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艾蕪[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蕪(1904年6月2日—1992年12月5日),原名湯道耕,中國現代作家,曾用筆名湯愛吾吳岩劉明魏良喬城等,其代表作為《南行記》。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艾蕪生於四川省新繁縣清流場(現成都市新都區清流鎮)一個鄉村教師家庭。曾入成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習,因不滿守舊的學校教育,反抗封建包辦婚姻,於1925年秋離家出走。他從成都步行到昆明,曾在《雲波》半月刊發表新詩,從此開始文學生涯。1927年起的幾年,艾蕪漂泊於雲南、緬甸新加坡等地,漂泊途中做過雜役,當過小學教師、報館校對和副刊編輯。1930年因支持緬甸農民暴動,被英國殖民當局驅逐出境。

返國

[編輯]

1931年艾蕪途經新加坡回到上海,與好友沙汀聯名給魯迅寫信,受到魯迅指導,從而堅定從事文學創作信心。1932年春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左聯解散後,與黨失去聯繫。193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南國之夜》、《南行記》和散文集《漂泊雜記》。這些作品均取材於作者的滇緬漂泊生活,將旖旎的自然風光、邊疆異域的風土人情和下層勞動者的悲慘生活狀況熔於一爐,引起文壇的注視。抗日戰爭期間,艾蕪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理事,輾轉於湖南廣西、四川。抗戰勝利後,編輯《半月文藝》,參加民主運動。此階段主要作品為短篇《秋收》、《紡車復活的時候》、《芭蕉谷》《石青嫂子》和長篇《山野》,對於戰爭期間農村社會作了真切的刻畫。

1949年之後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艾蕪先後任重慶市文化局長、重慶大學中文系主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等職。1953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開始定居北京,專事創作。艾蕪曾到鞍鋼、大慶、小涼山等地體驗生活,1958年完成的長篇小說《百鍊成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小說中最早取材於現代大工業的一部。1964年發表《南行記續篇》反映作者重返雲南的經歷。1965年全家遷回成都文革中被迫擱筆。

1976年後重新開始創作,同時任中國作協顧問,四川省文聯、省作協名譽主席。艾蕪在1980年代重新訪問鞍鋼、大慶、雲南邊境,寫有《南行記新編》,長篇小說《春天的霧》和《風波》等。1981-198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了《艾蕪文集》。1992年12月5日,艾蕪因患肺炎,引起肺部大面積感染而去世,終年88歲。艾蕪的墓地位於新都區桂湖公園中的飲馬河畔,於1993年12月落成,由好友巴金手書墓名。

主要作品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