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加迪沙之战
2°03′09″N 45°19′29″E / 2.05250°N 45.32472°E
邪灵蛇行动:代号“艾琳” (Operation Gothic Serpent: Irene) | |||||||
---|---|---|---|---|---|---|---|
索马里内战的一部分 | |||||||
麦可·杜伦准尉所驾、代号“超级64”(Super 64)的UH-60“黑鹰式”直升机飞越摩加迪休上空 | |||||||
| |||||||
参战方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威廉·F·盖瑞森少将 | 穆罕默德·法拉德·艾迪德 | ||||||
兵力 | |||||||
180人 | 2,000至4,000人 | ||||||
伤亡与损失 | |||||||
美国: 1人阵亡 2人受伤 |
叛军及平民: 500人死亡(中立索马里组织统计) |
摩加迪沙之战(英语:Battle of Mogadishu)是一场在1993年10月3日至4日之间,于索马利亚首都摩加迪休市区爆发的军事冲突。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和当地民兵在摩加迪休市区进行巷战,最终造成双方与民众伤亡。
背景
[编辑]1969年10月21日,一场无预期的军事政变,将索马利亚的军事将领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推上索国总统位置,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社会主义路线独裁政治。但在1990年,叛军攻入摩加迪休占领首都,逼得巴雷宣布退位,并在1991年1月出走奈及利亚的拉哥斯。但合组叛军逼走原独裁者的几支势力,却在之后因意见歧异而反目,其中,曾在1960至1970年代间因为计画发动政变失败而入狱的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获得主力派系索马利亚联合国会(United Somali Congress,USC)的支持,但一些原本遭放逐避走义大利的USC成员,却先下手为强宣布阿里·马赫迪·穆罕默德为新任总统。
1991年6月,艾迪德被选为USC主席,但穆罕默德拒绝放弃总统头衔,再加上索马利亚境内还有许多势力也有意染指巴雷下台后真空的地盘,因此爆发了一场以帮派组织般的小型民兵单位为主体的军阀内战。
最初介入索马利亚事务,包含美国在内的联合国等外部国家的干涉,则是起自索国南部严重的饥荒,原本只是为了解决在地的民生问题,但很快这项行动开始变质成具有政治目的的军事行动,也就是美方代号“邪灵蛇行动”(Operation Gothic Serpent)的军事任务。以国际角度来说,索马利亚内战已沦为各种大小武装势力互相争夺地盘的混乱无政府状态,为了解决这情况,联合国希望能透过解除各派系的武装,在索马利亚境内扶植一个西方式的中央政府。但对于索马利亚当地的各个武装派系来说,他们并不想接受这种西方文明主导的政治方式,也不愿意放弃武装与自我防卫的力量,因此,除了敌对的派系势力之外,西方的入侵也成为他们对抗的目标。
艾琳行动
[编辑]1993年6月5日,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尝试将艾迪德所拥有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关闭,以制止其进一步散播反联合国的言论,之后艾迪德的民兵们则进行反击,在冲突中射杀了23名巴基斯坦籍的联合国部队士兵。
1993年7月,美军为追捕艾迪德,突袭了其住所,多名其部落首脑被杀。此后,大批摩加迪休民众加入攻击美军与联合国部队的行动;此又导致美国柯林顿总统派出特勤部队以捕捉艾迪德。
1993年10月3日,为了惩罚艾迪德部众并削弱其的势力。美国陆军在得知2名艾迪德高阶幕僚的所在地后为逮捕他们发动“艾琳行动”(Operation Irene),出动精锐的游骑兵部队与三角洲特种部队组成联合打击部队,搭乘UH-60黑鹰直升机与MH-6直升机,突袭摩加迪休市中心的民兵据点。
在这次的行动中,美军虽成功地逮捕到艾迪德的两位高阶幕僚。但在策划与执行时,因为对民兵火力威胁的低估,三架美军UH-60黑鹰直升机接连遭到RPG-7火箭推进榴弹击落,两架坠毁在交战区,百馀名美军特种部队在进行对坠毁直升机机组员的搜救任务时深陷民兵火网与路障,以致困于市区中无法撤离,使原定数小时就可完成的突击任务,变成长达十数小时的城市游击战。美军地面部队直到次日清晨联合国部队派出马来西亚军队和巴基斯坦军队去救援才得以撤离。此役共有18名美军与1名马来西亚装甲运兵车驾驶兵阵亡,美军与马、巴等军数十人受伤。索马利亚方面估计约有500至1,000名民兵死亡,3,000至4,000个普通民众受到波及(由于欠缺准确的情报管道与政府治理,各方估计的数字落差非常大)。摩加迪沙战役成为美军在第一次波斯湾战争之后损失最惨重的战斗之一,此役也是美军在越战结束数十年后,第一次与敌对武装势力发生的大规模城市游击战,美国作家马克·包登(Mark Bowden)事后收录了自己几篇关于此事件的专题连载,在1999年3月出版了《黑鹰坠落:一个现代战争的故事》(Black Hawk Down: A Story of Modern War[注 1]一书,这本书之后又由英国导演雷利·史考特改拍成纪录性电影《黑鹰计划》而使冲突事件与摩加迪休这城市广为人知。
