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原国防部保密局台北看守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防部保密局台北看守所约于1948年设置,惯用名称为“南所”、“城中看守所”,在现今的国防部后备指挥部忠爱营区内,负责羁押尚未判决的人犯,并作为拘禁、讯问的场所。初期隶属国防部保密局,1955年因保密局组织改制,而改隶国防部情报局,并于1968年撤离现址。台北看守所除空间极度拥挤外,也以使用酷刑、罗织罪状而闻名,曾关押过朱谌之、冯守娥、郭廷亮等人。

历史

[编辑]

1931年,蒋介石召集军界人士及黄埔学生组成特务组织“复兴社”;1932年3月,复兴社正式成立,并由戴笠担任“特务处”处长。该年9月,蒋介石为避免中组部调查科及复兴社相互竞争,故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务处划归该局管辖,改称“调查统计局第二处”,负责情报与训练。1938年8月,调查统查局改组,第一处扩编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第二处仍为军委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军统。[1]:45[2]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制为国防部,军统局也因各党派及舆论要求撤销特务统治,而改组缩编成为国防部情报厅保密局。[3]

1949年政府迁台,军统主要机构也随之撤至台湾,9月,国防部保密局于台北市士林镇芝山岩设立局本部,持续执行对中共情报战、保密防谍及巩固领导中心等工作,并设有游击、行动、情报、心战、电讯及附属单位,内外勤编制共3,316人。保密局为威权统治时期重要情治机关,保密局早期主导侦破1950年代的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案、台北市工作委员会案、鹿窟基地案孙立人等重大政治案件。[4]1955年3月,国家安全局正式成立,重新划分各情治机构的工作,国防部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专责执行战略预警情报搜集、研整之任务,保防侦查等业务则拨归司法行政部调查局[1]:50、55

台北看守所约于1948年设置,当时位于台北市延平南路133巷2号,房舍是借用台湾省警备司令部所接收的监狱,该地在日治时期原是台湾军司令部所属的“台北卫戍监狱”旧址,政治受难者惯称此地为“南所”、“城中看守所”。台北看守所负责羁押未决犯,并作为拘禁、讯问之用,情治机关为取得当事人自白,在此处曾进行疲劳讯问、殴打、指甲插针等酷刑,并断绝当事人与外界联系。如曾任保密局侦防组长的谷正文,曾以黄天为例说明他被审讯时的惨状。1950年代前期开始也作为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功能。1955年因保密局组织改制,而改隶国防部情报局。[4][5]1960年代,随者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保安处西宁南路用地标售,保安处准备迁回警备总部博爱路营区,国防部遂于1967年下令情报局迁让此处建物,并于1968年正式撤离。原建物现已拆除,原址现为国防部后备指挥部忠爱营区。[6]

建筑空间

[编辑]

根据情报局档案登录,台北看守所在1962年时有房舍283坪,内含监房120坪、法庭30坪(含侦询室2小间),其馀的133坪为办公室、官兵寝室、厨房、饭厅、会客室等。[6]台北看守所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钢筋水泥楼房,约有20间押房。押房区空间分布为中央走道、两侧是一间间狭长型押房。每间押房正面的虎头门、地板与天花板为木头制成,三面墙壁则为水泥墙,后方墙上有铁栏杆窗口。虎头门仅1.5公尺高,人犯出入需低头,门下方有送饭菜的小洞,门旁墙上则有监视人犯的小洞,天花板中央装有一盏小电灯。[5]

每间押房约需容纳20-30名人犯,但每房空间仅有3.7至7.4平方公尺(约1坪至2坪多),致使空间极为拥挤与闷热,人犯需轮流站或卧,汗水与粪便等气味影响囚犯精神状况。且看守所提供的食物多为稀饭,配上少量花生米,有时则提供馒头、豆浆,配菜仅冬瓜汤或空心菜,所以人犯多营养不佳。[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陈翠莲. 〈台灣戒嚴時期的特務統治與白色恐怖氛圍〉. 张炎宪、陈美蓉 (编).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 台北: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台湾历史学会. 2009. 
  2. ^ 国防部情报局编. 《國防部情報局史要彙編(上)》. 台北: 国防部情报局. 1962: 1–2. 
  3. ^ 林, 正慧. 〈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 《台湾史研究》. 2014-09, 21 (3): 10. 
  4. ^ 4.0 4.1 「原國防部保密局臺北看守所」. 不义遗址资料库.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5. ^ 5.0 5.1 5.2 「保密局南所(前保安司令部)」.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4). 
  6. ^ 6.0 6.1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编. 《任務總結報告書 附錄Ⅱ》. 台北: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 2022: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