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嶼西臺
西嶼西臺 | |
---|---|
西臺古堡、西嶼西臺、西嶼西砲臺 | |
位置 | 臺灣澎湖縣西嶼鄉 |
座標 | 23°33′51″N 119°29′21″E / 23.5640734566552°N 119.489281467657°E |
建成時間 | 清朝光緒12年(1886年) |
公眾參觀 | 開放時間:正常開放中、售票參觀 |
官方名稱 | 西嶼西臺 |
類型 |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關塞 |
詳細登錄資料 |
西嶼西臺,又稱作西嶼古堡、西嶼西砲臺,是位於臺灣澎湖縣西嶼鄉的清代軍事遺址,同時也是澎湖現存最完整和最大規模的古砲臺,當前屬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1]
歷史
[編輯]清治時期
[編輯]西嶼自明鄭末年時即設置炮台,西元1683年(明鄭永曆37年、康熙22年),清水師提督施琅率艦攻打澎湖,明將劉國軒為強化澎湖而興建砲台,清廷佔領後,則延用明鄭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西嶼西臺加以改建,直到光緒九年(1883年)清法戰爭爆發後,澎湖通判李嘉棠再次改建,並於次年完工。戰爭結束後歸因台灣建省,為因應防禦海上敵艦攻擊,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澎湖會勘提出「本爵部院查澎湖一島孤危絕險,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多次奏請加強澎湖的海防,最終任命澎湖總兵吳宏洛建造,在委請德國技師鮑恩士協助下改建,最終西嶼西臺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完工,並配備其有6及12吋口徑之阿姆斯特朗大砲各一門、10吋同型砲二門及銅砲二門,即為現今所遺存的砲台。
日治時期
[編輯]1895年(光緒21年),歸因乙未戰爭使日軍登陸澎湖,日艦畏懼於西嶼西臺的火砲威力,轉由湖西裏正角海岸登陸,西嶼西臺因位於澎湖島的最西側,無法火力支援澎湖島東側的拱北砲臺,最終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火砲威力,澎湖則在三天內完全攻陷。
日軍在佔據澎湖島後,隨即起調查和測繪澎湖各砲臺之標高和配備,因為防止敵軍由西方登陸及襲擊。同年則將西嶼西臺改稱西嶼西砲臺,並於外垵西側高地增建新砲臺一處,且配備多種砲門,1901年(明治34年),再度改建成西嶼西堡壘,其任務為以重砲從西嶼燈塔一帶的海面射擊,以掩護東堡壘可向其北方灣內射擊,1919年(大正8年)因調整澎湖要塞兵備,其中西堡壘改稱為「西砲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美軍採跳島作戰方式,因西嶼西臺得以未遭砲毀而保存至今。
戰後時期
[編輯]1983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西嶼西臺名列其中。1997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廢除一級古蹟分法,西嶼西臺改為國定古蹟。
設施
[編輯]西嶼西臺佔地8公頃,配置大略呈內凹方形系統,當前保留建築包括外堡門、外土垣、內壕溝、內堡門及內土垣、砲座、甬道、兵房、內校場,其有6及12吋口徑之阿姆斯特朗大砲各一門、10吋同型砲二門及銅砲二門,砲臺和兵房及甬道主體結構為磚石混合砌築,牆體外側以當時最新的鐵土材料做為粉刷層。[2]
其中,西嶼西臺正面入口築有雙重拱門,外堡門上方鑲嵌劉銘傳親題的「西嶼西臺」門額,砲臺內部分佈許多拱頂、甬道,兩側兵房的磚砌房間是官兵起居之所,一旦發生戰況,官兵可以在甬道內往來聯絡。
圖輯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澎湖地區的砲台遺址
其他相關
參考資料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西嶼西臺 -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西嶼西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 國定古蹟環景導覽- 西嶼西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