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
货币 | 印度卢比(INR)(₹)= 100 派沙 |
---|---|
财政年度 | 4月1日至3月31日 |
贸易组织 | 世界贸易组织(WTO), 南亚自由贸易区(SAFTA), 金砖国家(BRICS), 二十国集团(G20)和其它 |
统计数据 | |
GDP | |
GDP增长率 | ▲ 7.5% Q4(2015-16年度)[4] |
人均GDP | ▲ $2,515美元(国际汇率:第131名;2022年10月)[3] ▲ $10,079美元(购买力平价:第121名;2022年)[3] |
各产业GDP | 农业:17% 产业:26% 服务:57%(2013-14年)[5][6] |
CPI:▲ 5.01% WPI:▼-2.36% [7](2015年5月) | |
▼ 23.6%,2.76亿[8] 21.9%(2012年,印度储备银行)[9] 21.9%(2012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GD))[1] | |
33.9(2012年估算)[10] | |
劳动力 | 500,995,152人(2020年估算) |
各产业劳动力 | 农业:41.49% 产业:26.183% 服务:32.327% (2020年估计) |
失业率 | 3%城市人口 2%农业人口 总计:1,080万人 (2013年,NSSO)[11] |
平均工资毛额 | ▲每小时$1.46美元(每年$3,036.8美元,2010年);[12] 人均国民总收入:$1,631美元(2014年);[13] 平均家庭收入:$6,671 美元(2010年);[14] |
主要产业 | 软件,石油产品,化工,医药,农业,纺织,钢铁,运输,机械,皮革,水泥,采矿业,建筑[15][16] |
第62名[17](2020年) | |
对外贸易 | |
出口 | ▲ $421.88亿美元(2021-22年)[18] |
出口商品 | 软件,石油,化工,农业,珠宝首饰,机械产品,[19]医药,纺织,运输,矿石等商品[16] |
主要出口伙伴 | 2022年: |
进口 | ▲ $612.608亿美元(2021-2022年)[18] |
进口商品 | 原油,黄金和宝石,电子产品,机械产品,[19]化学品,塑料,煤炭,矿石,钢铁,植物油等商品[16] |
主要进口伙伴 | 2022年: |
外商直接投资存量 | 流入:$2237亿美元 流出:$54.6亿美元(2009-2013)[21] |
公共财政 | |
占GDP:64.9%(国际汇率,2014年)[22] | |
收入 | 27.5 兆卢比 (4,270.75 亿美元)(2015年,IMF)[23] |
支出 | 37.6 兆卢比 (5,839.28 亿美元)(2015年,IMF)[23] |
经济援助 | ▲$24.3亿美元(2013)[24] |
BBB-(国内评级) BBB-(外国评级) BBB+(转让及可兑换性) 展望:稳定(标准普尔)[25] | |
$578.770 billion (as of 24 March 2023) | |
印度经济是全球成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以IMF公布的全球购买力平价(PPP)数据,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3]。以美元作为货币单位的GDP计算,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并且一直保持着高速度增长[3]。许多专家预测2050年印度将会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经济体,并且与美国经济总量相等。自21世纪初以来,印度的GDP年平均成长率为6%至7%,印度在2014/15财政年度的GDP增长达7.3%[4],是成长最快的世界主要经济体[26]。
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后来服务业日益重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是增长最迅速的部门。印度凭借资讯科技及大量受过教育并懂得英语的青年,发展成为全球企业将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援等“后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为软件及金融技术人员的“输出国”,其他行业如制造业、制药、生物科技、电讯、造船、航空和旅游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庞大。
2019年,印度的十大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德国,韩国,瑞士,香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等[27]。在2018-19财年,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为644亿美元[28]。印度与多国缔结有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日本,东盟,韩国和SAFTA等[29][30]。
自英独立后,印度奉行社会主义的经济路线,严格限制私营公司、对外贸易和外来投资。冷战后期,印度开放市场,实施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对贸易和投资的控制。印度政府将公营机构私营化以及开放行业予私营和外资参与。
印度可能在2023年间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将在2030年代拥有人口红利,潜力巨大,不过其人均收入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庞大的人口也使印度面对贫富悬殊。印度是世界第四大汽车工业国[31][32],并且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33]。印度矿业贡献了该国工业GDP的11%和GDP的2.5%[34]。印度是世界第二大钢铁产业国,第二大煤炭产业国,第二大水泥产业国和发电量第三大的国家[35][36]。
历史
[编辑]印度经济大致可分为三段时期,第一段为前殖民时期,直至17世纪止,第二段为英国统治时期,由17世纪开始,而第三段则是由1947年印度独立直至现在。
古代至至英国统治时代
