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陆𬬩 (天顺进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𬬩
陆𬬩 (天顺进士)

《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陆𬬩石刻像

大明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
籍贯 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
族裔 汉族
原名 吴𬬩
字号 字鼎仪,号静逸,又号凝庵
出生 正统四年(1439年)
南直隶昆山县
逝世 弘治二年(1489年)
南直隶昆山县
出身
  • 天顺八年甲申科进士及第

陆𬬩[1](1439年—1489年),鼎仪静逸,又号凝庵南直隶昆山县(今属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及第。

生平[编辑]

陆𬬩之父幼年被吴姓人收养,改性吴。陆𬬩自幼好学,聪明过人。及长,有诗名,与太仓人张泰陆容合称“娄东三凤”。

天顺七年(1463年),因贡院起火,癸未科会试推迟至八月举行,陆𬬩高举第一(会元,榜名吴𬬩),殿试延迟到次年即甲申科三月举行,陆𬬩位列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参修《英宗实录》。书成后,升任修撰。不久任侍讲,教习东宫。九年后升谕德

孝宗即位,升太常寺少卿,仍兼侍读,充经筵讲官,并主修《宪宗实录》。后来因病乞归,次年卒于家。[2]

著作[编辑]

著有《春雨堂集》等。

注释[编辑]

  1. ^ “𬬩”:拼音:yì 注音:ㄧˋ。
  2. ^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张泰,字亨父,太仓人。陆𬬩,字鼎仪,昆山人。陆容,字文量,亦太仓人。三人少齐名,号“娄东三凤”。泰举天顺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迁修撰。为人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洲,东阳有《怀麓堂集》,泰有《沧洲集》也。𬬩与泰同年进士,殿试第二。授编修,历修撰、谕德。孝宗立,以东宫讲读劳,进太常少卿兼侍读,得疾归。泰、𬬩皆早卒。容,成化中进士。授南京主事,进兵部职方郎中。西番进狮子,奏请大臣往迎,容谏止之。迁浙江参政,罢归。

参考书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