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荷聯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荷聯軍之役

《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書內插圖,清荷聯軍於金門烏沙頭與鄭軍交戰
日期1663年11月18日—12月24日
永曆十七年十月初八十一月十四
地点
福建沿海一帶
结果 聯軍勝利,清朝佔領金門廈門明鄭退守台灣,荷蘭佔領雞籠
戰後康熙帝放棄攻臺並改以海禁政策封鎖,導致荷蘭無法與清朝通商補充戰損,撤離雞籠後聯盟隨即破裂。
参战方
清朝
 荷蘭東印度公司
明鄭
指挥官与领导者
李率泰
耿繼茂
馬得功 
施琅
黃梧
荷蘭東印度公司 巴伐沙·博特
鄭經
周全斌

清荷聯軍清朝荷蘭東印度公司為對抗明鄭政權而組成的聯盟。荷蘭人因被鄭成功奪走臺灣後亟思光復,便與清朝結盟。1663年,清荷聯軍於金門烏沙頭擊敗鄭軍,順勢佔領並迫使明鄭退回臺灣本島。戰後荷蘭人成功奪回雞籠並以其為基地於明鄭對峙,但清廷戰後因颱風折損水師而放棄攻臺,並改以遷界令[1]封鎖,導致荷屬雞籠出現營運及補給困難,最終荷方於1668年再度撤出並導致雙方同盟破裂,明鄭得以在臺灣存續。

初次接觸

[编辑]

1653年,為了讓清政府開放貿易,荷蘭人與鎮守廣東尚可喜耿繼茂交涉,卻被兩人以須得到順治帝同意為由所拒絕。為此,巴達維亞當局於1655年派出使節團前往北京,獲順治帝接見。不過順治帝只把荷蘭看作係前來朝貢的藩屬,只同意每八年一次的朝貢貿易,而非自由通商[2]

雖然這次交涉並不如預期,但至少清政府已不再視荷蘭人為海盜,扭轉了五十年來中國朝廷對荷蘭人的刻板印象[3],為日後合作打下了基礎。因此自鄭成功崛起後,清荷雙方便興起了對抗共同敵人的念頭。

1661年,耿繼茂得知鄭成功進攻台灣後,打算趁虛進攻鄭成功所據守的金門、廈門,便邀請荷軍共同作戰。不過這次的行動因荷軍統帥擅自返回巴達維亞而宣告失敗。

金廈海戰

[编辑]

1663年8月,為了從明鄭手中奪回台灣,荷軍統帥博特荷兰语Balthasar BortBalthasar Bort)從巴達維亞率領艘艦隊抵達福州,準備與清軍交涉進攻。此時逢鄭成功過世,繼任者鄭經尋求與清朝和談,因此福建的主政者耿繼茂、李率泰要博特等待康熙帝的回覆,只是博特遲遲未等到回覆,遂於3月返回巴達維亞。

10月21日,博特再次率領艦隊來到泉州,並向耿繼茂、李率泰提出協議,要清朝同意攻陷金廈兩門後,馬上進攻台灣,並於戰勝後把台灣移交給荷蘭人。耿、李兩人雖未答應進攻台灣,不過為了拉攏荷軍,仍在協議書上簽章,清荷聯軍遂告成立[4]

11月14日,鄭軍統帥周全斌派2年前遭俘虜的荷蘭翻譯員,向博特提議合作,博特以早與清軍結盟而回絕。此翻譯員卻把鄭軍的部署告訴荷軍,此時廈門的鄭軍有4000~5000人,而金門有100~150人,兩島都無砲台;另外有100艘船停於附近的海域[5]

18日,博特打算與清軍一起進攻金門,但是清軍以未獲耿繼茂的命令为由[6],拒絕與荷軍共同行動。博特遂單獨出擊,派100人攻打金門城。雖然荷軍擊潰城外的鄭軍,卻不敢繼續追擊,以免脫離艦隊火炮的射程。鄭軍遂逮到重新集結的機會,以大量弓箭回擊,逼迫荷軍暫時撤退[7]。不久,荷軍再次攻城,但攻城竹梯給士兵踏毀了[6],荷軍只得撤退。

這時清軍分三路出擊,分別為同安的耿繼茂、李率泰;泉州的馬得功海澄施琅黃梧[8]。荷軍接獲消息,決定與清軍會合,19日上午,荷軍與馬得功所率領的400艘戰船於烈嶼沿海會合。鄭軍因人數不敵,打算先撤退到廈門,到了中午,於金門烏沙頭遭遇清荷聯軍。

