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比利時的亞歷山大王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利時的亞歷山大王子
Prince Alexandre de Belgique
出生(1942-07-18)1942年7月18日
納粹德國比利時布魯塞爾斯圖文貝格城堡英语Château of Stuyvenberg
逝世2009年11月29日(2009歲—11—29)(67歲)
 比利时聖海內敘斯-羅德
安葬2009年12月4日
配偶莉亞·沃爾曼
1991年结婚—2009年结束)
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父親利奧波德三世
母親雷西女親王莉莉安王妃英语Lilian, Princess of Réthy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

比利時的亞歷山大·埃馬紐埃爾·亨利·阿爾貝·馬里·利奧波德王子(法語:Prince Alexandre Emmanuel Henri Albert Marie Léopold de Belgique;荷蘭語:Prins Alexander Emanuel Hendrik Albert Maria Leopold van België;1942年7月18日—2009年11月29日)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和第二任妻子雷西女親王莉莉安王妃英语Lilian, Princess of Réthy的長子,也是他第四個孩子。比利時國王博杜安阿爾貝二世以及盧森堡大公夫人約瑟菲娜·夏洛特公主同父異母的弟弟。

早年生活[编辑]

拉肯城堡,亞歷山大王子的出生地、被軟禁的地方,以及成長的地方

1942年7月18日,二戰期間,亞歷山大王子在布魯塞爾拉肯,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和第二任妻子雷西女親王莉莉安王妃英语Lilian, Princess of Réthy的長子,也是利奧波德國王的第四個孩子。利奧波德和莉莉安在結婚前,就懷上了亞歷山大王子。幾年後,這對夫妻還誕下了兩個女兒,亞歷山大同父同母的妹妹比利時的瑪麗·克里斯蒂娜公主比利時的瑪麗亞‧艾斯梅拉達公主。此外,亞歷山大還有三個同父異母的兄姐,兩名哥哥比利時國王博杜安阿爾貝在後來陸續繼承了王位,而姐姐約瑟菲娜·夏洛特公主則是嫁給了盧森堡大公。他的教父母為姐姐約瑟菲娜·夏洛特公主和外祖父亨利·巴爾斯英语Henri Baels

亞歷山大王子自出生就和兄姐們一起被德國人軟禁在拉肯城堡。直至1944年諾曼底登陸,亞歷山大王子、父母和兄姐們一同被德國人轉移到薩克森希尔施施泰因,再轉移到了奧地利萨尔茨堡附近的施特罗布尔。一年後,也就是1945年,奧地利被盟軍解放,亞歷山大王子一家得以自由。但因国王问题無法返回比利時,因此與父母流亡到瑞士,並居住在普雷尼-尚贝西雷波蘇瓦城堡法语Château du Reposoir

1950年,利奧波德三世宣佈禪位給兒子,也就是亞歷山大王子同父異母的哥哥比利時國王博杜安。亞曆山大和父母才得以返回比利時,並與父母在拉肯城堡生活了十年,並參加了十年的所有官方活動。在1950年-1960年居住在拉肯城堡的十年內,亞歷山大的父母利奧波德和莉莉安陸續生下了兩個女兒。1957年,亞歷山大王子在美國波士頓接受了主動脈手術。這一事件激勵他的母親建立了莉蓮公主心臟病基金會,該基金會如今具有學術主席的地位。在美國進行手術的決定在比利時引起了一些人的批評,他們認為他的手術應該在自己的國家進行[1][2]

教育和工作[编辑]

1960年後,亞歷山大和父母以及兩個妹妹住在滑鐵盧阿讓特伊皇家領地法语Château d'Argenteuil上。王子最初是接受家庭教育。他在日內瓦的一所學院接受了中學教育,並在那裡學習拉丁語希臘語。隨後,他開始在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英语Royal Military Academy (Belgium)學習並服完兵役。他在魯汶天主教大學成功完成了前三年的醫學教育。

後來亞歷山大王子前往外國工作,他很少在王室場合公開露面了,祖母伊麗莎白王后、父親利奧波德三世和哥哥博杜安的葬禮、姪女阿斯特麗德公主的婚禮例外。但是,儘管利奧波德三世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孩子之間有嫌隙和敵意,但還是出席了大部分的王室活動。

