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裴仲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裴仲规(?—?),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的中眷裴第三房,北魏官员。

生平[编辑]

裴仲规少年时候喜好经书和史书,很有志向和气节。裴仲规以奉朝请为起家官,兼领侍御。咸阳王元禧出任司州牧时,征辟裴仲规出任司州主簿,又上表推荐裴仲规代理建兴郡太守。魏孝文帝代郡返回洛阳时,途中停驻在建兴郡,裴仲规准备好物品,安顿皇帝的食宿场所,在路旁恭迎。魏孝文帝到了之后,对裴仲规说:“朕设置帝都京城,京城周边的属郡地位重要,爱卿既然首次担任司隶校尉的美差,又担任建兴郡这一名郡的太守,你靠什么治理一方?”裴仲规回答说:“陛下耗尽心智,顺应天命合乎民心,放弃原来边远的地方,到赤县定居。臣正打算竭尽心力,参与东南的战争,期待着在皇帝的功劳簿上记一大功,在君王的荣誉册中留下美名,哪能只是治理好一郡就够了?”魏孝文帝笑着说:“希望你能够说到做到。”魏孝文帝到达河梁,见到咸阳王元禧说:“昨天得到你的主簿以主人身份的接待,六军所需,丰富而齐全。朕对你这大弟弟的期望,你一点也没有辜负。”裴仲规不久升任司徒主簿[1],因为父亲在家乡身患重病而弃官回家,朝廷以违反制度为由免了他的官。很久之后,中山王元英征讨义阳,引荐裴仲规为统军,并奏请恢复他原本的资历。裴仲规在战场上阵亡,时年虚岁四十八。朝廷赠予裴仲规河东郡太守,谥号。裴仲规没有儿子,弟弟裴叔义把第二子裴伯茂过继给裴仲规[2][3]

家庭[编辑]

祖父[编辑]

兄弟姐妹[编辑]

子女[编辑]

  • 裴伯茂,东魏中军大将军、中书侍郎

参考资料[编辑]

  1. ^ 《北史·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延隽从祖弟仲规,少好经史,颇有志节。咸阳王禧为司州牧,辟为主簿,仍表行建兴郡事。车驾自代还洛,次于郡境,仲规备供帐,朝于路侧。诏仲规曰:“畿郡望重,卿何能自致此也?”仲规曰:“陛下弃彼玄壤,来宅紫县,臣方跃马吴、会,冀功铭帝籍,岂一郡而已。”孝文笑曰:“冀卿必副此言。”驾还,见咸阳王曰:“昨得汝主簿为南道主人,六军丰赡。元弟之寄,殊副所望。”除司徒主簿。
  2. ^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延隽从祖弟仲规,少好经史,颇有志节。起家奉朝请,领侍御。咸阳王禧为司州牧,辟为主簿,仍表行建兴郡事。车驾自代还洛,次于郡境,仲规备供帐朝于路侧。高祖诏仲规曰:“朕开置神畿,畿郡望重,卿既首应司隶美举,复督我名邦,何能自致也?”仲规对曰:“陛下穷神尽圣,应天顺民,弃彼玄壤,来宅紫县。臣方罄心力,跃马吴会,冀功铭帝籍,勋书王府,岂一郡而已。”高祖笑曰:“冀卿必副此言。”车驾达河梁,见咸阳王,谓曰:“昨得汝主簿为南道主人,六军丰赡,元弟之寄,殊副所望。”寻除司徒主簿。仲规父在乡疾病,弃官奔赴,以违制免。久之,中山王英征义阳,引为统军,奏复本资。于陈战殁,时年四十八。赠河东太守,谥曰贞。无子,弟叔义以第二子伯茂为之后,伯茂在文苑传。
  3. ^ 《北史·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仲规父在乡疾病,弃官奔赴,以违制免。久之,中山王英征义阳,引为统军,奏复本资。于阵战没。赠河东太守,谥曰贞。无子,弟叔义以第二子伯茂后之。
  4. ^ 堀井裕之 李生平, 《唐朝政权的形成与太宗的氏族政策——以金刘若虚撰《裴氏相公家谱之碑》所引唐裴滔撰《裴氏家谱》为线索》, 《唐史论丛》 (第01期), 2024年, (第01期):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