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
貨幣 | 印度盧比(INR)(₹)= 100 派沙 |
---|---|
財政年度 | 4月1日至3月31日 |
貿易組織 | 世界貿易組織(WTO), 南亞自由貿易區(SAFTA), 金磚國家(BRICS), 二十國集團(G20)和其它 |
統計數據 | |
GDP | |
GDP增長率 | ▲ 7.5% Q4(2015-16年度)[4] |
人均GDP | ▲ $2,515美元(國際匯率:第131名;2022年10月)[3] ▲ $10,079美元(購買力平價:第121名;2022年)[3] |
各產業GDP | 農業:17% 產業:26% 服務:57%(2013-14年)[5][6] |
CPI:▲ 5.01% WPI:▼-2.36% [7](2015年5月) | |
▼ 23.6%,2.76億[8] 21.9%(2012年,印度儲備銀行)[9] 21.9%(2012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GD))[1] | |
33.9(2012年估算)[10] | |
勞動力 | 500,995,152人(2020年估算) |
各產業勞動力 | 農業:41.49% 產業:26.183% 服務:32.327% (2020年估計) |
失業率 | 3%城市人口 2%農業人口 總計:1,080萬人 (2013年,NSSO)[11] |
平均工資毛額 | ▲每小時$1.46美元(每年$3,036.8美元,2010年);[12] 人均國民總收入:$1,631美元(2014年);[13] 平均家庭收入:$6,671 美元(2010年);[14] |
主要產業 | 軟件,石油產品,化工,醫藥,農業,紡織,鋼鐵,運輸,機械,皮革,水泥,採礦業,建築[15][16] |
第62名[17](2020年) | |
對外貿易 | |
出口 | ▲ $421.88億美元(2021-22年)[18] |
出口商品 | 軟件,石油,化工,農業,珠寶首飾,機械產品,[19]醫藥,紡織,運輸,礦石等商品[16] |
主要出口夥伴 | 2022年: |
進口 | ▲ $612.608億美元(2021-2022年)[18] |
進口商品 | 原油,黃金和寶石,電子產品,機械產品,[19]化學品,塑料,煤炭,礦石,鋼鐵,植物油等商品[16] |
主要進口夥伴 | 2022年: |
外商直接投資存量 | 流入:$2237億美元 流出:$54.6億美元(2009-2013)[21] |
公共財政 | |
佔GDP:64.9%(國際匯率,2014年)[22] | |
收入 | 27.5 兆盧比 (4,270.75 億美元)(2015年,IMF)[23] |
支出 | 37.6 兆盧比 (5,839.28 億美元)(2015年,IMF)[23] |
經濟援助 | ▲$24.3億美元(2013)[24] |
BBB-(國內評級) BBB-(外國評級) BBB+(轉讓及可兌換性) 展望:穩定(標準普爾)[25] | |
$578.770 billion (as of 24 March 2023) | |
印度經濟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以IMF公佈的全球購買力平價(PPP)數據,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3]。以美元作為貨幣單位的GDP計算,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並且一直保持着高速度增長[3]。許多專家預測2050年印度將會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經濟體,並且與美國經濟總量相等。自21世紀初以來,印度的GDP年平均成長率為6%至7%,印度在2014/15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7.3%[4],是成長最快的世界主要經濟體[26]。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後來服務業日益重要,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5.6%,是增長最迅速的部門。印度憑藉資訊科技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件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製藥、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龐大。
2019年,印度的十大貿易夥伴包括美國,德國,南韓,瑞士,香港,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等[27]。在2018-19財年,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為644億美元[28]。印度與多國締結有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日本,東盟,南韓和SAFTA等[29][30]。
自英獨立後,印度奉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冷戰後期,印度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印度政府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行業予私營和外資參與。
印度可能在2023年間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預計將在2030年代擁有人口紅利,潛力巨大,不過其人均收入依然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龐大的人口也使印度面對貧富懸殊。印度是世界第四大汽車工業國[31][32],並且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之一[33]。印度礦業貢獻了該國工業GDP的11%和GDP的2.5%[34]。印度是世界第二大鋼鐵產業國,第二大煤炭產業國,第二大水泥產業國和發電量第三大的國家[35][36]。
