就提高了軍隊的警戒級別[40],於是海格返回戰情室後向其表示了反對,因為這讓他看上去成了一個騙子[39]。而韋恩伯格和其他人則指責海格濫用權限以及「一切由我負責」的聲明[43][44]。而海格則建議反對他的人去「讀一讀憲法」並表示自己的講話並沒有涉及繼任,他也知道其中的順序[39]。
據理察·V·艾倫的回憶,「除了簡報帶來的紛擾外,戰情室內的危機管理小組合作得都很好。國會的領袖人物都及時收到了通知,世界各地的政府也得到了通報而放心[39]。」雷根的手術於下午6點20分結束,並且他也在7點半恢復清醒[33]。因此也不需要啟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第三款中的程序來讓布希代理總統職務。副總統布希於下午7點到達白宮後也沒有啟用第二十五條修正案第四款的程序(這一款允許包括副總統在內的內閣成員以投票方式表決總統是否還能夠繼續任職[27]),並且在晚上8點20分向全國發表了電視演說[45]:
我可以向全國人民以及所有關注的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保證,美國政府現在運作完全正常。我們擁有完善和充足的通訊系統全天通報[45]。
公眾反應
[編輯]整個槍擊過程由多部相機拍攝了下來,這其中包括來自美國三大電視網(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國家廣播公司)的鏡頭。美國廣播公司於2點42分開始播放這段錄影,所有三家電視網都錯誤地報導了詹姆士·布拉迪的死訊。有線新聞網由於當時並沒有鏡頭在酒店外拍攝,因此使用的是國家廣播公司的錄影[46]。不過當時成立還不足一年的有線新聞網連續追蹤報導這一系列事件長達48小時之久,由此建立起了報導縝密的聲譽[47]。
震驚的美國人們聚集在家中和商場的電視機周圍[48]關注事件的發展。有人提到了特科抹人詛咒,其他人於是想到了約翰·F·甘迺迪和馬丁·路德·金的遇刺[49]。報紙也開始印發增刊[50]並使用字體碩大的頭條來吸引讀者[51]。聯邦參議院中斷了對雷根經濟議案的辯論進行休會,而教堂也開始舉行彌撒[48]。
關在監獄中的約翰·欣克利向值班的警員打聽原定當晚舉行的第53屆學院獎頒獎典禮是否會因為槍擊事件而延期,答案是肯定的,頒獎典禮推遲了一個晚上,為此之前曾是好萊塢演員的雷根還錄製了一段留言[6][52]。由於手術十分順利,情況良好,因此當天的1981年全美大學體育協會男子籃球錦標賽決賽並沒有推遲,不過費城現場的一萬八千名觀眾在比賽正式開始前進行了默哀[53]。
金融市場方面,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槍擊事件後下跌,紐約證券交易所則已經在槍擊前不久關閉。不過指數在第二天雷根恢復後就得到了回升[54]。
除了推遲學院獎頒獎典禮的直播外,美國廣播公司還臨時性地將電視系列劇《最偉大的美國英雄》中主角的名字由「拉爾夫·欣克利」(Ralph Hinkley)改為「拉爾夫·漢利」(Ralph Hanley)[55]。而國家廣播公司則推遲了劇集《正邪不兩立》中名為《職業殺手》(Hit Man)一集的播出[56]。
後續影響
[編輯]雷根是美國歷史上首位中彈後生還的總統[57],雖然他的幕僚都很焦急,但其康復的速度非常快[33]。手術後第二天早上,他就接見了前來探病的訪客,並簽署了一份法案[29],第13天時就出院了。起初他只是每天在自己的起居室中工作兩個小時,所以需要面見總統的都是來到這裡而不是橢圓形辦公室[36]。第26天時,雷根第一次主持召開了內閣會議,第79天時首次離開首都,不過完全康復則是在1981年10月後[33]。
雷根原本計劃的行程在槍擊發生後全部予以取消,其中包括在1981年4月前往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林頓·詹森太空中心觀看第一架太空梭STS-1的發射盛況。副總統布希代替他參加了這一活動,雷根將在11月STS-2發射時來到這裡參觀。
這一遇刺事件對雷根的支持率也有非常大的影響,民意調查表明這一數字從62%猛升到了73%[58]。雷根由此相信,他的倖存是上帝的意旨,自己應該要力圖達成一個更偉大的目標[36],並且雖然他並非天主教徒,但在先後接見了特蕾莎修女、樞機特倫斯·庫克和同樣曾在針對其的刺殺企圖中倖存的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後,他對這一目標更是深信不疑[59]。特工傑瑞·帕爾也開始相信是上帝指引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雷根,他之後成為了牧師[9]:224。
雷根於4月25日回到橢圓形辦公室,白宮幕僚和內閣成員向他起立鼓掌。為了對整個團隊在他缺席的情況下堅持工作表示感謝,他說:「我應該向你們鼓掌。[60]」
4月28日他首次在公眾場合露面,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介紹他競選時承諾的削減開支計劃,並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了「兩次雷鳴般的起立鼓掌」,對此《紐約時報》描述為「向他良好的身體狀況敬禮」的同時也向他通過醫療康復主題提出的計劃敬禮[61]。
雷根還在白宮內設立了一個健身房,並開始在那裡進行日常鍛鍊,身上練出的肌肉導致他不得不購買新的西裝。不過槍擊事件導致南茜·雷根很擔心自己丈夫的安全,她要求他不要參加連任選舉,並且還開始向占星術士尋求建議[36]。
兩位受傷的執法部門工作人員都逐漸恢復,其中特區警官湯瑪斯不得不退休。但白宮新聞秘書布拉迪的傷勢則非常嚴重,子彈嚴重損傷了他的頭部,導致其終身癱瘓。他雖然繼續在雷根任內擔任新聞發言人,不過已經只是個名義上的職位。之後,他與太太莎拉·布拉迪成為了美國提倡槍枝管制及其它旨在減少槍枝暴力活動的領導者。他們也成為一個名為「手槍控制公司」組織的活躍遊說分子,這個組織之後更名為布拉迪預防槍枝暴力運動,並成立了一個名為布拉迪預防槍枝暴力中心的非營利性組織[62]。在他們的努力下,1993年國會通過了《布拉迪手槍暴力防治法》[63]。
