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
渤海 | |||||||||||||||||||
---|---|---|---|---|---|---|---|---|---|---|---|---|---|---|---|---|---|---|---|
698年—926年 | |||||||||||||||||||
首都 | 敖东城(698-742) 显德府(中京,742-756) 龙泉府(上京,756-785) 龙原府(东京,785-793) 龙泉府(793-926) | ||||||||||||||||||
常用语言 | 渤海语 靺鞨语[1] 汉语[1] | ||||||||||||||||||
宗教 | 佛教 儒教 道教 萨满教 | ||||||||||||||||||
政府 | 君主制 | ||||||||||||||||||
国王 | |||||||||||||||||||
• 698 - 719 | 大祚荣 | ||||||||||||||||||
• 719 - 737 | 大武艺 | ||||||||||||||||||
• 737 - 793 | 大钦茂 | ||||||||||||||||||
• 818 - 830 | 大仁秀 | ||||||||||||||||||
• 906 - 926 | 大諲譔 | ||||||||||||||||||
历史时期 | 古代 | ||||||||||||||||||
• 建立 | 698年 | ||||||||||||||||||
• 上京陷落 | 926年1月14日 | ||||||||||||||||||
| |||||||||||||||||||
今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俄罗斯 |
渤海 | |||||||||
汉语名称 | |||||||||
---|---|---|---|---|---|---|---|---|---|
繁体字 | 震 ‧ 渤海 | ||||||||
简化字 | 震 ‧ 渤海 | ||||||||
| |||||||||
朝鲜语名称 | |||||||||
汉字 | 震 ‧ 渤海 | ||||||||
| |||||||||
俄语名称名称 | |||||||||
俄语名称 | Бохай (Bokhai) / Пархэ (Parche) | ||||||||
中古汉语名称 | |||||||||
中古汉语 | buət həi |
朝鲜半岛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 时代 |
旧石器时代 | |||||||||||
新石器时代(栉文土器) | ||||||||||||
青铜器时代(无文土器) | ||||||||||||
传说 时代 |
桓国·倍达国·檀君朝鲜 | |||||||||||
古朝鲜 | 辰国 | 箕子朝鲜 卫满朝鲜 | ||||||||||
前 三国 时代 |
三韩 | 汉四郡 乐浪 带方 |
东 濊 |
沃 沮 |
扶 馀 |
耽 罗 | ||||||
三国 时代 |
伽倻 | 高 句 丽 | ||||||||||
新 罗 |
百 济 | |||||||||||
唐 熊津·安东 | ||||||||||||
统一新罗 | 渤海 属地 | |||||||||||
后三国 时代 |
新罗 | 后百济 | 后高 句丽 | |||||||||
高丽王朝 | 辽金 属地 | |||||||||||
元征东行省 | 元辽阳行省 双城·东宁·耽罗 | |||||||||||
朝鲜王朝 | ||||||||||||
大韩帝国 | ||||||||||||
朝鲜日治时期 | ||||||||||||
盟军托管时期 | ||||||||||||
驻朝美军政厅 | 苏联政厅·北朝鲜委会 | |||||||||||
大韩民国 (韩国) |
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 (朝鲜) | |||||||||||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 ||||||||||||||
---|---|---|---|---|---|---|---|---|---|---|---|---|---|---|
中国东北史前史 | ||||||||||||||
燕国 | (辽西郡) | 箕子朝鲜 | 东胡 | 肃慎 | 濊貊 | |||||||||
(辽东郡) | ||||||||||||||
秦朝 | (辽西郡) | |||||||||||||
(辽东郡) | ||||||||||||||
西汉 | (辽西郡) | 卫满朝鲜 | 匈奴 | |||||||||||
(辽东郡) | ||||||||||||||
(汉四郡) | 扶馀国 | 沃沮 | 高句丽 | |||||||||||
东汉 | (辽西郡) | 乌桓 | 鲜卑 | 挹娄 | ||||||||||
(辽东郡) | ||||||||||||||
(玄菟郡) | ||||||||||||||
曹魏 | (昌黎郡) | (公孙度) | ||||||||||||
(辽东郡) | ||||||||||||||
(玄菟郡) | ||||||||||||||
西晋 | (平州) | |||||||||||||
慕容部 | 宇文部 | |||||||||||||
前燕 | (平州) | |||||||||||||
前秦 | (平州) | |||||||||||||
后燕 | (平州) | |||||||||||||
北燕 | ||||||||||||||
北魏 | (营州) | 柔然 | 契丹 | 库莫奚 | 室韦 | 勿吉 | ||||||||
东魏 | (营州) | |||||||||||||
北齐 | (营州) | |||||||||||||
北周 | (营州) | |||||||||||||
隋朝 | (柳城郡) | 突厥 | 靺鞨 | |||||||||||
(燕郡) | ||||||||||||||
(辽西郡) | ||||||||||||||
唐朝 | (营州) | (松漠都督府) | (饶乐都督府) | (室韦都督府) | (黑水都督府) | 渤海国 (渤海都督府) |
(安东都护府) | |||||||
辽朝 | (上京道) (中京道) (东京道) |
女真 | 东丹国 | |||||||||||
定安国 | ||||||||||||||
(东京道) | ||||||||||||||
金朝 | (东京路) | (上京路) | ||||||||||||
东辽 | 大真国 | |||||||||||||
元朝 | (辽阳行省) | |||||||||||||
明朝 | (辽东都司) | (奴尔干都司) | ||||||||||||
建州女真 | 海西女真 | 野人女真 | ||||||||||||
清朝 | (东三省:东三省总督·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 | |||||||||||||
(满洲地区) | 帝俄外满洲 | |||||||||||||
中华民国 (奉系军阀) |
远东共和国 | |||||||||||||
苏联远东 | ||||||||||||||
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满洲国 | ||||||||||||||
苏联占领下的满洲 | ||||||||||||||
中华民国 东九省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北地区 |
俄罗斯联邦远东 | |||||||||||||
注 | 政区、政权大部在今东北三省者用粗体。 | |||||||||||||
参见 |
渤海(朝鲜语:발해/渤海;俄语:Бохай,698年-926年)是于公元698年到926年、以粟末部为主的靺鞨族君主制、多民族王国,建国者为大祚荣。[2]渤海国的前身为现今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东南部地区各时期的“高句丽”、“肃慎”、“挹娄”、“沃沮”、“勿吉”、“靺鞨”等多个地方民族部落或政权。[2]
渤海国在建国后受唐册封,唐王朝在黑水靺鞨居住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州,设忽汗都督府,亦称“渤海都督府”,册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史称“渤海王国”;[2]其国人自称“靺鞨”、“靺鞨国”或“渤海国”[3]。中国史籍《新唐书》称之为“海东盛国”[4]。
渤海国所统治的领土在极盛期时,曾包括今嫩江至松花江河道一线以南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吉林省大部、辽宁省、滨海边疆区的南半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渤海国有五个首都,包括上京龙泉府、东京龙原府、中京显德府、南京南海府和西京鸭绿府;当中最大的龙泉府为五京之首,仿照唐朝都城长安形制营建,其遗址位于今中国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自渤海国三世文王大钦茂时期起,龙泉曾两度成为渤海国都,先后长达160余年,也是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最大城市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外交中心。
10世纪,渤海国被契丹辽太祖阿保机所灭,故地建附庸东丹国,但渤海人不断逃亡,最终在金朝兴起后融入同样为靺鞨后裔的女真统治集团。[5]
国名
[编辑]渤海国初名“振”(震),为大祚荣袭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国公”[6]。而关于“震”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6][7],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大祚荣更是熟知汉文经史,因此以地处东方而以震为国号[8][9]。朝鲜学者朴时亨所著渤海史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10],但武则天封“震国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6]。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与乞四比羽被唐朝封为许国公一起考虑,并认为从音韵学上来说,“许”“震”可能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11]。“渤海国”名则来自于唐朝的“渤海郡王”封号。渤海国的疆域并未滨临渤海,以“渤海”为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12]。