歷史
[編輯]印度經濟大致可分為三段時期,第一段為前殖民時期,直至17世紀止,第二段為英國統治時期,由17世紀開始,而第三段則是由1947年印度獨立直至現在。
古代至至英國統治時代
[編輯]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800年間,印度次大陸形成了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38],居民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為主,手工業和冶金業達到當時先進水平[39]。公元前5世紀,恆河平原一帶已產生貨幣制度,儘管統治者鑄幣作為硬通貨,以物易物仍相當普遍[40]。
早在公元前1世紀,馬拉巴爾海岸和科羅曼德爾海岸地區成為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宗教在塑造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影響力[41],安拉阿巴德、瓦拉納西、納西克、普里等城鎮因朝聖活動而興起,逐步發展成為貿易和商業中心。從公元1世紀開始,印度躍升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13世紀起,伊斯蘭王朝德里蘇丹國的建立,將印度次大陸融入不斷增長的世界貿易體系,在14世紀到18世紀之間,南印度與東南亞、西亞之間的貿易非常活躍[42]。伊斯蘭世界的機械技術也開始在印度次大陸廣泛使用,印度的棉紡織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43]。
莫臥兒帝國時代是印度經濟的最鼎盛時期,經濟產出約佔世界四分之一,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生產,紡織業尤為興盛,絲綢和棉紡織品大量出口到歐洲、亞洲市場,城市化水平相對較高,1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心,高於當時的歐洲城市人口比例[44]。
18世紀早期莫臥兒帝國衰落後,由此產生的政治不穩定和武裝衝突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直至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進入印度並確定統治地位。
英國統治時代
[編輯]從19世紀開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在印度逐步擴張和鞏固帶來了稅收和農業政策的重大變化,這種變化傾向於促進以貿易為重點的農業商業化,導致糧食作物減產,農民大規模貧困化,並在短期內導致了無數次饑荒。英國的經濟政策使他們壟斷了印度的巨大市場和棉花資源,棉花從印度免稅進口到英國工廠,製造的紡織品再返銷至印度市場[45][46]。19世紀,英國取代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製造國。另一方面,英國殖民統治創造了穩定印度社會的制度環境,在印度建造了一個現代化的鐵路運輸系統,帶來了現代法律體系,大規模灌溉系統的建立促進了出口經濟作物和工業原料的種植,特別是黃麻、棉花、甘蔗、咖啡、橡膠和茶葉[47][48]。
印度獨立後
[編輯]1947年,印度獨立,並在1950年成立印度共和國。印度獨立後初期的經濟政策由其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主導[49],並由其後的英迪拉·甘地繼承。當時的印度政府採取「國家主導市場」的政策,模仿蘇聯實施「五年計劃」,積極奉行進口替代戰略,通過工業許可證制度、信貸控制、價格政策等限制私人部門發展,這種「半管制經濟」導致了經濟發展的緩慢和不均衡。至1980年代,印度的GDP年均增長率只有3.5%左右,被稱為「印度式經濟增長率」[50]。拉吉夫·甘地試圖放寬對私人部門的限制,解除對大企業的信貸配額限制,並通過稅收減免等方式鼓勵其投資。嘗試雖然提高了經濟增長率,卻同時帶來通貨膨脹、財政赤字擴大和外匯短缺等問題。
1990年代,作為印度主要貿易夥伴的蘇聯解體,以及兩伊戰爭導致油價飆升,引發了印度的重大國際收支危機[51]。為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援助[52],1991年7月,總理納拉辛哈·拉奧與財長曼莫漢·辛格正式展開經濟自由化改革,放鬆對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的管制,大幅降低關稅,放寬外匯管制[53]。自此,印度開始向自由市場經濟邁進,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大幅減少,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斷提高,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時期。2022年,印度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54]
數據
[編輯]該表顯示了1980-2018年的主要經濟指標。低於5%的通貨膨脹為綠色[55][56]
Year | GDP (10億美元 PPP) |
人均GDP (美元 PPP) |
佔世界經濟份額 (PPP) |
GDP增長 (實際GDP) |
通貨膨脹率 |
公債 (和GDP的比率) |
---|---|---|---|---|---|---|
1980 | 382.0 | 557 | 2.89 % | ▲5.3 % | ▲11.3 % | n/a |
1981 | ▲442.7 | ▲632 | ▲3.01 % | ▲6.0 % | ▲12.7 % | n/a |