槍擊事件也在全美引發了對於槍枝管制問題的廣泛辯論,這一辯論風潮早在1980年12月約翰·藍儂槍殺案後就已引發。當時雷根曾對加強手槍管制表示反對,並且在自己也受到槍擊後再次重申了這一意見。不過,在槍擊事件10周年時的一次演講中[64],他對《布拉迪法案》表示了支持:
「周年」這個詞一般是用來慶祝那些我們希望記在心裡的快樂瞬間:生日、婚禮,第一份工作的。但是3月30日卻是個我本該儘快忘記但卻無法做到的周年紀念日,4個人的生命永遠改變,全因為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一位有精神病史的年輕男子從達拉斯的一家當鋪中買了一把很便宜的.22口徑手槍。如果現在正由國會審議的《布拉迪法案》早在1981年時就已成為法律,那麼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如果這一法案的通過能讓這些數字降低10至15個百分點,那麼這就是值得的。會像布拉迪、德拉漢蒂、麥卡錫、雷根及其家人那樣面對這麼一個周年紀念日的家庭也會少很多。[65]
1982年6月21日,法庭判定約翰·欣克利精神失常而罪名不成立,辯方出具的精神病學報告認為他患有精神疾病[66],而控方的報告中結論則完全相反[67][68]。根據律師的建議,被告沒有出庭作證[69],之後他被送入哥倫比亞特區的聖伊莉莎白醫院進行治療[7]。審判結束後他寫道,這次槍擊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愛情表白」,並且沒有表現出有任何的悔恨[70]。
美國人普遍對這一判決感到震驚[71][72],於是聯邦國會和多個州都改寫了有關精神障礙辯護的法律[73]。相應的舉證責任由原本控方負責證明被告沒有精神障礙改為由辯方證明被告的確有精神障礙,而有3個州則完全廢除了精神障礙辯護[73]。
由於是約翰·欣克利的痴迷對象,全世界的新聞媒體「就像是騎兵隊入侵一樣」衝進了耶魯大學校園,開始對還是新生的茱蒂·佛斯特進行無孔不入的跟蹤和採訪[74][8]。這突如其來的超強曝光度讓她非常厭煩,並直接警告試圖採訪她的記者不准提有關約翰·欣克利的任何問題。在之後一段很長的時間裡,每位試圖採訪她的記者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地提到了這個名字,她都會馬上走開[75]。從那時起,她一共只有三次提到過這個人:一次是槍擊事件幾天後的一場記者招待會上,一次是在她於1982年所寫的一篇文章中[76],還有一次是1999年在《60分鐘II》節目中接受查理·羅斯採訪時[77]。
2014年8月4日,詹姆士·布拉迪死亡後,哥倫比亞特區法醫裁定其死亡是因雷根遇刺案造成的傷口而引起的兇殺案。這一裁決增加了欣克利未來面臨更多謀殺指控的可能性[78]。然而,檢察官出於兩個原因拒絕這樣做。首先,陪審團已經宣布辛克利在開槍時精神失常,而憲法禁止對當事人的同一罪行進行雙重追訴的規定將排除因布拉迪的死亡而推翻這一裁決的可能性。其次,在1981年,華盛頓特區仍有普通法的「一年零一天」規則。雖然在2014年前,該地區已經廢除了「一年零一天」規則,但憲法對追溯法令的禁止將阻止對在該規則有效期間實施的行為造成的死亡的指控升級(而且,也將禁止政府根據現行聯邦法律挑戰欣克利成功的精神失常辯護)[79]。
事發酒店「總統通道」的外門原本不是封閉式的,但在雷根剛從該門離開酒店就馬上就遭到槍擊後,這個門也進行了改進,讓總統專車可以直接開進酒店中而完全避開公眾的視線。
2010至2011年間,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西米谷的隆納·雷根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進行裝修迎接雷根誕辰100周年。這裡新安裝了一個通過聲音和照片描繪這場槍擊事件的設備,並且會事先警告前來觀看的遊客槍擊的聲音。
事發時第一個採取應對措施,打倒約翰的阿爾弗雷德·安特努奇在事件後差點心臟病發而送入醫院治療[80],之後他曾與雷根有過私下會面[81][82],總統送給他帶有總統印章的袖扣和榮譽勳章。他的家鄉城市也將一條路命名為安特努奇大道。1984年,阿爾弗雷德·安特努奇因心臟病發在家中去世[28],當地的歷史博物館也將總統送給他的袖扣予以展出。
流行文化
[編輯]1991年,在雷根遇刺案十周年之際,宇野俊之(Micheal Toshiyuki Uno)拍攝了一部90分鐘的電視電影:《沒有警告:詹姆士·布拉迪的故事》(Without Warning: The James Brady Story),由博·布里奇斯(Beau Bridges)扮演詹姆士·布拉迪[83]。十年後的2001年,賽勒斯·諾拉斯特(Cyrus Nowrasteh)再次將雷根遇刺案拍成了電視電影:《雷根中槍之日》(The Day Reagan Was Shot)[84]。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James Brady's death ruled a homicide, police say. CNN. 2014-08-09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 ^ Medical examiner rules James Brady's death a homicide. The Washington Post. [2017-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8).