影响
[编辑]由于此役损失惨重,最终导致1995年联合国决定撤出全部维和部队。柯林顿政府可能亦为此决定不向内战中的卢安达出兵,当地后来发生卢安达大屠杀。
荣誉勋章
[编辑]行动当天,美军第二架UH-60直升机(无线电代号:超级64)遭民兵击落。当时各项情资已显示大批民兵正在往坠机地集结,且美军已无力提供火力支援。但两位三角洲特种部队成员兰迪‧大卫·舒嘉特三等士官长(SFC Randy David Shughart)和盖里‧伊凡·高登二等士官长(MSG Gary Ivan Gordon),仍自愿前往协助中弹坠机的超级64机组人员。两人最后被数百名索马里民兵包围,在激烈枪战之后,两人所携弹药耗尽,双双阵亡,遗体后来被民兵游街示众。透过电视直播。此事件震撼美国民众。麦可·杜伦是超级64上唯一存活的机组人员,他在两位三角洲部队成员阵亡后被俘,经美国政府与民兵组织谈判,十一天后获得释放。
两位三角洲部队成员在阵亡后,获颁代表美国军人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由其家属代为领取。以兹表扬他们英勇无私的行为。他们是自越战以来首获该项荣誉的美国军人[1] [2]。杜伦在他其后出版的自传中写到他们的营救过程,并说自己“欠他们两位一条命”。
参战单位
[编辑]美军以及联合国驻索马里部队
[编辑]- 游骑兵特遣队:
- 美国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C中队(C Squadron, 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 (1st SFOD-D) )[2]
- 美国陆军第75游骑兵团第3游骑兵营B连(Company B, 3rd Ranger Battalion, 75th Ranger Regiment)[2]
- 美国陆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第1营(1st Battalion, 160th Special Operations Aviation Regiment (Airborne))所属,为数共16架的MH-60“黑鹰”及MH-6“小鸟”直升机[2]
- 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红色中队(Red Squadron,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
- 美国空军第24特种战术中队(24th Special Tactics Squadron)之空军作战管制士及空降医务士[3]
- CVN-72林肯号航空母舰及第11航空母舰飞行大队(Carrier Air Wing 11)[4]
- 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特遣队:[2]
- 美国陆军第22步兵团第1营(1st Battalion, 22nd Infantry Regiment)
- 美国陆军第14步兵团第2营(2nd Battalion, 14th Infantry Regiment)
- 美国陆军第87步兵团第1营C连第3排(3rd Platoon, Company C, 1st Battalion, 87th Infantry Regiment)[5]
- 巴基斯坦陆军前线军团第15营(15th Battalion, Frontier Force Regiment)[6]
- 巴基斯坦陆军第19枪骑兵军团(19th Lancers)[6]
- 美国陆军977宪兵连(977 MP Company)
索马利亚
[编辑]没有任何正式的纪录有明确记载参与这场战役的索马利亚民兵之组织与人数规模,只能根据这些组织的平时人员编制预估约在2000至4000人之间,其中绝大部分隶属于艾迪德所领导的索马利亚全国联盟,该组织创立于1992年8月14日,初始时是以艾迪德所领导的索马利亚联合国会(USC)为核心,但在美军发起邪灵蛇行动时,该组织又额外吸收了索马利亚爱国运动(Somali Patriotic Movement, SPM)、索马利亚民主运动(Somali Democratic Movement, SDM)、迪吉尔-密利夫雷部族(Digil-Mirifleh)与甫成立的南索马利亚国民运动(Southern Somali National Movement)等团体。索马里全国联盟的成员大都隶属于哈维耶部族下的豪巴吉迪尔氏族(Habar Gidir),该氏族自1993年7月起就持续与美军部队处于交战状态[9]。
阵亡名单
[编辑]美军
[编辑]姓名 | 年龄(岁) | 任务与阵亡原因 | 获勋 |
---|---|---|---|
美国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C中队(C Squadron, 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 | |||
盖里‧高登二等士官长 MSG Gary Gordon |