1982 | ▲486.5 | ▲680 | ▲3.11 % | ▲3.5 % | ▲7.7 % | n/a |
1983 | ▲542.6 | ▲742 | ▲3.25 % | ▲7.3 % | ▲12.6 % | n/a |
1984 | ▲583.3 | ▲781 | ▼3.23 % | ▲3.8 % | ▲6.5 % | n/a |
1985 | ▲633.6 | ▲830 | ▲3.29 % | ▲5.3 % | ▲6.3 % | n/a |
1986 | ▲677.3 | ▲869 | ▲3.33 % | ▲4.8 % | ▲8.9 % | n/a |
1987 | ▲722.1 | ▲907 | ━ 3.33 % | ▲4.0 % | ▲9.1 % | n/a |
1988 | ▲819.3 | ▲1,007 | ▲3.49 % | ▲9.6 % | ▲7.2 % | n/a |
1989 | ▲901.8 | ▲1,086 | ▲3.57 % | ▲5.9 % | ▲4.6 % | n/a |
1990 | ▲986.9 | ▲1,164 | ▲3.62 % | ▲5.5 % | ▲11.2 % | n/a |
1991 | ▲1,030.6 | ▲1,193 | ▼3.57 % | ▲1.1 % | ▲13.5 % | 75.3 % |
1992 | ▲1,111.8 | ▲1,261 | ▼3.38 % | ▲5.5 % | ▲9.9 % | ▲77.4 % |
1993 | ▲1,192.4 | ▲1,323 | ▲3.48 % | ▲4.8 % | ▲7.3 % | ▼77.0 % |
1994 | ▲1,298.8 | ▲1,413 | ▲3.60 % | ▲6.7 % | ▲10.3 % | ▼73.5 % |
1995 | ▲1,426.3 | ▲1,522 | ▲3.74 % | ▲7.6 % | ▲10.0 % | ▼69.7 % |
1996 | ▲1,562.1 | ▲1,636 | ▲3.87 % | ▲7.6 % | ▲9.4 % | ▼66.0 % |
1997 | ▲1,653.1 | ▲1,698 | ━ 3.87 % | ▲4.1 % | ▲6.8 % | ▲67.8 % |
1998 | ▲1,774.4 | ▲1,789 | ▲4.00 % | ▲6.2 % | ▲13.1 % | ▲68.1 % |
1999 | ▲1,954.0 | ▲1,935 | ▲4.19 % | ▲8.5 % | ▲5.7 % | ▲70.0 % |
2000 | ▲2,077.9 | ▲2,018 | ▼4.16 % | ▲4.0 % | ▲5.6 % | ▲73.6 % |
2001 | ▲2,230.4 | ▲2,130 | ▲4.26 % | ▲4.9 % | ▲4.3 % | ▲78.7 % |
2002 | ▲2,353.1 | ▲2,210 | ▲4.30 % | ▲3.9 % | ▲4.0 % | ▲82.9 % |
2003 | ▲2,590.7 | ▲2,395 | ▲4.46 % | ▲7.9 % | ▲3.9 % | ▲84.2 % |
2004 | ▲2,870.8 | ▲2,612 | ▲4.58 % | ▲7.8 % | ▲3.8 % | ▼83.3 % |
2005 | ▲3,238.3 | ▲2,901 | ▲4.77 % | ▲9.3 % | ▲4.4 % | ▼80.9 % |
2006 | ▲3,647.0 | ▲3,218 | ▲4.95 % | ▲9.3 % | ▲6.7 % | ▼77.1 % |
2007 | ▲4,111.1 | ▲3,574 | ▲5.16 % | ▲9.8 % | ▲6.2 % | ▼74.0 % |
2008 | ▲4,354.8 | ▲3,731 | ▲5.21 % | ▲3.9 % | ▲9.1 % | ▲74.5 % |
2009 | ▲4,759.9 | ▲4,020 | ▲5.68 % | ▲8.5 % | ▲11.0 % | ▼72.5 % |
2010 | ▲5,312.4 | ▲4,425 | ▲5.95 % | ▲10.3 % | ▲9.5 % | ▼67.5 % |
2011 | ▲5,782.0 | ▲4,750 | ▲6.09 % | ▲6.6 % | ▲9.5 % | ▲69.6 % |
2012 | ▲6,214.5 | ▲5,037 | ▲6.23 % | ▲5.5 % | ▲10.0 % | ▼69.1 % |
2013 | ▲6,727.3 | ▲5,383 | ▲6.41 % | ▲6.4 % | ▲9.4 % | ▼68.5 % |
2014 | ▲7,362.5 | ▲5,814 | ▲6.65 % | ▲7.4 % | ▲5.8 % | ▼67.8 % |
2015 | ▲8,036.3 | ▲6,264 | ▲6.94 % | ▲8.0 % | ▲4.9 % | ▲69.9 % |
2016 | ▲8,787.9 | ▲6,761 | ▲7.27 % | ▲8.2 % | ▲4.5 % | ▼69.0 % |
2017 | ▲9,596.8 | ▲7,287 | ▲7.52 % | ▲7.2 % | ▲3.6 % | ▲69.8 % |
2018 | ▲10,505.2 | ▲7,874 | ▲7.77 % | ▲7.1 % | ▲3.5 % | ━ 69.8 % |
經濟部門
[編輯]農業
[編輯]印度的農業部門是印度約58%人口的主要生計來源。印度擁有世界第二大可耕地資源,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料、豆類、牛奶、茶、腰果和黃麻生產國、第二大水果、蔬菜、竹子、小麥生產國[57][58],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養殖蝦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59]、第二大魚類生產國。棉花和蔗糖是印度最大的農業產業。
印度糧食主產區是半乾燥氣候的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面積9.4萬平方平里,小麥與水稻產量4500萬噸以上,小麥總產佔全印1/3,水稻總產佔全印1/5。稻米商品糧收購總量佔全國53%;小麥商品糧收購量佔全印的84%;提供全印城市人口絕大部份的商品口糧。以3%的面積,生產全印25%的糧食。