[编辑]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800年间,印度次大陆形成了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38],居民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冶金业达到当时先进水平[39]。公元前5世纪,恒河平原一带已产生货币制度,尽管统治者铸币作为硬通货,以物易物仍相当普遍[40]。
早在公元前1世纪,马拉巴尔海岸和科罗曼德尔海岸地区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宗教在塑造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影响力[41],安拉阿巴德、瓦拉纳西、纳西克、普里等城镇因朝圣活动而兴起,逐步发展成为贸易和商业中心。从公元1世纪开始,印度跃升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13世纪起,伊斯兰王朝德里苏丹国的建立,将印度次大陆融入不断增长的世界贸易体系,在14世纪到18世纪之间,南印度与东南亚、西亚之间的贸易非常活跃[42]。伊斯兰世界的机械技术也开始在印度次大陆广泛使用,印度的棉纺织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43]。
莫卧儿帝国时代是印度经济的最鼎盛时期,经济产出约占世界四分之一,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纺织业尤为兴盛,丝绸和棉纺织品大量出口到欧洲、亚洲市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1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心,高于当时的欧洲城市人口比例[44]。
18世纪早期莫卧儿帝国衰落后,由此产生的政治不稳定和武装冲突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直至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并确定统治地位。
英国统治时代
[编辑]从19世纪开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逐步扩张和巩固带来了税收和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倾向于促进以贸易为重点的农业商业化,导致粮食作物减产,农民大规模贫困化,并在短期内导致了无数次饥荒。英国的经济政策使他们垄断了印度的巨大市场和棉花资源,棉花从印度免税进口到英国工厂,制造的纺织品再返销至印度市场[45][46]。19世纪,英国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制造国。另一方面,英国殖民统治创造了稳定印度社会的制度环境,在印度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铁路运输系统,带来了现代法律体系,大规模灌溉系统的建立促进了出口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植,特别是黄麻、棉花、甘蔗、咖啡、橡胶和茶叶[47][48]。
印度独立后
[编辑]1947年,印度独立,并在1950年成立印度共和国。印度独立后初期的经济政策由其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主导[49],并由其后的英迪拉·甘地继承。当时的印度政府采取“国家主导市场”的政策,模仿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积极奉行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工业许可证制度、信贷控制、价格政策等限制私人部门发展,这种“半管制经济”导致了经济发展的缓慢和不均衡。至1980年代,印度的GDP年均增长率只有3.5%左右,被称为“印度式经济增长率”[50]。拉吉夫·甘地试图放宽对私人部门的限制,解除对大企业的信贷配额限制,并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其投资。尝试虽然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却同时带来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扩大和外汇短缺等问题。
1990年代,作为印度主要贸易伙伴的苏联解体,以及两伊战争导致油价飙升,引发了印度的重大国际收支危机[51]。为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52],1991年7月,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与财长曼莫汉·辛格正式展开经济自由化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大幅降低关税,放宽外汇管制[53]。自此,印度开始向自由市场经济迈进,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大幅减少,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22年,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54]
数据
[编辑]该表显示了1980-201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低于5%的通货膨胀为绿色[55][56]
Year | GDP (10亿美元 PPP) |
人均GDP (美元 PPP) |
占世界经济份额 (PPP) |
GDP增长 (实际GDP) |
通货膨胀率 |
公债 (和GDP的比率) |
---|---|---|---|---|---|---|
1980 | 382.0 | 557 | 2.89 % | ▲5.3 % | ▲11.3 % | n/a |
1981 | ▲442.7 | ▲632 | ▲3.01 % | ▲6.0 % | ▲12.7 % | n/a |
1982 | ▲486.5 | ▲680 | ▲3.11 % | ▲3.5 % | ▲7.7 % | n/a |
1983 | ▲542.6 | ▲742 | ▲3.25 % | ▲7.3 % | ▲12.6 % | n/a |
1984 | ▲583.3 | ▲781 | ▼3.23 % | ▲3.8 % | ▲6.5 % | n/a |
1985 | ▲633.6 | ▲830 | ▲3.29 % | ▲5.3 % | ▲6.3 % | n/a |
