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剋星
魔鬼剋星 Ghostbusters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伊萬·雷特曼 |
監製 | 伊萬·雷特曼 |
編劇 | |
主演 | |
配樂 | 埃爾默·伯恩斯坦 |
攝影 | 拉茲洛·科瓦奇 |
剪輯 |
|
製片商 |
|
片長 | 105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哥倫比亞影業 |
預算 | 2500至3000萬美元 |
票房 | 2.95億美元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魔鬼剋星2》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捉鬼敢死隊 |
香港 | 捉鬼敢死隊 |
臺灣 | 魔鬼剋星 |
新加坡 | 捉鬼英雄傳(公映) 捉鬼敢死隊 |
《魔鬼剋星》(英語:Ghostbusters)是伊萬·雷特曼執導、丹·艾克洛德與哈羅德·雷米斯編劇的1984年美國超自然喜劇片,比爾·莫瑞、艾克洛德、雷米斯分別飾演為人古怪的超心理學家彼得·威克曼、雷·史坦茲、伊根·史賓格勒,在紐約開辦捉鬼公司。片中主演還有雪歌妮·薇佛和里克·莫拉尼斯,安妮·波茨、威廉·阿瑟頓、厄尼·哈德森出演配角。
艾克洛德對靈魂與精神很感興趣,本片源自他的構想,原計劃由他和約翰·貝魯西主演,主角穿越時空與超自然威脅搏鬥。1982年貝魯西謝世,艾克洛德的構想如果直接落實成本肯定高到沒譜,雷米斯獲聘結合實際改寫劇本,故事背景定在紐約。《魔鬼剋星》是史上首部特效成本高昂的喜劇片,2500至3000萬美元預算當時已經很高,哥倫比亞影業憂心忡忡,對電影票房潛力缺乏信心。影片1983年10月開拍,次年一月收尾,主要在紐約和洛杉磯取景。同期製作的電影很多,特效市場供不應求,理察·艾德蘭德拿出部分預算創辦老闆影業,將實景效果、微縮模型、布偶等各種視覺手段結合營造鬼魂特效。
本片1984年6月8日上映後叫好叫座,很快變成文化現象,融喜劇、動作、恐怖於一體的電影風格廣受好評,默瑞的演出尤得讚譽。影片首輪院線發行收入2.82億美元,是1984年美國電影票房亞軍(該年票房冠軍為《比佛利山超級警探》)並打破喜劇片歷史票房紀錄。《魔鬼剋星》連續七周登頂票房榜,同年票房過億的電影僅有四部。經1985年再度發行,影片總票房升至2.95億美元,在20世紀80年代喜劇片名列前茅。2015年,本片因「文化、歷史和美學領域的顯著成就」,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影片登記表。電影同名主題歌同樣登頂暢銷金曲榜。
《魔鬼剋星》對流行文化影響深遠並吸引大批忠實影迷,催生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多媒體系列產業,如大受歡迎的電視動畫《英雄榜》(1986年)和續作《捉鬼特攻隊》(1987年)、電子遊戲、圖版遊戲、漫畫、服飾、音樂、鬼屋景點。1989年本片續集《魔鬼剋星2》上映,票房與評價均不及原作。第二部續集直到2014年雷米斯去世都沒落實,2016年同名重啟電影面世,但評價不佳且票房慘敗。1984年原版的第二部續集《魔鬼剋星 未來世》於2021年11月上映。
劇情
[編輯]哥倫比亞大學超心理學教授彼得·威克曼、雷·史坦茲、伊根·史賓格勒在紐約公共圖書館調查超常現象時首次看到鬼魂,但校長對這「封建迷信」的說法嗤之以鼻,要求他們捲鋪蓋走人。三人在廢棄消防站成立「魔鬼剋星」接洽抓鬼滅鬼業務,開發的抓鬼裝備居然還是核動力高科技,只不過新公司開張還沒生意上門。
家中鬧鬼的大提琴手達娜·巴雷特聯繫魔鬼剋星,自稱看到形狀像狗的邪魔,發出的聲音類似「祖魯」。雷和伊根研究「祖魯」是什麼意思,對達娜非常驚艷的彼得趨機開撩,提議去達娜家裡檢查,但對方根本不想理他。生意上門,魔鬼剋星要去塞吉威克酒店捉拿貪吃鬼斯林姆。設備測試未能順利完成,伊根警示大家千萬不要穿過質子背包武器的能量流,以免發生重大爆炸。三人把抓獲斯林姆並關進消防站下的專用容器。紐約各地鬧鬼案大幅增長,魔鬼剋星名氣大增,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聘請溫斯頓·雷德莫爾。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檢查員沃爾特·派克對魔鬼剋星心存懷疑,要求檢查捉鬼設備被彼得回絕。伊根示警關鬼容器將滿,城內到處都有超自然能量蔓延。彼得告訴達娜,祖魯是半神,以「戈澤」僕從的身份受人間崇拜,戈澤是能變身的毀滅之神。達娜回家後被祖魯附身,鄰居路易斯·塔利也遭類似鬼魂附身。彼得找到祖魯附體、自稱「守門人」的達娜,警方把自稱「鑰匙之主文茨·克羅托」的路易斯交給伊根。魔鬼剋星同意確保達娜和路易斯分開。
佩克帶著執法人員和市政職工再度上門逮捕魔鬼剋星,關押鬼魂的容器失效並發生爆炸,鬼魂四散而逃,路易斯在混亂中衝向達娜的家。雷與伊根入獄後透露達娜所住大樓由崇拜戈澤的邪教領袖伊沃·山多爾設計,能像天線般吸引並聚集超自然力量,最終召喚戈澤,帶來末世。超自然現象頻發的紐約陷入混亂,市長同意釋放魔鬼剋星。
魔鬼剋星趕到公寓樓頂,達娜和路易斯已經打開通向不同空間的門並變成惡魔犬。戈澤變身女人亮相併襲擊魔鬼剋星,又在四人還手前消失。戈澤在虛空中發出聲音,要求魔鬼剋星為魔鬼毀滅者挑選形象。雷無意間想起兒時很喜歡的公司吉祥物,戈澤隨即變成巨大的棉花糖人並開始摧毀紐約。伊根指示另外三人用質子能量流攻擊空間之門,巨大爆炸摧毀戈澤化身,將鬼魂打回原來的空間並關閉大門。魔鬼剋星從廢墟救起達娜和路易斯,街上群眾向英雄歡呼。
演員
[編輯]- 比爾·莫瑞飾彼得·威克曼
- 丹·艾克洛德飾雷·史坦茲
- 雪歌妮·薇佛飾達娜·巴雷特
- 哈羅德·雷米斯飾伊根·史賓格勒
- 里克·莫拉尼斯飾路易斯·塔利
- 安妮·波茨飾珍妮·梅爾尼茲
- 威廉·阿瑟頓飾沃爾特·派克
- 厄尼·哈德森飾溫斯頓·雷德莫爾
除主要演員外,片中的紐約市市長倫尼·克洛基由大衛·馬古利斯出演,麥可·英塞恩扮演塞吉威克酒店經理;斯拉維扎·喬萬扮演戈澤,帕迪·愛德華茲配音。占星師露絲·黑爾·奧利弗詮釋圖書館的鬼魂,[3]愛麗絲·德拉蒙德飾圖書管理員[4]。詹妮弗·魯尼恩與史蒂文·塔什出演彼得的心理測試對象[5][6]。玩伴女郎金伯利·赫林飾演夢中鬼魂[3],蒂莫西·卡哈特詮釋小提琴手[6],雷金納德·維爾詹森扮演警察[7]。
羅傑·格里姆斯比、拉里·金、喬·富蘭克林、喬·富蘭克林、凱西·卡森以各自真實身份客串出鏡,其中卡森只有配音演出。卡森的夫人簡客串路易斯家聚會的高個來賓,片中還有色情片演員羅恩·傑瑞米與只有13歲的黛比·吉布森亮相。[5]導演伊萬·雷特曼為斯林姆等各種鬼叫配音[7]。
製作
[編輯]前期
[編輯]丹·艾克洛德在家人影響下深信且迷戀超自然現象,本片源自他的設想[1][8]。他爸寫過《鬼魂史》[9],媽媽自稱見過鬼,祖父嘗試用無線電和死者交流,曾祖父以信奉招魂術出名。1981年艾克洛德在《美國心靈學研究會期刊》看到量子力學文章,由此想到捉鬼。他對現代化演繹20世紀中期喜劇鬼片很感興趣,如艾博特與科斯蒂洛系列(《兩傻怪屋捉妖記》,1941年)、鮑伯·霍伯主演的《古堡捉妖記》(1940年)、鮑沃里男兒系列(《追鬼人》,1951年)。[8][10]
艾克洛德編劇時打算與好友且同樣出身《週六夜現場》的約翰·貝魯西和艾迪·墨菲共同主演,沒想到貝魯西1982年3月死於意外[1][8]。艾克洛德記得製片人兼星探伯尼·布里爾斯坦來電告知時,他還在寫貝魯西的台詞[8]。同樣曾在《周六夜現場》與艾克洛德合作的比爾·默瑞接受邀請,而且沒像慣常那樣訂立明確協議[8]。艾克洛德向布里爾斯坦提出三男捉鬼構想並附「棉花糖人」草圖,把人物比作害蟲防治工作者:「聯繫魔鬼剋星就像找人抓老鼠(一樣平常)」[10]。伊萬·雷特曼此前的《動物屋》(1978年)和《烏龍大頭兵》(1981年)表現不俗,艾克洛德覺得可以請他導演[8]。貝魯西在世時雷特曼就知道電影大致情節,故事發生在未來,還有許多跨星系捉鬼人士,「拍成電影大概需要兩億美元」[10][注 2]。艾克洛德的劇本前制論述長70到80頁,內容基調更嚴肅、更嚇人[8][10]。
雷特曼在洛杉磯斯蒂迪奧城亞特熟食店與艾克洛德會談,告知對方的構想不可能拍成電影,建議劇情集中在地球,這樣其中的超自然內容會更幽默。如果一開始就注重立足現實,最後的棉花糖人也會更可信。雷特曼還希望在魔鬼剋星開業前詳述來歷,畢竟「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家都在做生意」。[8][10]兩人會後前往伯班克華納兄弟製片廠與雷米斯碰頭,雷特曼根據此前多次合作經驗認為,與艾克洛德相比,雷米斯更能把劇本朝想要的方向變更[10]。雷特曼還覺得雷米斯應該扮演魔鬼剋星員,後者看過劇本後馬上加入項目[8]。
劇本需要大幅改寫,但雷特曼1983年3月就向哥倫比亞影業高管弗蘭克·普賴斯推薦《魔鬼剋星》。普賴斯認為劇本構想很有趣,但喜劇片往往利潤有限,而且特效和人氣演員陣營需要高昂預算。[8][10]雷特曼表示2500至3000萬美元就能拍完[注 3],普賴斯於是要求電影最遲在同年六月上映[8][9]。文獻對雷特曼當時宣稱的數目記載不一,他事後自承純屬編造,只是按《烏龍大頭兵》預算的三倍計算,當時覺得「合理」[8]。此時劇本還沒寫完,特效公司、開拍日期均未確定,所有工作必須在13個月內完成[9]。雷特曼聘請合作過的喬伊·麥迪賈克與麥可·格羅斯擔任副製片人[11]:18哥倫比亞影業執行長費伊·文森特派律師迪克·蓋洛普到洛杉磯要求普賴斯不要投資本片,後者不同意。蓋洛普回到總部匯報時稱普賴斯已經「失控」[8][10]。
環球影業旗下擁有20世紀70年代兒童節目《萬能飛車》版權,英語名稱「The Ghost Busters」與《魔鬼剋星》(「Ghostbusters」)基本相同,為免侵權爭議,電影曾考慮《阻鬼剋星》、《打鬼剋星》、《滅鬼剋星》等片名[8][12][13]。電影策劃期間普賴斯與哥倫比亞影業分道揚鑣,當上環球影業總裁,此時他已將《魔鬼剋星》按50萬美元加一個百分點電影利潤的價格賣給哥倫比亞影業。根據好萊塢製片商用於人為抬高電影製作成本、限制版稅或稅務支出的好萊塢會計學實踐,本片從技術上來說沒有為環球影業帶來分毫利潤。[10][12][14]
編劇
[編輯]艾克洛德、雷米斯、雷特曼開始改寫劇本,起初是在雷特曼的辦公室,後前往麻薩諸塞州馬薩葡萄園島以便專心創作,避免同家人接觸。艾克洛德在島上有房子,三人在地下室夜以繼日地工作兩周。[9]艾克洛德自認傾向描繪現代生活不光彩的方面,重寫劇本時主要負責營造風趣情境,創作超自然術語,雷米斯負責精煉笑料和對白。三人各行其事再相互修改,名人鬼魂出沒的精神病院、新澤西州加油站非法關押鬼魂的設施等大量情節被刪。[8]1983年6月中旬,三人寫完初稿並離開馬薩葡萄園島,八月上旬完工的第三稿已同最終定稿相差無幾[8][9][15]。默瑞拍完《刀鋒走險》後飛抵紐約與艾克洛德和雷米斯會晤,對劇本和即將扮演的人物沒提什麼意見。雷米斯曾多次為默瑞演出的電影編劇,自認很清楚應該怎麼做。[8]
三人創作早期就同意雷米斯扮演的隊員負責出謀劃策,艾克洛德的角色拍板,默瑞對外發聲[10]。艾克洛德從虛構人物原型汲取靈感,自稱「彼得·威克曼、雷·史坦茲、伊根·史賓格勒三人相加就等於稻草人、膽小獅、錫樵夫」[8]。他本想魔鬼剋星需聽從老闆指示,雷米斯覺得沒必要,三人最好保持自主。雷米斯的構想令人物更加鮮明:彼得是冷靜的現代推銷員;雷講究誠信,對技術充滿熱忱;伊根是實事求是、為人堅忍的知識分子。[11]:18
雷特曼認為編劇時最大的挑戰就是確立劇情目標,如大反派的身份和目的、鬼魂為何現身、巨大的棉花糖人又如何出現。艾克洛德原有設想包含許多像棉花糖人般複雜的超自然實體,計劃在電影開場20分鐘就從東河湧現。雷特曼覺得構思很好,但對這樣的情節以真實角度呈現頗感擔心。雷特曼此時還在尋找合適的特效公司,最後在馬薩葡萄園島工作的兩周內選定理察·艾德蘭德。[9][16]