緩慢的農業增長是當政者在制定政策時所格外注意的問題,因為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的就業和生存直接依靠農業。而印度的農業生產方式既不經濟,亦不環保。維護不力的灌溉系統、普遍缺乏的服務業支持,是造成印度農產品的產量仍然較低的原因。惡劣的路況、欠發達的基礎設施和煩冗的行政規定,令農民的產品無法及時、順暢地進入市場。[60]
印度農業生產力的低下,有以下原因:
- 根據世行報告《印度:農業及農村發展的優先項》,印度政府巨額的農業補貼妨礙了投資進入農業,而這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過度的行政管制,推高了成本、增加了價格風險,從而令投資者對未來缺乏確定感。政府在勞工、土地和信貸方面的過度干預,嚴重影響了市場機制的運作。而農業發展亟需的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業則發展不足。[61]
- 經濟社會發展的普遍落後、土地改革緩慢、不足或低效的金融和市場服務。
- 土地政策使每家農戶平均佔有的土地量很小(低於20,000 m²),且往往支離破碎。這嚴重影響了土地利用效率,造成過度耕作,並導致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低下的勞動生產力。
- 現代農業生產方法和技術的普及率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對於大量中小農戶而言,農業機械化過於昂貴,不切實際。很多人對現代技術認知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 世行認為,印度水資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且缺乏可持續性。不良的灌溉系統則加劇了印度的水資源危機。[61]數據顯示,2003到2004年度間,印度全國只有52.6%的農田得到了灌溉。[62]印度農村的灌溉設施嚴重不足,導致農民仍然靠天吃飯,嚴重依賴季風等自然條件。恰到好處的季風可能會令全國農業得到強勁增長,反之則會導致農業不景。[63]農業所需的信貸由印度國有開發銀行(NABARD)監管,該機構是南亞次大陸在農村發展方面的最高法定機關。
印度有許多農業保險公司,在農業部監管下,為農民提供自然災害或災害性歉收保險。印度農業保險公司是此類機構中的佼佼者,為全國近兩千萬農民提供政策規定內的各類保險。
-
孟買的卡菲廣場(Cuffe Parade),是印度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坐落着孟買的世貿中心和其他重要金融機構。
-
塔塔汽車生產的卡車
-
Kerala的漁業
-
德里的農業
-
城鎮小學
-
沙漠區的游牧人
製造業
[編輯]紡織產業
[編輯]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國之一,在全球紡織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印度的紡織和服裝行業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佔該國GDP的5%,是印度第一大工業部門和僅次於農業的第二大創造就業部門。
汽車產業
[編輯]印度的汽車工業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占該國總出口的8%,佔印度GDP的2.3%。印度是全球第一大兩輪車、三輪車、拖拉機製造商和第二大客車製造商,第三大重型卡車製造商和第四大汽車製造商,是全球主要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在國際重型汽車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知名汽車製造商包括馬魯蒂鈴木公司、塔塔汽車、馬恆達汽車等。泰米爾納德邦是印度汽車製造業的關鍵地區,眾多國際車企巨頭都在此設有生產基地,古爾岡-比瓦迪-尼姆拉納走廊為全國汽車工業主要製造帶,集中了印度最大的汽車生態系統。
生物技術
[編輯]印度的生物技術部門分為生物製藥、生物工業、生物農業、生物信息技術和生物服務。在生物製藥領域,印度已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疫苗製造國,向全球15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在百白破疫苗、卡介苗和麻疹疫苗等供應方面佔據領先地位。印度擁有世界第三大規模的製藥工業,是全球最大的仿製藥供應商,提供60個治療類別的逾六萬個仿製藥品牌,佔全球供應量的20%,有「世界藥房」之稱。
化學工業
[編輯]印度的化學工業高度多元化,涵蓋超過80,000種商業產品,大致分為大宗化學品、特種化學品、農用化學品、石油化學品、聚合物和肥料,是世界第四大農藥生產國、第六大化學品銷售國,約佔世界染料和染料中間體產量的16%。
電子產業
[編輯]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之一,為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印度製造」和「數字印度」等舉措加速了國內電子產品生產的增長。
石化工業
[編輯]印度是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能源和石油消費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能源市場。印度西海岸已成為全球新興的煉油中心,賈姆納加爾聯合煉油廠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煉油廠之一。
服務業