1986 | ▲677.3 | ▲869 | ▲3.33 % | ▲4.8 % | ▲8.9 % | n/a |
1987 | ▲722.1 | ▲907 | ━ 3.33 % | ▲4.0 % | ▲9.1 % | n/a |
1988 | ▲819.3 | ▲1,007 | ▲3.49 % | ▲9.6 % | ▲7.2 % | n/a |
1989 | ▲901.8 | ▲1,086 | ▲3.57 % | ▲5.9 % | ▲4.6 % | n/a |
1990 | ▲986.9 | ▲1,164 | ▲3.62 % | ▲5.5 % | ▲11.2 % | n/a |
1991 | ▲1,030.6 | ▲1,193 | ▼3.57 % | ▲1.1 % | ▲13.5 % | 75.3 % |
1992 | ▲1,111.8 | ▲1,261 | ▼3.38 % | ▲5.5 % | ▲9.9 % | ▲77.4 % |
1993 | ▲1,192.4 | ▲1,323 | ▲3.48 % | ▲4.8 % | ▲7.3 % | ▼77.0 % |
1994 | ▲1,298.8 | ▲1,413 | ▲3.60 % | ▲6.7 % | ▲10.3 % | ▼73.5 % |
1995 | ▲1,426.3 | ▲1,522 | ▲3.74 % | ▲7.6 % | ▲10.0 % | ▼69.7 % |
1996 | ▲1,562.1 | ▲1,636 | ▲3.87 % | ▲7.6 % | ▲9.4 % | ▼66.0 % |
1997 | ▲1,653.1 | ▲1,698 | ━ 3.87 % | ▲4.1 % | ▲6.8 % | ▲67.8 % |
1998 | ▲1,774.4 | ▲1,789 | ▲4.00 % | ▲6.2 % | ▲13.1 % | ▲68.1 % |
1999 | ▲1,954.0 | ▲1,935 | ▲4.19 % | ▲8.5 % | ▲5.7 % | ▲70.0 % |
2000 | ▲2,077.9 | ▲2,018 | ▼4.16 % | ▲4.0 % | ▲5.6 % | ▲73.6 % |
2001 | ▲2,230.4 | ▲2,130 | ▲4.26 % | ▲4.9 % | ▲4.3 % | ▲78.7 % |
2002 | ▲2,353.1 | ▲2,210 | ▲4.30 % | ▲3.9 % | ▲4.0 % | ▲82.9 % |
2003 | ▲2,590.7 | ▲2,395 | ▲4.46 % | ▲7.9 % | ▲3.9 % | ▲84.2 % |
2004 | ▲2,870.8 | ▲2,612 | ▲4.58 % | ▲7.8 % | ▲3.8 % | ▼83.3 % |
2005 | ▲3,238.3 | ▲2,901 | ▲4.77 % | ▲9.3 % | ▲4.4 % | ▼80.9 % |
2006 | ▲3,647.0 | ▲3,218 | ▲4.95 % | ▲9.3 % | ▲6.7 % | ▼77.1 % |
2007 | ▲4,111.1 | ▲3,574 | ▲5.16 % | ▲9.8 % | ▲6.2 % | ▼74.0 % |
2008 | ▲4,354.8 | ▲3,731 | ▲5.21 % | ▲3.9 % | ▲9.1 % | ▲74.5 % |
2009 | ▲4,759.9 | ▲4,020 | ▲5.68 % | ▲8.5 % | ▲11.0 % | ▼72.5 % |
2010 | ▲5,312.4 | ▲4,425 | ▲5.95 % | ▲10.3 % | ▲9.5 % | ▼67.5 % |
2011 | ▲5,782.0 | ▲4,750 | ▲6.09 % | ▲6.6 % | ▲9.5 % | ▲69.6 % |
2012 | ▲6,214.5 | ▲5,037 | ▲6.23 % | ▲5.5 % | ▲10.0 % | ▼69.1 % |
2013 | ▲6,727.3 | ▲5,383 | ▲6.41 % | ▲6.4 % | ▲9.4 % | ▼68.5 % |
2014 | ▲7,362.5 | ▲5,814 | ▲6.65 % | ▲7.4 % | ▲5.8 % | ▼67.8 % |
2015 | ▲8,036.3 | ▲6,264 | ▲6.94 % | ▲8.0 % | ▲4.9 % | ▲69.9 % |
2016 | ▲8,787.9 | ▲6,761 | ▲7.27 % | ▲8.2 % | ▲4.5 % | ▼69.0 % |
2017 | ▲9,596.8 | ▲7,287 | ▲7.52 % | ▲7.2 % | ▲3.6 % | ▲69.8 % |
2018 | ▲10,505.2 | ▲7,874 | ▲7.77 % | ▲7.1 % | ▲3.5 % | ━ 69.8 % |
经济部门
[编辑]农业
[编辑]印度的农业部门是印度约58%人口的主要生计来源。印度拥有世界第二大可耕地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料、豆类、牛奶、茶、腰果和黄麻生产国、第二大水果、蔬菜、竹子、小麦生产国[57][58],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养殖虾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59]、第二大鱼类生产国。棉花和蔗糖是印度最大的农业产业。
印度粮食主产区是半干燥气候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面积9.4万平方平里,小麦与水稻产量4500万吨以上,小麦总产占全印1/3,水稻总产占全印1/5。稻米商品粮收购总量占全国53%;小麦商品粮收购量占全印的84%;提供全印城市人口绝大部分的商品口粮。以3%的面积,生产全印25%的粮食。
缓慢的农业增长是当政者在制定政策时所格外注意的问题,因为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的就业和生存直接依靠农业。而印度的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经济,亦不环保。维护不力的灌溉系统、普遍缺乏的服务业支持,是造成印度农产品的产量仍然较低的原因。恶劣的路况、欠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烦冗的行政规定,令农民的产品无法及时、顺畅地进入市场。[60]
印度农业生产力的低下,有以下原因:
- 根据世行报告《印度: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优先项》,印度政府巨额的农业补贴妨碍了投资进入农业,而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过度的行政管制,推高了成本、增加了价格风险,从而令投资者对未来缺乏确定感。政府在劳工、土地和信贷方面的过度干预,严重影响了市场机制的运作。而农业发展亟需的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业则发展不足。[61]