選角與人物
[編輯]製片商認為默瑞是《魔鬼剋星》大賣的關鍵,但他一向要很遲才承諾加入項目。普賴斯同意為默瑞寄予厚望的《刀鋒走險》注資,覺得就算走眼也虧不了多少錢,希望此舉推動默瑞加入《魔鬼剋星》。[8]米高·基頓、切維·切斯、湯姆·漢克斯、羅賓·威廉斯、斯蒂夫·古根伯格、李察·普瑞爾都曾表達意向[1][17][18],劇組曾考慮邀請基頓、克里斯多福·沃肯、約翰·李斯高、克里斯多福·勞埃德、傑夫·高布倫扮演伊根[18][19]。雷米斯從雜誌封面抽象建築獲得靈感設計伊根的外表,身穿三件套粗花呢西裝,頭戴金屬框邊眼鏡且頭髮豎直。人物姓氏源自德國史學家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名字取自雷米斯的匈牙利難民同學。[10]除三大男主角外,劇中人物基本由麥迪賈克負責選角[11]:19。厄尼·哈德森為出演溫斯頓·雷德莫爾先後試鏡五次[8],自稱早期劇本的溫斯頓戲份更多,是背景複雜的空軍爆破專家。哈德森對此非常高興,在片酬只有往常一半的情況下同意接演,卻在開拍前晚拿到戲份大幅刪減的新劇本,對此雷特曼告知哈德森,是製片商要求擴充默瑞的戲碼。[20]艾克洛德稱原計劃請墨菲飾演溫斯頓,但雷特曼表示沒這事兒[3][21]。格雷戈里·海因斯、維爾詹森都曾是溫斯頓扮演人選[22][23]。
戴露·漢娜、丹尼斯·克羅斯比、茱莉亞·羅勃茲參與達娜·巴雷特試鏡,最後雪歌妮·薇佛入選。韋弗此前在《異形》(1979年)、《危險年代》(1982年)扮演的都是嚴肅人物,劇組起初不看好她。韋弗自稱在耶魯戲劇學院就頗具喜劇表演天賦,試鏡時手腳並用「行走」並像狗一樣嚎叫。[9][10][24]祖魯附身達娜源自她的建議,雷特曼表示此舉令人物同事態形成利害關係,解決最後一幕面臨的問題[9]。韋弗還建議把人物職業從模特兒換成音樂家,稱達娜或許有些恪守教條,但看到她拉大提琴,觀眾自然會相信她有頭腦、有靈魂[8]。
約翰·坎迪謝絕出演路易斯·塔利的邀請,向雷特曼表示不太理解人物,建議另請帶德國口音的演員並配上幾條德國牧羊犬,但主創覺得這會導致片中的狗太多。雷特曼把劇本寄給合作過的莫拉尼斯,後者一小時後同意出演。[9][10][15]莫拉尼斯提出許多建議,如塔利的會計職業、聚會時冗長的即興演講[15]。安妮·波茨在桑德拉·伯恩哈德謝絕後獲得出演魔鬼剋星秘書珍妮·梅爾尼茲的機會,戲份開拍當天抵達片場。雷特曼要求她趕快上鏡演出,波茨馬上換掉便服並借用布景師的眼鏡,故而梅爾尼茲自始至終都戴著眼鏡。[25][10]
威廉·阿瑟頓參演百老匯劇目《百老匯》後獲選飾演沃爾特·派克。派克與瑪格麗特·杜蒙在馬克思兄弟電影中的作用類似,都是喜劇陪襯。阿瑟頓表示,派克必須對魔鬼剋星的魅力視而不見,心存憤恨,這一點兒都不好笑。[26]蘇美爾神祇戈澤原定請保羅·雷賓斯出演,人物形象是身穿商務西裝的建築師。雷賓斯謝絕邀請,劇組改請南斯拉夫女演員斯拉維扎·喬萬,人物形象調整為融合格雷斯·瓊斯與大衛·鮑伊外貌特徵的雙性人。[25][27][28]喬萬的斯拉夫口音很重,故戈澤由帕迪·愛德華茲配音,但演員表沒列他的名字[1][29]。
攝製
[編輯]電影1983年10月28日在紐約啟動主體拍攝[1][8][30]。雷特曼當天就把默瑞帶到片場,此時還不肯定他是否看過劇本[8]。紐約的攝製工作經過六周在聖誕節前收尾[9],雷特曼希望避免演職人員面對紐約12月的惡劣天氣,力圖儘快拍完[31]。此時在紐約拍電影頗具風險,20世紀80年代初,紐約在許多人眼中等同財政災難和暴力,洛杉磯才是娛樂業中心。雷特曼2014年接受採訪時稱,當年選擇紐約是因為「我希望該片是……我的紐約電影」。[8]雷特曼鼓勵幾位擅長喜劇的主演臨場發揮,每場戲都多拍幾遍,保留有價值的演員創意,同時引導大家回歸劇本[15]。
劇組在城內標誌地點拍攝未經事先安排的自發鏡頭,例如洛克斐勒中心追逐演員的都是真保安,根本不知道是在拍電影[8]。群眾演員高呼「魔鬼剋星」的鏡頭是在中央公園西取景,但片名此時尚未確定。麥迪賈克敦促哥倫比亞影業爭取許可,以「魔鬼剋星」為片名。[10]
中央公園西55號大樓是片中達娜的家,也是片尾魔鬼剋星與戈澤高潮大戰所在地。美術部加裝地板,利用接景、模型、數字效果裝飾營造鬼魂活動焦點。[7][32][33]片尾戲碼攝製期間,紐約市當局同意在繁忙時間關閉鄰近街道,影響市內大範圍交通。據格羅斯回憶,大家站在樓頂還能看到汽車一直排隊到布魯克林區。執法人員與市民的小衝動在各處上演,警察拔槍警告拒絕聽從指揮的司機,或是把司機從豪華轎車窗口拖出來。憤怒的市民質問麥迪賈克到底在拍什麼鬼玩意兒,後者聲稱是法蘭西斯·科波拉在拍《棉花俱樂部》(1984年)。艾克洛德偶遇非常崇拜的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後者對電影攝製不無怨言:「你們這些人帶給大樓諸多不便,糟透了,真不明白你們怎麼脫身的!」[10]曼哈頓聖三一路德會堂緊挨中央大道西55號,片尾踩在棉花糖人腳下[33]。
電影在紐約市政廳[33]、紐約公共圖書館[1]、林肯表演藝術中心[34]、哥倫布圓環、第五大道歐文信託銀行[35]、綠苑酒廊取景,地處翠貝卡的梯形消防站公司8號充當魔鬼剋星總部[1][3][36]:31–32, 38–39, 48。哥倫比亞大學同意電影用該校哈維邁耶大廳充當片中虛構的韋弗堂,但不得顯現學府之名[36]:31–32, 38–39, 48。
演職人員轉戰洛杉磯,在聖誕節至新年期間繼續拍攝[9]。片中採用實景特效,需要的熟練技術人員大多住在洛杉磯,所需的片場系統紐約更是完全沒有[31]。《魔鬼剋星》的故事發生在紐約,但大部分鏡頭是在洛杉磯或位於伯班克的製片廠外景地攝製。選址偵探根據在紐約拍攝的樓房在洛杉磯搜尋適當建築,複製紐約樓盤內景。[1][31]雷特曼想拍梯形消防站公司8號內景,但消防站還在使用,沒有足夠空閒時間供劇組拍攝,最後改在洛杉磯市中心廢棄的23號消防局攝製。梯形消防站公司8號的設計在紐約很常見,但在洛杉磯很罕見。魔鬼剋星辦公室掛有1915年23號消防局人員檔案照片。[31]
演職人員在紐約公共圖書館主閱覽室拍攝時必須早早開始並在上午十點前收尾[16],地下圖書館書庫用洛杉磯中央圖書館代替,雷特曼聲稱兩者完全可以互換[31]。片中虛構的塞吉威克酒店其實是比爾特莫爾千禧酒店[36]:47–48。經過55至62天攝製,主體拍攝在1984年1月收尾[9][37]。
後期製作
[編輯]電影製作周期短,發行期限臨近,促使雷特曼邊拍邊剪,許多鏡頭根本沒時間多拍幾遍[9][16]。雷特曼有時覺得製作特效充斥的電影實在麻煩,特效鏡頭需要分鏡並提前拍攝,沒法重來或新增鏡頭。格羅斯對此表示:「先要分鏡,效果就像先行剪輯。拍的鏡頭需要他們批准,我們再花九個月來剪輯。這其中沒有保險、沒有備用鏡頭,一次都不能出錯。你只能剪,不能增,對雷特曼限制很大,對此他非常厭煩。」[37]
雷在「德梅林堡」和女鬼發生性接觸的橋段被剪,原計劃用於為艾克洛德的角色增加情侶。雷米斯覺得劇情發展很快,顯得這場戲多餘,雷特曼於是把橋段改成電影中場夢境。[38]剪輯師謝爾頓·卡恩在電影攝製期間就把黑白電影底片發給導演,雷特曼認為這不但便於修改,而且有助於把握影片節奏。電影攝製完工三周後,卡恩就完成第一輪全面剪輯,[9]電影終剪版本長105分鐘[1]。
音樂
[編輯]埃爾默·伯恩斯坦譜寫本片配樂,擁有72名樂手的好萊塢交響樂團在西洛杉磯村莊錄音室演奏,樂曲由大衛·斯皮爾與伯恩斯坦之子彼得編排[39][40]。埃爾默已多次同雷特曼合作,早在演員簽約前就加入項目[39]。雷特曼希望配樂腳踏實地、立足現實,而不是提醒觀眾什麼地方好笑[37]。伯恩斯坦用馬特諾音波琴(相當於鍵盤樂器特雷門)營造「詭異」音效,但擅長這種樂器的人很少,只能到英格蘭邀請。他使用的還有三台山葉DX7合成器。[39][40]伯恩斯坦1985年接受採訪時稱,《魔鬼剋星》是他作曲最難的電影,在平衡各種喜劇和嚴肅基調上極具挑戰。他自認為魔鬼剋星譜寫的「滑稽」主題「可愛又不致過火」,還覺得電影後半部配樂相當容易,只要聽起來「神秘且令人敬畏」。[39]
導演和伯恩斯坦在創作早期就打算片中部分橋段播放流行音樂,補充作曲家譜寫的原創曲段。如鬼魂逃出魔鬼剋星總部時響起米克·斯邁利的歌曲《魔法》,魔鬼剋星音樂主題後由小雷·帕克爾的電影同名歌曲代替。[39][40]伯恩斯坦本人對片中採用這些歌曲、特別是《魔法》不以為然,但對歌曲登上暢銷金曲榜前十的成績頗感難以辯駁[39]。
電影中場蒙太奇需要背景音樂,休易·路易斯與新聞樂團的《想要新藥》因節奏合拍臨時占位,雷特曼後經他人介紹與帕克爾面談,後者譜寫類似曲段匹配蒙太奇[10]。帕克爾介入前已有藝人為本片創作50至60首主題歌,但導演覺得都不合適[41][42]。劇組聯繫休易·路易斯譜寫電影主題曲,但他已同意加入《回到未來》(1985年)[1]。
設計
[編輯]業界主要特效公司在本片製作的13個月間均忙於其他項目,其他公司又不足以應付《魔鬼剋星》需要的630個特效鏡頭。特效攝影理察·艾德蘭德此時打算從光影魔幻工業離職自立門戶,雷特曼推動哥倫比亞影業與同樣需要特效公司的米高梅聯手,向艾德蘭德預支五百萬美元創辦老闆影業。[8][9]據艾德蘭德回憶,律師用大部分前期準備時間敲定合同,最後用來創辦特效公司、拍攝鏡頭、合成畫面的時間一共只有十個月[8]。老闆影業團隊分組完成《魔鬼剋星》和米高梅公司科幻片《威震太陽神》所需特效[1]。500萬美元特效超預算70萬[16],攝製時間太緊,所以大部分特效鏡頭必須一步到位[37]。格羅斯督導老闆影業成立,還需監督大批概念設計師的聘請過程,如漫畫圖書畫師塔尼諾·利伯拉托爾(作品未採納)、伯尼·萊特森(協助設計鬼魂)、分鏡畫師湯姆·恩里克斯的設計促成「洋蔥頭鬼」[11]:19。
怪物特效
[編輯]艾德蘭德曾參與1982年鬼片《鬼哭神號》,為鬼怪設計積累經驗。格羅斯認為,一方面要讓人覺得鬼確實有威脅,另一方面又要切合電影傾向喜劇的基調,其中平衡很不簡單。[11]:22[43]布偶會發出難聞的氣味,特效美編史蒂夫·詹森於是在片場雕出粘乎乎的綠色貪吃鬼,當時叫「洋蔥頭鬼」[13][44],後在1986年電視動畫《英雄榜》獲名「斯林姆」[1]。設計斯林姆耗時半年,耗資約30萬美元。製片商高管插手要求儘快完成設計,絞盡腦汁的詹森至少吸食三克古柯鹼用一整夜完工,形象一定程度上遵照艾克洛德與雷米斯的要求向貝魯西致敬。[8][10][44][45]馬克·威爾遜身穿全尺寸泡沫橡膠布偶站在黑色背景前拍攝,布偶師用線纜操縱模型動作[1][45][46]:80,82。
艾克洛德請朋友「維京人」設計棉花糖人,要求融米其林人與頭戴水手帽的麵團寶寶形象於一身[10]。特效藝師兼演員比爾·布萊恩製作棉花糖人外形並化妝,步行動作模仿哥吉拉。扮演棉花糖人的泡沫套裝共有18套,每套成本2.5至3萬美元,其中替身演員湯米·塞薩爾身穿的17套在拍攝期間焚毀。[16][46]:82泡沫有毒,故布萊恩使用獨立供氧。套裝上有三個頭,用泡沫和玻璃纖維製成,帶有不同表情而且能在線纜控制下完成不同動作。拍攝時套裝旁有比例模型,以突顯棉花糖人的龐大。特效組只找到一種警車模型比例合適,買下多輛並修改來代表各種汽車。水無法按比例縮小,遙控汽車撞擊導致消防栓爆裂噴出的水其實是沙子。[16][47][48]魔鬼剋星炸毀棉花糖人後如雪花般飄向人群的「棉花糖」其實是遞須膏。計劃用於噴射的遞須膏重68公斤,阿瑟頓看到後堅持先測試,結果重量太大,特技演員摔倒在地,實際拍攝時只用一半。遞須膏刺激皮膚,拍攝數小時後部分演員起皮疹。[10]
殭屍計程車司機布偶同樣由詹森雕刻,根據他為《美國狼人在倫敦》(1981年)製作的復活屍體布偶設計,只有該布偶戲碼是在紐約攝製[46]:80。他和威爾遜一起製作圖書館幽靈布偶,用20條穿過軀幹的線纜操控,頭部和雙臂可移動,還能扯掉軀幹的橡膠皮膚,從人形變成可怕的食屍鬼[46]:81。劇組擔心原版圖書館幽靈嚇到小觀眾,後在電影《天師斗殭屍》(1985年)使用[5]。圖書館目錄橋段採用實景拍攝,共拍三次,工作人員用銅管把卡片吹得亂飛。每次拍攝必須收攏並擺好卡片,雷特曼採用多台攝影機同步拍攝,一邊聚焦圖書館員,一邊用廣角鏡頭拍攝人物周圍亂飛的卡片。[9][16]飛在空中的圖書是用細線吊起[16]。