- ^ James Brady's Death Was a Homicide, Medical Examiner Rules. NBCWashington.com.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 ^ Taxi Driver: Its Influence on John Hinckley, Jr..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3).
- ^ 5.0 5.1 Denise Noe. Taxi Driver. Crime Library. Courtroom Television Network, LLC.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 ^ 6.0 6.1 Julie Wolf.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 John Hinckley Jr..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7.0 7.1 7.2 John W. Hinckley, Jr. Biography. UMKC Law.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2).
- ^ 8.0 8.1 Noe, Denise. "I'll Get You, Foster!". truTV. Crime Library.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Wilber, Del Quentin. Rawhide Down: The Near Assassination of Ronald Reagan (hardcover). Macmillan. 2011. ISBN 0-8050-9346-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4).
- ^ Lyons, Richard D. F.B.I. Notice On Hinckley Arrest At Issue.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 ^ Matthew L. Wald. Teen-age Actress Says Notes Sent by Suspect Did Not Hint Violence. New York Times. 1981-04-02.
- ^ Matthew L. Wald. Yale Police Searched For Suspect Weeks Before Reagan Was Shot. New York Times. 1981-04-05.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March 30, 1981 Reagan's reflections on the assassination attempt. Ronaldreagan.com. [2010-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4).
- ^ Wapshott, Nicholas. Ronald Reagan and Margaret Thatcher: A Political Marriage. New York, NY: Sentinel. 2007: 167. ISBN 978-1-101-2178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4).
- ^ Mike Sager; Eugene Robinson. A Drifter With a Purpose. Washington Post. 1981-04-01.
- ^ 16.0 16.1 Doug Linder. The Trial of John W. Hinckley, Jr.. 2008 [2013-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 ^ Letter written to Jodie Foster by John Hinckley, Jr.. 1981-03-30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 ^ 18.0 18.1 Once again, the question is 'How?'. The Milwaukee Journal. Associated Press and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1981-03-31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8).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Office of Inspection. Reagan Assassination Attempt Interview Reports (PDF).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2013-06-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16).
- ^ Schlager, D.; Johnson, T.; McFall, R. Safety of Imaging Exploding Bullets With Ultrasound.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1996, 28 (2): 183–187. PMID 8759583. doi:10.1016/S0196-0644(96)70060-4.