- 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落后、土地改革缓慢、不足或低效的金融和市场服务。
- 土地政策使每家农户平均占有的土地量很小(低于20,000 m²),且往往支离破碎。这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造成过度耕作,并导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低下的劳动生产力。
- 现代农业生产方法和技术的普及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大量中小农户而言,农业机械化过于昂贵,不切实际。很多人对现代技术认知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 世行认为,印度水资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且缺乏可持续性。不良的灌溉系统则加剧了印度的水资源危机。[61]数据显示,2003到2004年度间,印度全国只有52.6%的农田得到了灌溉。[62]印度农村的灌溉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农民仍然靠天吃饭,严重依赖季风等自然条件。恰到好处的季风可能会令全国农业得到强劲增长,反之则会导致农业不景。[63]农业所需的信贷由印度国有开发银行(NABARD)监管,该机构是南亚次大陆在农村发展方面的最高法定机关。
印度有许多农业保险公司,在农业部监管下,为农民提供自然灾害或灾害性歉收保险。印度农业保险公司是此类机构中的佼佼者,为全国近两千万农民提供政策规定内的各类保险。
-
孟买的卡菲广场(Cuffe Parade),是印度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坐落着孟买的世贸中心和其他重要金融机构。
-
塔塔汽车生产的卡车
-
Kerala的渔业
-
德里的农业
-
城镇小学
-
沙漠区的游牧人
制造业
[编辑]纺织产业
[编辑]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之一,在全球纺织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印度的纺织和服装行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占该国GDP的5%,是印度第一大工业部门和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创造就业部门。
汽车产业
[编辑]印度的汽车工业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占该国总出口的8%,占印度GDP的2.3%。印度是全球第一大两轮车、三轮车、拖拉机制造商和第二大客车制造商,第三大重型卡车制造商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是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在国际重型汽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知名汽车制造商包括马鲁蒂铃木公司、塔塔汽车、马恒达汽车等。淡米尔纳德邦是印度汽车制造业的关键地区,众多国际车企巨头都在此设有生产基地,古尔冈-比瓦迪-尼姆拉纳走廊为全国汽车工业主要制造带,集中了印度最大的汽车生态系统。
生物技术
[编辑]印度的生物技术部门分为生物制药、生物工业、生物农业、生物信息技术和生物服务。在生物制药领域,印度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疫苗制造国,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在百白破疫苗、卡介苗和麻疹疫苗等供应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印度拥有世界第三大规模的制药工业,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商,提供60个治疗类别的逾六万个仿制药品牌,占全球供应量的20%,有“世界药房”之称。
化学工业
[编辑]印度的化学工业高度多元化,涵盖超过80,000种商业产品,大致分为大宗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农用化学品、石油化学品、聚合物和肥料,是世界第四大农药生产国、第六大化学品销售国,约占世界染料和染料中间体产量的16%。
电子产业
[编辑]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之一,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等举措加速了国内电子产品生产的增长。
石化工业
[编辑]印度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能源和石油消费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市场。印度西海岸已成为全球新兴的炼油中心,贾姆纳加尔联合炼油厂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炼油厂之一。
服务业
[编辑]印度服务业相对较发达,服务业总产值占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远高于工业产值,在新兴经济体中罕见。丰富的人才资源、良好的英语基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中心。印度是全球软件外包的第一接包市场,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一半以上,
旅游业
[编辑]2017年有超过1000万外国游客抵达印度,增长15.6%。印度在2015年从旅游收入中获得了210.7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依次是印度的最大国际游客来源。许多国际游客会参观泰姬陵。印度国内旅游业吸引了约7.4亿人次。据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的计算,2017年旅游业创造了2100亿美元,占该国GDP的9.4%,占总就业人数的8%。