蘭迪·庫克負責為戈澤手下惡犬祖魯和文茨製作一比四的可移動比例模型定格動畫布偶。模型非常笨重,為製作狗穿過街道追逐路易斯的鏡頭,單在片場攝製模型移動九米就耗費近30小時。[46]:81達娜在光線籠罩的門前被惡魔之手按在椅子上,雷特曼自承這場戲受《第三類接觸》(1977年)影響。劇組使用橡膠門拍攝,方便將門擠壓變形,營造神秘力量企圖穿門而過的效果。操作員藏身椅子後面的活板門,用惡魔犬腿形狀手套穿破椅子。[16]此時電腦成像技術尚未面世,所有不用布偶營造的鬼魂只能靠動畫製作,一秒鐘畫面需時三周[16]。喬萬為扮演戈澤戴著紅色隱形眼鏡導致眼部巨痛,在片場走動時她還戴著保護帶[7]。
技術和設備
[編輯]魔鬼剋星大部分代表裝備由硬體顧問史蒂芬·戴恩負責設計,如用於對付鬼的「質子背包」,捉鬼陷阱、捉鬼車。電影計劃1983年9月開拍,上述設備必須提前六周完成設計和製作。[30][49]質子背包靈感源自軍用火焰噴射器,上有可形成「中微子棒」的手持式質子流發生器,通過軟管連接據稱裝有核加速器的背包[12][50]。戴恩自稱「回家用爛泡沫和別的東西堆在一起,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兒。東西要高度機械化,看起來必須是現成的,像是多餘的軍事裝備。」[36]:55–56
雷特曼微調設計後,最終在銀幕亮相的質子背包模型外殼是玻璃纖維,用螺栓把鋁背板固定在美國陸軍背包框架上[50]。每個背包加上照明用電池約重14公斤,拍長鏡頭時導致演員背部拉傷[16][36]:55–56。劇組備有兩個輕型背包,其一為中空但外表一致,用於拍攝遠景畫面,另一個是泡沫橡膠製成,用於動作場面[16][50]。特效總監查克·加斯帕爾根據戴恩的設計製作玻璃纖維道具,用橡膠模製作完全相同的玻璃纖維外殼[36]:55–56。「中微子棒」頂端的閃光燈為動畫師繪製質子流提供原點[16]。劇組用假牆配合煙火技術,營造質子流造成破壞的效果[31]。「精神動力能量計」道具是用艾奧納SP-1手持式擦鞋機做底,上面固定照明和電子設備[36]:59。技術裝備設計避免花哨和光亮,突出人物科學背景和自製設備的特點[31]。
艾克洛德的初版劇本寫有捉鬼車,他和約翰·達維基斯為車輛設計提供早期構想。戴恩繪製捉鬼車內外詳細圖紙,督導工作人員把1959年產凱迪拉克米勒-流星改裝成捉鬼車。[51]據艾克洛德透露,片中捉鬼車是「救護車改裝成靈車,又改回救護車」[52]。早期構想是用黑色汽車配上紫色和白色閃光燈,產生超自然意味光芒,但在攝影師拉茲洛·科瓦奇指出晚上拍深色漆效果不理想後作罷。捉鬼車的構想還有奇幻色彩,如分解物質和跨維度旅行功能。劇組購買兩輛車,另一輛用於改裝前的鏡頭。[51]戴恩設計的高科技屋頂設施包括定向天線、空調機組、儲物箱、雷達天線罩[36]:41–42。受尺寸限制,屋頂支架空運到曼哈頓,捉鬼車則是用火車拉到美國東岸[30]。音效設計理察·貝格斯錄製豹子咆哮的聲音,經過剪輯並倒著播放充當報警音效[36]:41–42。
商標與布景
[編輯]根據艾克洛德創作的劇本,魔鬼剋星制服和捉鬼車上的商標主體是禁止符號和困住的鬼魂,是「維京人」的原創構想[53][54]。最終設計由自願充當本片美術總監的格羅斯負責。道具與布景都需要商標,故需儘快確定圖案,格羅斯與老闆影業畫師兼生物設計顧問布倫特·博茨合作,博茨畫出定稿,R/GA為片頭製作商標動畫。格羅斯稱商標有兩版,其一在斜線位置有「魔鬼剋星」字樣。他對商標外觀不滿意,將其翻轉,斜線變成左上至右下,隨後眾人決定去掉文字。格羅斯稱,電影在歐洲發行顯示的商標才是「正確」版本,美國的不得標誌斜線是左下至右上,美國公映版顯示的商標也是如此。[53]
麥迪賈克聘請約翰·德奎爾任美術指導[15]。劇本沒有明確戈澤從何處現身,德奎爾根據劇本在達娜所住公寓樓頂畫出打開的巨大水晶門[15]。劇組在伯班克製片廠地段12號錄音棚建造片中虛構的中央公園西55號屋頂,布景規模在電影史上名列前茅,周圍是360度巨幅環形繪畫。繪畫期間的照明消耗大量電力,製片廠只能在需要使用時加裝四台發電機並切斷別處供電。[9][31][55]為製作背景動畫,劇組還用細線吊起飛機等小模型[9]。布景搭在離地三層樓高,以便從下方角度攝製[16]。
布景重建達娜所住公寓樓的最下面三層和鄰街部分用於拍攝,如片尾高潮部分的地震橋段,劇組用液壓設備抬升破碎的街道[7][36]:38–39。支離破碎的道路與實際位置隔開,用於兩組鏡頭無縫銜接[31]。德奎爾稱:「大家要在一個晚上時間內裝扮街道。下午眾人回家時一切正常,早上老太太溜狗時整條街就像火山爆發。人們自然紛紛向紐約警局投訴,總機響個不停。」[36]:39公寓樓向外爆炸的特技鏡頭開拍時韋弗就在現場[16],她在空中旋轉的鏡頭是在片場用替身結合機械臂達成,雷德曼根據與魔術師道格·亨寧合作學來的經驗把機械臂藏在窗簾里[7]。
發行
[編輯]試映與營銷
[編輯]《魔鬼剋星》於1984年2月3日試映,此時特效鏡頭尚未完工,以便判斷電影喜劇效果。雷特曼覺得棉花糖人與電影其餘部分的現實風格背道而馳,擔心觀眾不買帳。[15]他還記得約有兩百人在街頭接受邀請走進伯班克地段影院觀看試映,到圖書館開館橋段時他就知道穩了。圖書館員變成怪物時觀眾有些害怕,又有人大笑,還有人報以掌聲。[15]決定命運的棉花糖人橋段反響類似,雷特曼深知無需再重拍任何鏡頭[9][15]。面向業界同行的試映反響不及普通觀眾,普賴斯記得自己大笑時,其他觀眾只是面無表情地坐著,他認為這只是同行不希望本片成功。默瑞與艾克洛德的經紀人麥可·奧維茨記得某高管言道:「別擔心,我們別會犯錯誤」;但哥倫比亞影業母公司可口可樂董事長勞勃·戈伊蘇埃塔一度表示:「老天,咱們的衣服都要輸沒啦。」[8][56]
電影首映前數月發布的懸念式預告片以「鬼怪免進」商標為主,確保圖案早早深入人心,在不透露片名和明星身份的前提下推動觀眾興趣[1][57]。另有院線預告片包含受話方付費電話號碼,打通後可與默瑞和艾克洛德通話,前後六周里每小時約有千人致電[13],兩人還在院線業主大會「ShoWest」為本片宣傳[58]。哥倫比亞影業花費約一千萬美元營銷經費,其中印刷品225萬,宣傳品100萬,700萬廣告和雜項開支包括首映典禮媒體食宿和醫院開銷[59]。考慮預算和營銷費用,估計本片至少要進帳八千萬美元才能獲利[11]:22。
票房
[編輯]《魔鬼剋星》1984年6月7日在韋斯特伍德阿夫柯影院首映,次日再在北美洲1339家院線公映[1][60]。電影在美國和加拿大公映首周末收入1360萬美元,平均每家電影院10040美元[注 4],領先同樣新上映的恐怖喜劇片《小精靈》(1250萬美元),以及上映第三周的冒險片《魔宮傳奇》(1200萬美元)登頂票房榜[60][61]。影片公映首周票房增至2310萬美元[注 5],是《窈窕淑男》(1982年)後哥倫比亞影業首部票房大片[1][56][62][63]。《魔鬼剋星》連續七周登頂票房榜,收入近1.47億美元,直到八月上旬才被《紫雨》擠下[64][65][66]。一周後本片回歸榜首,隨後連續五周排第二,僅次於動作片《紅潮入侵》或驚悚片《黑色手銬》[67][68][69]。《魔鬼剋星》連續16周位居票房榜三甲,十月下旬才逐漸跌出前十,公映30周後才在1985年初下線[62][70]。電影很快就成為賣座大片,超越《魔宮傳奇》登頂暑期票房榜,2.29億美元進帳在1984年電影排第二[注 6],比12月中旬上映的艾迪·墨菲主演動作喜劇《比佛利山超級警探》只少五百萬美元[15][71]。此外,《魔鬼剋星》還打破《動物屋》的喜劇片歷史票房紀錄,直到半年後被《比佛利山超級警探》超越[9][70][71]。
根據談判條款,哥倫比亞影業可拿走半數或扣除花銷後的九成票房,從中選擇偏高的一種。從實際表現來看第二種明顯更高,製片商拿到七成三票房利潤,估計達1.28億美元。[59][注 7]主要演員拿到毛利或淨利分成[1],《洛杉磯時報》1987年發文估計單默瑞就進帳兩到三千萬美元[72][注 8]。美加以外國家和地區的票房缺乏詳細紀錄,估計為5300萬美元,把影片全球總票房提升到2.82億美元[60][注 9]同年許多電影日後成為80年代的標誌,如《小精靈》、《小子難纏》、《魔鬼終結者》、《半夜鬼上床》、《綠寶石》、《大魔域》。此外,1984年還是電影史上首次出現四部作品票房過億。[73]
1985年8月《魔鬼剋星》在美國和加拿大重新發行,前後五周收入940萬美元,票房總額升至2.39億美元[74][75],從《比佛利山超級警探》手中奪得80年代喜劇票房冠軍寶座[71]。2014年8月《魔鬼剋星》30周年之際,電影修復重製版在美加兩國七百家院線上映,收入350萬美元,票房總額升至2.42億美元[76][77]。影片還在特別活動及其他周年慶限量上映[78][79],加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估計《魔鬼剋星》的全球收入達2.95億美元[60]。
反響
[編輯]專業評價
[編輯]《魔鬼剋星》公映後普受好評[1][80],羅傑·埃伯特評分三星半(最高四星),稱特效導向大片與「狡猾」對白如此完美融合的佳作難得一見;他認可本片特效為演員表演服務而非本末倒置,還稱壯觀特效往往與喜劇相剋,本片是罕見的例外。埃伯特指出,身為主流電影,《魔鬼剋星》能有那麼多值得引述的台詞實在難得可貴。[81]約瑟夫·蓋爾米斯在《新聞日報》把影片歸入青少年奇幻片,稱魔鬼剋星總部消防站就像配備消防滑杆和捉鬼車的蝙蝠洞[82]。
《德瑟雷特新聞報》的克里斯多福·希克斯讚揚雷特曼導演功底更上一層樓,劇組沒有把本片拍得像前作《瘋狂高爾夫》與《烏龍大頭兵》那麼粗俗,力爭令幽默更具創意,追求真正的驚悚。不過他批評結局「用力過猛」、喪失幽默感,只不過片中那麼多「未曾一見的鬼魂」對整體觀感不無小補。[83]珍妮特·馬斯林同樣認為末日般的結局有些失控,影片在小場面捉鬼橋段表現最佳[84]。戴夫·凱爾認為雷特曼擅長即興喜劇,但在特效逐漸升級之際喪失對本片的掌控[85]。
亞瑟·奈特認可《魔鬼剋星》輕鬆的喜劇風格,稱劇情雖然「原始」,但對創作《肉丸》與《動物屋》的團隊來說,本片「遠比預期更精緻、更有格調」,他特別稱讚謝爾頓·卡恩與大衛·布萊威特的剪輯維持影片喜劇和動作節奏[86]。彼得·崔維斯認為電影的幽默和視覺噱頭不上檯面,但連串「胡說八道」的喜劇效果實在令人難以抗拒,可比超自然恐怖片《大法師》改請喜劇組合艾博特與科斯蒂洛主演[87]。《時代雜誌》刊登理察·席克爾的文章,稱電影故意惡搞其他鬼片,把特效做得特別「俗氣」。在他看來,演職人員高屋建瓴是本片贏得讚譽的重要原因。[88][89]大衛·安森通過《新聞周刊》稱讚本片堪稱團體協作典範,大家「都朝放鬆乃至精神錯亂的目標努力」,是暑期胡說八道電影傑作[90]。《綜藝》發文稱本片「製作奢華」,但過上些許時日就會為人遺忘[91]。
影評人一致認可默瑞的演出[83][88][89][92][93]。吉恩·西斯克爾認為電影的特效很無聊,幸好有默瑞敏感的喜劇天賦彌補[92]。《綜藝》特別稱讚默瑞的肢體與即興喜劇演出令人青眼相看[91];希克斯看法類似,覺得默瑞在本片的演出遠超以往[83]。西斯克爾認為扮演彼得堪稱一生難求的機遇,默瑞標誌般的喜劇風格在本片充分展現[88][89]。蓋爾米斯讚揚默瑞在劇情局勢趨於嚴肅之際仍然毫不理會,維持電影喜劇基調[82]。
默瑞、艾克洛德、雷米斯的演出互動贏得普遍認可[87][92]。西斯克爾稱讚艾克洛德與雷米斯的「優雅」表現,凸顯默瑞的精彩演出[88][89]。崔維斯與蓋爾米斯認為三位主角的合作效果出眾[82][87],希克斯稱三位主演似乎「想當80年代的馬克斯兄弟」[83]。凱爾稱艾克洛德與雷米斯的發揮空間尚有不足,不過默瑞念台詞時的冷面笑匠作風值得稱讚[85]。《紐約客》的寶琳·凱爾認為三人間的化學效應尚有不足,除默瑞表現突出外,另外兩人的實質貢獻有限。在她看來,默瑞的台詞表現出色,但往往曲高和寡,無人響應。[93]馬斯林指出,對於那些機智、連貫不足的電影而言,默瑞的才華特別有價值,他飾演的人物往往無所事事,導致劇情淪為次要、為特效服務之際,角色面臨的問題仍未解決。不過,馬斯林認可韋弗的演出,堪稱默瑞的「絕對陪襯」。[84]《綜藝》認為電影邀請多位頂級笑匠出演,但相互缺乏協作實屬不智[91]。西斯克爾認可人物互動,但對劇情後期新增哈德森的角色不以為然,人物發展也不足,令人感覺他在片中只是吸引票房的擺設[92]。
