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摩托車幾何
自行車摩托車幾何是定義特定自行車配置的一組關鍵幾何尺寸(長度和角度)。其中最主要的是軸距、轉向軸角度、前叉偏移和曳距。這些參數對自行車的操控有很大影響。[1]
軸距
[編輯]軸距是指前後輪的地面接觸點之間的距離。軸距與車架長度、轉向軸角度和前叉偏移有關。它與汽車和火車所使用的「軸距」一詞類似。
軸距,以及自行車加騎手整體重心的高度,對自行車的縱向穩定性都有很大影響。短自行車更適合表演翹前輪和翹後輪。
轉向軸角度
[編輯]轉向軸與地面垂線的夾角,稱為後傾角(caster angle或rake angle);轉向軸與地面的夾角,則稱為頭管角(head angle)。轉向軸是轉向機構(包括前叉、車把、前輪等)轉動的軸線。轉向軸角度通常就是頭管的角度。
自行車頭管角
[編輯]對於自行車,轉向軸角度是從地面開始測量的,稱為頭管角(head angle);90°的頭管角是垂直於地面的。例如,雷蒙德賽車[2]提供的產品:
- 2007 Filmore是場地車設計,根據車架尺寸,頭管角為72.5°至74°不等。
- 2006 Tete de Course是公路車設計,根據車架尺寸,頭管角為71.25°至74°不等。
由於前叉避震,現代山地車(不同於公路車)的頭管角往往較小,通常在70°左右,但最小可達62°(取決於車架的幾何設置)。[3]
至少有一家製造商,Cane Creek,在售後市場提供無螺紋碗組,實現了可變頭管角。[4]
摩托車後傾角
[編輯]對於摩托車,轉向軸角度是從地面垂線開始測量的,稱為後傾角(caster angle或rake angle);[5]因此,0°的後傾角是垂直於地面的。例如,摩托古茲[6]提供的產品:
- 2007 Breva V 1100的後傾角為25°30′(25.5度)
- 2007 Nevada Classic 750的後傾角為27.5°
前叉偏移
[編輯]前叉偏移(Fork offset)是轉向軸與前輪軸線之間的距離。
公路車前叉的偏移量一般在40—50毫米(1.6—2.0英寸)。[7]
實現前叉偏移的方法包括:使前叉彎曲,在前叉下端添加垂直的突出部,將叉端轉到轉向軸的前方,以及將左右腿固定在叉肩上時與前叉立管形成一定角度。曲線叉的發明者是喬治·辛格。[8]
對於伸縮式叉管的摩托車,前叉偏移的實現方法是:通過叉肩(Triple tree)的偏移,或將叉管固定到叉肩時為其增加傾角[9](通常從0度開始測量),或者是兩者的結合。[10]此外,有些不太常見的摩托車前叉,例如後連杆或前連杆前叉,可以通過連杆臂的長度來實現偏移。
前叉長度
[編輯]前叉長度(Fork length)是沿頭管方向,從下碗組到軸中心的距離。[11]
曳距
[編輯]曳距(Trail)是從前輪與地面的接觸點,到轉向軸與地面的交點,沿地面方向的距離。如果前輪與地面的接觸點,位於轉向軸與地面的交點之後(更靠近車尾),則曳距為正。大多數自行車的曳距都是正值,但也有少數自行車,如雙質點冰刀自行車和Python Lowracer(一種臥式自行車),其曳距為負。[12]
曳距通常被認為是決定自行車操控特性的重要因素,[13][14]有時也會列在自行車製造商的幾何數據中。威爾遜(Wilson)和帕波多普洛斯(Papodopoulos)認為,機械曳距可能是更重要、更具信息量的變量,[15]儘管這兩個表達式的表述幾乎一致。
曳距是轉向軸角度、前叉偏移和輪徑的函數。它們的關係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表述:[13]
這裏,是前輪半徑,是自行車的頭管角(轉向軸與地面的夾角),是摩托車的後傾角(轉向軸與地面垂線的夾角),是前叉偏移。可以通過加大輪徑、減小頭管角,或減小前叉偏移來增大曳距;通過增大頭管角(變得更直立)、增加前叉偏移,或減小輪徑來減小曳距。
摩托車手往往會提到曳距與後傾角的關係。後傾角越大,曳距就越大。請注意,在自行車上,後傾角增大時,頭管角是減小的。