[編輯]印度服務業相對較發達,服務業總產值占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遠高於工業產值,在新興經濟體中罕見。豐富的人才資源、良好的英語基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外包中心。印度是全球軟件外包的第一接包市場,佔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一半以上,
旅遊業
[編輯]2017年有超過1000萬外國遊客抵達印度,增長15.6%。印度在2015年從旅遊收入中獲得了210.7億美元的外匯收入。美國,歐盟國家和日本依次是印度的最大國際遊客來源。許多國際遊客會參觀泰姬陵。印度國內旅遊業吸引了約7.4億人次。據世界旅行與旅遊理事會(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的計算,2017年旅遊業創造了2100億美元,佔該國GDP的9.4%,佔總就業人數的8%。
有些印度醫院渴望得到醫療旅行相關政策。2015年10月,醫療旅行業的價值估計為30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70到80億美元。
金融業
[編輯]印度的金融市場可分為:有組織的部門(包含私人企業,公營事業與外國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合稱為計劃內銀行和未組織化的部門,包括個人或家族所擁有的當地銀行或信貸和非銀行性金融公司〔NBFCs〕)。缺乏組織的部門在農村與半開發都市仍然擁有比傳統銀行龐大的市場,特別是在非生產用途上的借貸,比如婚喪喜慶或短期貸款。
英迪拉‧甘地總理在1960年時宣佈了14家銀行的國有化,1960年時又開放了六家,並規定銀行要提供40%的優先貸款於農業、小型工業、零售貿易、中小企業的發展。以確保銀行盡其對社會發展的義務。之後印度的銀行分行總數從1969年的10120間增加至2003年的98910間,一個銀行分行的單位面積服務人口數也因此從6.38萬降至1.5萬。1991年的存款總額比1971年的增加了32.6倍,1971年與1951年相比則多了7倍。
自然資源
[編輯]約2.2%的GDP來自礦業開採,北部煤、鐵、雲母為大宗,中部則有鈾礦、寶石、大理岩,南方則有經濟規模不高的礬土、黏土、鐵礦。雲母產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產量居世界第三。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2533.01億噸,鐵礦石134.6億噸,鋁土24.62億噸,鉻鐵礦9700萬噸, 錳礦石1.67億噸,鋅970萬噸,銅529.7萬噸,鉛238.1萬噸,石灰石756.79億噸,磷酸鹽1.42億噸,黃金68噸,石油7.56億噸, 天然氣1075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森林67.83萬平方公里,覆蓋率為20.64%[29]。
基礎設施
[編輯]印度的交通部門和基礎設施貢獻了其GDP的5%。英治時期,印度是最早開通火車的亞洲國家,在1853年開通了從孟買至塔那全長34公里的鐵路線,這是印度也是亞洲第一條鐵路。在G-27國家中,印度每10萬人的公路密度較低,近年基礎設施正持續升級。
印度有經營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共14家,私有民營航空公司佔據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2015年印度國內旅客空運量達到8109.2萬人次。2011年統計印度真正暢通無阻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則約950公里,道路密度高,將鄉村可行汽車的泥路也算在內達330多萬公里[65]。
地方經濟
[編輯]國際貿易
[編輯]國有企業
[編輯]經濟趨勢
[編輯]排名 | 國家 | 投資額 (百萬美金) |
百分比(%) |
---|---|---|---|
1 | 毛里裘斯 | 50,164 | 42.00 |
2 | 新加坡 | 11,275 | 9.00 |
3 | 美國 | 8,914 | 7.00 |
4 | 英國 | 6,158 | 5.00 |
5 | 荷蘭 | 4,968 | 4.00 |
優勢
[編輯]高盛預測:「從2007~2020年間,印度人民的GDP將會翻倍」, 且人口年輕比例較高在2043年經濟總量將有機會超越美國。[67]報告指出,如果達到預期的成長率,未來數十年印度將持續做為「世界經濟的動力」。[67]
劣勢
[編輯]項目 | 俄羅斯 | 中國 | 巴西 | 印度 |
---|---|---|---|---|
經常帳對GDP效果 | 4.4% | 2.8% | -2.8% | -3.6% |
財政支出對GDP效果 | 0.8% | -1.1% | -2.6% | -5.9% |
GDP成長率 | 4.0% | 8.1% | 1.9% | 5.3% |
股市本益比 | 4.8% | 8.5% | 10.7% | 13.5% |
消費物價漲幅 | 3.6% | 3.0% | 5.0% | 7.6% |
在2017年的各國經商容易度列表中,印度位列第130名,落後於中國(第78名)、伊朗 (第120名)和越南(第82名)。
「高盛做為私人金融機構,該預測是高盛為配合金磚四國的投資炒作提供材料,例如金融自由化並不是繁榮必備要素反而造成金融海嘯,而大學和教育提高並不能解釋諸多歐美大學年輕人低就和失業的現象,同樣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卻因不同科系、家世而有相差甚大的就業結果。[69]。
2012年上半印度經濟成長5.3%為9年來最低,外資熱錢撤出後標普公司將印度前景調為負向,兩年內可能調為垃圾債等級,主因為印度的結構有雙赤字危機,財政赤字為金磚國中最重且外貿是逆差。印度石油80%依賴進口且有能源補貼政策和凍漲政策,2000年後油價漲幅最高達188%而同期印度國內油價只上漲33%,就是因補貼政策造成。