榮譽
[編輯]《魔鬼剋星》入圍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小雷·帕克爾創作的電影同名插曲)、最佳視覺效果(約翰·布魯諾、理察·艾德蘭德、查克·加斯帕爾、馬克·瓦爾戈)兩項大獎,分別不敵史提夫·汪達為《紅衣女郎》創作的插曲《電話訴衷腸》和電影《魔宮傳奇》[12][94]。本片還入圍第42屆金球獎最佳影片(音樂劇/喜劇類)[95]、最佳電影男主角(音樂劇/喜劇類,默瑞)[96]、最佳原創歌曲,分別不敵《綠寶石》、《雙喜臨門》(達德利·摩爾)、《電話訴衷腸》[97]。帕克爾創作的插曲拿下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創歌曲,艾德蘭德入圍最佳視覺效果但同樣不敵《魔宮傳奇》[98]。此外,本片還在第12屆土星獎角逐拿下最佳奇幻片獎[99]。
公映後
[編輯]餘波
[編輯]小雷·帕克爾創作的電影同名插曲登頂1984年《告示牌》百強單曲榜並保持三周,共上榜21周[41][100],估計歌曲令本片票房加碼兩千萬美元[101]。眾多名流在雷特曼執導的同名大賣音樂視頻客串出鏡[1][41][42]。電影公映不久,休易·路易斯以涉嫌剽竊他1983年歌曲《想要新藥》的罪名起訴帕克爾[1][42],案件1985年達成庭外和解[10][42],帕克爾後反訴路易斯違反該案保密協議[42]。1984年,鬼馬小精靈版權方哈維漫畫起訴哥倫比亞影業要求五千萬美元賠償並銷毀所有底片拷貝,宣稱魔鬼剋星商標是根據哈維漫畫持有版權的角色「胖鬼」創作。法庭裁定哥倫比亞影業勝訴。[102][103]
默瑞在本片公映後息影四年,自稱《魔鬼剋星》大賣預示他以後都不會再有更大的成就,個人項目《刀鋒走險》慘澹收場更令他心灰意冷。1988年聖誕喜劇《孤寒財主》是默瑞此後首度扮演主人翁,[104][105]電影宣傳標語稱他「回歸鬼魂界」[54][106]。雷特曼1989年接受採訪時表示,世人對《魔鬼剋星》與他的其他作品缺乏尊重,根本沒有嚴肅對待的意願,令他頗感失望。在他看來,許多人眼中的本片「不過又一部動作喜劇」。[105]
哈德森對《魔鬼剋星》的感覺很複雜,對原版劇本更加豐滿的人物在成片邊緣化頗感遺憾,認為電影對他的演藝事業缺乏助力,至少沒達到個人期望或他人承諾。哈德森2014年接受採訪時自稱很喜歡溫斯頓,角色不乏優秀台詞,感謝影迷認可,但他總覺得人物可有可無,令人愛恨交加,難以滿足。[20]阿瑟頓飾演的派克在片中被斥「不是男人」,他還稱,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還在街頭遇到影迷以此相稱,令他深感憤怒[7][25]。
家用媒體
[編輯]《魔鬼剋星》的VHS錄影帶1985年10月面世,派拉蒙影業計劃趕在本片前一天發布同樣大賣的《比佛利山超級警探》錄影帶,哥倫比業影業為避免直接競爭提前一周發行。錄影帶定價79.95美元,本來市場前景良好,但顯然無法同《比佛利山超級警探》低至29.95美元的定價競爭[注 10]。製片商為錄影帶發行投入一百萬美元用於廣告宣傳,發行首周在錄影帶暢銷榜排第十,哥倫比亞轉讓錄影帶生產和分銷權約賺得兩千萬美元[107][108][109]。《魔鬼剋星》41萬本VHS錄影帶的訂購量創下新紀錄,但幾個月後就被42.5萬本《第一滴血2》超越。1986年2月,估計電影VHS錄影帶已售出40萬本,收入3200萬美元,在1985年電影VHS暢銷榜排第三,僅次於《星艦迷航記3:石破天驚》(42.5萬本,1270萬美元)和《比佛利山超級警探》(140萬本,4190萬美元)。[110]
影片1989年發布人氣顯著回升的鐳射影碟,除單碟版外還有包含刪除片段、分屏特效演示、劇本等花絮的雙碟特別版。1999年電影DVD發布之際雷特曼接受採訪,承認未參與鐳射影碟編排,對其中大幅提升亮度、觀眾能看清所有接景線條,突出特效破綻的處理頗感難堪。[111][112][113]《魔鬼剋星》2008年經必恩威科技快閃記憶體盤發布,是史上首部以快閃記憶體盤發布的長片電影[114]。
2009、2014、2019年分別是電影25、30、35周年,同期發布的藍光光碟包含4K解析度重製視頻品質正片、刪除鏡頭、備用拍攝素材、影迷訪談,艾克洛德、雷米斯、雷特曼、麥迪賈克等演職人員評論音軌。35周年版提供限量鋼製書皮包裝,包含「德梅林堡」等尚未公開的被剪鏡頭。[115][116][117]帕克爾創作的電影同名插曲經特別版黑膠唱片發布,一種能在黑暗中發光,另一種呈白色,夾層包裝還有棉花糖香[118][119]。2019年6月,伯恩斯坦譜寫的配樂經雷射唱片、數字下載、黑膠唱片發布,發含四首未面世曲目和伯恩斯坦之子彼得的評論音軌[120]。
商品
[編輯]《魔鬼剋星》問世之際,電影商品尚屬新鮮事物,製片商是在《星際大戰》周邊商品大賣後才逐漸跟進[121]。《魔鬼剋星》表現遠超預期,哥倫比亞影業沒有制訂全面的周邊商品銷售計劃,無法充分利用電影人氣巔峰時期的優勢[122]。不過他們把頗具人氣的「鬼魂免進」商標印上各種商品,產生額外收入[123]。大部分熱賣商品是1986年熱門動畫衍生劇《英雄榜》問世後購買版權的其他企業所推[122],直接源自本片的商品起初銷售疲軟,直到《英雄榜》開播才改善,該劇1988年產生的商品銷售收入達兩億美元,魔鬼剋星質子背包是同年英國最流行的玩具[124][121]。電影上映同期發售的同名遊戲頗為暢銷[125],影片還有兩部改編小說,其中拉里·米爾恩的同名作品與本片同期發布,理察·穆勒的《魔鬼剋星:超自然奇觀》1985年問世[5]。雷米斯1985年推出注釋劇本《製作魔鬼剋星》[8]。
電影周邊商品包括配樂唱片、動作人偶、圖書、萬聖節服飾、捉鬼車與消防站等各種樂高和摩比套裝[126][127]、圖版遊戲[128][129]、角子機[130]、彈珠台[131]、搖頭娃娃、雕像、複製道具、霓虹燈招牌、冰塊模、積木人、撲滿[122]、Funko人偶[132]、鞋類[133]、飯盒、早餐麥片[70]。以斯林姆為原型的美汁源Hi-C柑橘味飲料1987年發售後大賣,直到2001年才停產[126]。斯林姆成為熱門標誌人物,電子遊戲、玩具、動畫、續作、牙膏、果汁盒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44]。市場上還出現魔鬼剋星與MIB星際戰警[134]、《忍者龜》[135][126]、《變形金剛》[136]、世界摔角娛樂等作品的跨界產品[137]。
主題分析
[編輯]資本主義與私營工業
[編輯]正如學者克里斯汀·愛麗絲·科科斯所言,《魔鬼剋星》「諷刺學術界、知識階層、城市政府、雅皮士、稅務專業人士、冷漠的紐約人」[138]:232。還有評論認為本片是順應時代的典範,應和共和黨、自由主義、新自由派理念,特別是美國總統隆納·雷根大力推廣的雷根經濟學[139]:76,93[140][141][142]。里根經濟學注重限制政府支出、制訂有利於自由市場、維護企業家職能、追求利潤、個人主觀努力為導向私營部門利益的規則[140][141][142]。分析人士指出,《魔鬼剋星》劇情背景便是傲慢無能的政府官僚(派克)千方百計阻撓小型私人企業發展,導致關押鬼魂的設施受損,城內群魔亂舞,進而迎來戈澤[140][141]。伊根在派克帶人企圖中止魔鬼剋星作業時強調「這是私人財產」[142],以此可見片中真正的大反派是派克而非戈澤[141][142]。文章還指出,三人被大學解僱,艾克洛德扮演的雷心情不好,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的公共資金項目根本不需要他們,雷只能到「要求成果」的私營部門工作[142]。導演雷特曼自認「保守自由派」[142][143]。
《華盛頓觀察家報》刊文稱,片中私營部門趕到紐約收費對抗超自然力量,政府完全無能為力[142][139]:96。《Vox》指出,市長身為政府代表,是在聽聞魔鬼剋星能挽救「數以百萬計的登記選民」生命才決定放人,政府官員的行為動機不過是保住官職[140]。市長的決定同樣基於意識形態:要麼支持魔鬼剋星代表的私有化自由市場,要麼是派克代表的政府機關[139]:99–100。就連警察都無法對抗超自然力量,只能把路易斯交給魔鬼剋星[139]:96。作家拉爾夫·克萊爾認為魔鬼剋星以廢棄消防站為總部,用車是舊救護車改裝,兩者都是公共服務經營不景氣的拋售品[139]:100。科科斯認為魔鬼剋星是美式自由思想範例,代表民間對抗導致問題惡化的政府過度干預[138]:233。
克萊爾聲稱,美國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深陷泥潭,《魔鬼剋星》反映社會轉為支持自由市場的傾向,許多電影把紐約描繪成犯罪猖獗、秩序崩潰的混亂泥潭,如《計程車司機》(1976年)、《殺神輓歌》(1979年)、《紐約大逃亡》(1981年)[139]:76,93,95–96。《魔鬼剋星》在克萊爾稱為「純資本主義」的經濟復甦開始時誕生,強調私有化並放寬管制,以便私營部門取代政府[139]:76,93。市長需要外包來解決鬼魂問題,反映現實中的紐約政府把大面積房產讓給企業刺激經濟復甦[139]:95–96。雷受命清除頭腦中的所有想法後除消費主義吉祥物外什麼都想不起來,又如達娜是在印有消費主義圖案的冰箱裡看到祖魯,兩者均可視為資本主義例證[139]:100–101。
不平等、移民、污染
[編輯]分析人士認為片中鬼魂代表犯罪、無家可歸、污染、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138]:233[139]:96–98。科科斯認為電影對政府和環境監管抱負面看法[138]:232–233,鬼魂代表污染物和環境破壞殘留,反映現實政府拒不承認影響人類的環境問題[138]:233,235。特別是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根本不相信魔鬼剋星是在抓捕鬼魂或「垃圾」,魔鬼剋星反過來也不覺得有必要聽從或遵守該局指示[138]:241。魔鬼剋星把普遍存在的問題濃縮至小範圍,在人口稠密區建造危險容器,同時又只有他們才知道這到底有多危險[138]:235,244。相比之下,嚴格遵守政府規章的派克關閉容器,進而導致局勢顯著惡化[138]:257。
克萊爾認為鬼魂代表紐約面臨的流浪漢和少數族裔問題。曾是人類的鬼魂不受承認,被魔鬼剋星當成社會妨害因素轉移到惡劣環境,與現實中的移居開發類似。魔鬼剋星收費不菲,所以通常是為塞吉威克酒店、達娜這類富人階層服務,貧窮的華裔只能用肉付款。[139]:96–98[144]克萊爾進而指出,魔鬼剋星以此推動紐約復興,但忽視貧民與喪失權利人士為此付出的代價[139]:101–102。作家佐拉·克拉克指出,電影構想階段曾有最終棄用的華人鬼魂概念畫作,長辮與斗笠類似傳統印象里的華人移民形象[144]。
不成熟
[編輯]作家妮可·馬修斯認為,電影以成人與兒童觀眾為目標,故核心人物形象很不成熟、甚至有些幼稚[145]:110。影評人文森特·坎比指出,本片獲利的重要賣點是吸引兒童觀眾,令他們「能對深陷中年危機、渴望用硬紙板彎刀與海盜作戰的40歲男子感同身受」[145]:111。片中彼得·威克曼幼稚的嘲諷旨在緩和局勢、深化敘事。作家吉姆·威利聲稱,《魔鬼剋星》與續集基調變化顯著,主人翁在原作只是受僱工人從事本職工作,續集變成拯救城市的崇高英雄,在原作屬於實用工具的彼得到續集就變成搞笑段子手。[146]目標觀眾以男子為主,導致女角色寥寥無幾,對整體劇情無關緊要[145]:105。簡·克里斯普稱,達娜在冰箱裡發現祖魯,代表人們眼中女人總和家庭、廚房聯繫在一起的傳統印象[147]。