婚姻和家庭[编辑]

亞歷山大王子的妻子——比利時的莉亞王妃

亞歷山大王子於了1991年3月14日在英國薩福克郡莉亞·沃爾曼結婚並居住在圣海内叙斯-罗德的一棟別墅內。因為擔心母親莉莉安王妃會不同意,因此兩人的婚姻直到1998年才在科羅瓦城堡英语Château de Corroy-le-Château正式公開[3] 。這段秘密婚姻與五十年前(即1941 年)他父親與母親的婚禮相似。婚前,莉亞已經離婚兩次,並擁有兩個孩子——女兒利蒂西娅·斯皮钦斯基和兒子雷诺·比查拉,透過女兒還擁有一個孫子夏爾·阿爾貝。亞歷山大王子也因此成為兩個孩子的繼父。因為他從出生起就很明顯沒有資格繼承王位,考慮到他父母未經首相許可而締結的婚姻的貴庶通婚性質,他不必徵求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博杜安國王的許可,因為否則是必要的[4][5]。但是,這對夫婦仍然沒有孩子。這對夫婦在公開後居住在圣海内叙斯-罗德的蘭德斯羅德別墅。

亞歷山大王子的妻子擁有比利時王妃的稱號,但是她是最後一位通過婚姻獲得這一頭銜的公主。1991年底,比利時王室頭銜的適用規則進行了調整,但作為過渡措施,保留了現有頭銜,而因婚姻新加入王室的王妃,則是通過皇家法令授予的。

晚年生活[编辑]

利奧波德三世第一任妻子的孩子和第二次婚姻的孩子之間存在一些嫌隙和摩擦。然而,最終亞歷山大和利奧波德三世第一任妻子的孩子似乎達成了和解,亞歷山大王子和他的妻子與其他王室成員一起公開露面。這似乎並沒有延續到第二次婚姻的兩個年幼的孩子——瑪麗·埃斯梅拉達公主瑪麗·克里斯蒂娜公主

亞歷山大王子於2009年11月29日因急性肺栓塞去世,享年67歲[6][7]。王室公報宣布了他的去世:比利時的亞歷山大王妃、埃斯梅拉達公主和瑪麗-克里斯蒂娜公主、國王和王后以及王室成員悲傷地宣布亞歷山大王子因急性肺栓塞於今天下午去世。他的葬禮於2009年12月4日在拉肯聖母教堂舉行。葬於地下墓室。

亞歷山大的妻子在2008年5月接受 Point de Vue 採訪時指出,「...利奧波德國王第二次婚姻的孩子——亞歷山大王子、瑪麗·埃斯梅拉達公主瑪麗·克里斯蒂娜公主——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長大[3]。她補充道,“亞歷山大接受了非常紮實的智力教育……他等待承擔一些官方職責。但從未有過[3]

爭議[编辑]

未經證實的消息稱,1971年9月,亞歷山大王子造成了一場車禍,這場車禍導致比利時牧師拉貝·弗魯杜爾 (l'abbé Froidure) 死亡。這位神父在二戰期間的集中營中倖存下來,組織了一個至今仍在布魯塞爾存在的慈善組織(Les Petits Riens/Spullenhulp),認識包括博杜安國王在內的王室成員,並在自家門前的一場車禍中喪生。有人認為,比利時王室控制了官方調查,避免了任何進一步的調查或後果[8][9]

祖先[编辑]

先祖
 
 
 
 
 
 
 
 
 
 
 
 
 
 
 
 
 
 
曾祖父弗蘭德伯爵菲利普王子
 
 
 
 
 
 
 
 
 
 
 
祖父阿爾貝一世
 
 
 
 
 
 
 
 
 
 
 
 
 
 
曾祖母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的瑪麗
 
 
 
 
 
 
 
 
 
 
 
利奧波德三世
 
 
 
 
 
 
 
 
 
 
 
 
 
 
 
 
 
外曾祖父巴伐利亞的卡爾·特奧多爾
 
 
 
 
 
 
 
 
 
 
 
祖母巴伐利亞的伊麗莎白
 
 
 
 
 
 
 
 
 