历史
[编辑]迁徙与定居
[编辑]最早记载勿吉粟末部的史书是《魏书》卷100《勿吉传》。当时的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江流域,与当时的南扶余人的君主制国家—高句丽(前37—668年)因争夺土地逐渐产生冲突,至晚在公元471年-476年以前,粟末部已与高句丽连年征战。至隋朝初年,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于高句丽。不愿臣服于高句丽的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被当时的隋文帝安置于辽西柳城与幽州昌平一带。 在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中粟末靺鞨人也参加了对高句丽的征战。
高句丽末期
[编辑]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唐高宗派李𪟝和薛仁贵伐高句丽,臣属于高句丽的白山靺鞨部与粟末靺鞨部跟随高句丽对唐军进行了抵抗。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高句丽灭亡。唐朝政府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丹、奚、等部民,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高句丽治下的一部分粟末靺鞨人、白山靺鞨人被与高句丽遗民一同强行迁至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而渤海高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在营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
营州之乱
[编辑]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松漠都督府都督契丹人李尽忠以及其内兄孙万荣起义,反抗唐的统治。白水靺鞨酋长乞四比羽、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也参与了此次反叛。
公元698年,武则天为安定东北边疆局势,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参加反唐的粟末靺鞨采用招抚政策,封白水靺鞨首领乞四比羽为许国公、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免其反唐之罪。但是乞四比羽拒绝受封,被唐军追击杀死;乞乞仲象率部向东逃亡中病故。
震国建立
[编辑]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13],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代父率所部继续逃亡至东牟山,降周的契丹大将李楷固追击其至天门岭,被大祚荣击败,是为天门岭之战。大祚荣借此在粟末靺鞨与高句丽故地的忽汗州敖东城建国称王,以唐朝廷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国号,自称震王(亦作“振”[14]),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史称“震国”或“靺鞨国”。
受封更名“渤海国”
[编辑]大祚荣多次遣使向长安称臣,公元713年(唐玄宗先天二年)唐赐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令其统治所居之忽汗州,加封其为“忽汗州都督”。[15]大祚荣自此将国名由“靺鞨”更改为“渤海”[16],以忽汗州(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为上京,史称“渤海国”[6]。
762年,君主开始获唐朝册封为“渤海国王”。
随唐制
[编辑]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大兴元年),渤海派遣使团入唐,前往长安,求写《大唐开元礼》,得到唐玄宗的允许,从此汉制唐礼正式传入渤海,此事件对渤海社会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影响巨大。在输入《大唐开元礼》之后,渤海贵族以唐礼为准绳,进一步建立起了以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道德规范,以及依据唐制建立的国家政治体制。[2]
迁都
[编辑]公元755年左右(天宝末年),文王大钦茂仿效唐的五京与都城制度,将渤海国都从“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迁徙到了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三十余年后,又将国都陆续迁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八连城遗址),其间曾以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西古城)作为国都。
渤海第五代成王大华玙,在公元794年至795年,将渤海国都从东京龙原府迁回上京龙泉府,直至渤海灭国。
扩张
[编辑]大祚荣时期以粟末靺鞨、白山靺鞨为核心,力图团结伯咄、安车骨等各部靺鞨。大武艺时期,渤海施行北进政策,尤其对黑水靺鞨的进攻,尽管一度受到挫折,但渤海的政权得到了巩固,疆域扩大。
大武艺时期,由于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和黑水靺鞨的包围,大武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发生了唐与渤海国的战争,除了派使臣到突厥、契丹、新罗、日本,732年大武艺派张文休将军攻打辽东城与玄菟城,将辽河西岸完全纳入渤海的领土,接著跨海攻击登州(山东半岛北边)
大钦茂时期,渤海终于实现了对拂涅靺鞨、铁利靺鞨、越喜靺鞨、虞娄靺鞨的内部兼并。虽然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但史学界根据《册府元龟》等记录拂涅、铁利、越喜、虞娄、黑水等靺鞨部落向唐王朝入贡的变化情况,做出了大致判断。
灭亡
[编辑]渤海国后期,国内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许多部落如黑水、铁利摆脱其统治,渤海国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减弱,开始走向衰落[17]。公元926年靺鞨国被辽朝(契丹)所灭后,其北部绝大部分领土被辽朝吞并,以其地为东丹国;一小部分南部领土则被高丽吞并。
渤海的灭亡是由于大契丹国的兴起,对渤海发动进攻。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后,先是建立起了东丹国,契丹太子耶律倍任东丹国人皇王,不过以贵族为首的渤海人民大张旗鼓亡命高丽,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强行自天福城徙东丹人民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空。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东丹国灭亡以后,渤海人多次尝试复兴渤海国,但全部失败,大部分渤海人被强制迁移到辽国境内其他州。
渤海灭亡后,许多渤海人民在渤海故地进行了复国运动,并建立起了后渤海、定安国和兴辽国等国家。但这些国家最终都被契丹所灭。
公元934年,渤海国末代王弟大某,联合南海府烈氏追击渤海国世子大光显。大光显率部民数万逃亡高丽。936年东丹国被辽兼并,同年烈氏一族的烈万华从南海府迁居鸭绿府。938年,烈万华建立定安国。
后渤海国灭亡后,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丽,留在高丽的渤海贵族后裔将姓改为“太”。
后继政权
[编辑]- 称帝的政权
- 称王的政权
- 其他渤海国遗民所建立政权
- 大鸾河之势力 979年-984年
政治
[编辑]渤海国官制[18]仿唐而建,同唐一样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可毒夫”(又称圣王、基下)为国家元首,下设宣诏、中台、政堂三省以及忠、仁、义、智、礼、信六部[19]。
三省
[编辑]- 政堂省:当唐之尚书省,掌政令施行。长官为大内相,(当唐之尚书令)位在左右相上。下有左右司政(当唐之左右仆射),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上。又有左右二允,(当唐之尚书左右丞)分掌左右六司。
- 宣诏省:当唐之门下省,掌参议政事。长官正二品左相一人,佐官左平章事一人,属官为侍中(当唐之门下侍郎),又有左常侍、(唐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唐左谏议大夫)
- 中台省:当唐之中书省,掌拟定政令,审定决策。长官正二品右相一人(当唐之中书令),佐官右平章事一人(当唐之中书侍郎),又有诏诰舍人(当唐之中书舍人),掌草拟诏诰,员数不详。
六部
[编辑]- 渤海亦设六部,各部以卿一人为长官,当唐之尚书,少卿二人佐之,当唐之侍郎。每部各统二司,以郎中为长官,辖员外郎若干人。
- 忠部:当唐之吏部,掌文官考课、铨叙、封赏等,下设忠部、爵部二司。
- 仁部:当唐之户部,掌土地、钱粮、贡赋等,下设仁部、仓部二司。
- 义部:当唐之礼部,掌仪礼、祭祀、科举等,下设义部、膳部二司。
- 以上忠、爵、仁、仓、义、膳六部司,为左六司。
- 智部:当唐之兵部,掌武官叙用、山川地理、军器等,下设智部、戎部二司。
- 礼部:当唐之刑部,掌刑名、讼狱等,下设礼部、计部二司。
- 信部:当唐之工部,掌道路津济、水利、营缮匠作等,下设信部、水部二司。
- 以上智、戎、礼、计、信、水六部司,为右六司。
一台
[编辑]七寺
[编辑]- 殿中寺:当唐之殿中省,掌王膳食、服御、乘舆、起居等供奉之事,长官从三品大令一人(当唐之殿中监),佐官少令一人。
- 宗属寺:当唐之宗正寺,掌王之亲属名籍等,职员如殿中寺。