影響
[編輯]《魔鬼剋星》是早期大片代表,有效開創融合喜劇、科幻、恐怖、驚悚的新體裁,還證明《星際大戰》推動的衍生商品熱賣絕非偶然。耳熟能詳的暢銷品牌能用於推廣衍生產品,電影業據此形成商業模式並運作至今。電影的高人氣已成必然後,製片商馬上積極擴大利潤空間,把單部作品轉化成衍生商品及電視等傳媒,把獲利周期延長到影片退出院線很久之後。[123]
娛樂業觀察人士認為,本片與《周六夜現場》對20世紀80年代初人們對紐約印象的扭轉功不可沒[8][148]。韋弗覺得電影就像「寫給紐約和紐約人的情書……(片中)看門人所言「有人帶美洲獅參加聚會」,這話真太紐約了。棉花糖蓋住大家時,各種各樣的紐約人在為我們歡呼……這在我印象里可謂非常感人。」[36]:39[57]《魔鬼剋星》還推動縮小電影和電視演員的差距,星探麥可·奧維茨稱電影公映前,電視演員走上大銀幕時只能出演小角色[8][148]。雷特曼感嘆影片經久不衰,稱「孩子們都擔心死亡和……類似鬼的事物。看到《魔鬼剋星》後就像對這些恐懼能夠自控,還能以某種形式減輕,一切都沒那麼可怕。父母同孩子一起觀看本片,他們欣賞的層次不同,但完全可以一起觀賞。」[15]
文化影響
[編輯]《魔鬼剋星》公映後成為極具影響的文化現象[8][57][123][149]。同名主題歌是暢銷金曲,1984年萬聖節扮成片中主人翁的孩子占多數[8][123][150]。電影對流行文化影響深遠,有特效主導喜劇片開山之作美譽[8][57][123][149]。電影基本劇情是團體協作對抗異世界威脅,由此形成後來者不乏熱門大片的新喜劇類型,如《MIB星際戰警》(1997年)、《進化特區》(2001年)、《巡邏驚很大》(2012年)、《降魔戰警》(2013年)、《世界大對戰》(2015年)[54][151][152]。2015年,本片因「文化、歷史和美學領域的顯著成就」,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影片登記表。雷特曼對此表示:「很榮幸得知以圖書館鬼魂開局的電影如今在國會圖書館書架上已有一席之地」。[153]
1984年利用《魔鬼剋星》文化現象的廣告有數十種之多,商品範圍五花八門,如航空公司、牙科、房地產。地方乃至國家層面到處都有以「剋星」結尾的新詞,如涉及聯邦預算時出現「預算剋星」,農業對應「莊稼剋星」,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對應「核剋星」、衛生對應「垃圾剋星」、泛美航空對應「價格剋星」。「鬼魂免進」商標也經修改來抗議政壇候選人里根、沃爾特·蒙代爾,甚至華特迪士尼公司職員罷工時換成米老鼠圖案。[154]帕克爾所創歌曲的歌詞「你要打電話找誰?」也成為流行文化辭彙[42];默瑞在片尾對抗戈澤時把劇本台詞「我要把這傢伙烤熟」即興發揮成「這小東西熟了」,意指對方完蛋大吉,這很可能是詞語「烤熟」(原詞有「烤麵包」之意)史上首次當成俚語[155]。
《魔鬼剋星》迅速吸引忠實影迷追隨,此後多年繼續蓬勃發展[126]。電影在主流市場大賣的同時又有邪典大片代表美譽[52][156][157],引發全球觀眾追捧,催生影迷俱樂部、自製視頻[158]、美術品[159]、集會[160]。影迷不時身穿魔鬼剋星服飾闖進紐約公共圖書館閱覽室[8]。2016年群眾募資紀錄片《魔鬼剋星》(漢語譯名相同,英語原名不同)講述影迷的故事、電影對他們人生的影響,穿插艾克洛德、雷特曼、韋弗等演職人員訪談[161][162]。2020年紀錄片《清理城市:紀念魔鬼剋星》詳細介紹電影製作過程[163]。本片紀念品人氣很高,曾在銀幕亮相的質子背包2012年經拍賣以16.9萬美元高價成交[164]。2017年新發現的甲龍化石按戈澤仆叢起名「脛骨破壞者祖魯」[165][166]。
佛羅里達環球影城1990至1996年上演《魔鬼剋星》改編的舞台演出,其中包含大量特效,主要根據片尾主人翁大戰戈澤展開。好萊塢環球影城2019年萬聖恐怖夜活動的鬼屋旅遊景點包含本片地點、人物、鬼怪[167][149]。電影[42][168][169][170]、電視[171]、電子遊戲等各種傳媒明確提及《魔鬼剋星》或致敬[172][173]。艾克洛德在1995年電影《鬼馬小精靈》客串飾演雷·史坦茲[168],片尾的慶祝遊戲為2012年超級英雄片《復仇者聯盟》結尾提供靈感,展現世界各地居民慶祝電影同名團體戰勝外星侵略者[174]。
時代考驗
[編輯]白駒過隙,《魔鬼剋星》頂住時間考驗,積極反響延續多年,在喜劇電影史上已有一席之地[126]。影片登上2013年參考書《死前必看的1001部電影》[175]。2014年《魔鬼剋星》30周年之際,《好萊塢報道》的娛樂業投票將本片排在影史佳片第77位[176]。《Time Out》同年給予《魔鬼剋星》五星(最高)好評並有「純粹狂歡」美譽[177]。《帝國雜誌》讀者投票評選百大佳片,本片排第68[178]。2014年《滾石》讀者經投票把《魔鬼剋星》排在20世紀80年代佳片第九位[179]。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共收集本片73篇評論,認可度達九成七,平均評分8.1(最高十分)。網站共識寫道:「特效與喜劇極具感染力的有趣組合,比爾面無表情的演出令人捧腹,引領大量了不起的喜劇轉折。」[180]Metacritic根據八篇評論打出平均分71(最高100),代表「普遍好評」[181]。
2001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百年百大喜劇片,《魔鬼剋星》排第28[182]。《國家評論》2009年評選過去25年25部最佳保守派電影,本片排第十,強調影片把「以規管為樂」的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描繪成反派,最後全靠私營部門挽回局面[183]。2015年11月,電影劇本在美國編劇工會評選的101部最有趣劇本排第14[184]。英國廣播公司2017年邀請52個國家和地區的253名評論家(118男、135女)評選史上最搞笑電影,《魔鬼剋星》位居第95[185]。
眾多傳媒把《魔鬼剋星》評為20世紀80年代影壇傑作,其中Film.com第二[186]、《Time Out》第五[187]、《入圍名單》雜誌第六[188]、《Complex》雜誌第15[189]、《帝國雜誌》第31[190],還登上Filmsite網站未排名的榜單[191]。影片亮相許多媒體評選的最佳喜劇片榜,在《娛樂周刊》排第一[192]、IGN排第四[193]、《帝國雜誌》排第十[194]、《每日電訊報》第25[195]、爛番茄網站第45[196],爛番茄評比三百部必看電影(未排名),本片再度上榜[197]。此外,電影還在最佳科幻片[198]、最佳科幻喜劇[199]、最佳暑期大片評選榜上有名[70][200]。《帝國雜誌》2006年評選「偉大電影角色百強」,默瑞飾演的彼得·威克曼位居第44[201],2020年再度評選升至第31[202]。
續作與改編
[編輯]電影叫好叫座,催生包括動畫電視劇、續集與重啟電影在內的魔鬼剋星系列[203]。1986年的動畫電視劇《英雄榜》持續播映六年,播出七季共140集,該劇又催生漫畫、商品,還有以斯林姆為核心的節目,並在1997年推出電視劇續作《捉鬼特攻隊》[203][204]。1989年的續集電影《魔鬼剋星2》打破多項票房紀錄,估計首周末觀影人數超原作兩百萬,但無論票房總成績還是評論都有不及[205][206]。演員和角色的人氣還在,《魔鬼剋星》仍有望推出第二部續作[206],但因默瑞無意參與持續多年缺乏進展。他在2009年接受採訪時表示:
我們拍了(《魔鬼剋星2》),但我不大滿意,在我看來只有第一部才有實際價值,續集沒啥意思……成片(與原有構想)完全不同……至少我對第二部非常失望,根本沒考慮《魔鬼剋星3》[207]。
艾克洛德直到21世紀10年代初都沒有放棄下一部續集的開發計劃[206],他和雷米斯為2009年的《魔鬼剋星:電子遊戲》情節創作擔任顧問,兩人和莫瑞、哈德森、波茨、阿瑟頓均為遊戲配音。故事情節發生在《魔鬼剋星2》過去兩年後,玩家是捉鬼大隊新成員,對付與戈澤有關的鬼魂威脅。遊戲廣受好評,情節表述獲獎項提名,艾克洛德聲稱該作「本質上就是第三部電影」。[206][208]原作首部續作小說《魔鬼剋星歸來》原計劃2004年發售,但尚未落實出版社便告破產。另外還有許多漫畫作品延繼電影人物旅程,走遍世界各地甚至到達其他空間。[126][209]
2014年雷米斯去世後,雷特曼認為與雷米斯、艾克洛德、默瑞共同掌控版權對系列作品發展不利,開始與哥倫比亞影業談判轉讓版權,還花兩周說服默瑞。他沒有透露交易細節,只表示「創作者能讓我們和後人的生活過得充實」。雷特曼與艾克洛德創辦鬼魂製片公司延續和擴張《魔鬼剋星》系列,首先推出的是2016年重啟之作《魔鬼剋星》,保羅·費格執導[210][211][212][213]。該片上映前飽受爭議,發行後評價不一,淪為票房炸彈[214][215][216][217]。2019年,《魔鬼剋星》前兩部電影的新版續集計劃公布,片名《魔鬼剋星 未來世》,雷特曼之子賈森執導,2021年11月上映[218][219]。
注釋
[編輯]- ^ 《魔鬼剋星》背後製片公司是哥倫比亞-德爾斐製片與丹·艾克洛德旗下的黑犀牛公司[1][2]。
- ^ 1983年落實丹·艾克洛德原版構想所需兩億美元相當於2023年611827598美元。
- ^ 1984年的2500至3000萬美元相當於2023年7648萬至9177萬美元。
- ^ 相當於2023年3989萬2023美元。
- ^ 相當於2023年6775萬美元。
- ^ 相當於2023年6.72億美元。
- ^ 相當於2023年3.75億美元。
- ^ 相當於2023年5865萬至8798萬美元。
- ^ 相當於2023年8.27億美元。
- ^ 1985年的79.95和29.95美元分別相當於2023年226.00美元和85.00美元。
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Ghostbusters (1984).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 ^ Freeman, Hadley. My favourite film: Ghostbusters. The Guardian. 2011-10-27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 ^ 3.0 3.1 3.2 3.3 Castrodale, Jelisa. 3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hostbusters on Its 30th Anniversary. People. 2014-06-06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hostbusters librarian actress Alice Drummond dies aged 88. BBC News Online. 2016-12-05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5.0 5.1 5.2 5.3 Kiang, Jessica. 5 Thing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Ghostbusters. IndieWire. 