荷軍先和鄭軍交戰,以火砲擊傷鄭軍50艘戰艦[9]。鄭軍奮力突圍,並繞至聯軍後方,周全斌親自突擊,擊潰清軍。馬得功因座艦遭到包圍而跳海自殺,船上300人皆身亡[10]:66-67。荷軍雖然趕來支援,但因船速較慢,讓鄭軍順利退往廈門。晚上,戰役結束,荷軍僅1人陣亡,16人受傷,便於烈嶼下錨過夜[9];清軍則退至浯嶼,等待明日進攻廈門[11]

20日,鄭軍先和清軍交戰,並佔了上風。待荷軍抵達時,鄭軍為避免與荷軍強大的火力作正面衝突,遂放棄廈門,往南撤退。鄭軍依靠靈活的船隻,強行突破荷軍艦隊,只有3艘船被俘虜,其餘皆平安撤離戰場[11]。戰後鄭軍退守銅山,清軍則趁機攻陷了金門、廈門,摧毀城砦、民舍,並殘殺劫掠島上居民[12]

後續

[编辑]

清軍拿下金廈兩門後,博特催促耿繼茂進攻台灣,但耿繼茂並不贊同,反要荷軍協攻銅山,雙方意見分歧,博特遂單獨進軍台灣。1664年1月19日,荷軍從打狗登陸,鄭經遂提出割讓南澳島、交還戰俘向博特談和。博特堅持要取回台灣才肯締和,雙方談判破裂;不過荷軍也無力獨力攻臺,博特只得於2月26日返回巴達維亞,等待清廷的消息[13]

6月,巴達維亞當局決定佔領雞籠,任命上尉比特(Herman de Bitter)為雞籠長官,並由博特率12艘戰艦負責進攻。8月27日,荷軍抵達雞籠,重新修復1661年廢棄的北荷蘭城,作為進攻台灣的灘頭堡。事後博特前往福建,商討進攻鄭氏事宜。不過清軍將領如耿繼茂、黃梧等正熱衷與日本貿易,不太願意發動進攻[14]:384-385,他們只是想藉由提供荷軍遠征所需補給品,規避海禁以從事海外貿易[14]:383,一再延宕出兵。

到了12月24日,博特終於與施琅一起從金門出兵,不過聯軍出航沒多久,施琅便以當時海象太危險而折返。博特為此氣憤不已,與施琅爭吵後,即返回巴達維亞,雙方結盟出現裂痕[15]:365-366。1665年5月,施琅再次出兵攻台,然而抵達澎湖時卻遭遇颱風,損失許多船艦,無功而返。事後康熙帝放棄攻打台灣,轉而嚴厲執行海禁,以迫使明鄭投降[16]。另一方面,荷蘭人因多次行動花費過大,不但沒拿回台灣,與清朝交涉通商也無成果,遂不再配合清方行動,清荷同盟自此結束[17]

之後荷蘭人致力於雞籠發展貿易,只是遇到與西班牙人同樣的問題,雞籠過於仰賴淡水原住民及華商提供糧食,1665年鄭軍進駐淡水,就讓荷軍感到補給困難[18]。而且荷蘭商船來往福州、雞籠之間,本來就違反清朝海禁,清廷後來更禁止荷蘭人於福建貿易[16]。1668年,巴達維亞當局因雞籠長年虧損,決定撤出,隨後明鄭便於1669年佔領雞籠。

相關條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翁佳音,〈清荷聯軍[永久失效連結]〉,《臺灣歷史辭典》
  2. ^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台北市:聯經,2000,ISBN 9570821485,頁182
  3. ^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莎》,台北市:如果,2006,ISBN 9789868241626,頁118-119
  4. ^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頁298-299
  5. ^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莎》,頁209-211
  6. ^ 6.0 6.1 Camille Imbault-Huart原著,周憲文譯,《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台灣研究叢刊第56種,頁41
  7. ^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莎》,頁211
  8. ^ 夏琳,《海紀輯要》,台灣文獻叢刊第22種,頁34
  9. ^ 9.0 9.1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莎》,頁213-214
  10. ^ 彭孫貽, 靖海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臺灣文獻叢刊第35種) 
  11. ^ 11.0 11.1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莎》,頁216-217
  12. ^ 夏琳,《海紀輯要》,頁35
  13. ^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莎》,頁217-223
  14. ^ 14.0 14.1 Weichung Cheng. War, Trade and Piracy in the China Seas (1622-1683). Leiden University. 2012. (英文)
  15. ^ 歐陽泰(Tonio Andrade). 決戰熱蘭遮. 陳信宏譯. 台北: 時報文化. 2012. ISBN 9789571356822. 
  16. ^ 16.0 16.1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頁308
  17. ^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頁302-303
  18. ^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台北市:聯經,2005,ISBN 9570828803,頁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