有些印度医院渴望得到医疗旅行相关政策。2015年10月,医疗旅行业的价值估计为30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70到80亿美元。
金融业
[编辑]印度的金融市场可分为:有组织的部门(包含私人企业,公营事业与外国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合称为计划内银行和未组织化的部门,包括个人或家族所拥有的当地银行或信贷和非银行性金融公司〔NBFCs〕)。缺乏组织的部门在农村与半开发都市仍然拥有比传统银行庞大的市场,特别是在非生产用途上的借贷,比如婚丧喜庆或短期贷款。
英迪拉‧甘地总理在1960年时宣布了14家银行的国有化,1960年时又开放了六家,并规定银行要提供40%的优先贷款于农业、小型工业、零售贸易、中小企业的发展。以确保银行尽其对社会发展的义务。之后印度的银行分行总数从1969年的10120间增加至2003年的98910间,一个银行分行的单位面积服务人口数也因此从6.38万降至1.5万。1991年的存款总额比1971年的增加了32.6倍,1971年与1951年相比则多了7倍。
自然资源
[编辑]约2.2%的GDP来自矿业开采,北部煤、铁、云母为大宗,中部则有铀矿、宝石、大理岩,南方则有经济规模不高的矾土、黏土、铁矿。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三。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2533.01亿吨,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24.62亿吨,铬铁矿9700万吨, 锰矿石1.67亿吨,锌970万吨,铜529.7万吨,铅238.1万吨,石灰石756.79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68吨,石油7.56亿吨, 天然气1075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森林67.83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0.64%[29]。
基础设施
[编辑]印度的交通部门和基础设施贡献了其GDP的5%。英治时期,印度是最早开通火车的亚洲国家,在1853年开通了从孟买至塔那全长34公里的铁路线,这是印度也是亚洲第一条铁路。在G-27国家中,印度每10万人的公路密度较低,近年基础设施正持续升级。
印度有经营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共14家,私有民营航空公司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5年印度国内旅客空运量达到8109.2万人次。2011年统计印度真正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则约950公里,道路密度高,将乡村可行汽车的泥路也算在内达330多万公里[65]。
地方经济
[编辑]国际贸易
[编辑]国有企业
[编辑]经济趋势
[编辑]排名 | 国家 | 投资额 (百万美金) |
百分比(%) |
---|---|---|---|
1 | 毛里求斯 | 50,164 | 42.00 |
2 | 新加坡 | 11,275 | 9.00 |
3 | 美国 | 8,914 | 7.00 |
4 | 英国 | 6,158 | 5.00 |
5 | 荷兰 | 4,968 | 4.00 |
优势
[编辑]高盛预测:“从2007~2020年间,印度人民的GDP将会翻倍”, 且人口年轻比例较高在2043年经济总量将有机会超越美国。[67]报告指出,如果达到预期的成长率,未来数十年印度将持续做为“世界经济的动力”。[67]
劣势
[编辑]项目 | 俄罗斯 | 中国 | 巴西 | 印度 |
---|---|---|---|---|
经常账对GDP效果 | 4.4% | 2.8% | -2.8% | -3.6% |
财政支出对GDP效果 | 0.8% | -1.1% | -2.6% | -5.9% |
GDP成长率 | 4.0% | 8.1% | 1.9% | 5.3% |
股市本益比 | 4.8% | 8.5% | 10.7% | 13.5% |
消费物价涨幅 | 3.6% | 3.0% | 5.0% | 7.6% |
在2017年的各国经商容易度列表中,印度位列第130名,落后于中国(第78名)、伊朗 (第120名)和越南(第82名)。
“高盛做为私人金融机构,该预测是高盛为配合金砖四国的投资炒作提供材料,例如金融自由化并不是繁荣必备要素反而造成金融海啸,而大学和教育提高并不能解释诸多欧美大学年轻人低就和失业的现象,同样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却因不同科系、家世而有相差甚大的就业结果。[69]。
2012年上半印度经济成长5.3%为9年来最低,外资热钱撤出后标普公司将印度前景调为负向,两年内可能调为垃圾债等级,主因为印度的结构有双赤字危机,财政赤字为金砖国中最重且外贸是逆差。印度石油80%依赖进口且有能源补贴政策和冻涨政策,2000年后油价涨幅最高达188%而同期印度国内油价只上涨33%,就是因补贴政策造成。
2012年后国际经济不佳40%的外资撤出没有外销产业又内需贫弱的印度,卢比贬值,进口石油变贵,能源补贴政策的赤字更形扩大,官方被迫调涨油价10%却造成政治动荡和五月大罢工,在选举制的环境下只好取消涨价,形成双赤字困境;继续能源补贴的巨大赤字让政府没有余钱做投资和建设,暂停补贴的高油价和通膨又会拖垮内需为主的印度经济。[70]
注释
[编辑]- ^ Information About Maharashtra, Industries, Economy, Exports of Maharashtra. ibef.org.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 ^ SUDALAIMUTHU, S.; RAJ, S.A.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ext and Cases. PHI Learning. 2009 [2016-04-07]. ISBN 9788120337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 3.0 3.1 3.2 3.3 3.4 3.5 India.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 ^ 4.0 4.1 The Economics Times. [201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The Economics Times”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Agriculture's share in GDP declines to 13.7% in 2012-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Economic Times ppppppp