2012-06-08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 ^ 6.0 6.1 Numerous Supporting Cast, Crew Added To Ghostbusters™ Fan Fest Presented By Wizard World June 7–8. wizardworld.com. 2019-04-22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7.0 7.1 7.2 7.3 7.4 7.5 7.6 Kirk, Jeremy. 36 Things We Learned From the Ghostbusters Commentary Track. Film School Rejects. 2011-08-09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Blume, Lesley M. M. The Making of Ghostbusters: How Dan Aykroyd, Harold Ramis, and "The Murricane" Built "The Perfect Comedy". Vanity Fair. 2014-06-04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3).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Galloway, Stephen. The Making of a Comedy Classic: Director Ivan Reitman Spills the Secrets Behind the Original Ghostbuster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7-15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1).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Matloff, Jason. An Oral History of Ghostbusters. Esquire. 2014-02-24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6).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McCabe, Joseph. Bustin' Out a Classic (PDF). The Complete SFX Guide to Ghostbusters (United Kingdom). 2016 [2021-11-16].
- ^ 12.0 12.1 12.2 12.3 Kobylanski, David. You Know Who To Call Part 1: A Detailed History of the Ghostbusters Movies, Cartoons, Comics, and Merchandise. Collider. 2013-10-31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 ^ 13.0 13.1 13.2 Hawkes, Rebecca. Ghostbusters: 10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the original movie. The Daily Telegraph. 2016-06-08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Thompson, Derek. How Hollywood Accounting Can Make a $450 Million Movie 'Unprofitable'. The Atlantic. 2011-09-14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8).
-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Wood, Jennifer. Ivan Reitman: Why We're Still Talking About Ghostbusters 30 Years Later. Rolling Stone. 2016-07-06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Thomas, Craig. Ghostbusters: saluting the effects of the original movie. Den of Geek. 2016-05-18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Tyler, Adrienne. Ghostbusters Cast: The Actors Who Almost Played The Main Characters. Screen Rant. 2020-03-15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5).
- ^ 18.0 18.1 Collin, Robbie. Who Are You Calling A Washed-Up Superhero?. The Daily Telegraph. 2015-02-25 [2020-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Pyne, Holly. 30 things you (probably) didn't know about Ghostbusters. ShortList. 2011-08-17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1).
- ^ 20.0 20.1 Hudson, Ernie. The painful what-if that haunts 'Ghostbuster' Ernie Hudson.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11-05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0).
- ^ Evans, Bradford. The Lost Roles of Eddie Murphy. Vulture. 2011-04-07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Cronin, Brian. Movie Legends Revealed: How Ghostbusters Marginalized Winston. Comic Book Resources. 2016-07-14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1).
- ^ Parker, Ryan. 'Family Matters' Actor Reginald VelJohnson Says Everyone Still Thinks He's A Cop.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11-16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 Topel, Fred. 'Ghostbusters' Documentary Has New Surprises About the Classic Comedy and You Can Watch It for Free. CheatSheet.com. 2020-06-18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 ^ 25.0 25.1 25.2 Ghostbusters Turns 30! Here's How Bill Murray, Dan Aykroyd, Harold Ramis Ended Up Making Timeless Comedy. HuffPost. 2014-09-03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Ryan, Kyle. William Atherton. The A.V. Club. 2010-04-21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4).
- ^ Stokoe, Claire. 10 of Our Favorite Sexy Badass Female Horror Characters. Dread Central. 2016-02-11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 ^ Evans, Bradford. The Lost Roles of Ghostbusters. Vulture. 2011-05-05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 ^ Mackie, Drew. Celebrate 25 Years of The Little Mermaid with 25 Things Even Superfans May Not Know. People. 2014-09-03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1).
- ^ 30.0 30.1 30.2 Stern, Kevin. Beyond the Marquee: The Web-Series (Episode 70) – The Ghostbusters Ecto-1 Car and Designer Stephen Dane. Beyond the Marquee. 2014-09-18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Cowan, Jared. Ivan Reitman Looks Back at the Original Ghostbusters' L.A. Locations. LA Weekly. 2016-07-07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aines, Steven. One Apartment, 75 Years. New York. 2005-10-28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3).
- ^ 33.0 33.1 33.2 Winning, Joshua. How to tour New York City like a Ghostbuster – from Dana's Central Park apartment to Ghostbusters HQ. Digital Spy. 2016-05-24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Ng, David. Lincoln Center fountain, Star Of 'Ghostbusters' And 'Moonstruck,' Reopens. Los Angeles Times. 2009-10-02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3).