當自行車傾斜或轉彎時,曳距會發生變化。在傳統幾何結構下,當自行車傾斜並向同側轉彎時,曳距會減小(如果測量的是地面接觸點之間的距離,而非輪轂之間的距離,則軸距會增大)。[16]當使用避震時,曳距也會發生變化,例如在響應制動時。在剎車時,由於負荷轉移導致避震前叉壓縮,曳距和軸距都會減小。[17]至少有一款摩托,MotoCzysz C1,其前叉可以調整曳距,範圍從89至101毫米 [3.50至3.98英寸]。[18]
機械曳距
[編輯]機械曳距(Mechanical trail)是前輪的地面接觸點到轉向軸的垂直距離。[19]它也被稱為正常曳距(normal trail)。[20]其值等於前面曳距表達式中的分子。
儘管對自行車轉向的科學理解尚不完整,[15]但對相互依賴的動態複雜性已經有了很好的整體了解。[21]機械曳距無疑是決定自行車操控特性最重要的變量之一。零曳距可能會帶來一些好處:[22]
- 消除了側風壓力中心位置的影響
- 消除了前輪下沉效應
如果機械曳距較短,熟練機警的騎手可能更能控制路徑。而已知的是,如果曳距較長,會使「撒把」騎車更容易,從而主觀上會覺得更穩定。
前輪下沉
[編輯]前輪下沉(Wheel flop)是指自行車或摩托車在轉動車把時,前輪轉向後會出現「下沉」的現象,這會導致轉向比預期的更大。前輪下沉是在轉動車把而離開「直行」位置時,由於其前端降低而引起的。這種降低現象遵循以下公式:
這裏:
- 是「前輪下沉係數」,即,當車把從直行位置旋轉90度時,前軸中心所下降的高度
- 是曳距
- 是頭管角
因為前輪下沉時車子前端會降低,所以重力會傾向於使車把繼續旋轉,如果騎手不用更大的力把住車把,旋轉速度還會加快。一旦車把轉動,騎手需要對車把施加扭矩,才能使其回到直行位置,車子的前端才會回到原來的高度。[23]前輪的轉動慣量會抵消部分的前輪下沉效應,因為開始或加速前輪轉向需要一個扭矩,而轉動慣量會反抗這個扭矩。
根據上面的公式,增加曳距和/或減小頭管角,會增加車子的前輪下沉係數,這就使得將車把轉回直行位置所需的扭矩增大,也使車子突然偏離路線的傾向增大。此外,增加車子前輪所承受的重量,不管是通過增加車子、騎手和貨物的質量,還是通過改變質量分佈將重心前移,都會加劇前輪下沉效應。通過增加車速而增加車輪的轉速,進而增加前輪的轉動慣量,會部分抵消前輪下沉效應。
人們普遍認為,一定程度的前輪下沉是有益的。《自行車季刊》稱:「前輪下沉幅度過小的自行車,對轉動車把的反應會比較遲鈍。前輪下沉幅度過大的自行車,在低速和中速時容易偏離路線。」[24]
改裝
[編輯]可以通過改裝或更換前叉,來改變自行車的幾何特性。
改變前叉長度
[編輯]增加前叉長度,例如從剛性前叉換成避震前叉,會抬高自行車的頭部,從而減小頭管角。[11]加長前叉對摩托車的後傾角會產生相反的影響,因為後傾角和頭管角互為餘角。
經驗數據是,前叉長度每改變10毫米,轉向軸角度就會改變半度。
改變前叉偏移
[編輯]增加前叉偏移會減少曳距。如果將現有前叉彎曲,而又不延長叉片,那麼前叉會變短。[25]
法律要求
[編輯]在美國北達科他州,「製造、銷售和安全操作在公路上行駛的摩托車」,其後傾角和曳距需要在所要求的範圍之內。[26]
4. 所有摩托車,除三輪摩托外,必須滿足以下與前輪幾何特性相關的規範:
- 最大值:後傾角:45度;曳距:正14英寸 [35.56厘米]
- 最小值:後傾角:20度;曳距:正2英寸 [5.08厘米]
製造商的規格參數,必須包括摩托車每個型號或每個類別的具體後傾角和曳距;並且「後傾角」和「曳距」這兩個術語,必須由負責人,依據第28—32章所制定的規則來定義。
參見
[編輯]有關幾何的其它方面,例如人體工學或預期用途,請參閱自行車車架。對於摩托車,其它主要幾何參數包括:座墊高度,以及腳踏和車把的相對位置。
參考資料
[編輯]- ^ The ultimate guide to bike geometry and handling [自行車幾何與操控終極指南]. BikeRadar. [2023-02-07] (英語).
- ^ Lemond Racing Cycles [雷蒙德賽車]. 2006 [200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04) (英語).
- ^ Paul Aston. First Ride: Nicolai Mojo GeoMetron [首次騎行:Nicolai Mojo GeoMetron]. PinkBike. 2015-09-28 [2017-02-26] (英語).