33 | 在保护坠毁的“超级64”组员时阵亡 | 荣誉勋章,紫心勋章 |
兰迪‧舒嘉特三等士官长 SFC Randy Shughart |
35 | 在保护坠毁的“超级64”组员时阵亡 | 荣誉勋章,紫心勋章 |
丹尼尔‧布殊上士 SSG Daniel Busch |
25 | 随“超级61”一同坠毁,在保卫机上组员时伤重不治 | 银星勋章,紫心勋章 |
伊罗‧费尔摩三等士官长 SFC Earl Fillmore |
28 | 在随部队移动至第一坠机点半途阵亡 | 银星勋章,紫心勋章 |
蒂姆‧马丁二等士官长 MSG Tim "Griz" Martin |
38 | 在地面车队迷途时遭攻击阵亡 | 银星勋章,紫心勋章 |
美国陆军第七十五游骑兵团第三游骑兵营(3rd Ranger Battalion, 75th Ranger Regiment) | |||
杰米‧史密斯下士 CPL Jamie Smith |
21 | 随部队在第一坠机地点防卫时伤重不治 | 铜星勋章附英勇加叙(Valor Device)与橡叶勋章,紫心勋章 |
詹姆斯‧卡瓦科专科兵 SPC James Cavaco |
26 | 在地面车队迷途时遭攻击阵亡 | 铜星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凯西‧乔伊斯中士 SGT Casey Joyce |
24 | 在地面车队迷途时遭攻击阵亡 | 铜星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理查德‧科瓦列夫斯基上等兵 PFC Richard "Alphabet" Kowalewski |
20 | 在地面车队迷途时遭攻击受重伤,并在之后不治身亡 | 铜星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多米尼克‧皮勒中士 SGT Dominick Pilla |
21 | 随车队行动时阵亡 | 铜星勋章附英勇勋章,紫心勋章 |
罗伦佐‧鲁伊斯中士 SGT Lorenzo Ruiz |
27 | 在地面车队迷途时遭攻击受重伤,在转送位于德国的军医院途中伤重不治 | 铜星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美国陆军第一六零特种作战航空团第一营(1st Battalion, 160th Special Operations Aviation Regiment (Airborne)) | |||
威廉‧克利夫兰上士 SSG William Cleveland |
34 | “超级64”的机工长,阵亡 | 银星勋章,铜星勋章,飞行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托马斯‧菲尔德上士 SSG Thomas Field |
25 | “超级64”的机工长,阵亡 | 银星勋章,铜星勋章,飞行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雷蒙‧弗兰克四级准尉 CW4 Raymond Frank |
45 | “超级64”的副驾驶,阵亡 | 银星勋章,飞行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克里夫顿‧沃克特三级准尉 CW3 Clifton "Elvis" Wolcott |
36 | “超级61”的驾驶,在坠机时阵亡 | 飞行优异十字勋章,铜星勋章,飞行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多挪芬‧彼利二级准尉 CW2 Donovan "Bull" Briley |
33 | “超级61”的副驾驶,在坠机时阵亡 | 飞行优异十字勋章,铜星勋章,飞行勋章附英勇加叙,紫心勋章 |
美国陆军第十山地师第十四步兵团第二营(2nd Battalion, 14th Infantry Regiment) | |||
哥尼尔‧休斯顿中士 SGT Cornell Houston |
31 | 随救援车队行动时阵亡 | 铜星勋章附英勇英勇加叙,德·弗勒里勋章(de Fleury Medal),紫心勋章 |
小詹姆士‧马丁上等兵 PFC James Martin Jr. |
23 | 随救援车队行动时阵亡 | 紫心勋章 |
注:舒嘉特士官长和高登士官长,因在战事中自愿协助“超级64”机师对抗民兵,在1994年获总统克林顿追授荣誉勋章,成为自越战后首获荣誉勋章的士官兵。
马来西亚
[编辑]- 玛·阿兹南下士(Pvt Mat Aznan Awang):秃鹰装甲运兵车(Condor)的驾驶兵。其所驾驶的装甲车在10月4日清晨3时30分遭索马利亚民兵猛烈攻击,一枚RPG-7火箭弹击中车头爆炸燃烧,玛·阿兹南当场阵亡。为了追悼其牺牲,马来西亚政府将其军衔由出国参与维和行动前的列兵升至下士,并追授英勇战士奖章(S.P.)。
索马利亚
[编辑]美国大使罗伯特·B·奥克利指超过1,000索马利亚人死亡,行动后于当地医院及诊所不治数目不明。
参见
[编辑]- 黑鹰计划
- MALBATT: Misi Bakara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Eversmann, pp. 34–36.
