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瑞利男爵約翰·斯特拉特
- Afrikaans
- Aragonés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Azərbaycanca
- تۆرکجه
- Basa Bali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Bosanski
- Català
- کوردی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Gaeilge
- Gàidhlig
- Galego
- 客家語 / Hak-kâ-ngî
- עברית
- हिन्दी
- Hrvatski
- Kreyòl ayisyen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Bahasa Indonesia
- Ilokano
- Ido
- Italiano
- 日本語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Қазақша
- ಕನ್ನಡ
- 한국어
- Kurdî
- Latina
- Lietuvių
- Latviešu
- Македонски
- മലയാളം
- मराठी
- Bahasa Melayu
- Malti
- مازِرونی
- नेपाल भाषा
- Nederlands
- Norsk nynorsk
- Norsk bokmål
- Occitan
- Polski
- Piemontèis
- پنجابی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 Simple English
- Slovenčina
- Slovenščina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unda
- Svenska
- Kiswahili
- தமிழ்
- తెలుగు
- Tagalog
- Türkçe
- Татарча / tatarça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
- Tiếng Việt
- 吴语
- 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
- Yorùbá
- 閩南語 / Bân-lâm-gú
- 粵語
非常尊敬的 瑞利勳爵 John William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 閣下 OM FRS | |
---|---|
出生 | 1842年11月12日 英國埃塞克斯郡莫爾登 |
逝世 | 1919年6月30日 英國埃塞克斯郡威特姆 |
國籍 | 英國 |
母校 | 劍橋大學 |
知名於 | 發現氬元素 瑞利波(英語:Rayleigh wave) 瑞利散射 瑞利準則 聲學理論 瑞利商 |
獎項 | 皇家獎章(1882年) 馬泰烏奇獎章(1894年) 科普利獎章(1899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1904年) 拉姆福德獎章(1920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 |
機構 | 劍橋大學 |
博士導師 | 愛德華·約翰·勞思(英語:Edward Routh) |
博士生 | J·J·湯姆孫 喬治·湯姆孫 賈格迪什·錢德拉·博斯 |
第三代瑞利男爵約翰·威廉·斯特拉特 OM FRS(John William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ˈreɪli/;1842年11月12日—1919年6月30日),英國物理學家。他與威廉·拉姆齊合作發現氬元素,並因此獲得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他還發現了瑞利散射,預測了面波的存在。
生平
[編輯]瑞利1842年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郡的莫爾登,年幼時身體虛弱。他畢業於哈羅公學;1861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先後於1865年和1868年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
瑞利在1871年與詹姆斯·梅特蘭·鮑爾弗(英語:James Maitland Balfour)的女兒伊夫琳·鮑爾弗(Evelyn Balfour)結婚,兩人育有三個兒子。其中長子後來成為帝國理工學院物理教授。1873年,他的父親第二代瑞利男爵約翰·詹姆斯·斯特拉特去世,他作為繼承人成為第三代瑞利男爵。[2]
瑞利1873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879年被劍橋大學任命,接替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擔任實驗物理教授及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1884年,瑞利離開劍橋,到自己在埃塞克斯郡的別墅繼續實驗研究。1887年至1905年,他在英國皇家研究所擔任自然哲學教授。1905年至1908年擔任皇家學會會長。[2]1908年直到逝世任劍橋大學校長。[3]
研究
[編輯]瑞利於1883年最早描述了海鳥的動力翱翔(英語:Dynamic soaring),發表於英國的《自然》雜誌。1896年,瑞利提出「雙耳效應」理論,解釋了人為什麼能夠分辨聲音的方向。[4]1877年至1878年間,他出版了兩卷《聲學理論》。他還參與《大英百科全書》的編寫。[2]
瑞利長期致力於氣體密度的研究,他在研究中發現從液態空氣中分餾出來的氮氣,跟從亞硝酸銨分解得到的氮氣,密度存在超過實驗誤差範圍的差異。[5]後來他遇到威廉·拉姆齊,兩人決定合作查明這一問題的原因。1894年8月13日,瑞利與拉姆齊宣布他們發現一種新的氣體元素氬。[6]之後,在瑞利的協助下,拉姆齊又相繼發現了幾種新的惰性氣體元素。[7]
瑞利提出的分子散射公式解釋了「天空為什麼是藍的」,被稱為瑞利散射定律。他還提出了瑞利準則。
榮譽與獎項
[編輯]瑞利先後獲得過皇家獎章(1882年)[8]、馬泰烏奇獎章(1894年)[9]和科普利獎章(1899年)[10]。1904年,因「研究氣體密度,並從中發現氬」,瑞利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1]1920年,他被追授拉姆福德獎章。[11]
此外,火星和月球上有環形山以瑞利的名字命名。小行星22740(英語:22740 Rayleigh)也被命名為「瑞利星」。[12]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04. 諾貝爾基金會. [2008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0月17日) (英語).
- ^ 2.0 2.1 2.2 2.3 2.4 Lord Rayleigh - Biography. 諾貝爾基金會. [2008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0日) (英語).
