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雲南省 (中華民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雲南省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省
1912年—1951年

  雲南省在中華民國法理主張中的位置
坐標:25°00′N 101°30′E / 25°N 101.5°E / 25; 101.5
國家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首府昆明縣(1912-1935)
昆明市(1935-1949)
 泰國曼谷(流亡)(1950-1951)
面積 
• 
420,465平方公里(162,342平方英里)
人口 
• 
9,066,000
歷史 
• 成立
1912年
• 廢除
1951年
前身
繼承
雲南省 (清朝)
雲南省
今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四川省
 緬甸實皆省克欽邦撣邦

雲南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朝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南6省之一,其主張範圍比現今的雲南省略大。簡稱為「」。

省名由來

[編輯]

得名於元代的雲南行省,因古代楚國大將莊蹻曾在此建立滇國,簡稱「滇」。

管轄範圍

[編輯]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的雲南省地圖
亞新地學社1943年雲南省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初年繼承了清朝的雲南省,在此期間和大英帝國中國—緬甸邊界走向存在爭議,國民政府於1930年代開始對整個江心坡提出領土主張,其中野人山二戰期間被中國遠征軍短暫控制數年,後國軍殘部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退居緬甸北部並控制該地數年。按照其主張範圍,民國36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積為420,465平方公里,轄境包括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全域,及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小部分,及未有實際管轄過、備受爭議的緬甸克欽邦實皆省北部山區一帶(即江心坡)。周圍鄰省分別為西康省四川省貴州省廣西省,鄰國為印度(1947年之後)、緬甸(1948年之後)、寮國越南(1948年法屬印度支那解體後)。

人口

[編輯]

清代宣統三年(1911年),雲南省共有805.3萬人。民國時期,雲南人口突破了1000萬人,民國26年(1937年)達到了近1300萬人,此後呈上升趨勢,至民國38年(1949年)上升到1595萬人[註1]。以下依據中華民國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1934年出版)、內政部統計司編《民國十七年各省市戶口調查統計報告》(1931年出版)、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1940年出版)、中華民國年鑑社編《中華民國年鑑》(1952年出版,頁19-21)所提供的人口數據[參1]

雲南人口
調查年代 戶數 人口 男性 女性 每戶平均人口 性別比例
1912年 1,904,000 9,468,000 4,976,000 4,492,000 4.97 110.70
1928年 13,821,000
1936年至1937年 2,390,000 12,042,000 6,226,000 5,816,000 5.04 107.04
1947年 1,715,000 9,066,000 4,552,000 4,513,000 5.27 100.82

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79年(1990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臺閩地區籍貫為雲南省的人數為3萬5707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1.32%[參2]

歷史沿革

[編輯]

宣統三年九月初九(1911年10月30日),蔡鍔唐繼堯率新軍發動重九起義,脫離清朝。民國4年(1915年)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又在此發動反對袁世凱的護國運動。民國時期,滇軍在雲南形成割據局面,先後有唐繼堯、龍雲(1928年-1945年)等統治雲南,形成「以一隅而為天下先」的聲勢。民國8年(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共產主義開始在雲南傳播。民國14年(1925年)3月16日,大理市發生7.0級地震,5000人死亡,大理市損毀嚴重,76000座房屋被地震晃動或隨後的火災摧毀。民國15年(1926年)11月7日,中共雲南特別支部在昆明成立。民國17年(1928年)1月,龍雲投靠蔣中正,在雲南實行「清黨」,中共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李鑫王德三劉平楷等黨員相繼被補殺害;同年,蔣中正任命龍雲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路軍總指揮等,以龍雲為首的地方實力派的統治在雲南確立、鞏固[參3]

抗日戰爭時期,雲南成為全國抗戰的大後方,是安置內遷企業和發展戰時工業的基地。民國27年(1938年),清華大學北平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大學在昆明聯合辦學,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諸多師生和各方愛國人士聚集昆明,雲南抗日救亡運動更加蓬勃開展。抗戰初期,僅1000多萬人口的雲南,先後派遣20多萬軍隊奔赴前線,出動民工10萬餘人,以付出極大代價修築了滇緬公路,成為中國與境外聯繫唯一的交通線。民國31年(1942年)有10多萬中國遠征軍從雲南進入緬甸配合英軍與日軍作戰,日軍擊敗英軍,沿滇緬公路進至惠通橋,隔怒江與國軍對峙2年。抗戰期間,以蔣中正為首的國府中央勢力一步步涉入雲南政局,並逐漸加緊對地方的控制,打破龍雲獨佔的局面,造成雙方關係的緊張。龍雲為對抗中央,乃廣結中共、民盟等反蔣力量,標舉「民主自由」;蔣中正雖對龍雲不滿,但以大敵當前,只好隱忍不發。

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21日盧漢率第一方面軍赴越南受降,雲南空虛,蔣中正乘機欲行削藩之舉,解決雲南問題;9月30日,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趁滇軍主力赴越南受降,昆明兵力空虛之際,部署第五軍(軍長邱清泉)發動兵變,並拉攏盧漢等滇軍重要將領;10月2日昆明城內滇軍繳械;3日改組雲南省政府下令免去龍雲本兼各職,調任「軍事參議院院長」(空銜),龍雲被迫接受命令並前往就任,挾持至重慶、南京,是為「驅龍事件[參4]

抗日勝利後,國民政府由於政策錯誤加上軍事失利,以致失去大陸地區。民國38年(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四川、西康、雲南等西南一帶。在出走香港的龍雲積極拉攏下,同年12月9日雲南省主席盧漢率部投共李彌離昆後,與陸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湯堯商議,將部隊撒到滇南的開遠,蒙自一帶,企圖卷土重來。1950年1月,李彌奉召前去臺灣。不久,李彌所指揮的第八、第二十六軍除了撤往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的少部分以外,大部被殲滅於雲南境內。

同年9月,蔣中正派李彌等人到緬甸北部,以猛撒為基地,糾集殘部組成「反共抗俄救國軍滇南邊區第一縱隊」。12月,李彌擔任「雲南省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及「雲南省政府主席」兼「雲南綏靖公署主任」。1951年5至7月,在緬國軍在臺灣和美國的支援下,向雲南反攻,並攻下滄源耿馬瀾滄雙江四縣,並設置西南行署治理。由於兵力懸殊,隨後即遭解放軍迎頭痛擊,7月撤出雲南境內。10月26日,原本代行省政府職能的雲南靖綏公署亦撤銷,自此僅存「雲南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

1953年1月,在緬國軍殘部改稱「雲南反共救國軍游擊總部」。孤軍為求生存,私底下與克倫族赫蒙族合作,緬甸政府基於主權完整的理由,對李彌殘部進行軍事圍剿,以致爆發為期一月的中緬大戰,並向聯合國提出控訴孤軍侵占緬甸國土。由美國、中華民國、泰國及緬甸在曼谷召開的四國會議會商,國民政府必須撤回孤軍。同年底至1954年,李彌殘部陸續撤往台灣。

行政區劃

[編輯]

省、縣之間的行政區

[編輯]

道制

[編輯]

清代時設置有迤東、迤西、迤南、臨開廣等4道。辛亥革命以後廢除迤東道,而迤西、迤南、臨開廣3道仍然保留[參5]。民國2年(1913年)2月25日,迤西、迤南、臨開廣更名為滇西、滇南、臨開廣,並在舊迤東道地區復置滇中道。

民國4年(1915年)6月24日,北京政府發布《劃一令》,在滇水道、蒙自道、普洱道、騰越道各地設置觀察使。民國16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進駐後,道制才正式廢止。

滇中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轄昆明、富民、宜良、呈貢、羅次、祿豐、易門、嵩明、晉寧、安寧、昆陽、武定、元謀、祿勸、曲靖、平彝、宣威、霑益、馬龍、陸良、羅平、尋甸、巧家、東川、昭通、永善、綏江、魯甸、馬關、澂江、新興、路南、江川、鎮雄、彝良、楚雄、廣通、摩芻、牟定、鹽興、大姚、鎮南、姚安、鹽豐44縣。民國3年(1914年)道尹為繁要缺,一等。駐昆明縣(今昆明市區)。同年大姚、鎮南、姚安、鹽豐4縣改屬騰越道。民國16年(1927年)廢。
蒙自道
民國3年(1914年)6月臨開廣道改名蒙自道。道尹為邊缺,二等。駐蒙自縣(今蒙自市文瀾街道)。轄建水、蒙自、通海、河西、峋峨、石屏、阿迷、黎縣、箇舊、文山、馬關、廣南、富州、廣西、彌勒、師宗、邱北17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普洱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滇南道,觀察使駐普洱縣(今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駐地寧洱鎮)。轄普洱、思茅、他郎、威遠、元江、新平、鎮邊、鎮沅、景東9縣。民國3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簡缺,三等。駐思茅縣(今思茅市駐地思茅鎮),增轄緬寧縣。民國15年(1926年),遷回寧洱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騰越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滇西道,觀察使駐大理縣(今大理市駐地下關鎮北大理)。轄大理、雲南、洱源、趙縣、鄧川、賓川、雲龍、彌渡、麗江、蘭坪、鶴慶、劍川、維西、中甸、永昌、永平、永康、騰衝、龍陵、蒙化、漾濞、永北、華坪、順寧、雲縣、緬寧26縣。民國3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邊缺,二等。駐騰衝縣(今騰衝縣駐地城關鎮),緬寧縣往屬普洱道,滇中道大姚、鎮南、姚安、鹽豐4縣來屬,轄縣增為29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民國18年(1929年),國民政府通令廢道,實行省、縣兩級制。鑑於雲南省西南邊境地區各縣界連越南寮國緬甸三國,涉外事務繁多,國防邊地關係密切,廢道後,雲南省特在騰衝設雲南省第一殖邊督辦公署,在普洱設雲南省第二殖邊督辦公署,處理涉外事務,同時兼辦行政要務。民國27年(1938年)撤銷兩公署:

  • 第一殖邊督辦公署,民國18年(1929年)11月設置。駐騰衝縣(今雲南省騰衝縣),轄滕衝、中甸、龍陵、維西、蘭坪、鎮康、麗江、劍川、雲龍、保山、永平、順寧12縣及阿墩子(德欽)、菖蒲桶(貢山)、康樂(福貢)、知子羅(碧江)、瀘水、干崖(盈江)、蓮山、隴川、芒遮板(潞西)、猛卯(瑞麗)10行政區(設治局)。
  • 第二殖邊督辦公署,民國18年(1929年)11月設置。駐寧洱縣(今雲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轄寧洱、思茅、景東、景谷、鎮遠、六順、江城、瀾滄、緬寧、雙江、車里、佛海、南橋13縣及臨江(寧江)、滄源2行政區(設治局)。

行政督察區

[編輯]

雲南省政府廢道後,由於省區面積遼闊,交通不便。省政府為保証政令暢通,民國21年(1932年)劃分全省為12個政察視察區,並選派要員定期分赴各地進行政務視察。民國23年(1934年)增加為16個政務視察區,明年(1935年)減少為6個。民國27年(1938年)改為15個視察區[參6]

民國29年(1940年)5月,以原普思邊區轄境置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寧洱縣,領寧洱、思茅、景東、景谷、鎮遠、六順、瀾滄、緬寧、雙江、車里、佛海、南橋12縣及寧江、滄源2設治局。

民國31年(1942年)3月,為適應戰時需要,將雲南沿邊各縣局劃分為7個行政督察區,管轄全部沿邊縣局,其餘各縣統由省直轄。如下:

民國31年(1942年)雲南省行政督察區
區別 駐地 轄縣縣名 縣數 備注
省政府直轄 昆明市
昆明、富民、呈貢、羅次、祿豐、易門、嵩明、晉寧、安寧、昆陽、武定、祿勸、玉溪、曲靖、平彝、宣威、霑益、馬龍、陸良、羅平、尋甸、會澤、彌勒、宜良、澂江、路南、江川、華寧、瀘西、邱北、師宗、雙柏、峨山、姚安、元謀、楚雄、廣通、牟定、鹽興、祥雲、鹽豐、鎮南、大姚、永仁、洱源、賓川、大理、永平、鳳儀、鄧川、雲龍、彌渡、漾濞53縣
54
第一區 昭通縣 昭通、永善、綏江、鹽津、大關、彝良、鎮雄、威信、魯甸、巧家10縣 10
  • 1942年3月設立。
第二區 文山縣 文山、硯山、邱北、廣南、西疇、富寧、馬關、屏邊8縣 8
  • 1942年3月設立。
第三區 建水縣 建水、蒙自、箇舊、石屏、元江、曲溪、新平、金平8縣
龍武設治局
9
  • 1942年3月設立。
第四區 寧洱縣 寧洱、思茅、墨江、六順、瀾滄、車里、佛海、南嶠、江城、鎮越、景谷、鎮沅12縣
寧江、滄源2設治局
14
  • 1940年5月稱第一區,1942年3月改稱第四區。
第五區 順寧縣 順寧、蒙化、昌寧、雲縣、鎮康、景東、緬寧、雙江8縣 8
  • 1942年3月設立。
  • 1942年12月增領耿馬設治局
  • 1944年專署遷駐蒙化縣
第六區 騰衝縣 騰衝、龍陵2縣
瀘水、梁河、盈江、蓮山、隴川、潞西、瑞麗7設治局
9
  • 1942年3月設立。
  • 1943年增領保山縣。
  • 1943年專署遷駐保山縣。
第七區 麗江縣 麗江、中甸、維西、鶴慶、劍川、蘭坪、華坪、永勝8縣
德欽、貢山、福貢、碧江、寧蒗5設治局
13
  • 1942年3月設立。

抗戰勝利後,全省劃為十三區:

民國35年(1946年)雲南省行政督察區
區別 駐地 轄縣縣名 縣數 備注
省政府直轄 昆明市
昆明、富民、呈貢、羅次、祿豐、易門、嵩明、晉寧、安寧、昆陽、武定、祿勸、玉溪13縣
14
第一區 昭通縣 昭通、永善、綏江、鹽津、大關、彝良、鎮雄、威信、魯甸、巧家10縣 10
第二區 曲靖縣 曲靖、平彝、宣威、霑益、馬龍、陸良、羅平、尋甸、會澤9縣 9
  • 1946年設立。
第三區 彌勒縣 彌勒、宜良、澂江、路南、江川、華寧、瀘西、邱北、師宗9縣 9
  • 1946年設立。
第四區 硯山縣 硯山、文山、馬關、西疇、廣南、富寧6縣 6
  • 1942年稱第二區,1946年改稱第四區。
  • 專署駐地由原文山縣遷駐硯山縣。
  • 原轄邱北縣移屬第三區。
  • 原轄屏邊縣移屬第五區。
第五區 建水縣 建水、蒙自、曲溪、通海、河西、石屏、開遠、箇舊、金平、屏邊10縣 10
  • 1942年稱第三區,1946年改稱第五區。
  • 原轄元江、新平2縣及龍武設治局移屬第六區。
  • 新領省轄之通海、河西、開遠、屏邊4縣。
第六區 新平縣 新平、雙柏、峨山、墨江、景東、元江、鎮沅7縣
龍武設治局
8
  • 1946年設立。
第七區 思茅縣 思茅、寧洱、鎮越、江城、佛海、車里、南嶠、六順8縣
寧江設治局
9
  • 1942年稱第四區,1946年改稱第七區。
  • 原轄墨江、鎮沅2縣移屬第六區。
  • 原轄瀾滄、景谷2縣及滄源設治局移屬第九區。
第八區 姚安縣 姚安、元謀、楚雄、廣通、牟定、鹽興、祥雲、鹽豐、鎮南、大姚、永仁11縣 11
  • 1946年設立。
第九區 緬寧縣 緬寧、雙江、鎮康、雲縣、景谷、瀾滄6縣
滄源、耿馬2設治局
8
  • 1942年稱第五區,1946年改稱第九區。
  • 原轄蒙化、順寧、昌寧縣移屬第十一區。
  • 新領原第四區之瀾滄、景谷2縣及滄源設治局。
  • 專署駐地由順寧縣遷駐緬寧縣。
第十區 鶴慶縣 鶴慶、洱源、賓川、劍川、永勝、華坪6縣
寧蒗設治局
7
  • 1946年設立。
第十一區 順寧縣 大理、永平、鳳儀、鄧川、雲龍、彌渡、蒙化、漾濞、順寧、昌寧10縣 10
  • 1946年設立,由原第五區蒙化、順寧、昌寧3縣及省轄7縣組成。
第十二區 騰衝縣 騰衝、保山、龍陵3縣
梁河、盈江、蓮山、隴川、潞西、瑞麗6設治局
9
  • 1942年稱第六區,1946年改稱第十二區。
  • 原轄瀘水設治局移屬第十三區。
第十三區 維西縣 維西、麗江、蘭坪、中甸4縣
瀘水、貢山、碧江、福貢、德欽5設治局
9
  • 1942年稱第七區,1946年改稱第十三區。
  • 專署駐地由麗江縣遷駐維西縣。
  • 原轄鶴慶、劍川、華坪、永勝4縣及寧蒗設治局移屬第十區。

民國38年(1949年),第十三區併入第十區,第十一區併入第八區,第十二區改稱第十一區,如下:

民國38年(1949年)雲南省行政督察區
區別 駐地 轄縣縣名 縣數 備注
省政府直轄 昆明市
昆明、富民、呈貢、羅次、祿豐、易門、嵩明、晉寧、安寧、昆陽、武定、祿勸、玉溪13縣
14
第一區 昭通縣 昭通、永善、綏江、鹽津、大關、彝良、鎮雄、威信、魯甸、巧家10縣 10
第二區 曲靖縣 曲靖、平彝、宣威、霑益、馬龍、陸良、羅平、尋甸、會澤9縣 9
第三區 彌勒縣 彌勒、宜良、澂江、路南、江川、華寧、瀘西、邱北、師宗9縣 9
第四區 硯山縣 硯山、文山、馬關、西疇、廣南、富寧6縣 6
第五區 建水縣 建水、蒙自、曲溪、通海、河西、石屏、開遠、箇舊、金平、屏邊10縣 10
第六區 新平縣 新平、雙柏、峨山、墨江、景東、元江、鎮沅7縣
龍武設治局
8
第七區 思茅縣 思茅、寧洱、鎮越、江城、佛海、車里、南嶠、六順8縣
寧江設治局
9
第八區 姚安縣 姚安、元謀、楚雄、廣通、牟定、鹽興、祥雲、鹽豐、鎮南、大姚、永仁、大理、永平、鳳儀、鄧川、雲龍、彌渡、蒙化、漾濞、順寧、昌寧21縣 21
  • 原第十一區轄10縣併入第八區。
第九區 緬寧縣 緬寧、雙江、鎮康、雲縣、景谷、瀾滄6縣
滄源、耿馬2設治局
8
第十區 鶴慶縣 鶴慶、洱源、賓川、劍川、永勝、華坪、維西、麗江、蘭坪、中甸10縣
寧蒗、瀘水、貢山、碧江、福貢、德欽6設治局
16
  • 原第十三區轄4縣5設治局併入第十區。
第十一區 騰衝縣 騰衝、保山、龍陵3縣
梁河、盈江、蓮山、隴川、潞西、瑞麗6設治局
9
  • 1946年稱第十二區,1949年改稱第十一區。
  • 1949年8月潞西設治局改置潞西縣。

解放軍進入雲南後由昆明市武定專區昭通曲靖宜良楚雄玉溪蒙自文山寧洱大理保山麗江各專區取代。

縣級行政區

[編輯]

清代雲南省在宣統三年(1911年)時,分為14府、5直隸廳、4直隸州,下轄13廳、29州、41縣[註2]。民國元年(1912年)地方政權仍沿清制。民國2年(1913年)4月,廢除府、州、廳制,一律改縣[參7]。民國13年(1924年)時,雲南省共分114縣、2設治局、13行政委員區、4土司、3土把總司、1土便委、2督辦、10汛長。民國16年(1927年)以後,邊疆各土司地區逐漸實行改土歸流,以後逐步在這些地區設立設治局。民國38年(1949年)時,雲南省劃分為11行政督察區,下轄1市、113縣、15設治局[註3]。1988年7月,行政院公布《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為各省縣市編定代碼,該法規於2005年10月停用[參8]。雲南省各縣、市、局沿革情況如下:

雲南省
行政督察區 專署駐地 行政代碼 縣等級 縣市局 駐地(2023年4月) 北洋時期 沿革
省政府直轄 13001 不適用 昆明市 昆明市盤龍區 (滇中道) 民國8年(1919年),雲南省長唐繼堯以廢督裁兵實行民治為由,設立雲南市政公所,後因政變而裁撤。民國11年(1922年)唐繼堯重掌滇政,恢復舊制,並改名昆明市政公所,受省政府監督。民國17年(1928年)8月1日,省政府成立昆明市政府[參9],劃昆明縣城區及周圍27村為市區。民國24年(1935年)3月經國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參10]
13002 一等 昆明縣 昆明市盤龍區;民國34年(1945年)8月遷治官渡(今昆明市官渡區官渡街道 滇中道
(駐地)
清代為雲南府附郭昆明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因與昆明市重名,民國34年(1945年)1月改名穀昌縣[參11],民國37年(1948年)2月恢復原名[參12][註4]
13003 三等 富民縣 伏龍鎮(今富民縣永定街道 滇中道
13005 三等 呈貢縣 龍街鄉(今昆明市呈貢區龍城街道 滇中道
13006 三等 羅次縣 碧城鎮(今祿豐市東北碧城鎮 滇中道
13007 三等 祿豐縣 姚陵鎮(今祿豐市駐地金山鎮 滇中道
13008 三等 易門縣 易門縣城區 滇中道
13009 二等 嵩明縣 嵩陽鎮(今嵩明縣嵩陽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嵩明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10 三等 晉寧縣 建寧鎮(今昆明市晉寧區東北晉城鎮 滇中道 清代為晉寧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11 三等 安寧縣 永安鎮(今安寧市連然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安寧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12 三等 昆陽縣 寶山鄉(今昆明市晉寧區駐地昆陽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昆陽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13 一等 武定縣 武定縣駐地獅山鎮 滇中道 清代為武定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15 三等 祿勸縣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駐地屏山街道 滇中道
13033 一等 玉溪縣 州城鎮(今玉溪市紅塔區 滇中道 清代為新興州,民國2年(1913年)3月改置新興縣,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休納縣,因縣駐地為古休納縣城,故名[參13]。後以該縣名為少數民族部落之名,詞意不夠雅馴,於民國5年(1916年)11月更名玉溪縣,以縣境有玉溪河得名[參14]
不適用 不適用 河口對汛督辦區 河口瑤族自治縣駐地河口鎮 (蒙自道) 清末設置河口交涉副督辦公署,為負責對外交涉和安邊保土的軍事、外交職權的行政機關。民國2年(1913年)改交涉副督辦公署為河口對汎督辦公署,直隸於省。民國4年(1915年)由中央規定改為特別區域,兼理司法職權。民國6年(1917年)另具有部分行政權;民國23年(1934年)劃為對汛特別行政區,除兼有軍事、外交權外,擁有對汛區的一切行政權、司法權,為省轄特別區。民國38年(1949年)6月11日總統令准以河口麻栗坡兩個對汎督辦公署合併為滇越邊區對汎督辦公署,並將兩對汎督辦公署原轄各鄉鎮分別劃還原屬各縣暨增設南屏新縣[參15]
不適用 不適用 麻栗坡對汛督辦區 麻栗坡街(今麻栗坡縣駐地麻栗鎮 (蒙自道) 清末設置麻栗坡交涉副督辦公署,為負責對外交涉和安邊保土的軍事、外交職權的行政機關。民國2年(1913年)改交涉副督辦公署為麻栗坡對汎督辦公署,直隸於省。民國4年(1915年)由中央規定改為特別區域,兼理司法職權。民國6年(1917年)另具有部分行政權;民國23年(1934年)劃為對汛特別行政區,除兼有軍事、外交權外,擁有對汛區的一切行政權、司法權,為省轄特別區。民國38年(1949年)6月11日總統令准以河口麻栗坡兩個對汎督辦公署合併為滇越邊區對汎督辦公署,並將兩對汎督辦公署原轄各鄉鎮分別劃還原屬各縣暨增設南屏新縣[參15]
第一區 昭通縣 13024 二等 巧家縣 巧家縣白鶴灘鎮 滇中道 清代為巧家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26 一等 昭通縣 昭通市昭陽區 滇中道 清代為昭通府附郭恩安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以舊府名得名[參16]
13027 一等 永善縣 永善縣蓮峰鎮 滇中道
13028 三等 綏江縣 綏江縣駐地中城鎮 滇中道

清代為靖江縣,因與江蘇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更名。以縣瀕金沙江得名[參13]

