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美国福尔摩沙远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尔摩沙远征
福尔摩沙远征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和水手袭击福尔摩沙岛的原住民
日期1867年6月
地点
结果 美军战败撤退
参战方
 美国 斯卡罗酋邦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国 亨利·H·贝尔英语Henry H. Bell
美国 亚历山大·麦肯齐 
卓杞笃
巴耶林
参战单位
美国海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
猪𦛨束社
龟仔甪社
兵力
2艘尤纳迪拉级巡逻舰英语Unadilla-class gunboat
138名水手
43名陆战队员
22名原住民战士
伤亡与损失
1人阵亡,若干人轻伤 若干人轻伤

福尔摩沙远征(英语:Formosa Expedition),又称1867年台湾远征,是美国针对福尔摩沙(也就是今日的台湾)的一次“报复性远征”,因罗妹号事件而引起,三桅帆船罗妹号在台湾海岸搁浅,船员遭岛上斯卡罗酋邦的武装排湾族原住民出草杀害,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企图登陆报复,但指挥官旋即被原住民狙击阵亡,美军指挥官自忖地形险恶继而决定鸣金收兵,战败撤退,这是美国少有战败的海外军事行动之一。

事件后来在美国外交官李仙得斟旋下,与斯卡罗酋邦大头目卓杞笃双方同意以书面纪录下非正式的谅解备忘录,俗称南岬之盟,事件落幕。

起因

[编辑]

1867年3月(同治六年),美国商船罗发号(Rover,又译罗妹号)自汕头开往牛庄,途经台湾海峡时,遭风浪吹袭漂流至该岛南部屏东七星岩触礁沉没,遇难船员在狮龟岭海岸一带登陆[1](位于恒春半岛上,今垦丁附近),一上岸就遭到龟仔甪社(今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社顶部落)的排湾族原住民出草攻击,船长亨特(J. W. Hunt)夫妇等十三人惨遭杀害,史称罗发号事件。唯一幸免的粤籍水手逃至打狗(今高雄),并向当地官府报告,由于狮龟岭当时是龟仔甪社的领土范围,时清朝政府以枋寮鹅銮鼻是不载版图(意生番地),而消极处理。

当时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闻讯后赴台,1867年4月18日抵达台湾府[2],希望能与原住民直接联系,但被拒绝上岸[1]

经过

[编辑]

1867年6月13日,美国海军两艘战舰载送181员海军官兵在台湾东南岸登陆,兵分两路,分别由哈特福号中校指挥官乔治·贝尔纳普英语George Belknap海军少校亚历山大·史密德·麦肯齐领导,在不熟悉当地地形的情况下,于未纳入清朝版图的丛林中行军,遭排湾族人以火枪伏击,麦肯齐战死于垦丁,使得美军放弃占领部落,并撤至舰上,作战失败。

中国官员的记录则为“探得花旗国轮船于十二日到旗,即赴傀儡山之龟仔豆社内,有二等带兵洋官一员,洋兵一百七、八十名,被生番诈诱上山,从后兜拏,因路径险窄,带兵官受伤毙命,洋兵被伤者数人”。必麒麟曾记录到,美军火炮的开花弹使不少原住民战士受伤,且当地部落传言,当洋人撤退后曾下巫术诅咒,导致部落之后衰事连连。

后续

[编辑]

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闻讯后赴台,1867年4月18日抵达台湾府[3],希望能与原住民直接联系,但被拒绝上岸[1]。1867年6月,美国海军派军舰二艘、水兵181名远征,在英国商人毕麒麟引路下成功登陆,惟仍遭台湾原住民伏击得手,远征军指挥官麦肯齐战死,美军撤退作战失败,美国政府态度转趋强硬。

见到美国政府态度强硬,清廷才惊觉事态严重,恐开罪美方,便命令台湾总兵刘明灯率兵士500员进发,至柴城一带(今屏东车城乡)受阻于琅峤十八社原住民的抵御。刘明灯乃与首领卓杞笃见面,企图说服解散聚集的原住民[4]

李仙得见清廷方面亦不得要领,自偕同“通事”六人于9月4日抵台,刘明灯不得已9月10日率兵随行,9月23日到达琅𤩝[5](今屏东县恒春镇[3]。10月10日在琅𤩝台湾琅峤十八社总头目卓杞笃直接交涉[1],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同意归还船长杭特夫妇的首级及所劫物品,并允诺将来海事受难者皆以“红旗”为信号求援,表示对台湾头目的友好,也希望不再杀害船难者,是为南岬之盟。但美方要在象鼻山设立炮台、灯塔的要求,为出席的清廷台湾兵备道吴大廷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否决,造成日后美方直接绕过清廷与排湾族“亲善盟约”的另一项因素[6]。李仙得10月23日回到厦门。

1869年2月,李仙得再度来台确认先前双方的口头协议是否仍然有效,2月28日与卓杞笃再度会面。根据李仙得向美国政府的报告[7], 会议中卓杞笃弟弟要求,由李仙得将双方的协议以书面纪录下来,将来遇海难向原住民求救时必须遵守这个书面程序,以避免可能发生的误会。李仙得还说虽然此会议记录比起官方文件,显得不正式又缺少价值,他还是记录下来,希望将来各国船只借此了解并遵守此程序来寻求救助。“南岬之盟”属于非正式的谅解备忘录,不是正式的条约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征台记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第一章。作者/爱德华‧豪士(Edward H. House),翻译/陈政三,出版日/2003年2月,出版社/原民文化事业有限公司,ISBN 957-8491-95-6,原书籍/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1875年4月于东京)
  2. ^ 骆芬美. 被混淆的臺灣史: 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时报文化. 2014-01-17: 86 [2019-02-09]. ISBN 97895713588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中文(台湾)). 
  3. ^ 3.0 3.1 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 博客来: 86,89. [201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9). 
  4. ^ 羅發號事件. 恳丁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0-04-16 [2016-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5. ^ 关于“琅(𤩝)”的地名,由于过去电脑中没有内建“𤩝”字形,因此网路上多以“琅峤”或“琅乔”代替。但当时的奏折与公文书往来,均作“琅𤩝”;“𤩝”方为本字,不宜以其他文字表记。
  6. ^ 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 车城乡公所. 2010-04-16 [2016-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0) (中文(台湾)). 
  7. ^ CHINA-FORMOSA. FORMOSA. Reports of Mr. C. W. Le Gendre. Annual Report on the Commer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oreign Nations: Made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Year Ending September 30, 1869.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71年: 92 [2020-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