- ^ 2.0 2.1 2.2 2.3 2.4 Willbanks, James H. America's Heroes: Medal of Honor Recipients from the Civil War to Afghanistan. ABC-CLIO. 2011: 308. ISBN 978-1-59884-393-4.
- ^ Carney, John T.; Benjamin F. Schemmer. No Room for Error: The Story Behind the USAF Special Tactics Unit. Random House. 2003: 250. ISBN 978-0-345-45335-8.
- ^ Baumann, Robert. "My Clan Against the World": U.S. and Coalition Forces in Somalia 1992–1994. DIANE Publishing. 2003: 173. ISBN 978-1-4379-2308-7.
- ^ 41st Engineer Battalio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12-03..
- ^ 6.0 6.1 The Sabre & Lance: Journal of the Pakistan Armoured Corps. (1997). Nowshera: The School of Armour & Mechanised Warfare.
- ^ 7.0 7.1 IBP USA. Malaysia Army Weapon Systems Handbook. Int'l Business Publication. 2007: 71–73. ISBN 978-1-4330-6180-6.
- ^ Musharraf, Pervez. In the line of fire: a memoir. Simon and Schuster. 2006: 74–75. ISBN 978-0-7432-8344-1.
- ^ * Bowden, Mark, Black Hawk Down: A Story of Modern War, Atlantic Monthly Press (1999) ISBN 978-0-87113-738-8
- ^ Clarke, Walter, and Herbst, Jeffrey, editors, Learning from Somalia: The Lessons of Armed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Westview Press (1997)
- ^ Gardner, Judith and el Bushra, Judy, editors, Somalia - The Untold Story: The War Through the Eyes of Somali Women, Pluto Press (2004)
- ^ Prestowitz, Clyde, Rogue Nation: American Unilater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Good Intentions, Basic Books (2003)
- ^ Sangvic, Roger, Battle of Mogadishu: Anatomy of a Failure, School of Advanced Military Studies, U.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1998)
- ^ Stevenson, Jonathan, Losing Mogadishu: Testing U.S. Policy in Somalia,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 ^ Stewart, Richard W., 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 Somalia, 1992-1994, US Army Center for Military History (2003)
- ^ Somalia: Good Intentions, Deadly Results, VHS, produced by KR Video and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8)
- ^ Nick Del Calzo, Medal of Honor: Portraits of Valor beyond the Call of Duty, Artisan (2003)
- Eversmann, Matthew (SSG). The Battle of Mogadishu: Firsthand Accounts from the Men of Task Force Ranger. Presidio Press. 2005. ISBN 0345466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