 
 
 
 
 
外曾祖母布拉幹薩的瑪麗亞·何塞
 
 
 
 
 
 
 
 
 
 
 
1. 比利時的亞歷山大王子
 
 
 
 
 
 
 
 
 
 
 
 
 
 
 
 
 
 
 
 
外曾祖父:朱利葉斯·路易斯·巴爾斯
 
 
 
 
 
 
 
 
 
 
 
外祖父亨利·巴爾斯英语Henri Baels
 
 
 
 
 
 
 
 
 
 
 
 
 
 
外曾祖母:德爾菲娜·亞曆山德琳娜·毛里求斯
 
 
 
 
 
 
 
 
 
 
 
雷西女親王莉莉安王妃英语Lilian, Princess of Réthy
 
 
 
 
 
 
 
 
 
 
 
 
 
 
 
 
 
外曾祖父:阿道夫·奧古斯特·德·菲舍爾
 
 
 
 
 
 
 
 
 
 
 
外祖母:安妮·瑪麗·德·菲舍爾
 
 
 
 
 
 
 
 
 
 
 
 
 
 
外曾祖母:愛麗絲·維多利亞·塞琳·奧索默
 
 
 
 
 
 
 
 
 
 

頭銜、稱號和紋章[编辑]

頭銜及稱號[编辑]

作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的後代,亞歷山大王子也得以使用薩克森-科堡-哥達王子(Prince de Saxe-Cobourg-Gotha)和薩克森公爵(Duc de Saxe)的頭銜。

  • 1942年7月18日—2009年11月29日:比利時的亞歷山大王子殿下
    Son Altesse Royale le Prince Alexandre de Belgique

紋章[编辑]

亞歷山大作为君主之子得以使用皇家紋章,以三分黃的标签加以区别。并由兩隻弗蘭德的獅子扶着盾牌。盾徽上的皇冠为比利時王子的冠冕。

比利時的亞歷山大王子的皇家紋章

參考文獻[编辑]

  1. ^ Cardiologie des enfants - Notre histoire - Cliniques universitaires Saint-Luc. 
  2. ^ (quote) Un autre évènement marquera cette année 1958 : le prince Alexandre de Belgique est opéré du cœur par le Professeur Gross au Children’s Hospital de Boston.(e.o.q.)
  3. ^ 3.0 3.1 3.2 Séguy, Philippe. Léa de Belgique: Il faut en finir avec le malheur. Point de Vue. 2008-04-29: 18–21 (法语). 
  4. ^ Velde, François. The Belgian Succession. Heraldica.org. [2008-05-06]. 
  5. ^ Velde, François. The Belgian Succession. Heraldica.org. [2008-05-06]. 
  6. ^ (法文)Le Prince Alexandre est décédé, La Libre Belgique, 29 november 2009. Gearchiveerd op 15 april 2012.
  7. ^ (荷兰文)Prins Alexander van België overleden, De Standaard, 29 november 2009. Gearchiveerd op 5 januari 2010.
  8. ^ Le père "CAILLE" : Bruxelles Anecdotiqu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7). 
  9. ^ '(quote) Quand un accident coûte la vie au fondateur des Petits Riens. Quand une voiture le renverse mortellement devant chez lui à Boitsfort, le 10 septembre 1971. Le décès d’Alexandre de Belgique vient de créer une vaguelette d’on-dit qui ride à peine la Toile. Mais qui accuse le fils de Léopold III d’être l’automobiliste recherché. Surfant sur cette ébauche de rumeur, la ronde républicaine prétend que l’affaire aurait été royalement étouffée.(e.o.q.)'

資料來源[编辑]

  • Léa de Belgique, Une année sans toi, les Éditions de l'Arbre, Paris-Bruxelles, 2010.
  • Stéphane Bern, Helmut Lotti, Princesse Léa de Belgique, Valdi et Rush Livre-CD, Les Éditions de l'Arbre, 2009.
  • Léa de Belgique, Le prince Alexandre de Belgique, éditions de l'Arbre, 2007.
  • V. de Montfort, Les plus belles anecdotes historiques sur la Famille royale de Belgique, éditions Jourdan, Bruxelles, 2007.

外部鏈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