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佛教建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佛教建築指的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在中國與佛教有關的建築。最早記載的佛教傳入漢地的時間是漢代,朝廷命建白馬寺供僧安居。原是朝廷的政事管理機構,共有九個,稱爲九寺;佛教傳入後,漸漸將「」作為了佛寺的代名詞,也稱寺院。中國傳統上將供奉佛菩薩、神祇、先祖的宗教場所均稱為寺廟,甚至有的方言中還有「廟子」的稱謂,實際上佛寺不應該稱寺廟,因為寺專用於佛寺,而的本意是供奉祖宗先賢,如祖廟、太廟孔廟,這些廟宇也不該稱爲「寺」。漢傳寺院一般有山門(有的供有哼哈二將)、天王殿、彌勒殿(供奉據傳爲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的造像)、大雄寶殿(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爲漢地佛寺的主殿),有些建有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薩且安放亡人骨灰)、觀音殿(供奉觀音菩薩)、藥師佛殿(供奉藥師佛)、後殿(供釋迦牟尼佛)、舍利塔、藏經閣、講堂、鐘樓鼓樓等。

在中國雲南南部地區(北泰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等聚居地),上座部佛教的佛寺也被稱為奘房緬寺

常規功能

[編輯]

歷史

[編輯]

格局樣式

[編輯]

山門

[編輯]

山門名稱由來有多種說法;包含無稽之談,穿鑿附會:

第一種說法認為山門之名是因三武之禍而形成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還有唐武宗都實施過滅佛。因和尚都要剃度,他們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另外,由於佛教是從印度傳進中國,並非中國的原始宗教,所以他們覺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和尚聽到皇上要滅了他們,於是紛紛逃往山上,待風波平息後,和尚們便在山腰或山腳下建立一座山門,藉此引領香客們使他們知道山上有座廟,可以讓他們去供奉。

第二種說法認為寺院多築於山林之間,因此稱「山門」。

第三種說法認為正確名稱應是「三門」,「三門」可指信心門、智慧門、慈悲門,或意含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之義,或為三煩解脫境界之門,或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通之門;「三」亦可指信、解、行三者。

放生池

[編輯]

大智度論》記載:「建德六年(577年),齊地佛門遭劫。聞率僧眾四十餘循海路奔建康。輒遇大風波,楫折船沉。忽現巨龜,負眾僧出水,須臾抵健康。聞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龜對曰:師父曾記否,吾乃海曲放生池之老龜也。聞恍然大悟。奏聞宣帝,帝大悅,敕建報恩寺,香火祀之。」[1]

放生池最早的建立者是天台宗的建立者智顗[1]759年,唐肅宗下令所有佛寺建立放生池。《多寶名經》記載當時81所佛寺在皇帝的命令下建立了放生池。[1]

天王殿

[編輯]

天王殿通常都是位列山門殿或者山門之後,是中國漢傳佛教的第一重殿堂。[2]天王殿前後都有門,因此天王殿就成了過殿,信徒常常從前門進入,後門走出來。[2]天王殿前面供奉彌勒佛,彌勒佛後門是韋馱天,四周是四大天王。[3]

天王殿主要供奉四大天王、彌勒佛和韋馱天。[2][3]

佛教中,彌勒佛是釋迦摩尼的接任者,是未來佛,早起形象是頭戴寶冠,身披瓔珞,手結佛印,相貌俊朗。[3]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浙江奉化有名僧人叫「契此」,體態豐腴,大肚子,肩挑布袋,經常嬉笑着在街市上行乞,人稱「布袋和尚」,他圓寂時留下一首佛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4]後來人們逐漸把彌勒佛塑造成肥頭大耳、咧嘴大笑、坦胸露乳、盤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4]

韋馱天是佛寺的守護神,在中國漢傳佛教寺院,他已經演變成武將形象,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英俊威武。[4]

