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山西戰役
安史之亂的一部分
日期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
地點
結果 軍勝利
參戰方
朔方 大同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郭子儀
李光弼
僕固懷恩
渾釋之
高秀岩
周萬頃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唐朝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軍擊敗安祿山大同軍使高秀岩部的作戰。

755年十一月,唐玄宗得知安祿山叛亂後,任命朔方右廂兵馬使、九原郡太守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命他率領朔方軍東進,討伐安祿山。朔方與河東相鄰,朔方軍在當時全國十大節度使中,勢力是強。朔方軍東出不僅能及時聲援河東唐軍抗擊燕軍,免得河東落入燕軍之手。還可東出井陘,進攻河北,切斷燕軍歸路,威脅其後方。安祿山范陽起兵時,也想到朔方軍對後方的威脅。他在發兵南下前,就任命別將高秀岩為大同軍使,率兵連夜抵達大同軍(今山西省朔州市東北馬邑鎮),來阻止朔方軍東出。又命其部將安忠志率精兵屯守土門(今河北省鹿泉區西南),阻止河東軍和朔方軍進入河北。十二月,正當安祿山進攻洛陽時,高秀岩開始進攻朔方的振武軍。郭子儀得知叛軍進攻振武軍時,便率軍赴援,將高秀岩部擊敗,又趁勝追擊,收復河東道的靜邊軍(今山西右玉縣)。安祿山的大同兵馬使薛忠義率軍來救,想奪回靜邊軍。郭子儀命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睿、左武鋒使僕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率部迎戰,大敗薛忠義大軍,坑殺燕軍騎兵七千人,斬殺叛將周萬頃。郭子儀又在河曲大敗高秀岩,進而圍攻雲中郡(今山西省大同市)。又命別將公孫瓊岩率二千騎兵,一舉攻克馬邑郡(今山西朔州市),打開了雁門關東口東陘關(今山西代縣東)。東陘關是太原北面門戶。河東唐軍為了保衛河東、太原,阻止叛軍從這裏經過蒲津(今山西永濟市西南黃河渡口)進入關中,曾經關閉東陘關抵禦叛軍。郭子儀收復靜邊軍,在雲中圍困高秀岩,又攻佔馬邑,解除了河東太原的威脅,打通了朔方軍與河東唐軍的聯繫。郭子儀的接連獲勝,是安祿山叛亂以來唐軍軍事上最早取得的大勝利,它不僅給各地抗敵軍民以很大鼓舞,也為其後李光弼能東出井陘,入河北,掃清了障礙[1]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資治通鑑》卷217 唐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