- 太常寺,掌礼仪祭祀之事,长官卿一人。
- 司宾寺:当唐之鸿胪寺,掌飨宴宾客、使节之事,长官卿一人。
- 大农寺:当唐之司农寺,掌仓库、园池、田地之事,长官卿一人。
- 司藏寺:当唐之太府寺,掌财货、廪藏、交易之事,长官令一人,佐官丞一人。
- 司膳寺:当唐之光禄寺,掌宫中膳馐、酒醴之事,长官令一人,佐官丞一人。
一院
[编辑]- 文籍院:当唐之秘书省,掌经籍图书、撰写碑志、祝文、祭文等,长官监一人,少监一人佐之。
一监
[编辑]- 胄子监:当唐之国子监,掌以儒学教习贵族学生,设监、掌各一人。(当唐之祭酒、司业)
一局
[编辑]- 巷伯局:当唐之内侍监,掌出纳后宫启令、宿卫、常侍等,长官为常侍,以宦官充之。
州县
[编辑]渤海国分为5京、15府、62州。
地方层级为府-州-县,州以刺史为长官,县则设丞。
渤海以国中五要邑为“五京”,分别是:
- 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东京城),下辖龙州、湖州、渤州。
- 东京龙原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八连城)
- 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一说于今日敦化市)
- 南京南海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清津市,一说在咸兴市)
- 西京鸭绿府(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一说在朝鲜慈江道鸭绿江东岸)
其它府名有:
- 长岭府:高句丽的故地,今桦甸县。
- 扶馀府:扶馀的故地,今扶馀县。
- 鄚颉府:扶馀的故地。
- 定理府:潘州附近。
- 安边府:现在的双鸭山、宝清、富锦一带。
- 率宾府:绥芬河流域,现在的黑龙江省东宁县
- 东平府:今鸡西市附近。
- 铁利府:铁岭附近。
- 安远府:越喜治附近。
- 怀远府:黑河附近。
- 涑州:为独奏州(不附属于府的州),在今吉林市附近。
外交
[编辑]与唐的关系
[编辑]成书于808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的中国史籍《通典》卷一八六《勿吉》中记载“大唐盛化远被靺鞨国频使贡献。”
大祚荣接受了唐的册封,成为了唐的一个羁縻州兼地方行政机构,同是又是地方的民族政权。和唐王朝即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是藩属关系。渤海王室大氏集团为了加强和稳固渤海贵族集团的统治,加强自身实力,积极向唐学习,与中原交流,并输入了唐的儒家经典、政治制度、典章制度以及经济制度,输入汉字,推动了渤海社会的发展。
渤海与唐也发生过武装冲突,但时间短暂,规模不大。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凡140余次。
渤海国与中原在文化、文字、行政上制度一致,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大祚荣时期
[编辑]公元705年,唐派遣侍御史张行岌前往旧国,招慰大祚荣,并考察震国国情。大祚荣对唐示好,并随即派儿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唐抵达长安,唐朝廷留大门艺为宿卫。
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高王十六年),唐玄宗谴使鸿胪寺卿崔忻,敕持节“宣劳靺鞨使”的名义,[2]从唐都长安出发到登州(今山东蓬莱)出海,由今旅顺口登陆,溯鸭渌江北上,到达渤海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册拜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一品)、“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正三品)、,并以大祚荣统辖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其为忽汗州都督(正三品),从此,去渤海国“靺鞨”之号,专称“渤海”。[3]大祚荣亦再次派子前往长安,请求唐“就市交易”,“入寺礼拜”,得到了唐玄宗的允许。
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大祚荣再次“令生徒六人”,入唐学习。鸿胪寺卿、宣劳靺鞨使崔忻册封使命完成后返回长安,路经辽东半岛南端都里镇(今中国辽宁旅顺),为纪念册封渤海之行,崔忻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并刻石一块并题词。刻石文字共二十九字,分三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 井两口 永为记验 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史称“唐鸿胪井刻石”。
大武艺时期
[编辑]公元719年(唐玄宗七年三月,高王二十二年)大祚荣去世,唐玄宗于八月谴使册封大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在位时间:719-737年)虽然对内采用自己的年号,但与唐朝交往时仍然奉唐朝为宗主国。由于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和黑水靺鞨的包围,大武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仁安七年),大武艺在突厥的支持下,派其弟大门艺以及任雅发兵攻打黑水靺鞨。曾在唐廷留侍宿卫的大门艺认为会惹怒唐朝廷,在阵前写信表示反对,大武艺改派大壹夏代替大门艺出征,并准备召回大门艺并将之杀害,大门艺得知命令后便逃亡唐朝,唐玄宗授予大门艺左骁卫将军。大武艺派遣马文轨、葱勿雅前往长安,向唐玄宗上表,表中历数大门艺罪状,请求唐玄宗诛杀大门艺,唐玄宗留下渤海使臣,派鸿胪少卿李道邃、李源复到渤海,告知唐不会杀大门艺,但已将其流亡岭南。但大门艺并未被流放的消息泄露,大武艺派人至长安指责唐廷:“大国示人以信,岂有欺诳之理,今门艺不向岭南,请仍诛之。”[2]
唐玄宗处分了不能督察僚属以至于消息泄露的李道邃、李源复二人,又派崔寻挹至渤海,携国书对大武艺进行训谕[20]。
渤海犯唐 新罗援唐
[编辑]公元732年(仁安十三年)九月,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死登州刺史韦俊[21]。唐玄宗命令左领将军葛福顺发兵进讨。
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唐玄宗派大武艺之弟大门艺前往幽州征兵,从西路进兵讨伐大武艺。又派新罗王之侍子金思兰回国,动员新罗王金兴光发兵进攻渤海南部。唐玄宗敕谕新罗王的国书记载:“渤海靺鞨,外称藩翰,内怀狡狯。今欲出兵问罪,卿亦发兵,相为犄角。闻有旧将金庾信孙允中在,须差此人为将。”[22]
新罗王金兴光遂命金允中、金允文等四位将军进伐渤海南境,正巧天寒雪大,山路险滑,士卒死伤过半,只好退兵。同时,葛福顺、大门艺所率的范阳兵进军西线也无进展。
后大武艺率兵进至马都山(山海关附近),唐平卢先锋乌承玼率领本营兵马,用石块堵塞道路,绵亘四百里,黑水靺鞨与室韦靺鞨派来五千靺鞨兵归其指挥,由此乌承玼击退了大武艺的进攻,渤海与唐的战争宣告结束。
但大武艺战后仍心怀怨恨,于同年派刺客在洛阳天津桥南行刺大门艺,大门艺与刺客搏斗,得以不死,刺客被唐廷捕杀。[2]
与唐修好
[编辑]公元733年,突厥毗伽可汗去世,突厥内乱,势力迅速衰落,大武艺迫于形势,改与唐朝修好,向唐廷谴使上表谢罪,唐玄宗赐书招抚:“失道未远,迷复能徙,何其智也。……。既尽诚节,永固东藩,子孙百代,复何忧也。”
后突厥谴使渤海,约同攻打奚与契丹,大武艺为向唐示好,与突厥决裂,擒缚突厥使臣,并派大诚庆赴长安请命,唐玄宗不许,并回书对大武艺进行训谕。
之后的大武艺在位时期,渤海王廷派遣朝唐使二十三次,史载其“常习华风”。
大钦茂时期
[编辑]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大兴元年)渤海“谴使求写《唐礼》(即《大唐开元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应为《三十国春秋》或《十六国春秋》,原文如此),许之。”即得到了唐的允许,并谴使内侍段守简前往旧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册府元龟》中保存了唐玄宗册封大钦茂的全文,要求其“长保忠信”。[23]
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大兴二十五年),唐代宗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检校太尉,后又加拜司空兼太尉。唐朝正式将渤海国由羁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为属国。
文王大钦茂在位五十六年中,形成了向唐学习的高潮,唐先后四次册封大钦茂,五次遣使渤海宣谕,大钦茂也派遣朝唐使四十九次。[24]
其它时期
[编辑]渤海的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宣王大仁秀都被唐皇帝封为渤海国王。
与日本的关系
[编辑]渤海国与日本外交关系亲密,文化、贸易交流频繁,日本为了联合力量对抗新罗,一度视渤海国为日本藩国,过从甚密[25]。日本史料有时将渤海客称作“唐客”,将渤海大使称作“唐客”、“大唐使”或“唐客大使”,渤海在发给日本的国书中曾称,他们恢复了高句丽的故土,具有扶馀的传统,自称“高丽国王”或“天孙”。
公元727年(日本神龟四年),渤海国为对抗唐朝和新罗,首次向日本派出使团,要求建立邦交关系。日本《扶桑略记》第六卷记载为“大唐使首领齐德入京”。日本朝廷官方的记录为“渤海郡王使首领高齐德等八人,来著出羽国”,“渤海郡王使”这个称谓应是渤海使节对出羽的地方官的自我介绍。[26]日本出于牵制新罗的战略也希望与其和好,遂于728年派出首次遣渤海使,此后双方正式使节往来不断。
752年,发生日本遣唐使大伴古麻吕与新罗使者争夺席次的事件。同年日本遣新罗使到达新罗后,被认为傲慢无礼,未得见新罗景德王而归。[27]759年日本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吕计画联合渤海国,准备了军船394艘和四万零七百人的军队,准备远征新罗,[28]但此计画因其与实际掌权的孝谦天皇不和及渤海方面情况有变等原因而流产。[29][30]