13029 三等 魯甸縣 魯甸縣駐地文屏鎮 滇中道 清代為魯甸廳,民國2年(1913年)3月改置縣。
13030 三等 大關縣 大關縣駐地翠華鎮 滇中道 清代為大關廳,民國2年(1913年)3月改置縣。
13031 三等 鹽津縣 鹽井渡(今鹽津縣駐地鹽井鎮 滇中道 民國6年(1917年)1月析大關縣黎山以北鹽井渡地區的14個鄉置縣[參17]
13036 一等 鎮雄縣 鎮雄縣駐地烏峰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鎮雄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37 三等 威信縣 扎西(今威信縣駐地扎西鎮 (滇中道) 民國6年(1917年),析鎮雄縣置威信行政區。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改威信行政區置威信設治局,民國23年(1934年)置縣[參18]。民國25年(1936年)7月國民政府核准[參19]
13038 二等 彝良縣 角奎(今彝良縣駐地角奎鎮 滇中道
第二區 曲靖縣 13016 二等 曲靖縣 曲靖市麒麟區 滇中道 清代為曲靖府附郭南寧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以舊府名得名[參16]
13017 二等 平彝縣 富源縣駐地中安街道 滇中道
13018 一等 宣威縣 宣威市城區 滇中道 清代為宣威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19 二等 霑益縣[註5] 曲靖市霑益區駐地西平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霑益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20 三等 馬龍縣 曲靖市馬龍區駐地通泉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馬龍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21 二等 陸良縣 陸良縣駐地中樞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陸涼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改名。係因邑人牛星輝以「涼」義近放薄,文嫌不馴,首倡呈請政府改「涼」為「良」,經省批准改名[參20]
13022 二等 羅平縣 羅平縣駐地羅雄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羅平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23 二等 尋甸縣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駐地仁德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尋甸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25 一等 會澤縣 會澤縣駐地金鐘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東川府附郭會澤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東川縣,以舊府名得名[參16]。民國18年(1929年)11月恢復原名[註6]
第三區 彌勒縣 13004 一等 宜良縣 宜良縣駐地匡遠街道 滇中道
13032 二等 澂江縣[註7] 澄江市駐地鳳麓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澂江府附郭河陽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以舊府名得名。
13034 三等 路南縣 石林彝族自治縣駐地鹿阜街道 滇中道 清代為路南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35 三等 江川縣 玉溪市江川區東北江城鎮 滇中道
13052 三等 華寧縣 華寧縣駐地寧州街道 蒙自道 清代為寧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寧縣。因與甘肅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黎縣。因縣境在唐代為黎州地,故名[參13]。民國20年(1931年)更名華寧縣,因縣城西北面緊靠華蓋山,山上有寧壽寺,又縣境曾置寧州,取華蓋山、寧壽寺首字為縣名[參21]
13059 二等 瀘西縣 瀘西縣駐地中樞鎮 蒙自道 清代為廣西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廣西縣。因與廣西省名重名,民國18年(1929年)11月更名[參22]
13060 三等 彌勒縣 彌勒市駐地彌陽鎮 蒙自道
13061 三等 師宗縣 師宗縣駐地丹鳳街道 蒙自道
13062 三等 邱北縣[註8] 錦屏鎮(今丘北縣駐地錦屏鎮 蒙自道
第四區 硯山縣 13054 一等 文山縣 文山市城區 蒙自道 清代為開化府附郭文山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更名開化縣,以舊府名得名。因與浙江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恢復原縣名[參13]
13055 一等 馬關縣 白馬關(今馬關縣駐地馬白鎮 蒙自道 清代為安平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安平縣。因與直隸、貴州二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更名。以舊地名「白馬關」去「白」字得名[參13]
13056 二等 西疇縣 西灑街(今西疇縣駐地西灑鎮 (蒙自道) 民國3年(1914年)以馬關縣西灑地區設普蘭行政區,民國9年(1920年)與馬關縣疇陽地區合併置西疇縣。縣以兩地地名首字得名。民國18年(1929年)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設置[參23]
13057 一等 廣南縣 啟明鎮(今廣南縣駐地蓮城鎮 蒙自道 清代為廣南府附郭寶寧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廣南縣,因舊府名得名[參24]
13058 二等 富寧縣 文華鎮(今富寧縣駐地新華鎮 蒙自道 清代為富寧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富州縣。民國26年(1937年)1月更名,以古名富州、安寧州各取一字組成,寓富饒寧靜之意[參25]
13100 三等 硯山縣 江那(今硯山縣駐地江那鎮 (蒙自道) 民國22年(1933年)6月以文山縣廣南縣的江那縣佐、小維摩縣佐地合置硯山設治局。因境西北郊有山形如硯而得名[參26]。民國24年(1935年)7月1日改置縣。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設置[參27]
第五區 建水縣 13044 二等 蒙自縣 蒙自市駐地文瀾街道 蒙自道
(駐地)
13045 一等 建水縣 建安鎮(今建水縣駐地臨安鎮 蒙自道

清代為臨安府附郭建水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臨安縣,以舊府名得名。因與浙江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恢復原名建水縣[參13]