2012年後國際經濟不佳40%的外資撤出沒有外銷產業又內需貧弱的印度,盧比貶值,進口石油變貴,能源補貼政策的赤字更形擴大,官方被迫調漲油價10%卻造成政治動盪和五月大罷工,在選舉制的環境下只好取消漲價,形成雙赤字困境;繼續能源補貼的巨大赤字讓政府沒有餘錢做投資和建設,暫停補貼的高油價和通膨又會拖垮內需為主的印度經濟。[70]
註釋
[編輯]- ^ Information About Maharashtra, Industries, Economy, Exports of Maharashtra. ibef.org. [2014-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4).
- ^ SUDALAIMUTHU, S.; RAJ, S.A.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ext and Cases. PHI Learning. 2009 [2016-04-07]. ISBN 9788120337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 ^ 3.0 3.1 3.2 3.3 3.4 3.5 India.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 ^ 4.0 4.1 The Economics Times.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The Economics Times」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Agriculture's share in GDP declines to 13.7% in 2012-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Economic Times ppppppp
- ^ [ http://simpleinterest.in/current-gdp-of-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hare of different sectors in Indian GDP] Chapter 10, Government of India (February 2014)
- ^ FirstPost.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 ^ Note: 24.6% rate is based on 2005 PPP at $1.25 per day, International dollar basis, The World Bank. A measured approach to ending poverty and boosting shared prosperity (PDF). World Bank Group. 2015: 50 [2015-07-30]. ISBN 978-1-4648-036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09).
- ^ 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Below Poverty Line (see 3rd of 3 tables). Reserve Bank of India. 2012 [17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GINI inde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orld Bank (2009-2012)
- ^ ND Shiva Kumar. Unemployment rate increases in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23 June 2013 [23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 ^ International Labor Comparisons -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verage Salary Table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US Government(2012年)
- ^ GNI per capita, Atlas method (current 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orld Bank (2014)
- ^ Table 3.4, World Consumer Income and Expenditure Patterns -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uro Monitor International (2013), pp 45
- ^ GDP of India and major Sectors of Econom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overnment of India (2013)
- ^ 16.0 16.1 16.2 Foreign Trade Performance of India Annual Repo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irectorate General of Commercial Intelligence and Statistics,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Government of India (2012)
- ^ Doing Business in India 2015. World Bank. [2015-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2).