- ^ Budin, Jeremiah. The Ultimate Ghostbusters Map Guide To New York City. Curbed. 2014-10-07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7).
- ^ 36.00 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 36.08 36.09 36.10 36.11 Wallace, Daniel. Ghostbusters: The Ultimate Visual History. San Rafael, California: Insight Editions. 2015. ISBN 978-1-6088-7510-8.
- ^ 37.0 37.1 37.2 37.3 Konow, David. Putting Together Ghostbusters' Special Effects. Tested.com. 2015-05-07 [2020-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 ^ Anderton, Ethan. A 'Ghostbusters' Deleted Scene from 1984 Has Been Unearthed. /Film. 2017-02-17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6).
-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Larson, Randall D. Elmer Bernstein and Ghostbusters. CinemaScore: The Film Music Journal. No. 13/14 (United States). 1985: 9—10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40.0 40.1 40.2 Recorded at The Village – Elmer Bernstein's 'Ghostbusters' Score. The Village. [201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2).
- ^ 41.0 41.1 41.2 Lau, Melody. 15 Thing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the Ghostbusters Theme Song. CBC Music. 2016-07-14 [2021-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6).
- ^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Pizzo, Mike. The Freaky Legacy of the Ghostbusters Theme Song. Medium. 2016-07-14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0).
- ^ McCabe, Joseph. Ghostly Visions (PDF). The Complete SFX Guide to Ghostbusters (United Kingdom). 2016 [2021-11-11].
- ^ 44.0 44.1 44.2 Squires, John. FX Master Steve Johnson on Creating Slimer With the Help of Cocaine and John Belushi's Ghost [Exclusive]. Bloody Disgusting. 2018-04-26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45.0 45.1 Waddell, Callum. Slimer Designer (PDF). The Complete SFX Guide to Ghostbusters (United Kingdom). 2016: 42 [2021-11-11].
- ^ 46.0 46.1 46.2 46.3 46.4 McCabe, Joseph. Making Magic (PDF). The Complete SFX Guide to Ghostbusters (United Kingdom). 2016 [2021-11-10].
- ^ Story Notes for Ghostbusters. AMC.com. 2014 [201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3).
- ^ Bill Bryan – The Wizard of Foam and Plastic. stanwinstonschool.com.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3).
- ^ Liszewski, Andrew. Meet the Man Who Designed Ghostbusters' Most Iconic Props in Two Weeks. Gizmodo. 2014-09-19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 ^ 50.0 50.1 50.2 Chun, Rene. Inside The Deeply Nerdy—And Insanely Expensive—World Of Hollywood Prop Collecting. Wired. 2017-03-07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 ^ 51.0 51.1 Evans, Sean. 11 Facts About the Ghostbusters Ecto-1 You Never Knew. Drive. 2016-07-14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 ^ 52.0 52.1 McMillan, Graeme. 'Ghostbusters' Fans Get Chance to Build Their Own Ectomobile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9-06-07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53.0 53.1 53.2 Sinclair, Mark. Ghostbusters and the 'no ghost' logo. Creative Review. 2015-02-13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 ^ 54.0 54.1 54.2 Knight, Chris. Cultural Studies: Why Ghostbusters matters, and 10 things you probably didn't know about the movie. National Post. 2014-06-14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9).
- ^ Alexander, Bryan. Ghostbusters: Five scary facts about the 1984 classic. USA Today. 2014-08-31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 ^ 56.0 56.1 Rich, Joshua. High Spirit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0-06-09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57.0 57.1 57.2 57.3 Labrecque, Jeff. 1984: 'Ghostbuster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11-07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Breznican, Anthony. Watch Bill Murray and Dan Aykroyd hustle theater owners in 'Ghostbusters' clip.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9-04-05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4).
- ^ 59.0 59.1 Harmetz, Aljean. Where Movie Ticket Income Goes. The New York Times. 1987-01-28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60.0 60.1 60.2 60.3 Ghostbusters.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Domestic 1984 Weekend 23: June 8-10, 1984.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 62.0 62.1 Ghostbusters (1984) – Weekly Box Office Results.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 ^ Meyers, Kate. A Bill Murray filmography.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3-03-19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Purple Rain' Ousts 'Ghostbusters' as No. 1. The New York Times.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C22. 1984-08-01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Ghostbusters' Grosses Near 'Indiana Jones'.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2021-11-12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 ^ Domestic 1984 Week 30: July 27-August 2, 1984.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hostbusters' Regains Top Spot at Box Office. The New York Times.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C15. 1984-08-08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 ^ Domestic 1984 Week 32: August 10-16, 1984.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Domestic 1984 Week 33: August 17–23, 1984.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70.0 70.1 70.2 70.3 Labrecque, Jeff. 'Ghostbusters': Best Summer Blockbuster No. 8.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04-18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1).
- ^ 71.0 71.1 71.2 McClintock, Pamela. Box Office: How 'Ghostbusters' Compares to the First Two Film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7-19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Klady, Leonard. Ghostly Movies. Los Angeles Times. 1987-05-07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Robey, Tim. Why 1984 was the best year ever for popcorn cinema.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7-10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hostbusters (1985 Re-release).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hostbusters (1984).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3).
- ^ Labrecque, Jeff. 'Ghostbusters' gets the call for theatrical re-releas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06-05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 ^ Ghostbusters (30th Anniversary Release). Box Office Mojo.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Seikaly, Andrea. 'Ghostbusters' to Celebrate 30th Anniversary With Theatrical Re-Release. Variety. 2014-06-05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Zeitchik, Steven. With re-release, can 'Ghostbusters' pull a 'Lion King'?. Los Angeles Times. 1985-09-27 [202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 ^ "Ghostbusters'" released. History.com. 2019-06-06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8).
- ^ Ebert, Roger. Ghostbusters. RogerEbert.com. 1984-06-0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 ^ 82.0 82.1 82.2 Gelmis, Joseph. 'Ghostbusters': Newsday's 1984 review of original film. Newsday. 2016-06-0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 ^ 83.0 83.1 83.2 83.3 Hicks, Christopher. 'Ghostbusters' a funny step forward for crazy trio. Deseret News (Salt Lake City, Utah). 1984-06-08: W5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5).
- ^ 84.0 84.1 Maslin, Janet. Film: 'Ghostbusters,' with Murray and Aykroyd. The New York Times: C5. 1984-06-0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85.0 85.1 Kehr, Dave. Ghostbusters. Chicago Reader. 1984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Ghostbusters': THR's 1984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11-11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1).
- ^ 87.0 87.1 87.2 People Staff. Picks and Pans Review: Ghostbusters. People. 1984-06-1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88.0 88.1 88.2 88.3 Schickel, Richard. Exercise for Exorcists (Page 1). Time. 1984-06-11 [August 12,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4).
- ^ 89.0 89.1 89.2 89.3 Schickel, Richard. Exercise for Exorcists (Page 2). Time. 1984-06-11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 ^ Ansen, David. Got a Demon in Your Icebox?. Newsweek (New York City). 1984-06-11: 80.
- ^ 91.0 91.1 91.2 Ghost Busters. Variety. 1983-12-31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8).
- ^ 92.0 92.1 92.2 92.3 Siskel, Gene. Bill Murray busts loose with ghosts. Chicago Tribune. 1984-06-0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93.0 93.1 Kael, Pauline. The Pop Junkpile. The New Yorker (New York City). 1984-06-25: 99.
- ^ 94.0 94.1 The 57th Academy Awards in 1985. Oscars.org.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 ^ Winners and Nominees in 1985. GoldenGlobes.com. 1985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Winners and Nominees in 1985 (Page 1). GoldenGlobes.com. 1985 [2019-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Winners and Nominees in 1985 (Page 3). GoldenGlobes.com. 1985 [2019-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Film in 1985.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1985 [2021-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31).
- ^ 1984 Film Awards for Best Fantasy Film Release: Winner 'Ghostbusters'. SaturnAwards.org.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0).
- ^ Ghostbusters. Billboard.com.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Austin, Bruce A. Which Show to See?. Immediate Seating: A Look at Movie Audiences. Sydney: Wadsworth Publishing. 1989: 78 [2021-11-16]. ISBN 978-0-5340-936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 ^ Casper's creators aren't so friendly. UPI.com. 1984-11-16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Beckett, Samantha. On Remand: Lawyers Ain't Afraid Of No Ghosts. Above the Law. 2014-06-19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8).
- ^ Ebert, Roger. Bill Murray, "Quick Change" Artist. RogerEbert.com. 1990-07-13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3).
- ^ 105.0 105.1 'Ghostbusters II': Return of the Money-Making Slime. Rolling Stone. 1989-06-01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White, Timothy. The Rumpled Anarchy of Bill Murray. The New York Times: 638. 1988-11-20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3).
- ^ Hunt, Dennis. 'Ghostbusters' Races 'Cop' To Video Stores. Los Angeles Times. 1985-09-27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Harmetz, Aljean. The Man Re-Animating Disney. The New York Times. 1985-12-29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 ^ Hunt, Dennis. Mulling Over 'History Of White People'. Los Angeles Times. 1985-11-01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Harmetz, Aljean. Next video-cassette boom may be mass market sales. The Gainesville Sun (Gainesville, Florida). 1986-02-02: E1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Ghostbusters. Voyager Company. [2019-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7-02-13).
- ^ Atkinson, Terry. Video . . . What's New : Versatile Laser Discs Make A Big Comeback. Los Angeles Times. 1989-08-25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iltz, Michael. "Ghostbusters" gets a face-lift on DVD.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9-06-1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Hardwidge, Ben. Ghostbusters is first film to be released on USB stick, News. Custom PC. 2008-09-03 [200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8).
- ^ Dellamorte, Andre. Ghostbusters And Ghostbusters II (Mastered In 4K) Blu-Ray Reviews. Collider. 2014-09-27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Spry, Jeff. Sony's New Ghostbusters 4K Blu-Ray Steelbook Release Is Packed With Rare And Never-Seen Extras. Syfy. 2019-04-07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3).
- ^ Thomas, Craig. Ghostbusters Blu-ray review. Den of Geek. 2009-06-17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Reed, Ryan. 'Ghostbusters' Theme Gets Glowing Vinyl Reissue for Record Store Day. Rolling Stone. 2014-03-24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6).
- ^ Kreps, Daniel. 'Ghostbusters' Theme Gets 30th Anniversary Marshmallow-Scented Reissue. Rolling Stone. 2014-10-12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6).
- ^ Sony Pictures Launches Ghostbusters™ 35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PRNewswire.com. 2019-06-07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121.0 121.1 Harmetz, Aljean. Movie Merchandise: The Rush Is On. The New York Times: C19. 1989-06-14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122.0 122.1 122.2 Kobylanski, David. You Know Who To Call Part 2: A Detailed Look at Recent Ghostbusters Toys, Video Games, Comics, and Merchandise. Collider. 2013-11-03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Bramsco, Charles. How 'Ghostbusters' Gave Birth to the Modern Blockbuster. Rolling Stone. 2016-06-0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Hough, Andrew. Transformers robots 'Britain's most popular toy' over past 25 years. The Daily Telegraph. 2010-09-22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The Making Of Ghostbusters. Retro Gamer. 2014-04-04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126.6 Mcgranaghan, Mike. The Best Moments in Ghostbusters History. Screen Rant. 2016-07-07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 ^ Liszewski, Andrew. Playmobil's New Ghostbusters Toys Are So Great You'll Wish You Had a Childhood Do-Over. io9. 2017-01-31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 ^ Ghostbusters Monopoly Board Game. Amazon.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Heisler, Steve. Ghostbusters: The Board Game channels the camaraderie and frenzy of the films. The A.V. Club. 2015-12-15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Ghostbusters Fans: We got one! This Slot's for You – IGT's Ghostbusters 4D Video Slots. PRNewswire.com. 2018-08-0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 ^ Claiborn, Samuel. Ghostbusters Pinball Machine Announced by Stern Pinball. IGN. 2017-05-02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Elfring, Mat. New Funko Movie Pops at Toy Fair 2019: Ghostbusters, Alien, Shazam, And More. GameSpot. 2019-02-22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Squires, John. K-Swiss Celebrates 35 Years of 'Ghostbusters' With Stay Puft and Slimer Sneakers!. Bloody Disgusting. 2019-06-04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Elderkin, Beth; Liszewski, Andrew. Here Come the Men in Black (and Ghostbusters!) in the Latest Tabletop Gaming News. io9. 2018-11-06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Anderton, Ethan. 'Ghostbusters' Will Meet the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Again…and Become Turtles? [Comic-Con 2017]. /Film. 2019-07-20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Heller, Emily. Transformers Ghostbusters toy mashup hits San Diego Comic-Con. Polygon. 2019-06-17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 ^ Dick, Jeremy. WWE Superstars Become Ghostbusters Complete with Undertaker Ghost in New Mattel Toys. MovieWeb. 2019-07-18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 ^ 138.0 138.1 138.2 138.3 138.4 138.5 138.6 138.7 Corcos, Christine Alice. "Who Ya Gonna C(S)ite?" Ghostbusters and the Environment Regulation Debate. Journal of Land Use & Environmental Law. Fall 1997, 13 (1): 231–272. JSTOR 42842703.
