玶常在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8月26日) |
玶常在(19世纪—1856年),瓦尔喀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人。原任国子监祭酒彦昌的長女,都察院笔帖式英淳的孫女,兵部尚书成格的曾孫女。清朝咸丰帝之常在。
生平
[编辑]咸丰二年,在外八旗選秀中被指定为英嬪;三月十五日,敬事房口傳諭旨:「神武門以西第一門他坦賞英嬪[1]」;三月二十五日傳旨:「養心殿東暖閣寢宮格內撤下倒環頂黑漆架銅錶盤雙針時鐘一件,賞英嬪用」 ;四月二十六日,英嫔挑進女子六名,翌日由本家接入圓明園;九月初五日,咸豐帝及其後宮妃嬪自圓明園駕幸靜宜園,九月初十日,返回圓明園。同年十一月初七日,正式册封为英嫔[2]。
咸丰三年九月初二日,敬事房太監傳旨:「英嬪在雲嬪次,為此特記」,翌日因故降为伊贵人,與春貴人一起被降位[3][4]。
咸豐五年正月初四日,雲嬪武佳氏去世,其金棺於正月初十日奉移到田村殯宮暫安,懿嬪等內廷主位往吉安所去,英貴人由吉安所往田村去,當日回宮;二月二十四日,因故降为伊常在;同年十月後,再因故降为伊答应[5]。
咸丰六年,伊答應患病;五月二十五日,封为玶常在[6];七月十五日寅时,玶常在薨逝;十六日巳时入殓;十九日巳时行初祭礼,二十五日辰时由西花园奉移至田村西耳殿暂安,二十七日卯时行大祭礼[7]。
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玶常在奉安定陵妃园寝。
家族
[编辑]玶常在家族的始祖為赫臣,頗立功勳,並且有三等輕車都尉等爵位。然而玶常在這一支並不是襲爵的支系,入關後逐漸沒落,直至嘉慶朝才再次興起,到了玶常在的父輩時,已經躋身世家之列,並且在科舉上頗有作為。玶常在祖父英淳一共五子,除長子端昌(曾任御史、光祿寺少卿等職)以蔭生出仕外,其餘四个兒子均考中功名,次子廉昌(曾任湖南岳州府知府、員外郎等職)是道光二十一年進士,三子培昌(曾任主事、工部郎中等職)是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四子彥昌(即玶常在之父)是道光二十七年進士,五子紹昌(曾任員外郎)是道光十四年舉人。
- 始祖:赫臣,世居瓦爾喀,國初來歸,授佐領,奉命出使葉赫國時被拘殺,天命四年滅葉赫後,令赫臣之子克福手刃葉赫大臣沙津台濟[8]。
- 高祖父:達沖阿,曾任內閣中書,配寧古塔氏、佟佳氏[9]。
- 祖父:英淳,曾任都察院筆帖式,配烏札庫氏[9]。
- 父:彥昌,咸豐六年正月去世,曾任主事兼國子監祭酒,配董鄂氏(咸豐五年十二月去世)。
注譯
[编辑]“伊”字和“玶”字在滿文档案均为音译。这体现了“伊”字与“玶”字都只是对英嫔的称呼,“伊”字应该是源自其姓氏伊尔根觉罗氏的首字,而“玶”字有可能是源於英嫔的名字。
參考資料
[编辑]- ^ 《內務府來文》禮儀.第192包:咸豐二年三月十五日敬事房口傳諭旨,宮內琳貴太妃他坦賞貞嬪,圓明園皇貴太妃他坦賞貞嬪,神武門以西第一門他坦賞英嬪,將彤嬪他坦賞雲貴人,其他他坦著傳於外邊踏著修理,欽此。
- ^ 《清實錄》冊文曰:朕惟蘭殿重內官之選。昭令範於星闈。鞠衣襄中壼之勤。晉崇班於月禦。鸞章光賁。翟彩榮增。諮爾英貴人。秉性溫恭。宅心端謹。贊坤元而葉吉。儀式三宮。申巽命以揚休。恩承九室。是用冊封爾為英嬪。爾其益宣禮教。嬪虞垂媯汭之型。聿著徽音。佐姒播周京之化。欽哉
- ^ 咸豐三年九月初三日總管呂泰等《為傳知英嬪著降為伊貴人所有吃食即日照貴人例得給並春貴人著降為明常在所有吃食即日照常在例得給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號:05-13-002-000734-0130
-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雜件》:咸豐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英嬪挑進女子六名,貞嬪新進女子六名,五月初四日雲嬪下新進女子二名。......咸豐三年九月初二日敬事房太監張信傳旨:春貴人降為春常在,錱常在次,英嬪在雲嬪次,為此特記。九月初三日敬事房太監孫祿傳旨:英嬪降為伊貴人,在貴人之次,春貴人降為明常在,在常在之次,為此特記。十月二十日容常在下新進宮女子二名
-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雜件》第1247包:咸豐五年十月初一日內庭宮分,乾清宮主位,皇后銀一千兩,媽媽里二名,女子十二名,麗妃銀三百兩,女子七名,懿嬪銀二百兩,媽媽裏一名,女子六名,婉嬪銀二百兩,女子六名,璹貴人銀二百兩,女子四名,容貴人銀一百兩,女子四名,璷貴人銀一百兩,女子三名,錱常在銀五十兩,女子三名,伊常在銀五十兩,女子三名,暝諳答應銀五十兩,女子一名,徐官女子銀六兩,女子一名
- ^ 咸豐六年五月二十五日總管史進忠等《為傳知伊答應等著封為玶常在等其吃食分例煤炭蠟燭照常在例得給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203-0064
- ^ 咸豐六年七月十七日總管內務府大臣裕誠、阿靈阿等《奏為玶常在溘逝奉移處所是否暫安田村西耳殿抑或曹八里屯請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統一編號:故宮127302號
- ^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十四
- ^ 9.0 9.1 9.2 《直省同年全錄》 (道光癸卯科),咸豐丙辰十二月重修
- ^ 《愛新覺羅宗譜》第一冊甲一第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