8世纪中期以后,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好转,因而渤海国对日关系开始转向以贸易为主,其关系一直持续到926年渤海国被辽国所灭为止。[31]
公元771年(大兴四十一年),文王大钦茂派遣都史蒙从南海府吐号浦出发经对马岛访问日本。
公元873年(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十五年)五月,出使大唐的渤海使团因遇风浪,漂流至日本萨摩国甑岛郡,渤海大使崔宗佐、大陈润陈书当地官员用汉字书写自陈书表明身份,但被当地官员怀疑为伪装成渤海人的新罗斥候。
公元883年,渤海使裴颋入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卷时而记录为“渤海大使”、“唐客大使”;
公元908年,渤海大使裴璆一行入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三卷记录为“渤海入觐大使”或“唐客大使”;
公元919年,渤海使裴璆第二次人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四卷记录为“渤海客”、“唐客”。
公元929~930年,此时渤海为契丹所灭、改称东丹国,裴璆作为东丹国使出使日本,《扶桑略记》第二十四对此事亦有记载,称“唐客称东丹国使”。
靺鞨国一直与日本维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靺鞨国曾34次派使团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团到靺鞨。[32]
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编辑]白山部臣服高句丽时期
[编辑]渤海国立国前,靺鞨七部之一、分布于长白山及南脉盖马大山东西一带的白山靺鞨,曾长期臣服于高句丽。《旧唐书·靺鞨传》记载:“白山部素附于高丽(高句丽)”。朝鲜史书的《高丽史》则将“白山部”记录为“靺鞨”[33],高丽时代李承休的《帝王韵纪•东国郡王开国年代》中将渤海记述为韩国史。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中也记载了在高句丽与新罗的战争、高句丽与百济以及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作战中,高丽曾调遣白山靺鞨参与作战,并将白山部统记为“靺鞨”。如:
- “长寿王五十六年(468年)春二月,(高句丽)王以靺鞨兵一万,攻取新罗悉直城”[34]
- “文咨明王十七年(507年)十月,王遣将高老与靺鞨谋,欲攻百济汉城,进屯于横屯下,百济出师逆战,乃退。”[35]
- “婴阳王九年(598年)王率靺鞨之众万余侵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退之。”[36]
- “宝藏王四年(645年),唐太宗亲征辽东,进围安市城,高句丽派遣北部耨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真帅我兵及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37]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唐灭高句丽,并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高句丽治下的一部分粟末靺鞨人、白山靺鞨人被与高句丽遗民一同移居安置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
新罗圣德王时期
[编辑]公元732年(仁安十三年)九月,大武艺派张文休跨渤海海峡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733年,唐玄宗命新罗王之侍子金思兰返回新罗,动员新罗王金兴光发兵进攻渤海南部。唐玄宗向金兴光表示:“奇功若有所成,重赏更何所爱。”新罗王金兴光遂命金允中、金允文等四将率兵进击渤海南境,由于大雪,士卒死者过半,无功而还。
战争结束后,唐玄宗为了犒赏新罗出兵援唐伐渤海,将𬇙江(大同江)以南之地划给了新罗,新罗从此积极向北推进。
公元748年(新罗景德王七年大兴十一年)新罗设置大谷城等十四郡县,与渤海南境接壤,构成了对渤海边境的威胁。[38]此举得到了唐的支持,在唐玄宗的《敕新罗都护金兴光书》中,唐玄宗明确表明:“近又得(金)思兰表,称知卿欲于𬇙江置戍,既当渤海冲要,又与禄山相望,仍有远图,固是长策。……,警寇安边,有何不可,处置讫,因使以闻。”[39]
其他时期
[编辑]渤海国第三代君主大钦茂(在位时间737-793年)大大扩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松花江,西到辽东半岛。在他在位期间,渤海与新罗建立起了稳固的贸易关系。755年,大钦茂定都位于牡丹江镜泊湖附近的上京龙泉府,以加强对靺鞨国诸靺鞨人民的管理。大钦茂还仿效唐的国子监建立了胄子监。
渤海国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时间818-839年),在位期间,渤海国的领土已包括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天嫩江—松花江一线以南的中国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其间,新罗国势衰微,靺鞨国的壮大迫使新罗在与渤海的边境上开始修建“𬇙江长城”三百里,并增加驻兵防备渤海。[40]
与突厥的关系
[编辑]公元699年(圣历二年),大祚荣刚刚立足忽汗河(牡丹江)一带,慑于西面东突厥势力的强大,向与唐为敌的突厥谴使修好,建立了外交关系。
公元711年,东突厥默缀可汗请唐和亲,向唐称臣,受唐册封,此时武则天已经去世,唐朝廷遣使招慰大祚荣。大祚荣一面与东突厥维持友好关系,一面接受唐的招慰。
与靺鞨其余各部的关系
[编辑]《新唐书》卷二一九《黑水靺鞨传》记载,在渤海国兴盛后,拂涅靺鞨、铁利靺鞨、越喜靺鞨、黑水靺鞨等靺鞨其馀各部“皆役属之”,不再向唐朝贡。对照《册府元龟》《唐会要》等唐官方资料的记载:拂涅靺鞨、铁利靺鞨、越喜靺鞨、黑水靺鞨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高王十七年)起曾多次,或独立或联合地,向唐王朝入贡,有时和渤海国使同年同月抵达长安。这些资料表明,在渤海国初期,拂涅、铁利、越喜、黑水等靺鞨部落仍是独立的部落力量,但某些方面可能受到渤海的控制,因此才会出现与渤海国同年同月入唐朝贡的情况。[41]
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突厥被回纥瓦解,渤海国向北扩张的障碍减小,大钦茂开始积极兼并靺鞨各部。
黑水靺鞨
[编辑]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唐在黑水靺鞨部落地区设立黑水都督府,同年,大武艺在突厥的支持下进攻黑水靺鞨,兵进登州,抵马都山,影响了靺鞨各部对唐的朝贡。[2]
其后黑水靺鞨一直处于渤海国的控制之下,直到公元912年(后梁乾化二年、諲譔六年)渤海势力衰微,黑水靺鞨部才再度向中原王朝入贡。[42]
拂涅靺鞨
[编辑]根据《册府元龟》记载,拂涅靺鞨最后一次入唐朝贡时间为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拂涅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说明公元741年之后大钦茂吞并了拂涅靺鞨。
铁利靺鞨
[编辑]根据《册府元龟》记载,铁利靺鞨最后一次入唐朝贡时间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铁利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
日本史料《续日本纪》卷十八记载:公元746年(天平八年,天宝五年,大兴九年),“渤海人及铁利,惣一千一百馀,慕化来朝,安置出羽国,给衣粮放还。”根据以上史料,可以判断出公元746年时,铁利靺鞨部已被渤海吞并,因此才会出现人数众多的出走逃徙。
越喜靺鞨
[编辑]越喜靺鞨最后两次入唐朝贡时间分别为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康王正历八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越喜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宣王大仁秀时期吞并了越喜靺鞨,于越喜靺鞨地设置怀远府与安边府进行管辖。
虞娄靺鞨
[编辑]约公元741年至公元745年之间,大钦茂吞并了虞娄靺鞨,将虞娄靺鞨地划至定理府、安远府管辖。
经济
[编辑]渤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地区已是封建经济,但在边远地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向奴隶社会过度的阶段。
渤海国的中部为农业和渔猎区。大体包括上京、中京、东京、南京一带,畜牧业发达。西部与南部主要为农业区。东部的核心地带为农业与渔猎畜牧相结合的地区。北部居民主要从事渔猎与畜牧业,农业在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发展。
从大祚荣建国,到大钦茂执政,由于铁器的普遍应用,社会生产力开始提高,加之政局稳定,对外交流加强,所以渤海国的社会经济在这段期间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经济逐渐繁荣,并在九世纪达到了最高峰。
种植业
[编辑]渤海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松嫩平原、松花江流域的扶余府、鄚颉府、长岭府、涑州,西南部的鸭渌府和上京、中京、东京以及率宾府,南部的南海府。
渤海的农作物见于记载的有粟、麦、穄、豆、稻等,豆类作物在渤海的农业中,占据相当位置,栅城(珲春)以大豆做豉(豆的酿造物),远近驰名。渤海国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平原与山间谷地会被种植水稻,卢城(和龙一带)是当时主要的水稻产区,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此外,葵菜的种植、丸都(集安)的李以及乐游的梨也都有史籍记载。
纺织业
[编辑]渤海国因为气候寒冷,地产麻、毛和柞蚕丝,因此主要生产麻织品以及柞蚕丝织品。