- ^ [ http://simpleinterest.in/current-gdp-of-in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hare of different sectors in Indian GDP] Chapter 10, Government of India (February 2014)
- ^ FirstPost. [201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 ^ Note: 24.6% rate is based on 2005 PPP at $1.25 per day, International dollar basis, The World Bank. A measured approach to ending poverty and boosting shared prosperity (PDF). World Bank Group. 2015: 50 [2015-07-30]. ISBN 978-1-4648-036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09).
- ^ 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Below Poverty Line (see 3rd of 3 tables). Reserve Bank of India. 2012 [17 Jul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 ^ GINI inde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 Bank (2009-2012)
- ^ ND Shiva Kumar. Unemployment rate increases in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23 June 2013 [23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 ^ International Labor Comparisons - In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verage Salary Table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US Government(2012年)
- ^ GNI per capita, Atlas method (current U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 Bank (2014)
- ^ Table 3.4, World Consumer Income and Expenditure Patterns -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uro Monitor International (2013), pp 45
- ^ GDP of India and major Sectors of Econom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ernment of India (2013)
- ^ 16.0 16.1 16.2 Foreign Trade Performance of India Annual Repo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rectorate General of Commercial Intelligence and Statistics,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Government of India (2012)
- ^ Doing Business in India 2015. World Bank. [2015-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 ^ 18.0 18.1 Trade Profile - In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14)
- ^ 19.0 19.1 India's definition of engineering goods includes metal products, industri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uto and its components, and transport shipment equipment
- ^ 20.0 20.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wto_stat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CTAD —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February 2014), page 206
-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5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4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 23.0 23.1 IMF. [201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 ^ Net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received (current US$). World Bank. [20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Sovereigns rating list. Standard & Poor's. [26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0).