- ^ 139.00 139.01 139.02 139.03 139.04 139.05 139.06 139.07 139.08 139.09 139.10 139.11 Clare, Ralph. Good Times, Bad Times... You Know I Had My Share(s): The Corporation in Five Popular Films. Fictions Inc.: The Corporation in Postmodern Fiction, Film, and Popular Culture.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4 [2021-11-16]. ISBN 978-0-8135-658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 ^ 140.0 140.1 140.2 140.3 Suderman, Peter. The original Ghostbusters was hugely political. The new one, not so much.. Vox. 2016-07-20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1).
- ^ 141.0 141.1 141.2 141.3 Dodd, Scott. Is "Ghostbusters" secretly an anti-EPA screed?. Salon. 2014-02-26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 142.5 142.6 Klein, Philip. Why 'Ghostbusters' is the most libertarian Hollywood blockbuster of all time. Washington Examiner. 2016-06-27 [202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9).
- ^ Paprocki, Matt. Dan Aykroyd On Ghostbusters' Lost Origins, Writing Process, And More 35 Years Later. GameSpot. 2019-06-12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144.0 144.1 Clark, Zoila. Immigrants as aliens in the Ghostbusters film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Bristol, United Kingdom: Intellect Books). 2015, 4 (1): 29–42. doi:10.1386/ajpc.4.1.29_1.
- ^ 145.0 145.1 145.2 Matthews, Nicole. Comic Politics: Gender in Hollywood Comedy After the New Right. Manchester,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21-11-17]. ISBN 978-0-7190-550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 ^ Whalley, Jim. Saturday Night Live, Hollywood Comedy, and American Culture: From Chevy Chase to Tina Fey. London, United Kingdom: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102. ISBN 978-0-2301-0358-0.
- ^ Crisp, Jane. "no Message, no Sex, just Good Fun": Dealing with Gender Representation in Popular Films. Hecate (St Lucia, Queensland: Hecate Press). 1987-05-13, 13 (1) [2021-11-17]. ProQuest 2109240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 ^ 148.0 148.1 Ramis Stiel, Violet. On My Dad Harold Ramis and Passing the Ghostbusters Torch to a New Generation of Fans. Vulture. 2016-07-14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 ^ 149.0 149.1 149.2 Thompson, Simon. 'Ghostbusters' Brand Crosses The (Revenue) Streams For Halloween. Forbes. 2019-07-17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Lavache, Carine. The Halloween Costume Everyone Was Wearing the Year You Were Born. Cosmopolitan. 2017-09-29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6).
- ^ Friend, Tad. Comedy First. The New Yorker. 2014-04-11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7).
- ^ Reynolds, Simon. 6 movies that desperately tried to be Ghostbusters: Pixels, Men in Black and more. Digital Spy. 2016-08-12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Barnes, Mike. 'Ghostbusters', 'Top Gun', 'Shawshank' Enter National Film Registr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12-16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 ^ 'Ghostbusters' phenomenon continues. The Day (New London, Connecticut). 1984-10-16: 18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 ^ Abadi, Mark. 9 common words you probably didn't know came from movies. Bloody Disgusting. 2018-09-04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Butler, Christian. Ghostbusters: haunted by the original. Spiked. 2016-07-15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Pensky, Nathan. Can a Film Be Both a Blockbuster and a Cult Classic?. PopMatters. 2011-01-06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Spry, Jeff. 9 Ghostbusters Fan Films, Ranked. Syfy. 2019-02-05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 ^ D'Orazio, Dante. Something Strange in the Neighborhood: 'Ghostbusters' Fan Art Invades New York City. The Verge. 2014-04-23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8).
- ^ Wizard World, Sony Pictures Team For Ghostbusters Fan Fest Presented by Wizard World, June 8–9, 2019. wizardworld.com. 2018-06-07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Vadala, Nick. Locally produced 'Ghostbusters' fandom doc 'Ghostheads' heads to Netflix.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2016-06-29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Lussier, Germain. At Long Last, Ghostbusters Fans May Get Their Own Documentary. Gizmodo. 2016-02-15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Bradshaw, Peter. Cleanin' Up the Town: Remembering Ghostbusters review – slime time. The Guardian. 2020-01-03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3).
- ^ Lewis, Andy. 'Star Trek', 'Star Wars', 'Alien', 'Ghostbusters' Props Score Sky-High Prices at Auctio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2-07-31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Riva, Nicole. ROM scientists name new dinosaur species after Ghostbusters villain. CBC News. 2017-05-09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4).
- ^ Khan, Amina. Dinosaur named for 'Ghostbusters' creature found in Montana 75 million years after its death. Los Angeles Times. 2017-05-09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4).
- ^ Miska, Brad. Revisiting Universal's "Ghostbusters Spooktacular" Show! (Video). Bloody Disgusting. 2016-07-14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 ^ 168.0 168.1 Ashurst, Sam. 7 of the most bizarre movie homages you'll ever see. Digital Spy. 2018-03-13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Miska, Brad. Dan Aykroyd and Bill Murray to Cameo in the 'Zombieland' Sequel? [Rumor]. Bloody Disgusting. 2018-12-31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 ^ DuChateau, Christian. Relive '80s pop culture in 'Ready Player One'. CNN. 2011-09-29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Whitbrook, James. Stranger Things Had to Ask Permission to Use Ghostbusters Halloween Costumes. io9. 2017-10-25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Makuch, Eddie. Ghostbusters Content Coming to Family Guy Mobile Game. GameSpot. 2015-03-18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Hall, Charlie. The Ghostbusters coming to Planet Coaster in bizarre DLC crossover. Polygon. 2019-05-22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Fowler, Matt. Kevin Feige Explains How Ghostbusters Influenced the End of The Avengers. IGN. 2019-11-16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8).
- ^ Schneider, Steven Jay. 1001 Movies You Must See Before You Die. Boston, Massachusetts: Murdoch Books Pty Limited. 2013: 708. ISBN 978-0-7641-6613-6.
- ^ Hollywood's 100 Favorite Film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06-25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2).
- ^ Huddleston, Tom. Ghostbusters. Time Out. 2014-10-27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reen, Willow. The 100 Greatest Movies. Empire. 2021-03-24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 ^ Readers' Poll: The 25 Greatest Movies of the 1980s. Rolling Stone. 2014-02-19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Ghostbusters. Rotten Tomatoes.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Ghostbusters 1984. Metacritic.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1).
- ^ AFI's 100 Years...100 Laugh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4).
- ^ The Best Conservative Movies. National Review. 2009-02-23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1).
- ^ 101 Funniest Screenplays List. WGA.org. 2015-11-15 [2021-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8).
- ^ The 100 Greatest Comedies of all Time. BBC. 2017-08-22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2).
- ^ Johanson, MaryAnn. The 10 Best Movies of 1984. Film.com. 2007-07-13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8) –透過MTV News.
- ^ Rothkopf, Joshua. The 30 best '80s movies. Time Out. 2016-05-10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 ^ Best 80s movies: the greatest films of the 1980s. ShortList. 2019-07-03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8).
- ^ Barone, Matt; Gallagher, Brenden; Topscher, Greg; Serafino, Jason; Wood, Jennifer; Monroe, Justin; Scarano, Ross; Aquino, Tara. The 50 Best 80s Movies. Complex. 2018-02-16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reen, Willow. The 80 best '80s movies: 39–1. Empire. 2016-05-11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The Greatest Films of 1984. Filmsite.org.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 ^ The Comedy 25: The Funniest Movies of the Past 25 Year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8-27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8).
- ^ 25 Best Comedies. IGN. 2018-11-28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 ^ The 50 Greatest Comedies. Empire. 2018-03-31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8).
- ^ Best comedy movies: the 40 funniest films of all time. The Daily Telegraph. 2017-03-24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150 Essential Comedy Movies to Watch Now. Rotten Tomatoes.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 ^ 200 Essential Movies to Watch Now. Rotten Tomatoes.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8).
- ^ Plim, Alex; Huddleston, Tom; Andrew, Geoff; Bray, Catherine; Calhoun, Dave; Clarke, Cath; Dudok de Wit, Alex; Frankel, Eddy; Johnston, Trevor; et al. The 100 best sci-fi movies. Time Out. 2018-12-12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6).
- ^ Wilkins, Alasdair; Anders, Charlie Jane. The 13 Greatest Science Fiction Comedies Of All Time. io9. 2014-07-30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 ^ Fowler, Matt. The 25 Best Summer Blockbusters of All Time. IGN. 2019-07-01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 ^ The 100 Greatest Movie Characters- 44. Peter Venkman. Empire. [201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7).
- ^ The 100 Greatest Movie Characters. Empire. 2020-10-08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 ^ 203.0 203.1 Childs, Kelvin. Something Strange: 15 Dark Secrets About The Real Ghostbusters. Comic Book Resources. 2018-01-05 [202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 ^ Harber, Stephen. Extreme Ghostbusters Is a Lot Better Than You Remember. Den of Geek. 2016-07-18 [2021-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1).
- ^ Puig, Claudia. Record-Busting Opening for 'Ghostbusters II. Los Angeles Times. 1989-06-20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9).
- ^ 206.0 206.1 206.2 206.3 Feldman, Brian. A Roundup of Every Ghostbusters 3 Rumor From the Past 25 Years. Vulture. 2014-08-07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Sweeney, Adam. Bill Murray Ain't Afraid of No Ghostbusters Sequel. Film School Rejects. 2008-10-07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7).
- ^ Tibbets, Philip. Why the Ghostbusters game is "essentially the third movie". Den of Geek. 2014-06-02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McMillan, Graeme. Remembering the Long Forgotten 'Ghostbusters' Spinoffs Through the Year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4-27 [2021-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 ^ Zuckerman, Esther. Paul Feig explains his vision for a female-led 'Ghostbuster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10-08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Siegel, Tatiana; Kit, Borys. 'Ghostbusters III' Script to Be Reworked Following Harold Ramis' Death.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02-25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 ^ Yuan, Jada. Ivan Reitman on Bill Murray, Internet Trolls, and Why He Fought for the Ghostbusters Reboot. Vulture. 2016-07-14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 ^ Ghostbusters female line-up confirmed. BBC News Online. 2015-01-28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 ^ Howard, Adam. All-female 'Ghostbusters' already fending off controversy. MSNBC. 2016-03-09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Friedman, Daniel. How we've lost the ability to criticize Ghostbusters. Polygon. 2016-07-13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Huddleston Jr., Tom. Here's What The Critics Are Saying About the New 'Ghostbusters'. Fortune. 2016-07-12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Dibdin, Emma. Dan Aykroyd Attacks Paul Feig for Blowing Ghostbusters as a Franchise. Esquire. 2017-06-05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Rubin, Rebecca. 'Ghostbusters' Sequel Moves to Summer 2021. Variety. 2020-10-21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 ^ Breznican, Anthony. Ghostbusters resurrected: Jason Reitman will direct a new film set in the original univers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9-01-15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站
-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魔鬼剋星》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上《魔鬼剋星》的資料(英文)
- 開眼電影網上《魔鬼剋星》的資料(繁體中文)
- Yahoo奇摩電影上《魔鬼剋星》的資料(繁體中文)
- 豆瓣電影上《魔鬼剋星》的資料 (簡體中文)
- 時光網上《魔鬼剋星》的資料(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