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防部保密局臺北看守所
國防部保密局臺北看守所約於1948年設置,慣用名稱為「南所」、「城中看守所」,在現今的國防部後備指揮部忠愛營區內,負責羈押尚未判決的人犯,並作為拘禁、訊問的場所。初期隸屬國防部保密局,1955年因保密局組織改制,而改隸國防部情報局,並於1968年撤離現址。臺北看守所除空間極度擁擠外,也以使用酷刑、羅織罪狀而聞名,曾關押過朱諶之、馮守娥、郭廷亮等人。
歷史
[編輯]1931年,蔣介石召集軍界人士及黃埔學生組成特務組織「復興社」;1932年3月,復興社正式成立,並由戴笠擔任「特務處」處長。該年9月,蔣介石為避免中組部調查科及復興社相互競爭,故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特務處劃歸該局管轄,改稱「調查統計局第二處」,負責情報與訓練。1938年8月,調查統查局改組,第一處擴編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第二處仍為軍委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軍統。[1]:45[2]1946年8月,軍事委員會改制為國防部,軍統局也因各黨派及輿論要求撤銷特務統治,而改組縮編成為國防部情報廳保密局。[3]
1949年政府遷臺,軍統主要機構也隨之撤至臺灣,9月,國防部保密局於臺北市士林鎮芝山岩設立局本部,持續執行對中共情報戰、保密防諜及鞏固領導中心等工作,並設有游擊、行動、情報、心戰、電訊及附屬單位,內外勤編制共3,316人。保密局為威權統治時期重要情治機關,保密局早期主導偵破1950年代的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案、臺北市工作委員會案、鹿窟基地案與孫立人等重大政治案件。[4]1955年3月,國家安全局正式成立,重新劃分各情治機構的工作,國防部保密局改組為國防部情報局,專責執行戰略預警情報搜集、研整之任務,保防偵查等業務則撥歸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50、55
臺北看守所約於1948年設置,當時位於臺北市延平南路133巷2號,房舍是借用臺灣省警備司令部所接收的監獄,該地在日治時期原是臺灣軍司令部所屬的「臺北衛戍監獄」舊址,政治受難者慣稱此地為「南所」、「城中看守所」。臺北看守所負責羈押未決犯,並作為拘禁、訊問之用,情治機關為取得當事人自白,在此處曾進行疲勞訊問、毆打、指甲插針等酷刑,並斷絕當事人與外界聯繫。如曾任保密局偵防組長的谷正文,曾以黃天為例說明他被審訊時的慘狀。1950年代前期開始也作為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功能。1955年因保密局組織改制,而改隸國防部情報局。[4][5]1960年代,隨者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西寧南路用地標售,保安處準備遷回警備總部博愛路營區,國防部遂於1967年下令情報局遷讓此處建物,並於1968年正式撤離。原建物現已拆除,原址現為國防部後備指揮部忠愛營區。[6]
建築空間
[編輯]根據情報局檔案登錄,臺北看守所在1962年時有房舍283坪,內含監房120坪、法庭30坪(含偵詢室2小間),其餘的133坪為辦公室、官兵寢室、廚房、飯廳、會客室等。[6]臺北看守所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的鋼筋水泥樓房,約有20間押房。押房區空間分布為中央走道、兩側是一間間狹長型押房。每間押房正面的虎頭門、地板與天花板為木頭製成,三面牆壁則為水泥牆,後方牆上有鐵欄杆窗口。虎頭門僅1.5公尺高,人犯出入需低頭,門下方有送飯菜的小洞,門旁牆上則有監視人犯的小洞,天花板中央裝有一盞小電燈。[5]
每間押房約需容納20-30名人犯,但每房空間僅有3.7至7.4平方公尺(約1坪至2坪多),致使空間極為擁擠與悶熱,人犯需輪流站或臥,汗水與糞便等氣味影響囚犯精神狀況。且看守所提供的食物多為稀飯,配上少量花生米,有時則提供饅頭、豆漿,配菜僅冬瓜湯或空心菜,所以人犯多營養不佳。[5]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陳翠蓮. 〈台灣戒嚴時期的特務統治與白色恐怖氛圍〉. 張炎憲、陳美蓉 (編).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 臺北: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歷史學會. 2009.
- ^ 國防部情報局編. 《國防部情報局史要彙編(上)》. 臺北: 國防部情報局. 1962: 1–2.
- ^ 林, 正慧. 〈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 《臺灣史研究》. 2014-09, 21 (3): 10.
- ^ 4.0 4.1 「原國防部保密局臺北看守所」. 不義遺址資料庫. [202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3).
- ^ 5.0 5.1 5.2 「保密局南所(前保安司令部)」.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4).
- ^ 6.0 6.1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編. 《任務總結報告書 附錄Ⅱ》. 臺北: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22: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