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伽利略·伽利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伽利略·伽利莱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的基础条目。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物理学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物理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物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传记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欧洲历史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欧洲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欧洲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哲学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哲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哲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天文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天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天文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跨语言维基专题 (获评丙级
维基百科跨语言维基专题小组确认伽利略·伽利莱保加利亚语加泰罗尼亚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日语维基百科中的典范条目。您可以参考这些语言的维基条目进而改进本条目的中文版。感谢您的参与合作。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Untitled

[编辑]

伽利略根本就没有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试验,那只不过是后人的附会之语。况且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试验根本就不可能得到那个结果。--阿光 06:47 2005年8月21日 (UTC)

文章的准确性

[编辑]

我看过此条目,发现全条目有不少错误之处,准确性成疑的地方也不少。在“成果”部分,条目声称“伽利略还发展了望远镜,并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使用“发展”一词是不准确的,按英文版本,伽利略只是改善了当时的望远镜,而不是发展望远镜。接下来的一段已说明他只是改进望远镜,可是“伽利略研究了合成镜片的光学性质”一句语意含糊。

此外,月球上只有陨石坑,而没有火山!火山之说早已经为大部分学者所弃。还有,我可没有听说过伽利略曾与别人一起观测了在“仙女座的星云”。文中所指的“仙女座的星云”该是M31仙女座星系吧!在百多年前人们称“仙女座星系”为星云的。不论是英文版本的伽利略条目还是英文版本的仙女座星系条目,都未曾提及过伽利略曾看过仙女座星系。

“伽利略还发现金星很象月亮,从新月形逐渐变为满月”一句语意含糊,应改为“伽利略还发现金星像月亮般有圆缺变化。”

语意同样含糊的还有“地球在地轴上自转并环绕太阳的定理,被正式宣布为错误的。”“地球在地轴上自转并环绕太阳的定理”是指日心说吧?“被正式宣布为错误的”…… 这只是教廷方面宣称的,应该说明这一点。

最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名称该是“自由落体实验”。苦口婆心的说,若对于某一题目认识不多就不要撰写了。Dobs 04:05 2006年10月31日 (UTC)


Someone should update this paragraph: “在艺术和受欢迎媒介里” It was poorly translated. It looks as if someone fed the English version into a computer software and out it came with unintelligible garbles. “LuenLin (留言) 2011年7月18日 (一) 04:17 (UTC)[回复]

我的观点

[编辑]

WIKI并不是专门给那些专家去写的,认识不多一样也是认识,如果写错了会有人去修改的,强烈不同意这种会挫伤发布者感情的观点。头晕脑胀 10:33 2006年11月11日 (UTC)

我认同“WIKI并不是专门给那些专家去写的”,可是发布者有责任去确保条目的准确性。这是因为来到维基的人,一如发布者,都不过是平凡的人,对条目的认识不会比发布者多。若发布者对其撰写的条目认识不多,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会好。其人看了,或许能如你所说的去修改。但更可能的是,读者们看不出问题所在,把所读的当作事实,那不是误人子弟吗?与其要别人去修改,倒不如一开始就把条目写好,免得人家花时间去修改。 此外,认识不多绝不等于认识。认识就是认识,不认识就是示认识。若不认识的话就应先做前期功夫,找些资料。没有人一出生就什么都懂,知识是积累得来的。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分享知识吗?希望头晕脑胀 兄能明白我说这些话的苦心。Dobs 11:37 2006年11月11日 (UTC)
Dobs兄,俺来举个例子,如果wiki不幸出现在地心说还被广泛认为正确的年代,那么wiki上关于哥白尼先生的条目肯定会变成“错误的,荒谬的”,于是伽利略先生出来了,修改了这个条目,之后大家都认为哥白尼是部分正确的。我想说的是,人人都会犯错,可并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是,也许每个人对一个条目只了解一个方面,wiki提供了一个让人们把自己知道的事情汇总并修改别人错误的地方,这也是我最喜欢wiki的地方。盼Dobs兄斧正头晕脑胀 07:42 2006年11月13日 (UTC)
个人认为,目前是有必要维护维基百科内容的正确性,因为维基百科已经是一对学生或是学者专家在想了解不同领域时可能使用的参考资料之一,如有不明确的资料或是个人主观的内容应留在讨论本页,或是提出足够的参考资料给予佐证,不是期盼经由他人再给予修编! 伊琉沙 12:27 2009年4月7日 (UTC)
是啊是啊 秋名山交警 09:00 2016年10月17日(UTC)

名称误植?

[编辑]

这个条目名称是不是一开始就误植了?这谬误可从二观点讨论:

一是发音观点,Galileo Galilei这位义大利科学家的义大利名字发音约是“嘎里雷欧·嘎里雷伊”,所以应该翻译为“伽利雷欧·伽利略”吧!

另外,若从翻译观点谈此谬误,我们翻译Isaac Newton这位科学家做“艾萨克·牛顿”而简称“牛顿”,那么何以Galileo Galilei这位科学家被翻译为“伽利略·伽利莱”而能简称“伽利略”?应该翻成“伽利雷欧·伽利略”而简称“伽利略”吧!

如果“伽利略·伽利莱”是对的翻法,那么此科学家应该简称“伽利莱”才是。

也就是说,此翻译条目的“名”与“姓”是不是一开始就误植了?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伽利略·伽利莱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19日 (一) 10:4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伽利略·伽利莱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29日 (日) 07:43 (UTC)[回复]

Schall

[编辑]

Johann Adam Schall wrote a treatise on the telescope in 1626. It was in Latin and Chinese.—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A00:23C4:7C87:4F00:CB4:1D5F:A50C:D8BF对话)于2020年10月20日 (二) 14:39 (UTC)加入。[回复]

See https://ojs.stanford.edu/ojs/index.php/intersect/article/view/565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A00:23C4:7C87:4F00:CB4:1D5F:A50C:D8BF对话)于2020年10月20日 (二) 14:43 (UTC)加入。[回复]
See https://www.wdl.org/en/item/1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