渤海国种植苎麻,用以织布。苎麻的种植与纺织在靺鞨人、高丽人社会有着悠久的传统,渤海人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发展,使麻布有了粗麻与细麻之分。渤海国曾派裴璆贡细布于后唐,亦以细白布与契丹交易。
制陶业
[编辑]随着大规模修筑京、府、州、县城池,以及人口增长伴随着的建房的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吸收了唐的陶瓷生产技术后,渤海国的制陶业日益扩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很快。
矿冶业
[编辑]渤海国的矿冶生产,据目前所知有铁、铜、金、银等。
在渤海国境内的遗址与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铁器。渤海国的产铁地点文献记载并不多,已知的有中京显德府铁州辖属的位城(今朝鲜咸镜北道茂山一带)。铁利府也以产铁闻名。史载辽灭渤海后,渤海国的冶铁匠人,被大量迁往契丹境内,宋王曾目睹渤海人在柳河馆冶铁:“柳河馆,河在馆旁,西北有冶铁,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炼得成铁。”
造船业
[编辑]渤海人的祖先挹娄人善于航海,渤海人继承了这个传统。
渤海在立国的二百二十九年中,先后向唐、后梁、后唐入贡143次,每次使者数十人,最多时120人。从朝贡道,出鸭绿江口,扬帆出海,渡过渤海海峡,取道登州,前往洛阳、长安。渤海曾聘问日本34次,主要从盐州(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出发,乘船渡过日本海,在日本越前、能登、加贺等地登陆,每次使团100人以上,有时达359人,最多时多达一千余人。这样大规模的远航,反映了渤海国具有发达的造船实力。
畜牧业
[编辑]渤海大量饲养猪、马、牛、羊。其中猪生产于渤海全国,以扶余故地鄚颉府的产猪最为盛名。马在渤海饲养的家畜中,地位最为重要,遍及渤海全国。武力扩张与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养马业的兴盛,出现了率宾府这样的著名养马区。《渤海国志长编》中《食货考》记载,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仁安十一年),渤海入唐,贡马匹三十匹,后再献马三十匹。
交通
[编辑]渤海的主要交通干线有五条,分别是:鸭渌~朝贡道、长岭~营州道、扶余~契丹道、龙原~日本道、南海~新罗道。[43]
鸭渌~朝贡道
[编辑]是从渤海旧国(吉林敦化)、上京龙泉府(吉林宁安渤海镇)、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经鸭渌江,渡海抵登州,前往唐都长安的朝贡道。
这是一条前段陆路、后段以水路为主、联结渤海与唐的主要交通干线。
陆路
[编辑]路线一:上京龙泉府——旧国——大蒲柴河——抚松——西京鸭渌府神州(临江镇)——乘船;
路线二:上京龙泉府——汪清嘎呀河——延吉——龙井——中京显德府——安图——大蒲柴河——西京鸭渌府神州——乘船;
路线三:东京龙原府——沿图们江——翻南岗山脉——沿布尔哈通河——延吉——龙井——中京显德府——安图——大蒲柴河——抚松——西京鸭渌府神州——乘船;
水路
[编辑]西京鸭渌府神州——桓州——泊汋口——东行过乌骨江(今鸭绿江支流爱河)——石人汪——杏花浦——桃花浦——青泥浦——都里镇——横渡乌湖海(渤海海峡)——乌湖岛——末岛——歆岛——龟岛——大谢岛(今山东庙岛列岛诸岛)——登州(山东蓬莱)登岸前往长安。
唐摄鸿胪卿、宣劳靺鞨使崔忻册封大祚荣后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从旧国返回长安途中,经过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黄金山麓,凿井两口题记留念,成为了这条朝贡道的历史物证。
长岭~营州道
[编辑]营州(今辽宁朝阳),唐平卢节度使驻地,代表唐朝廷管理渤海。渤海使者,由上京龙泉府(宁安渤海镇),经旧国(敦化),取道长岭府,经过现在的桦甸、辉南、海龙、抵达盖牟、新城(今辽宁抚顺),然后经过现在的沈阳——黑山——北镇——义县(燕郡城),到达营州,再由营州越过古北口前往唐都长安。这是一条直通唐都长安的陆路交通干道,但在契丹、突厥以及安史之乱的多次遮断时,渤海与唐的使臣只好转而选择“鸭渌——朝贡道”了。
扶余~契丹道
[编辑]由渤海出发前往西面的契丹,必须经过渤海西部的扶余府。扶余府治为今天的农安。渤海的契丹道,大体从上京龙泉府出发,西越张广才岭至扶余府,再经现在的长岭、通辽、开鲁、天山,抵达契丹的都城临潢。
龙原~日本道
[编辑]这是渤海赴日本的交通路,可分为陆路、海路两段。
陆路
[编辑]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前期(公元698年~公元755年):从渤海旧国(敖东城)出发,经和龙、延吉到达珲春,然后出海。
- 后期(公元755年~公元926年):大钦茂于公元755年迁都上京,公元785年起又开始逐步迁都东京;公元794年大华玙迁回上京。于是该道是从上京龙泉府出发,经过现在的汪清、图们,进入珲春,抵达东京龙原府。龙原府是渤海使者出访日本的基地。从龙原府出发,向东南传过长岭子山口,到达波谢特湾的毛口崴(也称摩阔崴,俄名波西耶特,古属渤海国盐州地界,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由此出海。
海路
[编辑]南海~新罗道
[编辑]此线系《新唐书·渤海传》所载“南海,新罗道也”,即由渤海王城忽汗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遗址”),南行经由东京龙原府(八连城)、南京南海府(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青海土城遗址”),再由海路南下,通向朝鲜半岛新罗国的交通道路。
文化
[编辑]从出土的遗址发现继承了部分高句丽的文化,例如:在宫殿遗址发现有火炕的装置,寺院遗址与紫苑旧址发现瓦当、塼、建材、石佛、石灯、石狮等,其中有高句丽式的横穴式石椁坟。
儒学
[编辑]渤海国积极地学习唐的文化,其中盛行于唐的儒学,成了渤海学习、输入唐文化的中心内容。公元738年大钦茂派遣使臣入唐求写唐礼、汉书、晋书、十六国春秋等经典。大批使臣与留学生在唐学习唐文化与制度,并带回渤海诸多唐文化典籍,成为儒家思想的积极传播者。
渤海国掌管行政最高机关政堂省的六部,均以“忠、仁、义、礼、智、信”命名。渤海国设胄子监,“胄子”一词即出自《尚书》,胄子监相当于唐的国子监,掌管儒学、训导之事,接受王公贵族子弟入学,进行儒学教育。
清代张贲《白云集》记载,上京掘地得一块石碑,碑上刻“下瞰台城,儒生盛于东观,十字,皆汉文,字画庄楷,盖国学碑也。想象当时建国荒漠,重学崇儒如是。”
根据渤海贞孝公主墓墓志记载,渤海国将国王歌颂为“人均乾坤、明齐日月、立极握机、明赏慎罚之圣主”,并要求公主“敦诗悦礼、孝惠贞淑、六行孔备、三从是亮,”显示儒家思想当时为渤海国社会的主流思想。[24]
文学
[编辑]渤海深受唐代文化的影响,但存世作品数目有限,其与日本来往频繁,留下诸多文字记录。
渤海贵族文人撰写的书表状牒,一般都是唐初流行的骈体文,体式符合要求,对仗工整,叙事层次清楚,状物传神,文笔流畅,虽然是应用文章,但和唐王朝同期同类文章相比,还是相差无几的。
《日本逸使》、《日本后纪》、《续日本纪》、《三代实录》等文献中,记载有诸多渤海日本两国之间的国书。如:《武王致日本圣武天皇书》、《文王致日本圣武天皇书》、《文王致日本淳仁天皇书》、《康王致日本桓武天皇告国丧书》、《康王致日本恒武天皇书(正历四年)》、《定王致日本嵯峨天皇书》、《王彝震致日本仁明天皇书》、《王玄锡致日本清和天皇书》、《王玄锡致日本阳成天皇书》等。
南宋洪皓的《松漠纪闻》中记载有渤海国的贺正表。牒笺方面,目前有记载的有历年的《中台省致日本牒》、《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等;
诗歌
[编辑]诗歌方面,日本的《经国集》、《文华秀丽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保存有渤海人汉诗九首。分别是:杨泰师的《夜听𢭏衣诗》、《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王孝廉的《奉敕陪内宴》、《春日对雨得晴字》、《在边亭赋得山花戏寄两领客使并滋三》、《和坂领客对月思乡之作》、《出云州书情寄两敕使》,以及释贞素在唐题诗一首《哭日本国内供奉大德灵仙和尚诗并序》。
杨泰师
[编辑]杨泰师官至归德将军,渤海文王大兴二十二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曾作为聘日副大使出使日本。
- 《夜听捣衣》
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归别有情。
厌坐长宵愁欲死,忽闻邻女捣衣声。
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星低无暂止。
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
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
遥怜体弱多香汗,预识更深劳玉腕。
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
虽忘容仪难可问,不知遥意怨无端。
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
此时独自闺中闻,此夜谁知明眸缩。
忆忆兮心已悬, 重闻兮不可穿。
即将因梦寻声去,只为愁多不得眠。
- 《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
昨夜龙云上,今朝鹤雪新。
祇看花发树,不听鸟惊春。
回影疑神女,高歌似郢人。
幽兰难可继,更欲效而嚬。
王孝廉
[编辑]王孝廉,当元和、长庆间,曾为渤海王大使聘日。归途覆舟,溺海而卒,诗五首,皆在日本时作。日僧空海有《伤渤海国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诗句,日本人阪上今继有《和渤海大使见寄之作》,可以参阅。
- 《奉敕陪内宴》
海国来朝自远方,百年一醉谒天裳。
日宫座外何攸见,五色云飞万岁光。
- 《春日对雨得情字》
主人开宴在边听,客醉如泥等上京。
疑是雨师知圣意,甘滋芳润洒羁情。
- 《在边亭赋得山花戏寄两领客使并滋三》
芳树春色色甚明,初开似笑听无声。
主人每日专攀尽,残片何时赠客情?