- ^ 18.0 18.1 Trade Profile -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14)
- ^ 19.0 19.1 India's definition of engineering goods includes metal products, industri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uto and its components, and transport shipment equipment
- ^ 20.0 20.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wto_stat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CTAD —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February 2014), page 206
-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5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4 Jul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 ^ 23.0 23.1 IMF.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 ^ Net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received (current US$). World Bank. [20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Sovereigns rating list. Standard & Poor's. [26 Ma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0).
- ^ DNA,Indian economy overtaken china growth rate. [2015-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 ^ Export Import Data Bank – Total Trade – Top countri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2019 [2 March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3).
- ^ FDI Statistics (PDF). Department for Promotion of Industry and Internal Trade, MoCI, GoI. [31 May 2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12-24).
- ^ 29.0 29.1 By Country/Economy - Free Trade Agreements. aric.adb.org. [30 August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29 August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9).
- ^ 2018 Production Statist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structeurs d'Automobiles
- ^ Automobile Market, IBEF.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Retail industry in India. ibef.org. [22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 ^ Anthony, Craig. 10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Natural Resources. Investopedia. 12 September 2016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6).
- ^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9 (PDF).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26).
- ^ World Crude Steel Production (PDF). WorldSteel. 2019-01-25 [2019-02-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02).
- ^ Kumar, Dharma (Ed.). 4.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 422.
- ^ Nehru, Jawaharlal. Discovery of India. Penguin Books. 1946. ISBN 978-0-14-303103-1.
- ^ Kumar, Dharma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c. 1757 - c. 1970. Penguin Books. 1982: 519.
- ^ Datt, Ruddar & Sundharam, K.P.M. 2. Indian Economy. S.Chand. 2005: 15–16. ISBN 978-81-219-0298-4.
- ^ Sankaran, S. 3. Indian Economy: Problems,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Margham Publications. 1994: 50. ISBN.
- ^ Kumar, Dharma (Ed.). 1.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 24–26.
- ^ Datt, Ruddar & Sundharam, K.P.M. 2. Indian Economy. : 16.
- ^ Kumar 2005,第26頁
- ^ Roy, Tirthankar. 1.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0: 1. ISBN 978-0-19-565154-6.
- ^ Of Oxford, economics, empire, and freedom. The Hindu. October 2, 2005 [2007-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7).
- ^ Roy, Tirthankar. 10.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0: 304. ISBN 978-0-19-565154-6.
- ^ Roy, Tirthankar. preface.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19-565154-6.
- ^ Kelegama, Saman and Parikh, Kirit.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Reforms in South Asia. Second Draft. 2000 [2009-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1).
- ^ Williamson, John and Zagha, Roberto. From the Hindu Rate of Growth to the Hindu Rate of Reform (PDF). Working Paper No. 144.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2002 [2007-1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2-01).
- ^ Ghosh, Arunabha. India's pathway trough economic crisis (PDF).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Programme GEG Working Paper 2004/06. 2004-06-01 [2007-10-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9-28).
- ^ Economic reforms in India: Task force report (PDF). 2006 [2009-01-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2-07).
- ^ Panagariya, Arvind. India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 Triumph of Reforms. 2004 [2007-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 ^ 印度超越英国成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202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0).
-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www.imf.org. [2018-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1) (美國英語).
-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www.imf.org. [2019-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 ^ 烏克蘭戰爭:印度穀物出口禁令導致全球小麥價格上漲. [2022-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 ^ 印度的农业和林业 - Invest India. www.investindia.gov.in. [2022-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2) (中文(中國大陸)).
- ^ 印度宣布禁止部分大米出口观点财富中文. -. 2023-07-21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中文).
- ^ 世界銀行:《2008印度國家概況》 World Bank: "India Country Overview 2008"2008印度国家概况India Country Overview 2008. 世界銀行. 2008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2).
- ^ 61.0 61.1 印度: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优先项 India: Priorities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世界銀行.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1).
- ^ 多位作者. 2004年度农业统计数据概览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at a Glance 2004. 2004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0).
- ^ Sankaran, S. 28. 《印度经济:问题、政治和发展》 Indian Economy: Problems,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 492–493.
- ^ Economic Survey 2004–2005. [2006-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6).
- ^ By Country/Economy - Free Trade Agreements. aric.adb.org. [30 August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FDI in India Statistics (PDF).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Government of India. [2010-11-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1-22).
- ^ 67.0 67.1 Goldman Sachs, 2007, "India's Rising Growth Potential" http://www.usindiafriendship.net/viewpoints1/Indias_Rising_Growth_Potential.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商業週刊 1284期 p92 (2012/6)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205023111/http://ceok.cn/. [2017-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5).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商業週刊 1284期 p90 (2012/6)
參考資料
[編輯]- 書籍
- Nehru, Jawaharlal. Discovery of India. Penguin Books. 1946. ISBN 0-14-303103-1.
