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銅蚶殼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ān殼幣是1970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北峰公社下霞美村發現的1件仿貝幣。幣呈古銅色,幣身鏽跡斑斑,正面突起,仿生性縱向條紋清晰,紋似殼,背面空心,邊緣有條紋點,粘帶灰土色。幣身長2.4厘米,底部最大寬為1.8厘米,厚約0.2厘米,重量為7.2克。根據同時出土的印紋硬陶判斷,考古人員認為其「時間約在春秋戰國時代」,並進一步推定「銅蚶殼幣應是戰國閩越王無諸時代民間鑄造的一種銅貝貨幣,時間大約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福建省錢幣學會的劉敬揚稱,銅蚶殼幣和銅蛤殼幣在福建省泉州市和福州市還有多次發現[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陳浩. 越国货币形态的考察需要付費訂閱. 南方文物. 1992, (3): 76-77 [2024-05-03] –透過中國知網. 
  2. ^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國際越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 (編). 国际百越文化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02: 182–183. ISBN 750041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