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M-183 ARRW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AGM-183A射擊平台 AGM-183 ARRW | |
---|---|
類型 | 高超音速武器 巡弋飛彈 |
原產地 | 美國 |
服役記錄 | |
使用方 | 美國空軍 |
生產歷史 | |
生產商 | 洛克希德·馬丁 |
基本規格 | |
作戰範圍 | 1000 英里(1600公里)[1] |
速度 | 6.5 - 8馬赫 |
發射平台 | B-1槍騎兵轟炸機 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 F-15鷹式戰機 |
AGM-183A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GM-183 Air-Launched Rapid Response Weapon、縮寫為AGM-183 ARRW)是美國空軍計劃使用的原型高超音速武器。該導彈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據報導其最高速度為20馬赫[2],採用全程滑翔技術,最大射程達到1600公里[3]。截至2023年3月,AGM-183A空射快速反應武器共進行5次試射,其中4次失敗。2024年3月17日,該武器進行了最後一次測試。
歷史
[編輯]2018年8月,美國空軍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授予了4.8億美元的合約,用於開發空中發射的超音速武器[4]。由此產生的飛彈AGM-183A ARRW(「箭」)於2019年6月在美國空軍B-52上進行了首次繫留攜帶飛行測試[4]。
2020年2月,川普政府提議將高超音速武器的資金增加23%,同月,美國空軍宣布已決定繼續購買AGM-183A[5][6]。
2020年3月,美國國防研究與工程部副部長麥可·D·格里芬(Michael D. Griffin)表示,美國已準備好將高超音速助推滑翔武器投入使用[7]。
2021年4月5日,美國空軍首次對ARRW助推器進行飛行測試,試驗中飛彈未被成功釋放[8]。
2021年7月,美國空軍首次引爆ARRW搭載的彈頭,以收集武器殺傷力數據[9]。
2021年7月28日,美國空軍進行了第二次ARRW助推器飛行試驗,但飛彈釋放後助推器未成功點火[10]。
2021年12月15日,美國空軍進行了第三次AGM-183A的試射,但在試射過程中,飛彈未能從載機上脫離,試驗以失敗告終[3]。
在該武器經歷了多次試射失敗後,美國空軍預算部副助理部長詹姆斯·佩西亞表示,美國空軍在2023財年預算申請中取消了採購12枚該飛彈的計劃,並將申請5.77億美元用於ARRW與高超音速巡弋飛彈的研發相關事務上,但大部分增加的資金將用於後者[11][12]。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對ARRW項目存疑,並表示後續將對ARRW項目進行評估再決定是否取消該計劃[13]。
2022年5月14日,美國空軍成功測試了AGM-183 ARRW高超音速飛彈,飛彈從一架B-52轟炸機上發射,飛行速度達五倍音速[14]。
2023年3月24日,據美國空軍雜誌報道[15],美軍於3月13日進行了AGM-183A空射高超音速飛彈的第二次全速飛行測試,但是該次測試「未能完全成功」。空軍並沒有說在測試中飛彈高超音速飛彈出了什麼問題[16]。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表示,美國空射高超音速武器的最新測試沒有取得成功;肯德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說:「我們剛剛進行的測試並不成功。我們未能從測試中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數據。」[17];隨後,空軍採購業務主管亨特(Andrew Hunter)2023年3月曾於一場聽證會表示,空軍未來仍有兩次ARRW全系統測試規劃,在8月完成一次試射後,意味著接下來的「最後一次」試射,將會決定ARRW計畫能否留在「2025國防授權法案」(NDAA)的預算清單之中[18]。
2024年3月17日,一架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後,用完全運行的ARRW原型進行了最後一次測試。事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已經準備好將ARRW技術交給美國空軍。[19]
設計與性能
[編輯]根據《大眾機械學》的報道,美國空軍正在考慮將剩餘的B-1B機隊用作AGM-183射擊平台。AGM-183A的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5345英里(24695公里/小時)[20]。
該武器使用助推滑翔系統,在該系統中,安裝有火箭的火箭在朝目標滑翔之前將其推進至超音速。根據大眾力學,截至2020年4月,美國空軍考慮使用剩餘的B-1B轟炸機機群作為AGM-183A射擊平台,每架飛機最多可在內部和內部安裝31枚武器外掛架。
參考資料
[編輯]- ^ 存档副本. [2021-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 美空军“空射快速反应武器”.
- ^ 3.0 3.1 美军空高超音速导弹再次试射失败,已是第三次. 觀察者網. 2021-12-18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中文).
- ^ 4.0 4.1 Pawlyk, Oriana. In First, Air Force Flies Hypersonic Missile Prototype on B-52 Bomber. military.com. June 18, 2019 [May 23,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6).
- ^ Tirpak, John. Roper: The ARRW Hypersonic Missile Better Option for USAF. Air Force Magazine. March 2, 2020 [May 17,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 ^ Sanger, David E. Trump Budget Calls for New Nuclear Warheads and 2 Types of Missile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0, 2020 [May 17,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6).
- ^ Harper, Jon. Just In: Pentagon to Spend Billions Mass-Producing Hypersonic Weapons. National Defense Magazine. March 4, 2020 [May 17,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 ^ Brian W. Everstine. Hypersonic ARRW Booster Flight Test Fails. Air Force Magazine. 2021-04-06 [202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0) (美國英語).
- ^ Garrett Reim. US Air Force detonates warhead for ARRW hypersonic missile for first time. Flight Global. [202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0) (英語).
- ^ Air Force conducts latest hypersonic flight test. Eglin Air Force Base. 2021-07-29 [202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0) (美國英語).
- ^ Air Force Officials Hold a Press Briefing on FY23 Air Force Budget, March 28, 2022.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2-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3) (美國英語).
- ^ Broken ARRW: Hypersonics Program Faces Uncertain Future after 2023. Air Force Magazine. 2022-03-29 [2022-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3) (美國英語).
- ^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沈艷波. 美空军取消2023财年ARRW导弹采购计划. 國防科技信息網. 2022-04-14 [2022-04-23] (中文).
- ^ Air Force conducts successful hypersonic weapon test. Air Force.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5) (美國英語).
- ^ Details Murky as ARRW Falls Short in Second Test. [2023-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8).
- ^ 存档副本. [2023-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3).
- ^ ARRW hypersonic missile test failed, US Air Force admits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力甩「失敗」陰霾 美空軍三測AGM-183極音速飛彈 - 自由軍武頻道. def.ltn.com.tw. [202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7) (英語).
- ^ https://www.defensenews.com/air/2024/03/19/us-air-force-conducts-final-test-of-lockheeds-hypersonic-missile/
- ^ Mizokami, Kyle. The B-1 Bomber Might Start Slinging Hypersonic Missiles. Popular Mechanics. April 9, 2020 [May 20,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