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節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峯山寺的節分祭

節分日本指各季節的分際,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也就是各季節變化的前一天,在舊曆中,一年之始的立春被視為最重要的一天,造成在江戶時代後常特指立春的前一天。所謂立春只說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呈現315度的日子,因此,每年的節分都不盡相同。在2018年時,節分是在2月3號。 [1]

節分祭

原由

[編輯]

在季節交替時,易生邪氣,如:鬼、災禍、疾病,因此,必須在這一天舉行驅逐惡靈的儀式。 [2]

撒豆子

演變

[編輯]

「節分」起源於中國古已有之的追儺習俗,「追儺」原是中國的一項驅除病魔惡鬼的儀式,於節令變換之日舉行。一年第一個儀式是立春前的迎春,[3]然後依每個節令行事。《論語》對此也有記載。到了唐朝朝廷長安舉辦盛大的新年活動:「追儺大典」。約在1300年前,日本飛鳥時代,廣泛吸收中國唐朝的制度,「追儺」也就被納入日本朝廷的儀式。

到了日本平安時代,每逢節分京都中就會舉行這種儀式,祈求國家和百姓的安康。後來儀式逐漸在各地的神社寺院中舉行。室町時代以後演變成到民間的傳統節日。[4]日本明治年後大致參照唐制舉辦的時間與用意。

儀式

[編輯]

節分祭中主要的儀式為撒豆子,源於中國的撒豆驅邪除瘟之俗,漢朝的《龍魚河圖》就有記載撤豆子驅五方疫鬼[5],加上豆子日文發音為まめ(mame),音同魔滅。豆子是烘煎過的黃豆,首先從是內向屋外,一邊喊:「鬼は外!(鬼向外)」,接著,從室外向室內撒豆,邊喊:「福は內!(福向內)」。撒完豆子後,人們必須吃下自己實際年齡加一(虛歲)的豆子,日本人相信這個習俗保佑身體健康不生病。 [1]

惠方卷

節分時的料理

[編輯]

惠方卷

[編輯]

惠方卷是用海苔包起醋飯、蔬菜和雞蛋等多樣食材一起享用的一種壽司。為了不要讓緣分或福氣斷掉,惠方卷不會切成小塊,而是一個人享用1整條。重要的是要面向「惠方」,也就是該年度掌管福德的神明方位來享用。享用時如果開口說話,會讓運氣跑掉,因此,要邊吃邊在心中復誦願望,一直到吃完為止都不能說話。

沙丁魚

[編輯]

這項習慣主要在西日本較為普遍,據說在節分時吃沙丁魚可以消除「陰氣」,燒烤時產生的煙霧,也可以驅逐走邪氣,此外,鬼怪、邪靈討厭味道強烈或是尖銳的東西,因此,有人會在燒烤過的沙丁魚頭插上柊葉,作為驅魔擺設裝飾在玄關或門口。 [6]

蕎麥麵

[編輯]

在節分時吃「蕎麥麵」的理由,有許多種說法。例如:從麵條形狀延伸出「細水長流的人生」的祈願,除此之外,蕎麥這種植物經得起壞天氣的考驗,象徵人在未來一年遇到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蕎麥麵也有可以輕鬆地咬斷的特質,而有「斬斷厄運」的含意。

日本節分祭・節分會

[編輯]

相關作品

[編輯]

水田版哆啦a夢第320集的531單元(2013年1月25日日本播出)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存档副本.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9). 
  2. ^ 存档副本. [201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2). 
  3. ^ 劉偉林. 天道立春. 遼河,2007,(1):69-71
  4. ^ 『年中行事事典』p491 1958年(昭和33年)5月23日初版発行 西角井正慶編 東京堂出版
  5. ^ 《龍魚河圖》:「歲暮夕四更取二七豆子,二七麻子,家人頭髮少許合麻豆著井中,咒敕井,使其家竟年不遭傷寒,辟五方疫鬼。」
  6. ^ http://www.yummyjapan.net/setsubun-festival/[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