- 《和坂领客对月思乡之作》
寂寂朱明夜,团团白月轮。
几山明影彻,万象水天新。
弃妾看生怅,羁情对动神。
谁云千里隔,能照两乡人。
- 《出云州书情寄两敕使》
南风海路连归思,北雁长天引旅情。
赖有锵锵双鳯伴,莫愁多日住边亭。
贞素
[编辑]晚唐时期渤海僧。长庆间,曾为日本国入唐求法僧灵仙东渡答谢。大和二年回,诣灵境寺复命,时灵仙已先卒。贞素哭之以诗云。
- 《哭日本国内供奉大德灵仙和尚诗(幷序)》
不航尘心泪自涓,
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傥问沧波客,
的说遗鞋白足还。
书法
[编辑]渤海贞孝公主墓墓志序文的体式为正楷,遒劲有力,造诣深厚。[24]
绘画
[编辑]渤海国目前在绘画方面的出土数量有限,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研究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1980年以前,这个阶段发现的墓葬中涉及渤海国绘画作品的,只有龙河南屯渤海墓葬、上京龙泉府周围墓葬等,这些绘画作品多为忍冬花纹、卷云纹及花草图案,形式比较单调。[44]
第二个阶段在1980年以后,一些出土的墓葬中开始出现了更多渤海国的绘画作品,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1980年发现的贞孝公主墓壁画,在这个壁画里面,完整的人物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在这个墓葬中,四壁加起来共有12幅画,皆为人物彩绘,其中包含的人物也很丰富,不但包括仗剑、执挝、佩内弓的武士以及手持乐器的乐伎,还有内侍以及公主的其他一些下人。画工门以写实的手法,运用流畅的线条、明丽的色彩,勾勒出了富有立体感与运动感的侍卫形象。作画技法取铁线描,先用墨线勾勒轮廓,然后涂染各种颜色,最后用墨笔勾画。通过壁画可以看到当时渤海绘匠不仅工于松石,而且擅长人物、花卉和禽兽。[24]
后来在上京龙泉府发现的三灵坟壁画,在画面上绘有团花花卉图案,利用的绘画手法为勾线填染法。在这个时期,以往天赋神权的创作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真实的花乌等逐渐被用在绘画写生中,充满了自由、丰满、肥硕的唐代绘画风格。[44]
《海东绎史》渤海条引《书史会要》记载了一位名为大简之的渤海画家:“大简之,渤海人画家,工松石小景”。
音乐
[编辑]在渤海贞孝公主墓的壁画中,存有弹奏拍板、箜篌和琵琶的乐伎形象。根据《金史·乐志》记载,渤海“有渤海乐”,且渤海乐不仅传入中原,而且传入了日本。[24]
舞蹈
[编辑]宋代王曾,曾在《王沂公行程录》中描述了在柳河馆附近看到渤海人集体跳“踏锤舞”的情景:“渤海俗,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善舞者,数辈前行,士兵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锤’。”
宗教
[编辑]佛教
[编辑]渤海国境内高句丽故地鸭渌府一带的佛教于公元372年由前秦传入,并得到迅速发展。大祚荣建国后于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派遣渤海王子入长安,请求入寺礼拜。第三代渤海王大钦茂的尊号也是效仿武则天崇佛尊号的“孝感金轮圣法大王”。
渤海为了弘扬佛法,兴建诸多寺院,在上京地区可以确定的佛寺有十处。除了佛寺,渤海也兴建佛塔,直至今日,渤海塔仍然屹立在目前的吉林省长白县,黑龙江宁安渤海镇南大庙也保存有完好的渤海石灯幢。
渤海虽然没有留下佛教的典籍,但在上京龙泉府遗址、珲春八连城遗址、和龙等地均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佛教文物。
萨满教
[编辑]在渤海国较边远的广大地区,渤海人民之中流行着萨满教。渤海人通过萨满祈求神灵的保护,祛病祈福,驱灾辟邪。
社会习俗
[编辑]婚姻
[编辑]渤海在立国前存在“抢婚”旧俗,立国后施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男方不纳妾,女性拥有一定地位。《松漠纪闻》记载:“(渤海)妇人皆悍妒。大氏与他姓相结为十姊妹,迭几查其夫,不容侧室。及他游,闻则必谋置毒,死其所爱。一夫有所犯,而妻不知觉,九人则群聚而垢之,争以忌妒相夸。故契丹、女真诸国皆有女娼,而其良人皆有小妇、侍婢,唯渤海无之。”即,为坚持一夫一妻制,妻子们自愿组织起来,结成十姐妹联盟,互相监督联盟内每一个人的丈夫,共同捍卫联盟内各自婚姻,采取的是简单残忍的报复手段——“闻则必谋置毒,死其所爱”。[45]
丧葬
[编辑]参考条目:渤海贞孝公主墓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渤海墓葬大体上包含五种形制,分别是:
- 土坑封土墓
- 石圹封土墓
- 石棺封土墓
- 石室封土墓
- 砖室石顶封土墓:埋葬方式包括木棺葬、火葬、合葬、二次葬。
姓氏
[编辑]渤海国人名绝大多数源自于康王大嵩磷时期,并逐渐呈现汉化趋势,而且自定王大元瑜时期起,靺鞨族人名的音译现象越来越少,并逐渐被“姓+名”的汉化姓名取代。
渤海国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还有高、张、杨、窦、乌、李等右姓[46],以及几与汉族姓氏相通的所谓庶姓。从渤海民族姓氏构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个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汉化后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渤海望族大姓
[编辑]- 渤海大氏:大氏集团位居国王与望族,是渤海的最高统治者。[46]大氏移居中原的印记,可以从山东省潍坊市的寿光市内至今仍存在的大家洼镇看出来。移居新罗的则改姓太氏。
- 渤海高氏:高氏是继王室之后的第一大姓,其族人有不少在唐朝政府做官。[47]《渤海国志长编》记述了高仁、高齐德、高宝英、高模翰、高永昌等文官武将士庶遗裔五十六人。[2]有学者认为渤海右大姓高氏为高句丽王族[48]。
- 渤海张氏:史载渤海张氏有大将张文休、文臣张仙寿、遗裔张浩等二十一人,可能出自高句丽。
- 渤海杨氏:《渤海国志长编》记载杨氏有杨承庆、杨朴等九人。《契丹国志》、《大金国志》皆指出杨朴为铁州渤海人,铁州为中京显德府下辖州,史学界故推断杨氏应是靺鞨人。
- 渤海贺氏:对渤海姓氏做出描述的《松漠纪闻》(南宋洪皓著)所记载的渤海窦氏未见其他记载,史学界认为有可能是将贺姓误记为窦氏。贺氏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贺福延、贺守谦等。
- 渤海乌氏:见于记载的有乌借芝蒙、乌炤度、乌玄明、乌昭庆等十一人,为渤海国的靺鞨望族,乌玄明在宋辽时期曾建定安国。
- 渤海李氏:《渤海国志长编》记载了李姓者十六人,有李尽彦、李居正、李承英、李英德等。
其他姓氏
[编辑]除了右姓望族,渤海还有一般贵族,见于记载的有四十九个姓氏:“王、任、马、冯、吕、裴、崔、邱、慕、郭、木、史、辛、解、赵、刘、朱、卫、吴、洪、林、申、夏、梁、罗、文、安、朴、胥、茹、卯、门、隐、周、列、公、多、聿、受、智、壹、葱、古、阿、达、冒、谒。”
这些姓氏包括渤海国内各个部族与民族,而非靺鞨一族。王氏可能出自汉族,朴氏、崔氏可能出自新罗,也有部分出自高句丽,多数是靺鞨姓氏,如茹、聿、智、多、已、慕、葱、公、古、阿、冒、谒等。
名字
[编辑]除姓氏之外,又有诸多常用名,如舍那娄、味勃计、德周、烟夫须计、萨五德等。
靺鞨名字尾字中“德”“蒙”二字频繁出现,如高齐德、谒德、胥要德、辛文德、慕盛德,如木智蒙、已珍蒙、乌借芝蒙、史都蒙、慕施蒙等。
其它人名包括:失阿利、乌那打利、味勃价、取珍、多罗、陀失、葱忽雅、迪乌、首乙分、冒豆干、挞不野、阿密古、所乙史 等等。
建筑
[编辑]渤海国的建筑形式多为唐制,规模是庞大宏敞的,建筑技术也具有比较高的水平。[2]渤海国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形制是居住建筑,另外一种形制是寝殿建筑。[49]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同之处,但是寝殿建筑照比前者来说,有着更多的优点,该形制在平面功能的布局以及木结构所采用的技术上,都要比居住建筑完善很多。寝殿建筑通常在同一台基上进行建设,在平面上呈现出长方形的形状,通常设置为两个房间或者三个房间,东室与西室具有相同的宽度,是建筑的主要居室,中室通常宽度很窄。建筑一共具有三个出入口,分别设置在东西两室南面与中室北面。[49]
居住建筑
[编辑]居住建筑通常选取的方式为半穴式,主要提供给平民百姓居住使用;
寝殿建筑
[编辑]寝殿建筑选用的建筑形制则是地面式,主要提供给渤海国的贵族与统治阶级居住使用。其中寝殿建筑按照建筑形状还分为“工”字殿与“十”字形廊庞。
“工”字殿
[编辑]在历代的建筑著作中,“工”字殿常常被称作“玄室”或者“旋室”。中国学者郭沫若对此的理解是:“即‘玄’字,乃‘漩’之初文,象形。”渤海宫城广泛使用的建筑形制就是这种“工”字殿。其中“玄室”作平面观,呈现出葫芦的形状,也就是“工”字形的平面建筑,这种造型极其常见,如果按照符号学知识来分析,在当时属于古代生殖崇拜的范畴。[49]
“十”字形廊庞
[编辑]在渤海建筑中,由“工”字殿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十”字形宫殿建筑,渤海国宫城中轴线上就设立了“十”字形廊,把左右宫殿连在了一起,这样就出现了类似于“王”字形的平面,从平面构图角度来说,可以算是“工”字殿的一种变化形式。[49]
公元755年,大钦茂移都上京,仿效唐朝建立了五京与京府州县制度。政令之下兴修土木,大批的城邑拔地而起。这些城邑的建设,尤其是上京、中京的城市构造,仿效了唐长安城,建筑的风格与工艺也是唐的标准。其中,上京城分为外郭城、皇城(又称内城,在当地目前百姓中,又称为“八连城”或“半拉城”)与宫城,城周37里,就规模而论,可以说是当时亚洲第二大城市。[2]而中京显德府遗址,与龙西古城、东京龙原府遗址(珲春八连城),在规划布局上都与上京基本相似,分为外郭城、皇城与宫城。[2]
民族
[编辑]民族构成
[编辑]渤海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构成是复杂且多元化的,随着渤海国疆域的变迁,民族内涵也随之变化。[50]渤海建国时粟末靺鞨(属于“粟末靺鞨附高句丽者”)和高句丽国遗民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同成为统治阶级,其他的靺鞨人(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成为了被统治阶级。[51]
在大部分时间里,渤海国是一个由靺鞨民族、高句丽遗民、汉人、契丹人和奚人等族人组成的国家,他们共同组成了渤海民族。历史相关文献记载,渤海民族最早形成时间大约是在“武周代唐”前后,即公元七世纪末,并且是由以下三个集团构成:[50]