- Kumar, Dharma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c. 1757 - c. 1970. Penguin Books. 1982.
- Sankaran, S. Indian Economy: Problems,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Margham Publications. 1994. ISBN.
- Roy, Tirthankar.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19-565154-5.
- Bharadwaj, Krishna.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India. Sathyamurthy, T.V. (ed.) (編). Industry & agriculture in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89–199. ISBN 0-19-564394-1.
- 論文
- Williamson, John and Zagha, Roberto. From the Hindu Rate of Growth to the Hindu Rate of Reform (PDF). Working Paper No. 144.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2002 [2007-1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2-01).
- Centre for Media Studies. India Corruption Study 2005: To Improve Governance Volume – I: Key Highlights (PDF).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India. 2005 [2009-06-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6).
- Kelegama, Saman and Parikh, Kirit.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Reforms in South Asia. Second Draft. 2000 [2009-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1).
- Cameron, John and Ndhlovu, P Tidings. Cultural Influences on Economic Thought in India: Resistance to diffusion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and the principles of Hinduism (PDF). 2001 [2011-01-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8-23).
- Balin, Bryan Jonathan. India’s New Capital Restrictions: What Are They, Why Were They Created, and Have They Been Effective? (PDF). May 2008. 2008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09).
- Panagariya, Arvind. India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 Triumph of Reforms. 2004 [2007-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 Rodrik, Dani and Subramanian, Arvind. From “Hindu Growth” To Productivity Surge: The Mystery Of The Indian Growth Transition (PDF). 2004 [2009-01-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2-07).
- Bernardi, Luigi and Fraschini, Angela. Tax System And Tax Reforms In India. Working paper n. 51. 2005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 Gordon, Jim and Gupta, Poonam. Understanding India's Services Revolution (PDF). November 12, 2003. 2003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3-26).
- Ghosh, Jayati. Bank Nationalisation: The Record. Macroscan. [2005-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3).
- Srinivasan, T.N. Economic Reforms and Global Integration (PDF). January 17, 2002. 2002 [2009-06-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6).
- Sachs, D. Jeffrey; Bajpai, Nirupam and Ramiah, Ananthi. Understanding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India (PDF). Working paper 88. 2002 [2005-08-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7-01).
- 政府出版物
- Jawahar gram samriddhi yojana. [2005-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30).
- India &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05-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6-13).
- Economic Survey 2004–2005. [200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6).
- History of the Planning Commission. [200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9-08).
- Multiple authors.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at a Glance 2004 (PDF). 2004 [2009-01-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2-07).
- Kurian, N.J.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india. [2005-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01).
- 新聞
- That old Gandhi magic. The Economist. November 27, 1997 [200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3).
- Indif_real_GDP_per_capitaa says 21 of 29 states to launch new tax. Daily Times. March 25, 2005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6).
- Economic structure. The Economist. October 6, 2003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6).
- Indian manufacturers learn to compete. The Economist. February 12, 2004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5).
- India’s next 50 years. The Economist. August 14, 1997 [200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 The plot thickens. The Economist. May 31, 2001 [200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 The voters' big surprise. The Economist. May 13, 2004 [200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 Regional stock exchanges – Bulldozed by the Big Two. [2005-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03).
- Infrastructure the missing link. [2005-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 Rural Employment Guarantee Bill passed by voice vote. 新德里: IndiaTravelTimes. 2005-08-23 [2024-11-14] (英語).
- Of Oxford, economics, empire, and freedom. The Hindu. October 2, 2005 [2007-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7).
- Indian GDP expected to be 902 billion dollars. People's Daily Online. January 12, 2007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2).
- India, now a $1-trillion economy!. Rediff. April 26, 2007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 文章
-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dia (PDF). [2007-05-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7-01).
- Milton Friedman on the Nehru/Mahalanobis Plan. [2005-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1).
- Forex reserves up by $88mn. [2005-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2).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2005-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Infrastructure in India: Requirements and favorable climate for foreign investment. [2005-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7-13).
- PPP GDP 2004. [2005-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6).
- Total GDP 2004. [2005-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6).
- Forbes Global 2000 (Ger-Ind). [2005-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3).
- Forbes Global 2000 (Ind-Jap). [2005-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3).
- John, Williamson. The Rise of the Indian Economy. 2006-05-11 [2008-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