- ^ Denise Noe. The President is Shot. Crime Library. Courtroom Television Network, LLC.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6).
- ^ Wilentz, Sean. The Age of Reagan: A History, 1974–2008.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8: 142. ISBN 978-0-06-074480-9.
- ^ 23.0 23.1 Feaver, Douglas. "Three men shot at the side of their President". The Washington Post. 1981-03-31.
- ^ 24.0 24.1 Hunter, Marjorie. "2 in Reagan security detail are wounded outside hotel". New York Times. 1981-03-31.
- ^ Charles R. Babcock. Fears of Explosive Bullet Force Surgery on Officer. The Washington Post. 1981-04-03.
- ^ 26.0 26.1 26.2 Taubman, Philip. EXPLOSIVE BULLET STRUCK REAGAN, F.B.I. DISCOVERS.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Remembering the Assassination Attempt on Ronald Reagan. Larry King Live. 2001-03-30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 ^ 28.0 28.1 Alfred Antenucci (death notice). Associated Press. 1984-05-13 [201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 ^ 29.0 29.1 Reagan Is Recovering, Signs New Dairy Law, Quips With Aides, Docs. Schenectady Gazette: 1. 1981-04-01 [201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7).
- ^ Charles Mohr. Guns Traced in 16 Minutes to Pawn Shop in Dallas. New York Times. 1981-04-01.
- ^ 31.0 31.1 31.2 31.3 TRANSCRIPT: U.S. SECRET SERVICE COMMAND POST RADIO TRAFFIC FROM MARCH 30, 1981 (PDF).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2011-03-11 [2013-06-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5-23).
- ^ 32.0 32.1 32.2 Woodward, Calvin. Secret Service tape from Reagan attack is released. Associated Press. 2011-03-11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8).
- ^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Medical chronology of President Ronald Reagan's shooting. doctorzebra.com.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3).
- ^ Altman, Lawrence K. Daniel Ruge, 88, Dies; Cared for Reagan After Shooting.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9-06 [2011-03-11].
- ^ 35.0 35.1 Reeves, Richard. President Reagan: The Triumph of Imagination. Simon and Schuster. 2005: 36. ISBN 0-7432-3022-1.
-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Reagan Officials on the March 30, 1981 Assassination Attempt. Miler Center of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07-03-30 [2011-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2).
- ^ 37.0 37.1 37.2 Kirkman, Don. Reagan Lucky, MD Says. Pittsburgh Post-Gazette. Scripps-Howard. 1981-03-31: A7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7).
- ^ Noonan, Peggy. Character Above All: Ronald Reagan Essay.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1).
To the doctors, "I just hope you're Republicans." To which one doctor replied, "Today, Mr. President, we're all Republicans."
-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Allen, Richard V. The Day Reagan Was Shot. The Atlantic. 2001-07-30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0).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The Day Reagan Was Shot. CBS News (Viacom Internet Services Inc.). 2001-04-23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1).
- ^ Morning Edition – Reagan Tapes. NPR.org.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30).
- ^ 3 USC § 19 - Vacancy in offices of both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officers eligible to act Title 3 - The President U_S_ Code LII - Leg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Wikiwix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4-26
- ^ White House Aides Assert Weinberg Was Upset When Haig Took Charge, by Steven R. Weisman, New York Times, April 1, 1981. Retrieved 2007-3-3.
- ^ Bush Flies Back From Texas Set To Take Charge In Crisis, by Steven R. Weisman, New York Times, March 31, 1981. Retrieved 2007-3-3.
- ^ 45.0 45.1 Bush, George H.W. Statement by the Vice President About the Attempted Assassination of the President. Reagan Presidential Library. 1981-03-30 [2011-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1).
- ^ Schwartz. Coverage of shooting marked by confusion. New York Times News Service. 1981-04-01 [2011-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7).
- ^ Beale, Lewis. RECAPPING CNN'S 20-YEAR STORY. New York Daily News. 2000-05-28 [2011-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 ^ 48.0 48.1 Shock and Anger Flash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Associated Press. 1981-03-31 [201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6).
- ^ Sheard, Chester; Amy Diamond. News of assassination attempt leave people dazed and upset. Milwaukee Sentinel: Part 1, page 9. 1981-03-31 [2011-03-11].
- ^ Reagan shooting prompts Extra edition. The Milwaukee Journal. 1981-03-31 [2011-03-11].
- ^ Hunt, Terence. Reagan is shot. Pittsburgh Post-Gazette (Washington DC). Associated Press. 1981-03-31: 1 [2011-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7).
- ^ Academy Awards Postponed. Associated Press. 1981-03-31 [2011-03-11].