主体民族
[编辑]时至今日,东亚各国对于渤海国的主体民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历史看法也随着历史研究而不断变化。
靺鞨族说
[编辑]东亚诸多史籍中,关于渤海国民族成份,多记载渤海国的主体民族为靺鞨族人,包括粟末靺鞨在内的诸靺鞨部落构成了靺鞨族的主体人口,建国者大祚荣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联合原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国,而粟末靺鞨与高句丽人所占比例皆不大。
持此学说的学者有刘义棠、金毓黻、王承礼、朱国忱、郑永振、李东辉、尹铉哲以及池内宏等人。其中金毓黻在其历史著作《渤海国志长编》“丛考”中认为:“大氏一族初附于高丽,继国于粟末部故地,而中朝则始称为粟末靺鞨,后乃定称为渤海,其本末之序如此。”。[52]
高句丽族说
[编辑]有南北韩学者以及少数日本学者认为渤海国主体民族为高句丽人,持有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朴时亨、李龙范、卢泰敦、白鸟库吉等人。
新民族说
[编辑]有意见认为“将渤海国的主体民族称为靺鞨是不妥当的”。该观点认为渤海国征服海北后相互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渤海族”才是其民族属性。[53]主张此观点者为中国部分学者,其代表者有崔少熹、孙秀仁、干志耿、孙进己、程妮娜等人[54]。
多元独立民族共同体说
[编辑]俄罗斯学者主要倾向于认为渤海国内各民族都有独立的高度的文明,是完全独立的共同体。
语文
[编辑]语言
[编辑]由于渤海文献资料传世者不多,语言资料尤为罕见[55],渤海国的主体民族使用的语言情况尚不明了,普通靺鞨百姓可能使用基于靺鞨语的渤海语,贵族与上层阶级官方口语可能使用汉语、或者掺杂了靺鞨传统固有词汇的汉语。而治下汉人、高丽人依旧使用本民族的语言。[56]
官方用语
[编辑]官方用语指朝廷、官方及外交正式场合的规范用语[57]。渤海国王室语言或官方语言为汉语。
中国宋代许亢宗在《宣和己巳奉使金国行程录》中记载:“(黄龙府)南有渤海,北有铁离、吐浑,东南有高丽、韎鞨,东有女真、室韦,东北有乌舍,西北有契丹、回纥、党项,西南有奚,故此地杂诸国风俗。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以汉语为证,方能辨之。”[58]
根据日本学者酒寄雅志先生研究,按照《日本三代实录》、《扶桑略记》记载,渤海人在日本的外事活动一直以汉语作为官方用语进行交流;而在日本前往渤海的多次外交活动中,日方所派的“渤海通事”也是用汉语来沟通双方意愿的。[56]
通用语
[编辑]这里所说的通用语,指建国主体民族或主体几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学界关于渤海国通用语的问题上存在不同观点:
渤海语
[编辑]中国学者朱国忱、魏国忠先生认为:“在(渤海国的)这些语言中,靺鞨语作为主体民族的语言而处于优势的地位”,“当时,靺鞨语无疑作为官方正式用语而得到广泛使用。然而,汉语的地位及应用却在不断上升和增长,并随着‘唐化’的渐进而成为官方用语”[59]。学者刘晓东认为:靺鞨语可能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满—通古斯语族”,而女真语则是靺鞨语的直接继承者,满语则又是女真语的直接继承者。[57]
公元810年(渤海定王永德二年、日本嵯峨天皇弘仁元年),渤海使高南荣等出访日本,同行者有高多佛。据《日本纪略》前篇卷十四记载:“渤海使首领高多佛脱身留越前国,安置越中国给食,即令史生羽栗马长,并习语生等‘就习渤海语’。”[60]
汉语
[编辑]中国学者孙秀仁、干志耿先生则认为:“在渤海境内只能把汉语作为公认的约定俗成的官方语言和时尚语言”,“汉语、汉字成为唯一可以沟通渤海境内各族的语言和文字”[61]。
外交语言
[编辑]渤海国使用的外交语言为汉语。
据《日本三代实录》卷二十四贞观十五年秋七月八日庚午条记载:“先是太宰府驰驿言:‘渤海国人崔宗佐、门孙、宰孙等漂着肥后国天草郡,遣大唐通事张建忠覆问事由,审实情状,是渤海入唐之使,去三月着萨摩国,逃去之一舰也。’仍奉进宗佐等日记,并所赍蜡封函子、杂封书、弓剑等。”[62]从这段史料可知,渤海人崔宗佐等人乘船从萨摩国漂至肥后国时,日本太宰府派遣了唐人大唐通事张建忠,才搞清楚了崔宗佐等人的身份,这说明渤海人崔宗佐是用汉语与大唐通事张建忠交流沟通的。[57]
根据日本学者酒寄雅志先生研究,在日本与渤海之间多次的外交活动中,日本所派的“渤海通事”也是用汉语来进行沟通双方意愿的。[63]
书写系统
[编辑]渤海国官方书面使用汉文,王公贵族与上层社会也使用汉字,渤海贞惠公主墓志与渤海贞孝公主墓志,以及文字砖、文字瓦的出土也证明了这一结论[2]。汉字和汉文为渤海国唯一的官方书面语,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55]。
但渤海国民间究竟有无自己的文字,目前尚无定论[64]。学术界主要观点有如下两种:
- 一是认为渤海国没有自己的文字,渤海遗址中所见的奇诡难识字并非是渤海人所独创的字,其中有些是汉字的变体。还有一些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在学习中原先进文化过程中所造成的错误,并非有意而为之。而一小部分可能是类似物勒工名一样工匠的特有符号[注 1]。
渤海国注重文字记录:《旧唐书·渤海传》记载渤海“颇有文字及书记”[66];《新唐书·渤海传》谓渤海“颇知书契”[67]。
称谓
[编辑]《旧五代史·渤海靺鞨传》记载了渤海国所使用的称谓:“渤海靺鞨,其俗呼其王为可毒夫,对面呼圣,笺奏呼基下。父曰老王,母曰太妃,妻曰贵妃,长子曰副王,诸子曰王子。世以大氏为酋长。”[68]
其中“可毒夫”为民族传统语言靺鞨语的音译,其它称谓皆为汉语。[56]传统上将“笺奏呼基下”解释为“笺奏(书信、奏章)上称呼其王为基下”;然而学者王承礼则认为“笺奏的靺鞨语即称为基下”。[69]
渤海国贞惠公主墓志、贞孝公主墓志中均称其王大钦茂为“圣人”、“皇上”,学者判断渤海官方书面语也可用作官方口语。[56]
参考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1982年吉林省延边博物馆的李强通过对渤海“文字瓦”一手材料的掌握与收集,主要包括渤海三京,即上京龙泉府(现黑龙江省甯安县渤海镇)、东京龙原府(现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中京显德府(现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以及渤海三京周围的一些寺庙遗址、建筑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瓦。对渤海文字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收集整理。除上述遗址外,还包括日本1937年编著的《间岛省古迹调查报告》、1939年编著的《东京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发掘调查》和我国金毓黻先生编著的《渤海国志长编》收录的文字瓦。通过汇总,共有250多个文字、符号。李强先生将其分为三类,即正楷类、殊异字类和符号类。他认为渤海没有创制本民族的文字,其中所谓的殊异字大部分可以说是汉字的变体字或者是由于工匠文化程度有限所造成的错别字。祛除了大部分的这类殊异字,其他的殊异字也不能说成是渤海人自创的文字,其中可能是由于工匠自己所做的标识、戳印形制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 ^ 韩国学者金在善主张,渤海国是有自己的文字的,以表特有之音。是与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样借鉴汉字写法,通过音训表记法来表达自己民族的感情、情趣之文学、固有名词、地名等。并提出这种做法在朝鲜三国时就已经普遍流行。其中他提到《日本纪略》前篇14载:“渤海首领高多佛脱身留越前国安置越中国即令史生羽票马长及诸生就习渤海语。盖渤海即通习汉字,而其语言中心有汉字所不能赅之音,故别制新字以表明之,此奇异难识之所由来也”来说明渤海国是有其本民族自己的语言的。并且金在善还在另一篇文章《李太白与渤海文字中》引《李太白全书.王尘丛谈》云:“渤海国有书于唐,举朝无解之者,李太白能解而答之”。指出目前在渤海国遗址上所发现的“文字瓦”中,相当数量都属于无法解读音义之字。此亦可能为渤海人创制本民族之字,依汉文开发适合于本民族语音的字而用之。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1.0 1.1 朱国忱・魏国忠. 渤海史稿. 黑龙江文物出版编辑室. 1984.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王承礼. 《渤海简史》.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 ^ 王禹浪, 《黑龙江民族丛刊》. 唐鸿胪井刻石题铭及渤海国初期国号考. 2007年.
- ^ 《新唐書》卷二一九“渤海傳”. : “初,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至是遂为海东盛国,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 ^ 金朝史研究. 日本国立国会図书馆.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 ^ 6.0 6.1 6.2 6.3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202–210. ISBN 7-5622-2277-0.
- ^ 稻叶君山. 满洲发达史. 东北丛刊. 民国19年, (6).
- ^ 孙秀仁; 于志耿. 论渤海族的形成与归向. 学习与探索. 1982, (4).
- ^ 朱国忱. 关于唐代渤海国的文学艺术. 求是学刊. 1980, (3).
- ^ 《朝鲜全史·渤海史》
- ^ 刘振华. 渤海史识微. 学习与探索. 1982, (6).
- ^ 金毓黻. 渤海国号考. 东北通史.
- ^ 《類聚國史》(日)卷一九三. : “又传奉在唐学问僧永忠所附书:渤海国者高丽之故地也,天命开别天皇七年高丽王高氏为唐所灭也,后以天之真宗丰祖父天皇二年大祚荣始建渤海国,和铜六年受唐册立,其国延袤二千里,无州县官驿,处处有村里,皆靺鞨部落。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大村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曰首领,土地极寒,不宜水田,俗颇知书。”.