13046 三等 曲溪縣 曲江歐旗營(新街,今建水縣曲江鎮 (蒙自道) 民國2年(1913年)析建水縣北區設曲江行政區,屬縣級行政機關,隸蒙自道。民國7年(1918年)裁撤曲江行政區為建水縣曲江縣佐,民國11年(1922年)以建水縣曲江縣佐地置縣,民國18年(1929年)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設置[參23]
13047 二等 通海縣 通海縣駐地秀山街道 蒙自道
13048 三等 河西縣 通海縣西北河西鎮 蒙自道
13050 一等 石屏縣 石屏縣駐地異龍鎮 蒙自道 清代為石屏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51 一等 開遠縣 開遠市城區 蒙自道 清代為阿迷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阿迷縣。民國20年(1931年)12月改名,因明代開遠縣名得名,意為「四面伸開,連接廣遠」[參21]
13053 一等 箇舊縣 箇舊市駐地城區街道 蒙自道 清代為箇舊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104 三等 金平縣 金河(今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駐地金河鎮 (蒙自道) 清代為建水勐拉刀土司者米王土司茨通壩李土司勐丁張土司地。民國6年(1917年)改土歸流,設金河行政區,轄刀、王、李三土司地;設勐丁行政區,轄勐丁張土司地,屬蒙自道。民國21年(1932年)改設金河設治局平河設治局。民國23年(1934年)9月1日合併兩個設治局置金平縣,各取首字為名。民國25年(1936年)7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設置[參19]
13105 三等 屏邊縣 玉屏街(今屏邊苗族自治縣駐地玉屏鎮 (蒙自道) 民國2年(1913年)5月,析文山縣外南區、外西區的一部分設立靖邊行政區,駐大窩子。民國22年(1933年)12月以雲南省行政區的設立與現行制度不符,改行政區為縣以符法令而固邊防。縣名寓意屏障邊疆[參28]
未定 未定 同春縣 未定 (蒙自道) 民國38年(1949年)5月21日總統令准以建水縣之六合、瑞雲、敦厚、太和、猛弄、永樂等6鄉鎮,蒙自縣之犒吾、克甲、納更等3鄉鎮,箇舊縣之和鄰鄉置縣。因境內有同春山,故名[參15]
未定 未定 靖南縣 未定 (蒙自道) 民國38年(1949年)5月21日總統令准以建水縣之永平、永樂2鄉所,石屏縣之瓦璋、洛左、思陀3鄉,元江縣之大興鎮、騎馬鄉置縣。縣名取安靖南防之意[參15]
未定 未定 南屏縣 未定 (蒙自道) 民國38年(1949年)6月11日總統令准以雲南省河口麻栗坡兩個對汎督辦公署轄各鄉鎮置縣[參15]
第六區 新平縣 13041 三等 雙柏縣 龍山鎮(今楚雄市子午鎮 滇中道 清代為南安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南安縣。因與福建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稱摩芻縣,以元摩芻千戶所名得名[參13]。因「摩芻」二字「本為夷寨之名,無意義,欠雅馴」,民國14年(1925年)雲南省政府批准改名雙柏縣,以漢晉古縣名得名[參29]。民國18年(1929年)11月國民政府令准更名[參30][註9]
13049 三等 峨山縣 峨山彝族自治縣駐地雙江街道 蒙自道 清代為嶍峨縣。因「嶍」字當時無電碼,拍電報時有困難,民國18年(1929年)11月改名[參22]
13065 二等 墨江縣 聯珠鎮(今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駐地聯珠鎮 普洱道 清代為他郎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他郎縣[參24]。因「他郎」是村寨名稱,詞欠雅馴,民國5年(1916年)11月更名墨江縣,因縣境有阿墨江,故名[參31]
13106 一等 景東縣 景東彝族自治縣駐地錦屏鎮 普洱道 清代為景東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108 二等 元江縣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城區 普洱道 清代為元江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109 三等 新平縣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駐地桂山街道 普洱道
13111 三等 鎮沅縣 按板井(南丘井,今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西南按板鎮 普洱道 清代為鎮沅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118 不適用 龍武設治局 猛鮓伍(今石屏縣西北龍武鎮 (蒙自道) 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以石屏縣龍朋縣佐地及新平、峨山、河西、通海4縣部分屬地置龍武設治局[參32],民國21年(1932年)7月正式成立[參33];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34]。民國38年(1949年)5月總統令改制為龍武縣,7月15日雲南省政府奉行政院核准電令,核准改制為縣[參15]。因局勢混亂,實際上未改制為縣。
第七區 思茅縣 13063 三等 思茅縣 普洱市思茅區駐地思茅鎮 普洱道
(駐地)
清代為思茅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64 二等 寧洱縣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駐地寧洱鎮 普洱道 清代為普洱府附郭寧洱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普洱縣。因與本省道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6月恢復原名[參35]
13094 三等 佛海縣 猛海(象山鎮,今勐海縣駐地勐海鎮 (普洱道) 民國2年(1913年)置第三區行政分局,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民國16年(1927年)改置佛海縣,以縣駐地得名。民國18年(1929年)12月11日行政院核准[參36]
13098 二等 車里縣 景德(今景洪市駐地允景洪街道 (普洱道) 民國2年(1913年)置第一區行政分局,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民國16年(1927年)改置車里縣,以縣駐地舊名得名。民國18年(1929年)12月11日行政院核准[參36]
13099 三等 南嶠縣 猛遮(今勐海縣西勐遮鎮 (普洱道) 民國2年(1913年)置第二區行政分局,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民國16年(1927年)改置五福縣。民國18年(1929年)12月11日行政院核准[參36]。民國23年(1934年)2月更名[參37]
13101 三等 鎮越縣 勐捧(今勐臘縣西南勐捧鎮);民國19年(1930年)遷治易武(今勐臘縣易武鎮[參38] (普洱道) 民國2年(1913年)置第五區行政分局,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民國16年(1927年)改置鎮越縣。民國18年(1929年)12月11日行政院核准[參36]
13102 三等 六順縣 官房(今普洱市思茅區西南六順鎮 (普洱道) 民國2年(1913年)置第八區行政分局,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民國16年(1927年)改置蘆山縣。民國18年(1929年)12月11日行政院核准,並更名。[參36]
13103 三等 江城縣 猛烈(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駐地勐烈鎮 (普洱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設勐烈行政區,勐烈彈壓委員改為勐烈行政委員。民國18年(1929年)9月13日,雲南省政府第110次省務會議批准以(墨江縣屬)猛烈行政區及元江、寧河2縣部分區域設置江城縣。因縣城四周皆江,為天然城池,故名。12月11日行政院核准[參36]
13128 不適用 寧江設治局 勐海縣勐往鄉 (普洱道) 民國初為置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四區轄境行政分局,民國16年(1927年)設置臨江行政區。因行政區制度早已廢除,為開發邊疆起見,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設置寧江設治局,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39]
不適用 不適用 普文縣 景洪市東北普文鎮 (普洱道) 民國18年(1929年)12月11日行政院核准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七區置縣[參40]。民國21年(1932年)9月撤銷,併入思茅縣[參24]
不適用 不適用 象明縣 倚邦(今勐臘縣西北象明彝族鄉倚邦村) (普洱道) 民國2年(1913年)置第六區行政分局,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民國16年(1927年)改置象明縣。民國18年(1929年)裁撤,併入鎮越縣。
第八區 姚安縣 13014 三等 元謀縣 元馬鎮(今元謀縣駐地元馬鎮 滇中道
13039 一等 楚雄縣 楚雄市駐地鹿城鎮 滇中道 清代為楚雄府附郭楚雄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
13040 三等 廣通縣 敦仁鎮(今祿豐市西廣通鎮 滇中道
13042 三等 牟定縣 牟定縣駐地共和鎮 滇中道 清代為定遠縣,因與安徽、四川、陝西3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更名。以三國、元初分別置牟州於縣境,故名[參13]
13043 三等 鹽興縣 黑鹽井(今祿豐市西北黑井鎮 滇中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析定遠縣廣通縣之黑鹽井等地置縣[參41][參42]。一作民國元年(1913年)置[參43]
13069 三等 永平縣 曲硐(今永平縣駐地博南鎮南曲硐村) 騰越道
13072 二等 大理縣 中和鎮(今大理市大理鎮 騰越道 清代為大理府附郭太和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大理縣,因舊府名得名[參44]
13073 二等 祥雲縣 祥雲縣駐地祥城鎮 騰越道 清代為雲南縣。因與省名重名,民國18年(1929年)11月23日更名。以「彩雲南現,人以為祥」,故名[參22][註10]
13075 三等 鳳儀縣 大理市鳳儀鎮 騰越道 清代為趙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趙縣。因與直隸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更名。因地處鳳儀山(三耳山)東麓,故名[參13]
13076 三等 鄧川縣 洱源縣東南鄧川鎮 騰越道 清代為鄧川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78 三等 雲龍縣 城廂(雒里鄉,今雲龍縣寶豐鄉);民國18年(1929年)遷治石門(上里鎮,今雲龍縣駐地諾鄧鎮[參45] 騰越道 清代為雲龍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79 一等 彌渡縣 彌渡縣駐地彌城鎮 騰越道 清代為大理府督捕通判駐彌渡,民國2年(1913年)4月以鳳儀縣雲南縣賓川縣蒙化縣四縣插花地合併改置縣。
13086 一等 蒙化縣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駐地南詔鎮 騰越道 清代為蒙化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87 三等 漾濞縣 下街(今漾濞彝族自治縣駐地蒼山西鎮東下街村);民國5年(1916年)遷治上街(化平鎮,今漾濞彝族自治縣駐地蒼山西鎮[註11] 騰越道 民國元年(1912年)6月析蒙化廳漾濞司和雲龍州、永平縣、浪穹縣插花地置。因漾濞江得名[參42]
13090 二等 姚安縣 姚安縣駐地棟川鎮 分別屬
滇中道、
騰越道
清代為姚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改名。
13091 三等 鹽豐縣 白鹽井(今大姚縣西北石羊鎮 分別屬
滇中道、
騰越道
民國元年(1912年)析姚州白鹽井地方置縣[參46][註12]
13092 三等 鎮南縣 南華縣駐地龍川鎮 分別屬
滇中道、
騰越道
清代為鎮南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93 三等 大姚縣 大姚縣駐地金碧鎮 分別屬
滇中道、
騰越道
13095 一等 順寧縣 鳳慶縣駐地鳳山鎮 騰越道 清代為順寧府附郭順寧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
13096 三等 昌寧縣 右甸(今昌寧縣駐地田園鎮 (騰越道) 民國22年(1933年)10月,雲南省政府批准,由保山(舊為永昌府)、順寧(舊為順寧府)2縣相鄰的部分區鄉析置設縣,取清代「永昌」、「順寧」兩府名稱之第二字,謂之「昌寧」,寓昌盛安寧之意[參47]。民國24年(1935年)5月國民政府令准[參48]