- ^ DNA,Indian economy overtaken china growth rate. [2015-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 Export Import Data Bank – Total Trade – Top countri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2019 [2 March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 ^ FDI Statistics (PDF). Department for Promotion of Industry and Internal Trade, MoCI, GoI. [31 May 20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2-24).
- ^ 29.0 29.1 By Country/Economy - Free Trade Agreements. aric.adb.org. [30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29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 ^ 2018 Production Statist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structeurs d'Automobiles
- ^ Automobile Market, IBEF.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Retail industry in India. ibef.org. [22 June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 ^ Anthony, Craig. 10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Natural Resources. Investopedia. 12 September 2016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6).
- ^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9 (PDF).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26).
- ^ World Crude Steel Production (PDF). WorldSteel. 2019-01-25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02).
- ^ Kumar, Dharma (Ed.). 4.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 422.
- ^ Nehru, Jawaharlal. Discovery of India. Penguin Books. 1946. ISBN 978-0-14-303103-1.
- ^ Kumar, Dharma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c. 1757 - c. 1970. Penguin Books. 1982: 519.
- ^ Datt, Ruddar & Sundharam, K.P.M. 2. Indian Economy. S.Chand. 2005: 15–16. ISBN 978-81-219-0298-4.
- ^ Sankaran, S. 3. Indian Economy: Problems,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Margham Publications. 1994: 50. ISBN.
- ^ Kumar, Dharma (Ed.). 1.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 24–26.
- ^ Datt, Ruddar & Sundharam, K.P.M. 2. Indian Economy. : 16.
- ^ Kumar 2005,第26页
- ^ Roy, Tirthankar. 1.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0: 1. ISBN 978-0-19-565154-6.
- ^ Of Oxford, economics, empire, and freedom. The Hindu. October 2, 2005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7).
- ^ Roy, Tirthankar. 10.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0: 304. ISBN 978-0-19-565154-6.
- ^ Roy, Tirthankar. preface.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19-565154-6.
- ^ Kelegama, Saman and Parikh, Kirit.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Reforms in South Asia. Second Draft. 2000 [200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1).
- ^ Williamson, John and Zagha, Roberto. From the Hindu Rate of Growth to the Hindu Rate of Reform (PDF). Working Paper No. 144.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2002 [2007-12-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2-01).
- ^ Ghosh, Arunabha. India's pathway trough economic crisis (PDF).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Programme GEG Working Paper 2004/06. 2004-06-01 [2007-10-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8).
- ^ Economic reforms in India: Task force report (PDF). 2006 [2009-01-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07).
- ^ Panagariya, Arvind. India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 Triumph of Reforms. 2004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 ^ 印度超越英国成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2022-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0).
-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www.imf.org. [201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1) (美国英语).
-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www.imf.org.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 ^ 烏克蘭戰爭:印度穀物出口禁令導致全球小麥價格上漲. [202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 ^ 印度的农业和林业 - Invest India. www.investindia.gov.in. [2022-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2) (中文(中国大陆)).
- ^ 印度宣布禁止部分大米出口观点财富中文. -. 2023-07-21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3) (中文).
- ^ 世界银行:《2008印度国家概况》 World Bank: "India Country Overview 2008"2008印度国家概况India Country Overview 2008. 世界银行. 2008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 ^ 61.0 61.1 印度: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优先项 India: Priorities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世界银行.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1).
- ^ 多位作者. 2004年度农业统计数据概览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at a Glance 2004. 2004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0).
- ^ Sankaran, S. 28. 《印度经济:问题、政治和发展》 Indian Economy: Problems,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 492–493.
- ^ Economic Survey 2004–2005. [200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6).
- ^ By Country/Economy - Free Trade Agreements. aric.adb.org. [30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FDI in India Statistics (PDF).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Government of India. [2010-11-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22).
- ^ 67.0 67.1 Goldman Sachs, 2007, "India's Rising Growth Potential" http://www.usindiafriendship.net/viewpoints1/Indias_Rising_Growth_Potential.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商业周刊 1284期 p92 (2012/6)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205023111/http://ceok.cn/.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5).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商业周刊 1284期 p90 (2012/6)
参考资料
[编辑]- 书籍
- Nehru, Jawaharlal. Discovery of India. Penguin Books. 1946. ISBN 0-14-303103-1.