- ^ 《旧唐书·渤海传》
- ^ “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 《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
- ^ “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
- ^ 渤海国简史. [202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9) (中文(简体)).
- ^ 俞鹿年. 中國官制大辭典(上下冊).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0-05-29 [2021-11-09]. ISBN 978-988-8675-6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中文).
- ^ 源与流:中国古代民族法制蠡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张冠梓
- ^ 张九龄. 《张曲江集》卷之五《敕渤海王大武艺书》. 《文苑英华》本.
- ^ 《资治通鉴·卷213》
- ^ 《三国史记》卷四十三《列传》.
- ^ 《冊府元龜》.
“是年 渤海桂娄郡王大武艺病死 其子大钦茂嗣立 帝降书册 且吊之曰 念卿亡父 素励诚 节与善无征 奄至殂谢 兴言求往 轸念良深 卿是长嫡 当袭父位 宜全忠孝 以继前踪 今故遣使持节册命兼申吊祭册曰 皇帝若曰 於戏 王者宅中 守在海外 必立藩长 以宁遐荒 咨尔故渤海郡王嫡子大钦茂 代承绪业 早闻才干 昔在尔考 忠于国家 爰逮尔躬 当兹负荷 岂惟立嫡 亦乃择贤 休问可嘉 宠章宜及 是用命尔为渤海郡王 尔往钦哉!永为藩屏 长保忠信 效节本朝 作范殊俗 可不美欤。”
- ^ 24.0 24.1 24.2 24.3 24.4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 “渤海贞孝公主墓发掘清理简报”. 《社会科学战线》(季刊): 第179页.
- ^ 《日本三代实录》卷二十三. 维基文库 (中文).
“二十七日庚寅,先是太宰府言:去三月十一日,不知何许人,舶二艘,载六十人,漂着萨摩国甑岛郡。言语难通,问答何用?其首崔宗佐、大陈润等自书曰:‘宗佐等,渤海国人,被国王差人大唐,贺平徐州,海路浪险,漂荡至此’。国司推验事意不赍公验。所书年纪,亦复相违。疑是新罗人,伪称渤海人,来窃窥边境欤?领将二舶,向府之间.一舶得风,飞帆逃遁。是曰,敕:渤海远蕃,归顺于我。新罗蕞尔,久挟祸心。宣令府国官司,审加推勘。实足渤海人者,须加慰劳,充粮发归。若新罗凶党者,全禁其身言上。兼令管内诸国,重慎警守。”
- ^ 古代日本对靺鞨认识. [2016-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 金富轼. 三國史記/卷09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
- ^ 藤原继绳、菅野真道、秋篠安人 . 續日本紀/卷第廿二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
- ^ 网野善彦‘日本社会の历史(上)’岩波书店、1997年
- ^ 酒寄雅志‘渤海と古代の日本’校仓书房、2001年
- ^ 《日本简史》
- ^ 9 Balhae and Jap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
- ^ 《高丽史》卷六十五·尹瓘传.
- ^ 《三国史记》卷十八·高句丽纪六.
- ^ 《三国史记》卷十九·高句丽纪七.
- ^ 《三国史记》卷二十·高句丽纪八.
- ^ 《三国史记》卷二十一·高句丽纪九.
- ^ 金富轼. 《三国史记》. : 景德王七年八月条:“谴阿飡贞节等,检查北边,始置大谷城等十四郡县。”.
- ^ 张九龄. 《张曲江集》卷之五. 唐.
- ^ 《三國史記》憲德王秋七月條. : “令牛岭太守白永,征汉山北诸州郡人一万,筑𬇙江长城三百里。”.
- ^ 《唐會要》卷九十六《靺鞨》. : “其拂涅、铁利等诸部落,自国初至天宝末,亦朝朝贡,或随渤海使而来,唯郡利、莫曳皆三两部未至,及渤海浸强,黑水亦为其所属。”.
- ^ “渤海国家の史的展开と国籍关系”——《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十六)》. 龙溪书舍. 1979年.
- ^ 《新唐書·渤海傳》. : “龙原,东南濒海,日本道也。南海,新罗道也。鸭渌,朝贡道也。长岺,营州道也。扶馀,契丹道也。”.
- ^ 44.0 44.1 黄树声. 试析唐代渤海国的绘画艺术.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 (1674-9286). doi:10.3969/j.issn.1674-9286.2013.19.007. CNKI MSJY201319012. CQVIP 47473627.
- ^ 庞丽娟 姜华昌. 渤海国婚俗及妇女地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6年, (4). doi:10.13815/j.cnki.jmtc(pss).2006.04.022. CNKI MDJS200604022.
- ^ 46.0 46.1 洪皓. 《松漠纪闻》. 南宋: “其王旧以大为姓,右姓曰高、张、杨、窦、乌、李不过数种,部曲奴婢无姓者皆从其主。”.
- ^ 唐代渤海国高氏与中原望族的关系新证. [2007-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 ^ 持该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金毓黻(见《渤海国志长编·族俗考》)、孙进己(见《东北民族源流》第五章第四节《高句丽民族源流》)。
- ^ 49.0 49.1 49.2 49.3 梁世磊 周慧赢. 唐代渤海国民间美术研究. 《神州·中旬刊》. 2013, (03). CNKI SHZH201308199.
- ^ 50.0 50.1 刘学铫, (台湾). 《游牧文明与中华史 —— 大辽王朝》. 陕西·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第56页~第69页. ISBN 9787224125504.
- ^ 〈满鲜民族的民族认定及其民族体系〉,林修澈、蔡长廷、周士煌、邵磊,《民族学界》第36 期 页183-272
- ^ 金毓黻. 渤海國志長編·叢考. 1934年.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9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渤海国民族与政权的研究》 —— 《东北史地》,冯海英 吉林省社科院图书馆,肖莉杰 吉林省社科院图书馆 ,霍学雷 吉林省社科院图书馆 —— 中文分类号:K20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5241(2008)06-0048-04
- ^ 55.0 55.1 “渤海国语言初探”—— 刘晓东,《北方文物》2004年第4期(总第80期)
- ^ 56.0 56.1 56.2 56.3 刘晓东. 现中国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渤海国的语言——靺鞨语”. 《北方文物》. 2004年, (2004年第4期).
- ^ 57.0 57.1 57.2 《渤海国语言初探》—— 《北方文物》2004年第4期(总第80期) —— 刘晓东,黑龙江博物馆
- ^ 许亢宗. 《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 维基文库 (中文).
- ^ 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黑龙江文物出版编辑室 ,1984 年。
- ^ 日本紀略·前篇十四·弘仁元年·五月·丙寅.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页408 [2021-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9).
- ^ 孙秀仁、干志耿:《论渤海族的形成与归向》,《学习与探索》1982 年第2 期。
- ^ 《日本三代實錄·卷二十四》. 维基文库 (中文).
- ^ “渤海通事研究”—— 《黑河学刊》1991年第1、2期, 酒寄雅志(日本)著,刘晓东、陈春霞翻译校对。
- ^ 論渤海文字. [201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徐学毅. 渤海国文字瓦与李白醉草吓蛮书. 《中华读书报》. 2016-11-23: 第15版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中文(中国大陆)).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舊唐書·渤海靺鞨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新唐書·渤海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薛居正等.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八 外國列傳二·渤海靺鞨》. 维基文库 (中文).
- ^ 王承礼:《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第一章第五节云:“《新唐书》记载,渤海人谓王曰‘可毒夫’,曰‘基下’。渤海语‘基下’一词,由现代汉语标音,显然同那乃语和满语‘基松’(гису) 一词相吻合,意思是‘言词、话语’。与该词特别接近的还有满语‘基瑟’(чжсисэ) 一词,译义为‘公函、书信’。
来源
[编辑]主要研究书目
[编辑]- 津田左右吉著,陈清泉译:《渤海史考》(台北:商务印书馆,1964)。
- 《渤海简史》,王承礼 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 《渤海国志》四卷,唐晏 著;
- 《渤海疆域考》二卷,徐相雨(朝鲜)辑;
- 《渤海国记》三篇,黄维翰 纂辑;
- 《渤海国志长编》二十卷,金毓黻纂集;
- 《柳边纪略》,(清)杨宾 撰;
- 《龙沙纪略》,(清)方式济 撰;
- 《宁古塔纪略》,(清)吴桭臣 撰;
- 《平定罗刹方略》三卷,(清)高宗敕 修官书;
- 《东游纪程》,(清)聂士成撰;
- 《布特哈志略》,孟定恭 编;
- 以上九种著作,亦被收录入《渤海国志长编(外九种)》黑水丛书系列中,李兴盛、吕观仁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 《渤海国及其俄罗斯远东部落》, [俄]З·В·沙弗库诺夫 ,宋玉彬 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 森安孝夫:〈从渤海到契丹——征服王朝的成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渤海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 《旧唐书·卷199下》,出自刘昫《旧唐书》
- 《新唐书·卷219》,出自《新唐书》
- 《旧五代史·卷138》,出自薛居正《旧五代史》
- 《新五代史·卷74》,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 《宋史·卷491》,出自脱脱《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