13112 三等 永仁縣 永定鄉仁和街(今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南仁和區大河中路街道);民國29年(1940年)遷治永定鎮(今永仁縣駐地永定鎮 (騰越道) 民國2年(1913年)以清代大姚縣苴卻巡檢司轄域置苴卻行政區,設苴卻行政委員。民國13年(1924年),苴卻行政區改置永仁縣,取永境內永定、仁和兩大集鎮首字為名,另有「永遠施行仁義」之意。民國18年(1929年)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參23]
第九區 緬寧縣 13066 三等 雙江縣 冬春駐猛猛(猛猛鎮,今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駐地勐勐鎮,夏秋駐那賽營盤(那賽鎮,今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西沙河鄉營盤村)[參49] (普洱道) 民國16年(1927年)以瀾滄、緬寧二縣的上改心、四排山縣佐地和勐勐土司地合置雙江縣。民國17年(1928年)2月成立縣政府[註13]。因瀾滄江、小黑江流經縣境,故名。民國18年(1929年)9月13日雲南省政府第110次會議批准;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令准[參23]
13070 二等 鎮康縣 德黨(今永德縣駐地德黨鎮 騰越道 清代為永康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永康縣。因與浙江、廣西二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更名鎮康縣。因縣境在元代屬鎮康路,故名[參13]
13097 一等 雲縣 雲縣駐地愛華鎮 騰越道 清代為雲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107 三等 景谷縣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駐地威遠鎮老街 普洱道 清代為威遠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威遠縣。因與四川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更名景谷縣。因縣駐地西臨景谷江,故名[參13]
13110 一等 瀾滄縣 謙糯(今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東北謙六彝族鄉);民國15年(1926年)決定在勐朗壩建立縣治,先行遷駐迤宋(佛房,今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駐地勐朗鎮東佛房社區);民國25年(1936年)遷至勐朗壩(今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駐地勐朗鎮);民國29年(1940年)又遷回佛房[參50] 普洱道 清代為鎮邊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鎮邊縣。因與廣西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更名瀾滄縣,因瀾滄江得名[參13]
13113 三等 緬寧縣 鳳翔鎮(今臨滄市臨翔區駐地鳳翔街道 分別屬
滇西道、
普洱道
清代為緬寧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121 不適用 滄源設治局 猛董(猛董鎮,今滄源佤族自治縣駐地勐董鎮 (普洱道) 民國23年(1934年)1月,英國入侵爐房,是為「班洪事件」;4月,為保衛邊境,瀾滄縣勐角董、大蠻海、岩帥土司改流,要求建設縣駐地,年底決定擬設置設治局[參51]。民國26年(1937)9月設立滄源設治局[參52]。因其來源於瀾滄縣,故名。
13129 不適用 耿馬設治局 耿馬(今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駐地耿馬鎮 (騰越道) 清代為耿馬宣撫司孟定土府,屬順寧縣。民國28年(1939年)10月以順寧縣耿馬宣撫司及孟定土府地區置設治局。民國29年(1940年)設治局成立[參53]。因局所駐地得名。民國31年(1942年)11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4]
第十區 鶴慶縣 13074 三等 洱源縣 洱源縣駐地茈碧湖鎮 騰越道 清代為浪穹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洱源縣。因洱源發源於縣境,故名[參44]
13077 二等 賓川縣 州城(今賓川縣州城鎮 騰越道 清代為賓川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80 一等 麗江縣 麗江市古城區駐地大研街道 騰越道 清代為麗江府附郭麗江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
13081 三等 蘭坪縣 白地坪(金頂鎮,今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駐地金頂鎮 騰越道 民國元年(1912年)12月析麗江縣蘭坪地方置縣。以縣境上蘭和白地坪二地尾字組成而得名[參42][註14]
13082 三等 鶴慶縣 雲鶴鎮(今鶴慶縣駐地雲鶴鎮 騰越道 清代為鶴慶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83 三等 劍川縣 劍川縣駐地金華鎮 騰越道 清代為劍川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84 二等 維西縣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駐地保和鎮 騰越道 清代為維西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85 二等 中甸縣 香格里拉市駐地建塘鎮 騰越道 清代為中甸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088 一等 永勝縣 永勝縣城(今永勝縣駐地永北鎮 騰越道 清代為永北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永北縣。因縣名「詞欠雅馴」,有永遠敗北之意,於民國23年(1934年)2月更名[參55],以求祥瑞徵兆。
13089 三等 華坪縣 華中鎮(竹屏鎮,今華坪縣駐地中心鎮 騰越道
13114 不適用 瀘水設治局 魯掌上寨(魯掌街,今瀘水市魯掌鎮 (騰越道) 民國2年(1913年)為邊防需要,將五土司地設為瀘水行政委員區。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以瀘水行政區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
13117 不適用 貢山設治局 打拉(今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 (騰越道) 民國6年(1917年)由維西縣析置菖蒲桶行政區。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改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因境內高黎貢山得名。
13120 不適用 寧蒗設治局 大村街(今寧蒗彝族自治縣駐地大興鎮 (騰越道) 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以永勝縣寧蒗縣佐地區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民國38年(1949年)5月總統令改制為縣,7月15日雲南省政府奉行政院核准電令,核准改制為縣[參15]。因局勢混亂,實際上未改制為縣。
13125 不適用 碧江設治局 營盤街(今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西營盤鎮 (騰越道) 民國元年(1912年)雲南都督府設立了知子羅殖邊公署,隸屬麗江縣。民國5年(1916年)改置知子羅行政區,設行政委員公署。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改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因地處碧羅雪山與怒江之間,故名。
13126 不適用 福貢設治局 上帕街(今福貢縣駐地上帕鎮 (騰越道) 民國元年(1912年),雲南都督府設立上帕殖邊公署,隸屬麗江縣。民國5年(1916年)改置上帕行政區公署,設行政委員公署。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以上帕行政區置設治局[參32][註15],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
13127 不適用 德欽設治局 阿墩子(昇平鎮,今德欽縣駐地昇平鎮 (騰越道) 民國6年(1917年)由維西縣析置阿墩子行政區。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以阿墩子行政區設置阿墩子設治局,同年更名德欽設治局[參57][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以佛教寺廟德欽寺得名。民國38年(1949年)5月總統令改制為縣,7月15日雲南省政府奉行政院核准電令,核准改制為縣[參15]。因局勢混亂,實際上未改制為縣。
第十一區 騰衝縣 13067 一等 騰衝縣 騰衝市駐地騰越街道 騰越道
(駐地)
清代為騰越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改名[參44]
13068 一等 保山縣 保山市隆陽區 騰越道 清代為永昌府附郭保山縣,民國2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並改名永昌縣,因舊府名得名。因與甘肅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恢復原名[參13]
13071 三等 龍陵縣 龍山鎮(今龍陵縣駐地龍山鎮 騰越道 清代為龍陵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
13115 不適用 隴川設治局 夏秋駐杉木籠(今隴川縣東北護國鄉杉木龍村);春冬駐張鳳街(今隴川縣駐地章鳳鎮 (騰越道) 清代為隴川宣撫司,屬騰越廳。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隴川彈壓委員,民國5年(1916年)改置隴川行政區,設隴川行政委員。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改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境內有龍川江,故名
13116 不適用 瑞麗設治局 夏秋駐臘撒(今隴川縣西北戶撒阿昌族鄉臘撒村);春春駐勐卯(今瑞麗市駐地勐卯鎮 (騰越道) 清代為勐卯安撫司,屬騰越廳。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勐卯彈壓委員,民國5年(1916年)改置勐卯行政區,設勐卯行政委員。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改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因位於瑞麗江畔,故名。
13119 不適用 梁河設治局 大廠街(今梁河縣大廠鄉 (騰越道) 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以騰衝縣八撮縣佐地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因縣境有南底河(舊名小梁河),故名。
13122 不適用 蓮山設治局 蓮山鎮(今盈江縣平原鎮北新蓮村)[註16] (騰越道) 清代為盞達副宣撫司,屬騰越廳。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盞達彈壓委員。民國5年(1916年)改置盞達行政區,設盞達行政委員。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改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因局所駐地得名。
13123 不適用 盈江設治局 舊城(乘龍街,今盈江縣西舊城鎮 (騰越道) 清代為干崖宣撫司,屬騰越廳。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干崖彈壓委員。民國5年(1916年)改置干崖行政區,設干崖行政委員。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改置設治局[參32],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參56]。因江流經境內,故名。
13124 未定 潞西縣 南練猛戛(今芒市西南勐戛鎮);民國38年(1949)3月遷駐芒市(雙龍鎮,今芒市駐地勐煥街道 (騰越道) 清代為芒市安撫司和勐板土千總,民國元年(1912年)合併為芒板彈壓委員。民國4年(1915年)改為芒遮板行政區,設芒遮板行政委員。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改置芒遮板設治局,民國23年(1934年)更名潞西設治局[參58][註17]。民國24年(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令准。因地處怒江(潞江)西測,故名。民國38年(1949年)8月總統令改制為縣[參59]