- Kumar, Dharma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Volume 2) c. 1757 - c. 1970. Penguin Books. 1982.
- Sankaran, S. Indian Economy: Problems,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Margham Publications. 1994. ISBN.
- Roy, Tirthankar.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19-565154-5.
- Bharadwaj, Krishna.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India. Sathyamurthy, T.V. (ed.) (编). Industry & agriculture in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89–199. ISBN 0-19-564394-1.
- 论文
- Williamson, John and Zagha, Roberto. From the Hindu Rate of Growth to the Hindu Rate of Reform (PDF). Working Paper No. 144.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2002 [2007-12-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2-01).
- Centre for Media Studies. India Corruption Study 2005: To Improve Governance Volume – I: Key Highlights (PDF).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India. 2005 [2009-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 Kelegama, Saman and Parikh, Kirit.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Reforms in South Asia. Second Draft. 2000 [200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1).
- Cameron, John and Ndhlovu, P Tidings. Cultural Influences on Economic Thought in India: Resistance to diffusion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and the principles of Hinduism (PDF). 2001 [2011-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8-23).
- Balin, Bryan Jonathan. India’s New Capital Restrictions: What Are They, Why Were They Created, and Have They Been Effective? (PDF). May 2008. 2008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09).
- Panagariya, Arvind. India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 Triumph of Reforms. 2004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 Rodrik, Dani and Subramanian, Arvind. From “Hindu Growth” To Productivity Surge: The Mystery Of The Indian Growth Transition (PDF). 2004 [2009-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07).
- Bernardi, Luigi and Fraschini, Angela. Tax System And Tax Reforms In India. Working paper n. 51. 2005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 Gordon, Jim and Gupta, Poonam. Understanding India's Services Revolution (PDF). November 12, 2003. 2003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3-26).
- Ghosh, Jayati. Bank Nationalisation: The Record. Macroscan. [2005-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3).
- Srinivasan, T.N. Economic Reforms and Global Integration (PDF). January 17, 2002. 2002 [2009-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 Sachs, D. Jeffrey; Bajpai, Nirupam and Ramiah, Ananthi. Understanding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India (PDF). Working paper 88. 2002 [2005-08-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01).
- 政府出版物
- Jawahar gram samriddhi yojana. [2005-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30).
- India &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05-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6-13).
- Economic Survey 2004–2005. [2005-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6).
- History of the Planning Commission. [2005-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08).
- Multiple authors.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at a Glance 2004 (PDF). 2004 [2009-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07).
- Kurian, N.J.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india. [200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01).
- 新闻
- That old Gandhi magic. The Economist. November 27, 1997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3).
- Indif_real_GDP_per_capitaa says 21 of 29 states to launch new tax. Daily Times. March 25, 2005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6).
- Economic structure. The Economist. October 6, 2003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6).
- Indian manufacturers learn to compete. The Economist. February 12, 2004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5).
- India’s next 50 years. The Economist. August 14, 1997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2).
- The plot thickens. The Economist. May 31, 2001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2).
- The voters' big surprise. The Economist. May 13, 2004 [200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2).
- Regional stock exchanges – Bulldozed by the Big Two. [2005-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5-03).
- Infrastructure the missing link. [200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Rural Employment Guarantee Bill passed by voice vote. 新德里: IndiaTravelTimes. 2005-08-23 [2024-11-14] (英语).
- Of Oxford, economics, empire, and freedom. The Hindu. October 2, 2005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7).
- Indian GDP expected to be 902 billion dollars. People's Daily Online. January 12, 2007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2).
- India, now a $1-trillion economy!. Rediff. April 26, 2007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 文章
-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dia (PDF). [2007-0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01).
- Milton Friedman on the Nehru/Mahalanobis Plan. [2005-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1).
- Forex reserves up by $88mn. [2005-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2).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2005-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Infrastructure in India: Requirements and favorable climate for foreign investment. [200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7-13).
- PPP GDP 2004. [200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6).
- Total GDP 2004. [200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6).
- Forbes Global 2000 (Ger-Ind). [200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3).
- Forbes Global 2000 (Ind-Jap). [200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3).
- John, Williamson. The Rise of the Indian Economy. 2006-05-11 [200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