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岩
滴水岩 | |
---|---|
周寧縣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禮門鄉禮門村 |
座標 | 27°02′19″N 119°11′01″E / 27.03861°N 119.18358°E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 |
認定時間 | 1983年10月23日 |
滴水岩,又名顯聖岩、顯跡岩[1],是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禮門鄉禮門村的一個旅遊景點[2],在禮門村西南2公里處,距周寧縣城獅城鎮約29公里。岩洞內建有一個明代時期的佛殿,1983年入選周寧縣首批文物保護單位。[3][4]
景區概覽
[編輯]滴水岩得名於岩洞上方常年有不斷的流水,岩壁為火山質球泡流紋岩,整體寬300多米,高200多米,岩壁整體形似獅子橫臥,故主岩洞俗稱獅口洞(或獅子洞[5]),獅口洞高23米、寬13米、深29米,洞口上方左右兩側又有被稱為「獅耳洞」的兩個洞穴,又名翠微洞和仙境洞,此外亦有大小不一的其他洞口,如涌雲洞、祖師洞、通天洞等。滴水岩中部有琵琶漈(「漈」在當地方言中意為瀑布),得名於其形如豎立的琵琶。[6]
滴水岩在宋代時由仕本村(今屬禮門鄉)村民發現,將其開闢為拜佛之所,後在岩洞內外建造了數個佛教建築[6]。清朝嘉慶年間進士、曾擔任國史館總纂的魏敬中在此遊覽並題寫了一首七言詩[7]。1949年,周寧縣縣長黃頤遊覽此地,在此題寫「八閩首景」四字。1983年,周寧縣人民政府將滴水岩一帶公佈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8]。1987年,岩前建成了一個人工湖,遊人可在湖面行舟觀光[6],寧德市人民政府將其列入「優先開發景區」。2012年,周寧縣人民政府和禮門鄉人民政府對滴水岩景區投資1億元人民幣進行綜合開發,以期深入發掘其旅遊資源[9]。
建築與保護
[編輯]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村民在洞內建造大雄寶殿,並在崇禎四年(1631年)、清朝光緒六年(1880年)及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三次重修,大雄寶殿整體建築建於石窟之中,坐北朝南,寬10米,深12.4米,高8.5米,面闊三間,進深五間,穿斗式木構架,平頂,殿內的斗拱分層重疊,形成八角藻井。岩下則有明朝成化七年(1471年)建成的岩麓寺佛殿,1986年、1988年兩度焚毀於火災,此後原址上又重建了僧舍和童生書齋,書齋為木製結構。[3][6][8]
參考文獻
[編輯]- ^ 很神秘!你听说过,却未曾去过!就在周宁→. 周寧縣人民政府. 2024-05-17 [2024-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9).
- ^ 自然资源. 周寧縣人民政府. 2023-10-26 [2024-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9).
- ^ 3.0 3.1 3.2 周寧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周宁县志 1989-2005. 中華書局. 2016: 580–584. ISBN 978-7-101-11625-0.
- ^ 宁德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寧德市文化和旅遊局. 2020-06-10 [202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7).
- ^ 國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 福建分册 下. 福州: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2007: 776–779. ISBN 978-7-80516-829-6.
- ^ 6.0 6.1 6.2 6.3 周秋琦等. 宁德古建筑.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 74–75. ISBN 978-7-211-07042-8.
- ^ 这里是云端周宁!一座被山水与人文浸润的魅力之城~. 福建日報. 2022-06-07 [2024-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9).
- ^ 8.0 8.1 周宁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 周宁县消防大队关于印发《周宁县博物馆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周寧縣人民政府. 2018-10-10 [202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6).
- ^ 滴水岩、蝙蝠洞风景区综合开发项目. 周寧縣人民政府. 2012-12-11 [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