李彌於民國40年(1951年)5月時一度攻下有蒼源縣鎮康縣猛定縣猛漣縣耿馬縣緬寧縣雙江縣瀾滄縣龍陵縣南嶠縣佛海縣車里縣猛龍縣銀恩縣屏邊縣思茅縣六順縣等16縣,並設置西南行署治理。然而實際上僅控有鎮康縣雙江縣耿馬縣孟定縣滄源縣瀾滄縣寧江縣南嶠縣等8縣,其餘如猛龍縣銀恩縣猛定縣猛漣縣等縣皆為李彌自行設立[參60]

行政區劃年表

[編輯]
雲南省行政區劃年表
說明:「?」表示不能確定其發生年份或月份,故放於最有可能的一年內,詳見注釋
西元 民國紀元 其他 行政區劃變更
1912年 民國1年 44 14府、5直隸廳、4直隸州、13廳、29州
  • 析蒙化廳、雲龍州及永平、浪穹2縣置漾濞縣(6月)
  • 析麗江縣置蘭坪縣(12月)
  • 析姚州置鹽豐縣(?月)
1913年 民國2年 96 2對汛、5行政區
  • 析思茅廳置普思沿邊行政總局(1月)
  • 改嵩明州為嵩明縣(4月)
  • 改晉寧州為晉寧縣(4月)
  • 改安寧州為安寧縣(4月)
  • 改昆陽州為昆陽縣(4月)
  • 改新興州為新興縣(4月)
  • 改宣威州為宣威縣(4月)
  • 改霑益州為霑益縣(4月)
  • 改馬龍州為馬龍縣(4月)
  • 改陸涼州為陸良縣(4月)
  • 改羅平州為羅平縣(4月)
  • 改尋甸州為尋甸縣(4月)
  • 改路南州為路南縣(4月)
  • 改寧州為寧縣(4月)
  • 改富寧州為富州縣(4月)
  • 改石屏州為石屏縣(4月)
  • 改阿迷州為阿迷縣(4月)
  • 改安南州為安南縣(4月)
  • 改趙州為趙縣(4月)
  • 改鄧川州為鄧川縣(4月)
  • 改雲龍州為雲龍縣(4月)
  • 改彌渡州為彌渡縣(4月)
  • 改姚州為姚安縣(4月)
  • 改鎮南州為鎮南縣(4月)
  • 改永康州為永康縣(4月)
  • 改雲州為雲縣(4月)
  • 改浪穹州為洱源縣(4月)
  • 改賓川州為賓川縣(4月)
  • 改鶴慶州為鶴慶縣(4月)
  • 改劍川州為劍川縣(4月)
  • 改武定直隸州為武定縣(4月)
  • 改鎮雄直隸州為鎮雄縣(4月)
  • 改廣西直隸州為廣西縣(4月)
  • 改元江直隸州為元江縣(4月)
  • 改巧家廳為巧家縣(4月)
  • 改魯甸廳為魯甸縣(4月)
  • 改大關廳為大關縣(4月)
  • 改安平廳為安平縣(4月)
  • 改箇舊廳為箇舊縣(4月)
  • 改他郎廳為他郎縣(4月)
  • 改思茅廳為思茅縣(4月)
  • 改威遠廳為威遠縣(4月)
  • 改緬寧廳為緬寧縣(4月)
  • 改維西廳為維西縣(4月)
  • 改中甸廳為中甸縣(4月)
  • 改騰越廳為騰衝縣(4月)
  • 改龍陵廳為龍陵縣(4月)
  • 改景東直隸廳為景東縣(4月)
  • 改鎮沅直隸廳為鎮沅縣(4月)
  • 改蒙化直隸廳為蒙化縣(4月)
  • 改鎮邊直隸廳為鎮邊縣(4月)
  • 改永北直隸廳為永北縣(4月)
  • 廢雲南府留昆明縣(4月)
  • 廢昭通府留恩安縣(4月)
  • 廢曲靖府留南寧縣(4月)
  • 廢東川府留會澤縣(4月)
  • 廢澂江府留河陽縣(4月)
  • 廢開化府留文山縣(4月)
  • 廢廣南府留寶寧縣(4月)
  • 廢臨安府留建水縣(4月)
  • 廢普洱府留寧洱縣(4月)
  • 廢楚雄府留楚雄縣(4月)
  • 廢大理府留太和縣(4月)
  • 廢順寧府留順寧縣(4月)
  • 廢麗江府留麗江縣(4月)
  • 廢永昌府留保山縣(4月)
  • 恩安縣改名昭通縣(4月)
  • 靖江縣改名綏江縣(4月)
  • 南寧縣改名曲靖縣(4月)
  • 會澤縣改名東川縣(4月)
  • 河陽縣改名澂江縣(4月)
  • 文山縣改名開化縣(4月)
  • 寶寧縣改名廣南縣(4月)
  • 建水縣改名臨安縣(4月)
  • 寧洱縣改名普洱縣(4月)
  • 太和縣改名大理縣(4月)
  • 保山縣改名永昌縣(4月)
  • 析定遠、廣通2縣置鹽興縣(4月)
  • 析置勐烈行政區(4月)
  • 析文山縣置靖邊行政區(5月)
  • 河口對汎督辦公署直隸於省(?月)
  • 麻栗坡對汎督辦公署直隸於省(?月)
  • 析臨安縣置曲江行政區(?月)
  • 析大姚縣置苴卻行政區(?月)
  • 析置瀘水行政區(?月)
1914年 民國3年 96 2對汛、1行政局、6行政區
  • 新興縣改名休納縣(1月)
  • 寧縣改名華寧縣(1月)
  • 開化縣改名文山縣(1月)
  • 安平縣改名馬關縣(1月)
  • 臨安縣改名建水縣(1月)
  • 安南縣改名摩芻縣(1月)
  • 定遠縣改名牟平縣(1月)
  • 趙縣改名鳳儀縣(1月)
  • 永康縣改名鎮康縣(1月)
  • 威遠縣改名景谷縣(1月)
  • 鎮邊縣改名瀾滄縣(1月)
  • 永昌縣改名保山縣(4月)
  • 普洱縣改名寧洱縣(6月)
  • 析馬關縣置普蘭行政區(?月)
1915年 民國4年 96 2對汛、1行政局、7行政區
  • 析置芒遮板行政區(?月)
1916年 民國5年 96 2對汛、1行政局、13行政區
  • 休納縣改名玉溪縣(11月)
  • 他郎縣改名墨江縣(11月)
  • 析麗江縣置知子羅行政區(?月)
  • 析麗江縣置上帕行政區(?月)
  • 析騰衝縣置隴川行政區(?月)
  • 析騰衝縣置勐卯行政區(?月)
  • 析騰衝縣置盞達行政區(?月)
  • 析騰衝縣置干崖行政區(?月)
1917年 民國6年 97 2對汛、1行政局、18行政區
  • 析大關縣置鹽津縣(1月)
  • 析鎮雄縣置威信行政區(?月)
  • 析建水縣置金河行政區(?月)
  • 析建水縣置勐丁行政區(?月)
  • 析維西縣置菖蒲桶行政區(?月)
  • 析維西縣置阿墎子行政區(?月)
1918年 民國7年 97 2對汛、1行政局、17行政區
  • 省曲江行政區入建水縣(?月)
1919年 民國8年 97 2對汛、1行政局、17行政區
1920年 民國9年 98 2對汛、1行政局、16行政區
  • 改普蘭行政區為西疇縣(?月)
1921年 民國10年 98 2對汛、1行政局、16行政區
1922年 民國11年 99 2對汛、1行政局、16行政區
  • 析建水縣置曲溪縣(?月)
1923年 民國12年 99 2對汛、1行政局、16行政區
1924年 民國13年 100 2對汛、1行政局、15行政區
  • 改苴卻行政區為永仁縣(?月)
1925年 民國14年 100 2對汛、1行政局、15行政區
  • 摩芻縣改名雙柏縣(?月)
1926年 民國15年 100 2對汛、1行政局、15行政區
1927年 民國16年 108 2對汛、16行政區
  • 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一區置車里縣(?月)
  • 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二區置五福縣(?月)
  • 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三區置佛海縣(?月)
  • 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四區置臨江行政區(?月)
  • 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五區置鎮越縣(?月)
  • 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六區置象明縣(?月)
  • 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七區置普文縣(?月)
  • 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八區置蘆山縣(?月)
  • 析瀾滄、緬寧2縣置雙江縣(?月)
1928年 民國17年 108 1 2對汛、16行政區
  • 析昆明縣置昆明市(8月)
1929年 民國18年 108 1 2對汛、15行政區
  • 改勐烈行政區為江城縣(9月)
  • 東川縣改名會澤縣(11月)
  • 廣西縣改名瀘西縣(11月)
  • 嶍峨縣改名峨山縣(11月)
  • 蘆山縣改名六順縣(11月)
  • 雲南縣改名祥雲縣(11月)
  • 省象明縣入鎮越縣(?月)
1930年 民國19年 108 1 2對汛、15行政區
1931年 民國20年 108 1 2對汛、15行政區
  • 阿迷縣改名開遠縣(12月)
1932年 民國21年 107 1 17 2對汛、1行政區
  • 省普文縣入思茅縣(9月)
  • 改威信行政區為威信設治局(?月)
  • 改金河行政區為金河設治局(?月)
  • 改勐丁行政區為平河設治局(?月)
  • 改瀘水行政區為瀘水設治局(?月)
  • 改菖蒲桶行政區為貢山設治局(?月)
  • 改知子羅行政區為碧江設治局(?月)
  • 改上帕行政區為福貢設治局(?月)
  • 改阿墎子行政區為阿墩子設治局(?月)
  • 改隴川行政區為隴川設治局(?月)
  • 改勐卯行政區為瑞麗設治局(?月)
  • 改盞達行政區為蓮山設治局(?月)
  • 改干崖行政區為盈山設治局(?月)
  • 改芒遮板行政區為芒遮板設治局(?月)
  • 改臨江行政區為寧江設治局(?月)
  • 析石屏、新平、峨山、河西、通海5縣置龍武設治局(?月)
  • 析永勝縣置寧蒗設治局(?月)
  • 析騰衝縣置梁河設治局(?月)
  • 阿墎子設治局改名德欽設治局(?月)
1933年 民國22年 109 1 18 2對汛
  • 析文山、廣南2縣置硯山設治局(6月)
  • 析保山、順寧2縣置昌寧縣(10月)
  • 改靖邊行政區為屏邊縣(12月)
1934年 民國23年 111 1 15 2對汛
  • 五福縣改名南嶠縣(2月)
  • 永北縣改名永勝縣(2月)
  • 金河、平河2設治局合併為金平縣(9月)
  • 改威信設治局為威信縣(?月)
  • 芒遮板設治局改名潞西設治局(?月)
1935年 民國24年 112 1 14 2對汛
  • 改硯山設治局為硯山縣(7月)
1936年 民國25年 112 1 14 2對汛
1937年 民國26年 112 1 15 2對汛
  • 富州縣改名富寧縣(1月)
  • 析瀾滄縣置滄源設治局(9月)
1938年 民國27年 112 1 15 2對汛
1939年 民國28年 112 1 16 2對汛
  • 析順寧縣置耿馬設治局(10月)
1940年 民國29年 112 1 16 2對汛
1941年 民國30年 112 1 16 2對汛
1942年 民國31年 112 1 16 2對汛
1943年 民國32年 112 1 16 2對汛
1944年 民國33年 112 1 16 2對汛
1945年 民國34年 112 1 16 2對汛
  • 昆明縣改名穀昌縣(1月)
1946年 民國35年 112 1 16 2對汛
1947年 民國36年 112 1 16 2對汛
1948年 民國37年 112 1 16 2對汛
  • 穀昌縣改名昆明縣(2月)
1949年 民國38年 113 1 15 2對汛
  • 改龍武設治局為龍武縣(5月,未實行)
  • 改寧蒗設治局為寧蒗縣(5月,未實行)
  • 改德欽設治局為德欽縣(5月,未實行)
  • 析建水、蒙自、箇舊3縣置同春縣(5月,未實行)
  • 析建水、石屏、元江3縣置靖南縣(5月,未實行)
  • 河口、麻栗坡2對汎督辦公署合併置南屏縣(5月,未實行)
  • 改潞西設治局為潞西縣(8月)

政府體制

[編輯]

省會

[編輯]

民國元年(1912年),雲南省省會定於昆明縣,民國24年(1935年)分昆明縣置昆明市,雲南省省會改置於此。民國39年(1950年)以後,雲南省政府由昆明流亡至泰國曼谷。

省行政機構

[編輯]

辛亥革命後,滇軍於宣統三年九月九日(1911年10月30日)起義,十一日(西曆11月1日)全城光復,清廷官吏總督以下全部散去。十三日(西曆11月3日),雲南大漢軍政府成立,各軍官兵公推革命軍總司令蔡鍔為軍政府都督,下設軍政、軍務、參謀、參議等院。在此前的九月六日(西曆10月27日),張文光發動騰越起義,建立滇西都督府,後廢。民國2年(1913年),根據北洋政府3個《劃一令》,以民政長為省行政長官,下設民政、財政、教育等司。民國3年(1914年)5月,改民政長為巡按使,下設政務、財政等廳。4年(1915年)12月25日,唐繼堯宣佈雲南獨立,撤銷巡按使署,改稱民政廳,隸屬於都督府,後復舊。5年(1916年)7月6日,改設省長公署設政務、財政等廳。民國16年(1927年)3月9日,成立雲南省政務委員會,按受廣州國民政府領導。此後按受南京國府領導。民國39年(1950年)以後,雲南省政府遷治泰國曼谷,於民國40年(1951年)撤銷。