- ^ Hammel, Bob. Coaches feel NCAA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to go on. Bloomington Herald-Telephone. 1981-03-31 [2013-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 ^ Stock Market Makes Big Rally. New York Times News Service. 1981-04-01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7).
- ^ Abbott, Jon. Stephen J. Cannell Television Productions: A History of All Series and Pilots. McFarland. 2009: 113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1).
- ^ Shooting attempt throws TV industry into disarray with changes, fears.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1981-04-02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7).
- ^ D'Souza, Dinesh. Purpose. National Review. 2004-06-08 [2009-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9).
- ^ Langer, Gary. Reagan's Ratings: 'Great Communicator's' Appeal Is Greater in Retrospect. ABC. 2004-06-07 [2008-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2).
- ^ Kengor, Paul. Reagan's Catholic Connections. Catholic Exchange. 2004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3).
- ^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Reagan Given Ovation On Returning to Offices. New York Times. 1981-04-25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4).
- ^ Steven R. Weisman. Political Drama Surrounds First Speech Since Attack. New York Times. 1981-04-29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4).
- ^ Brady Campaign Official Web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07-3-3.
- ^ Text of the Brady Handgun Violence Prevention Act. Retrieved 2013-5-23.
- ^ Holmes, Steven A. GUN CONTROL BILL BACKED BY REAGAN IN APPEAL TO BUSH. The New York Times. 1991-03-29 [201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 ^ Ronald Reagan. Why I'm for the Brady Bill. The New York Times. 1991-03-29 [2009-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6).
- ^ Psychologist Says Hinckley's Test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everely Ill, by Laura A. Kiernan, The Washington Post, May 21, 1982. Retrieved 2007-3-3.
- ^ John Hinckley's Acts Described as Unreasonable but Not Insane, by Laura A. Kiernan,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11, 1982. Retrieved 2007-03-03.
- ^ Hinckley Able to Abide by Law, Doctor Says, by Laura A. Kiernan, The Washington Post, 1982-06-05. Retrieved 2007-03-03.
- ^ John Hinckley Declines to Take the Stand, by Laura A. Kiernan,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3, 1982. 2007-03-03.
- ^ Stuart Taylor Jr. Hinckley Hails 'Historical' Shooting To Win Love. New York Times. 1982-07-09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8).
- ^ Denise Noe. Verdict and Uproar. Courtroom Television Network, LLC. Crime Library.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9日).
- ^ Public That Saw Reagan Shot Expresses Shock at the Verdict by Peter Perl. The Washington Post. 1982-06-23.
- ^ 73.0 73.1 Kimberly Collins; Gabe Hinkebein; Staci Schorgl. The John Hinckley Trial & Its Effect on the Insanity Defens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 ^ Schneider, Karen S. Foster Mom 49 (11). People. 1998-03-23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1).
- ^ Jodie Foster. UMKC Law School.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2).
- ^ Why Me?, An Article by Jodie Foster to Esquire Magazine, December 1982. Retrieved 2007-03-03.
- ^ Abel Riojas. Jodie Foster, Reluctant Star. 60 Minutes II. 2009-02-11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7).
- ^ Hinckley Tests Expanding Freedom in Virginia. NBC4 Washington. [201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 ^ Hermann, Peter. Hinckley won't face murder charge in death of James Brady, prosecutors say. The Washington Post. 2015-01-02 [2021-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9).
- ^ Man Can't Forget Reagan Shooting. Associated Press. 1983-03-31 [2013-09-30].
- ^ President Reagan Thanking Alfred Antenucci. Garfield Heights Historical Society. [201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1).
- ^ Union Man Wants To Forget Incident. Portsmouth Daily Times (Cincinnati, OH). Associated Press. 1982-03-30 [2013-09-30].
- ^ Without Warning: The James Brady Story (1991). (IMDb)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Amazon. 1991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8).
- ^ Fries, Laura. Review: ‘The Day Reagan Was Shot’. Variety. 2001-12-05 [2017-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外部連結
[編輯]- 約翰·欣克利的庭審記錄 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市法學院
- 朱莉·沃爾夫:美國式體驗——小約翰·欣克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丹尼斯·諾伊:犯罪博物館:約翰·欣克利案
- 雷根對刺殺案的思考
- 有線新聞網中斷節目報導總統雷根遇刺的新聞
- 1981年:總統隆納·雷根遇刺WCBS新聞廣播電台880成立40周年紀念上的一篇報導
- 雷根遇刺案全程錄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出自ABC新聞
38°54′58″N 77°02′43″W / 38.9161°N 77.045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