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丁·赛里格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丁·賽里格曼
出生 (1942-08-12) 1942年8月12日82歲)
纽约奥尔巴尼
别名Marty
母校普林斯顿大学(A.B.)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Ph.D.)
职业心理学家、教育家和作家
雇主宾夕法尼亚大学
头衔Zellerbach Family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馬丁·賽里格曼(英語:Martin E. P. Seligman,1942年8月12日)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和作家,被稱為現代正向心理學運動之父。他的習得性失助理论(或稱習得無助論、習得無助、習得無助感、無助學習理論、learned helplessness)在理论和临床心理学家之间甚为流行。[1]

在馬丁·賽里格曼的領導下,2003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創立了應用正向心理學碩士課程,這是正向心理學中心的第一個教育課程。[2]

私人生活

[编辑]

馬丁·賽里格曼熱愛橋牌活動,在1998年第三屆北美主要雙人錦標賽中獲得第二名,並贏得了50多個地區冠軍。 馬丁·賽里格曼有七個孩子,四個孫子和兩隻狗。 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曼迪·賽里格曼居住在曾經由尤金·奧曼迪佔領的房屋中。[3] 他們的七個孩子當中,有五個均在家接受教育。馬丁·賽里格曼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精神病學家亞倫·貝克得到工作方向,從而完善了自己的認知技術和鍛煉方法。[4]

正向心理學方面的研究

[编辑]

馬丁·賽里格曼與克里斯·彼得森合作創建了《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的“正向”處理方式。 《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著眼於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而《性格強項與美德》則著眼於正確的事情。 在馬丁·賽里格曼與克里斯·彼得森的研究當中,他們試圖提取出可以管理的美德性格強項清單,這些美德從古代中國、古代印度、希臘及羅馬,再到當代西方文化,都得到了高度評價。 他們的清單上包括六個美德:智慧/知識,勇氣,人性,正義,節制和超越, 每個美德都包括3至5個性格強項。[5]

著作

[编辑]
  • 《真實的快樂》
  • 《邁向圓滿》
  • 《希望路徑:心理學者從無助到樂觀之旅》
  •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
  • 《正向心理治療臨床手冊》 與塔亞布•拉西德合著
  • 《性格強項與美德》與克里斯·彼得森合著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ower, Gordon H.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Academic Press,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1: 30 [2014-05-01]. ISBN 97801254331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The most popular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phenomenon to date is that of Seligman (1975) and Maier and Seligman (1976)."
  2. ^ MAPP progra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4-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Burling, Stacey. The power of a positive thinker.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2010-05-30 [2014-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Hirtz, Rob. Martin Seligman's Journey: from Learned Helplessness to Learned Happiness. The Pennsylvania Gazette.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anuary 1999 [2021-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Linley, P.A.; Maltby, J.; Wood, A.M.; Joseph, S.; Harrington, S.; Peterson, C.; Park, N.; Seligman, M.E.P. Character strengths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VIA Inventory of strengths (PD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7, 43 (2): 341–351 [2009-05-11]. doi:10.1016/j.paid.2006.12.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