- ^ 国外著名物理学家:瑞利. 南昌大學基礎物理實驗中心. [2008年12月18日]. [永久失效連結]
- ^ 洪強,黃志浩.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第二章 声音 (DOC). 華僑大學中文系廣電教研室. [2008年12月18日]. [永久失效連結]
- ^ 瑞利. physica.cn. [2008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2月21日).
- ^ (英文)Lord Rayleigh; William Ramsay. Argon, a New Constituent of the Atmospher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894–1895, 57 (1): 265–287. doi:10.1098/rspl.1894.0149.
- ^ 厲光烈,李龍.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 《現代物理知識》. [2008年12月18日]. [永久失效連結]
- ^ Royal archive winners Prior to 1900. 皇家學會. [2008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6月9日) (英語).
- ^ Matteucci Medal. 意大利科學院. [2008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4月1日) (英語).
- ^ Copley archive winners 1899 - 1800. 皇家學會. [2008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6月9日) (英語).
- ^ Rumford archive winners 1988 - 1900. 皇家學會. [2008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6月9日) (英語).
- ^ 22740 Rayleigh (1998 SX146). NASA. [2008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8月15日)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About John William Strut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約翰·J·奧康納; 埃德蒙·F·羅伯遜, Rayleigh, MacTutor數學史檔案 (英語)
- Lord Rayleigh – the Last of the Great Victorian Polymaths, GEC Review, Volume 7, No. 3, 1992
- 互聯網檔案館中第三代瑞利男爵約翰·斯特拉特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聲學工程(英語:Acoustical engineering) |
| |
---|---|---|
聲音 | ||
聲學家 | ||
聲學分支 | ||
聲學職業 |
17世紀 |
|
---|---|
18世紀 | |
19世紀 |
|
20世紀 |
|
21世紀 |
|
1901年-1925年 | 1901年:倫琴 / 1902年:洛倫茲、塞曼 / 1903年:貝克勒、皮埃爾·居里、瑪麗·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萊納德 / 1906年:湯姆孫 / 1907年:邁克耳孫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馬可尼、布勞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維恩 / 1912年:達倫 / 1913年:昂內斯 / 1914年:勞厄 / 1915年:勞倫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紀堯姆 / 1921年:愛因斯坦 / 1922年:玻爾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蘭克、赫茲 |
---|---|
1926年-1950年 | |
1951年-1975年 | 1951年:考克饒夫、沃爾頓 / 1952年:布洛赫、珀塞爾 / 1953年:澤爾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蘭姆、庫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 / 1957年:楊振寧、李政道 / 1958年:切連科夫、弗蘭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張伯倫 / 1960年:格拉澤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爾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維格納、梅耶、延森 / 1964年:湯斯、巴索夫、普羅霍羅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溫格、費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貝特 / 1968年:阿爾瓦雷茨 / 1969年:蓋爾-曼 / 1970年:阿耳文、奈爾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庫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於奈、賈埃弗、約瑟夫森 / 1974年:賴爾、休伊什 / 1975年:玻爾、莫特森、雷恩沃特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齊亞斯、威爾遜 / 1979年:格拉肖、薩拉姆、溫伯格 / 1980年:克羅寧、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爾森 / 1983年:錢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魯比亞、范德梅爾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魯斯卡、賓寧、羅雷爾 / 1987年:貝德諾爾茨、米勒 / 1988年:萊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貝格爾 / 1989年:拉姆齊、德默爾特、保羅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爾、泰勒 / 1991年:德熱納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爾斯、泰勒 / 1994年:布羅克豪斯、沙爾 / 1995年:佩爾、萊因斯 / 1996年:戴維·李、奧謝羅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恩-塔諾季、菲利普斯 / 1998年:勞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韋爾特曼 / 2000年:阿爾費羅夫、克勒默、基爾比 |
2001年-至今 | 2001年:康奈爾、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維斯、小柴昌俊、賈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茲堡、萊格特 / 2004年:格婁斯、波利策、韋爾切克 / 2005年:格勞伯、霍爾、亨施 / 2006年:馬瑟、斯穆特 / 2007年:費爾、格林貝格 / 2008年:南部陽一郎、小林誠、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爾、高錕 / 2010年:海姆、諾沃肖洛夫 / 2011年:珀爾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羅什、瓦恩蘭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麥克唐納 / 2016年:索利斯、霍爾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魯、斯特里克蘭 / 2019年:皮布爾斯、奎洛茲、麥耶 / 2020年:潘洛斯、根策爾、蓋茲 / 2021年:真鍋淑郎、哈塞爾曼、帕里西 / 2022年:阿斯佩、克勞澤、蔡林格 / 2023年:阿戈斯蒂尼、克勞斯、呂利耶 / 2024年:霍普菲爾德、辛頓 |
註: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7年、1918年、1921年、1924年、1925年、1928年、1932年、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
馬泰烏奇獎章獲得者 | |
---|---|
1860年代 |
|
1870年代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1851年至1900年科普利獎章獲得者 | |
---|---|
1850年代 |
|
1860年代 |
|
1870年代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 CS1英語來源 (en)
- 自2018年4月帶有失效鏈接的條目
- 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含有互聯網檔案館鏈接的條目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ANTI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CC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ibri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G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LWA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cB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ATHS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TBIO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Trov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