GeoMetron Details: 62–63.5° head angle, dependent upon shock and fork length.[GeoMetron詳情:頭管角62—63.5°,取決於避震器和前叉長度。]
- ^ Matt Pacocha. Cane Creek AngleSet review [Cane Creek AngleSet評論]. BikeRadar. 2011-12-23 [2013-04-14] (英語).
- ^ Rider投稿. Suspension and Understanding Motorcycle Rake and Trail [避震器與理解摩托車的後傾角和曳距]. Rider Magazine. 2009-06-30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英語).
Rake is the angle, in degrees, that the steering head of the frame...is tilted back from the vertical[後傾角是車架轉向軸與從垂直方向向後傾斜的角度,以度為單位]
- ^ Moto Guzzi USA [摩托古茲美國]. 2006 [2006-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2) (英語).
- ^ Geometry of Bike Handling [自行車操控幾何]. 卡菲設計. [2011-04-06] (英語).
- ^ Kevin Atkinson. The Singer Story: The Cars, Commercial Vehicles, Bicycles & Motorcycles [辛格的故事:汽車、商用車、自行車與摩托車]. 韋羅斯出版社. 2013 [2013-12-14] (英語).
The curved front forks of a bicycle are a George Singer patent, and still in use today.[彎曲的自行車前叉是喬治·辛格的專利,至今仍在使用。]
- ^ Rake & Trail Calculator [後傾角與曳距的計算]. RB Racing. [2013-12-14] (英語).
- ^ Hornsby, Andy. Back to School [回到學校]. 2006 [2006-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4-04) (英語).
- ^ 11.0 11.1 Rinard, Damon. Fork Lengths [前叉長度]. 1996 [2007-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6) (英語).
- ^ Frame Geometry [車架幾何]. [2011-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0) (英語).
- ^ 13.0 13.1 Josh Putnam. Steering Geometry: What is Trail? [轉向幾何:什麼是曳距?]. 2006 [2011-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英語).
- ^ An Introduction to Bicycle Geometry and Handling [自行車幾何與操控簡介]. C.h.u.n.k. 666. [2011-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英語).
- ^ 15.0 15.1 Whitt, Frank R.; Jim Papadopoulos. Chapter 8 [第8章] 第三版. 麻省理工學院. 1982. ISBN 0-262-73154-1 (英語).
- ^ Cossalter, Vittore. THE TRAIL [曳距]. 2006 [200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0) (英語).
- ^ Cossalter, Vittore. Motorcycle Dynamics [摩托車動力學] 第二版. Lulu.com. 2006: 234. ISBN 978-1-4303-0861-4 (英語).[自述來源]
- ^ MotoCzysz. 2006 [200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1) (英語).
- ^ Tony Foale. Motorcycle Handling and Chassis Design: The Art and Science [摩托車操控和機殼設計:藝術與科學]. 2006: 3-1 [2013-10-18]. ISBN 9788493328634 (英語).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ground contact patch and the steering axis as measured at right angles to that axis. The SAE refer to [this] as 'Mechanical Trail'[地面接觸點與轉向軸之間,以與該軸垂直的角度測量的距離。SAE將此稱為「機械曳距」]
- ^ Vittore Cossalter. Motorcycle Dynamics [摩托車動力學]. Lulu.com. 2006: 32 [2013-10-18]. ISBN 9781430308614 (英語).
normal trail is the perpendicular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contact point and the steering head axis[正常曳距是前輪地面接觸點與轉向軸之間的垂直距離]
- ^ Jones, David E. H. From the archi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bicycle [摘自:自行車的穩定性]. 今日物理學. 2006-09-01, 59 (9): 51—56. Bibcode:2006PhT....59i..51J. doi:10.1063/1.2364246 (英語).
- ^ Watkins, Gregory K.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a Fully Faired Single Track Human Powered Vehicle [全整流罩單排輪人力車輛的動態穩定性] (PDF). [2006-08-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7-17) (英語).
- ^ Foale, Tony. Motorcycle Handling and Chassis Design [摩托車操控和機殼設計]. Tony Foale Designs. 2002: 3—11 [2010-06-03]. ISBN 84-933286-1-8 (英語).
- ^ Bicycle Quarterly -- Glossary [自行車季刊——詞彙表]. 自行車季刊. [2021-08-29] (英語).
- ^ Matchak, Tom. Fork Re-Raking and Head Angle Change [重新調整前叉和改變頭管角] (PDF). 2006 [2008-05-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05-17) (英語).
- ^ CHAPTER 39-27 MOTORCYCLE EQUIPMENT [第39-27章 摩托車裝備] (PDF). 2006 [2006-12-1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