歷任雲南省軍政長官、省政府主席

[編輯]
  • 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都督
    • 蔡鍔:1911年11月1日-1916年45月59日
  • 唐繼堯:1913年9月28日-1914年6月30日
  • 雲南將軍
    • 唐繼堯:1914年6月30日-1916年7月6日(1915年12月29日發動護國戰爭
  • 雲南督軍
    • 唐繼堯:1916年7月6日-1920年6月1日(1920年6月1日宣布脫離北京政府)
  • 中華民國軍政府總司令
    • 唐繼堯:1920年6月1日-1921年2月7日(三省聯合總司令,1921年2月7日被顧品珍驅逐)
    • 顧品珍:1921年2月7日-1922年3月25日(滇軍總司令,1922年3月25日戰死)
    • 唐繼堯:1922年4月8日-1927年2月6日(滇黔聯合總司令,1927年2月6日因兵諫而交出權力)
  • 雲南省政務委員會主席
    • 胡若愚:1927年3月8日-6月14日(1927年6月14日開始雲南省內戰)
  • 雲南省政府主席
    • 龍雲:1928年1月17日-1945年10月2日
      • 胡瑛:1929年(代理)
      • 李宗黃:1945年10月2日-12月1日(代理)
    • 盧漢:1945年12月1日-1949年12月9日(1949年12月9日投共)
      • 楊文清:1949年12月-1950年9月(代理)
    • 李彌:1950年9月-1954年(廢止)

注釋

[編輯]

    註:

  1. ^ 人口資料主要來自《雲南辭典》、李壽、蘇培明、王瑞平等人的相關研究。
  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誤作14府、5直隸廳、3直隸州、13廳、26州、41縣。(見《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第301頁)
  3. ^ 《中華民國史地理志(初稿)》第19頁作領119縣,其中馬龍、武定、昆昌(鄭寶恆疑昆明之誤)3縣重複記載,寧蒗、德欽、龍武3縣仍為設治局;又吳以政《中華民國行政區域表》第8頁作領119縣,其中寧蒗、德欽、龍武3縣仍為設治局,同春、靖南、南屏3縣雖然總統令准增設,但當時局勢混亂,實際並未設縣。
  4. ^ 《中華民國史地理志(初稿)》仍作穀昌。
  5. ^ 傅林祥等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作「霑益縣」。
  6. ^ 一說為1919年,又一說為1927年。
  7. ^ 傅林祥等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作「澄江縣」。
  8. ^ 傅林祥等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作「丘北縣」。
  9. ^ 一作1930年1月改名。
  10. ^ 一作民國7年(1918年)改名「祥雲縣」,結束「雲南」作縣名2027年的歷史。見「雲南」由來及祥雲在滇的歷史地位,祥雲縣人民政府,2013年5月16日查閱。
  11. ^ 一作民國14年(1925年)遷治上街。見漾濞縣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網,2013年5月16日查閱。
  12. ^ 一作民國2年(1913年)3月置縣。見大姚縣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網;洪定國:雲南省沿革表],2013年5月16日查閱。[需要較佳來源]
  13. ^ 一作民國19年(1930年)1月6日成立縣政府。見雙江縣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網,2013年5月16日查閱。
  14.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志》作1912年置蘭坪州,1914年改縣(雲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97頁)。
  15. ^ 一作民國11年(1922年)置康樂設治局,後改福貢設治局。見 洪定國:雲南省沿革表2013年5月16日查閱。[需要較佳來源]
  16.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作盈江縣西新民鎮,但據相關資料,盈江縣並無新民鎮;據《中華民國分省地圖》雲南地形圖標示的地點,當在今盈江縣平原鎮。(見《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第317頁及《中華民國分省地圖》第26-27頁)
  17. ^ 吳承湜《近六十年全國郡縣增建誌要》卷下(第70頁)作民國21年(1932年)置潞西設治局。

參考文獻

[編輯]
文內引用

    參:

  1. ^ 民國人口:研究史の整理と展望
  2. ^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3. ^ 中共雲南地方組織創始人李鑫:被捕後寧死不屈,雲南日報2011年6月10日。
  4. ^ 《抗戰勝利後的「驅龍」事件》,《文史春秋》2013年03期。]
  5. ^ 周鐘岳編纂、蔡鍔訂正:《雲南光復紀要‧建設篇》,《雲南文史資料選輯》笫3輯,1963年,第151頁。
  6. ^ 新中國成立以來雲南邊疆行政區劃與城鎮化建設
  7. ^ 《臨時政府內務行政紀要》,第51頁。
  8. ^ 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
  9. ^ 錢端升等:《民國政制史》下冊,第420頁。
  10. ^ 《國民政府公報》第1748號,民國24年5月23日,第11頁。
  11.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749號,民國34年1月31日,第21頁。
  12.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92頁。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復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14. ^ 《政府公報》第320期,民國5年11月24日,第55冊,第305頁;又《政府公報》第322號,民國5年11月26日,第55冊,第619頁。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總統府公報》第226號,民國38年5月30日,第9冊。
  16. ^ 16.0 16.1 16.2 吳承湜:《近六十年全國郡縣增建誌要》附錄,第84頁。
  17. ^ 《政府公報》第377號,民國6年1月28日,第57冊,第759頁。
  18. ^ 《鎮雄縣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頁。
  19. ^ 19.0 19.1 《國民政府公報》第2099號,民國25年7月14日,第13頁。
  20. ^ 陸良縣歷史沿革
  21. ^ 21.0 21.1 《國民政府公報》洛字第1號,民國21年2月29日,第56頁。
  22. ^ 22.0 22.1 22.2 《國民政府公報》第343號,民國18年12月12日,第11頁。
  23. ^ 23.0 23.1 23.2 23.3 《國民政府公報》第343號,民國18年12月12日,第10頁。
  24. ^ 24.0 24.1 24.2 吳承湜:《近六十年全國郡縣增建誌要》附錄,第85頁。
  25. ^ 《國民政府公報》第2265號,民國26年1月29日,第8頁。
  26. ^ 《國民政府公報》第1198號,民國22年8月2日,第5頁。
  27. ^ 《國民政府公報》第1888號,民國24年11月5日,第12頁。
  28. ^ 《國民政府公報》第1103號,民國22年4月12日,第8頁。
  29. ^ 《雙柏縣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頁。
  30. ^ 《國民政府公報》第221號,民國18年7月20日,第8頁。
  31. ^ 《政府公報》第320號,民國5年11月14日,第55冊,第305頁;又《政府公報》第322號,民國5年11月26日,第55冊,第619頁。
  32. ^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吳承湜:《近六十年全國郡縣增建誌要》卷下,第71頁。
  33. ^ 《石屏縣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6頁。
  34. ^ 《國民政府公報》第1771號,民國24年6月19日,第4頁。
  35. ^ 內務部職方司:《全國行政區劃表》,民國3年,第124頁。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國民政府公報》第364號,民國19年1月9日,第11頁。
  37. ^ 《國民政府公報》第1369號,民國23年2月22日,第12頁。
  38. ^ 《勐臘縣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73頁。
  39. ^ 《國民政府公報》第1771號,民國24年6月19日,第4頁。
  40. ^ 《國民政府公報》第364號,民國19年1月9日,第11頁。
  41. ^ 內務部職方司第一科:《全國行政區劃表》,民國3年,第123頁。
  42. ^ 42.0 42.1 42.2 吳承湜:《近六十年全國郡縣增建誌要》卷下,第20頁。
  43. ^ 《政府公報》第505期,民國2年9月30日,第13冊,第586頁。
  44. ^ 44.0 44.1 44.2 吳承湜:《近六十年全國郡縣增建誌要》附錄,第86頁。
  45. ^ 《雲龍縣志》,農業出版社,1992年,第45頁。
  46. ^ 《政府公報》第505期,民國2年9月30日,第13冊,第587頁。
  47. ^ 《昌寧縣志》,德宏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753-760頁。
  48. ^ 《國民政府公報》第1748號,民國24年5月23日,第6頁。
  49. ^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志》,第432頁。
  50. ^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5-47頁。
  51. ^ 《滄源設治局概述》,《滄源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1986年,第53頁。
  52. ^ 洪定國:雲南省沿革表[需要較佳來源]
  53. ^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志》,雲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98頁。
  54. ^ 《國民政府公報》第520號,民國31年11月21日,第19頁。
  55. ^ 《國民政府公報》第1369號,民國23年2月22日,第12頁。
  56. ^ 56.00 56.01 56.02 56.03 56.04 56.05 56.06 56.07 56.08 56.09 56.10 《國民政府公報》第1771號,民國24年6月19日,第14頁。
  57. ^ 《德欽縣志》,雲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1頁。
  58. ^ 《潞西縣志》,雲南教育出版社,1993,第22頁。
  59. ^ 《總統府公報》第235號,民國38年8月1日,第9冊。
  60. ^ 引自中華民國雲南省
來源明細
書籍
  • 鄭寶恒 著:《民國時期政區沿革》(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ISBN 9787535126610
  • 傅林祥、鄭寶恒 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ISBN 9787309056044
  • 國史館地理志編纂委員 編:《中華民國史地理志(初稿)》(臺北:中華民國國史館,民國79年(1990)). ISBN 9579042020
地圖
  •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 編:《中華民國分省地圖》(1970年版),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
  • 蘆仲進、杜秀榮 主編:《雲南省地圖》(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11年). ISBN 9787503158414
  • Google地圖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
前任:
清朝 雲南省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一級行政區
1912年-1951年
繼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 雲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