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居須彌山,穿白衣,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居須彌山琉璃宮,穿青衣,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居須彌山向銀宮,穿紅衣,手上握着一條蛇或者一條龍;北方多聞天王,居須彌山水晶宮,穿綠衣,右手持寶傘,左手持銀鼠。[2]長阿含經》曰:「東方天王為護佛菩提人;南方天王為護閻浮提人;西方天王為瞿耶尼人;北方天王為護國單越人。」[2]

彌勒殿

[編輯]

彌勒殿主祀彌勒佛

大雄寶殿

[編輯]

在佛教中,以大雄作為釋迦牟尼的稱號之一,因為佛陀具備十力,降伏四魔,無有畏懼,故稱大雄[5]。在《妙法蓮華經》中,也以大雄的稱號,來稱呼釋迦牟尼[6][7][8][9]。寺院中,供奉釋迦牟尼的主殿,因此也被稱為大雄寶殿。

臨濟寺大雄寶殿內佛像

大雄寶殿主要供奉釋迦牟尼,其姿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結跏趺坐,左手橫置於左足,為「定印」,釋義「禪定」,右手則自然下垂,名「觸地印」;另一種為結跏趺坐,右手向上屈指作環形,為「說法印」,表示佛陀說法姿勢。

大雄寶殿有時也會供奉華嚴三聖釋迦文殊普賢)、娑婆三聖釋迦觀音地藏)或三寶佛(中央釋迦、西方彌陀、東方藥師或者阿閦)不等,視乎佛寺的宗派和宗教觀而定。有時佛像旁會兼奉尊者,比如阿難迦葉舍利弗目犍連十八羅漢不等。

法堂

[編輯]

法堂的建築形式和其他佛殿類似,但是室內更加寬敞明亮。[10]法堂內中部靠後一般建有高台,台中放置一張座椅和講桌,桌上放着佛像,台後放置一張屏風或者掛着一幅獅子圖,因為佛教講經說法又稱「獅子吼」。[11]台兩側佈置聽講席位,鐘鼓,以便高僧大德講經說法時鳴響。[11]法座兩側佈置聽講席位,以便僧侶和俗家信徒聆聽講座。[11]

祖師殿

[編輯]

禪宗寺院中,祖師殿中間供奉達摩祖師,左邊是六祖慧能,右邊是百丈懷海[12]達摩祖師從古印度佛教傳播到中國,後人追認他是禪宗的初祖。[12]六祖慧能是中國禪宗的實際建立者,他之後的禪宗改變了中國佛教面貌,對中國傳統文化影像極其深遠。[12]百丈懷海是六祖慧能的三傳弟子,他把禪宗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同時建立了一整套清規戒律,對禪宗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12]

伽藍殿

[編輯]

在中國的漢傳佛教中,伽藍殿主要供奉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13]傳說,隋朝天台宗建立者智顗在今湖北省玉泉山時,夜晚遇到一個怪物,有位生有長髯的大神現身和他交談,自稱漢將軍關羽,智顗給他講經說法,他皈依佛教,誓願作佛教的護法。[13]把關羽列入佛教護法神,使得佛教在中國民間更加廣泛傳播。[13]

羅漢堂

[編輯]

羅漢,是「阿羅漢」是簡稱,意譯是「殺賊」、「不生」,即「自覺者」。[14][15]大乘佛教中,羅漢地位低於菩薩,位列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則是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14]佛教認為,獲得羅漢這一果位即斷盡一切煩惱,脫離生死輪迴。[14]

羅漢堂一般供奉的是十六羅漢、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14][15]

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建有羅漢堂,有時候稱五百羅漢殿、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院,叫法不盡相同。一些寺院還舉行供養五百羅漢的法會,一年一次。[16]

地藏殿

[編輯]

根據佛經記載,「地藏」來自《地藏菩薩本願經》和《地藏十輪經》。[17]《地藏十輪經》記載:「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17]地藏菩薩受釋迦摩尼的囑託,在釋迦摩尼圓寂之後,彌勒佛到來之前,教化眾生,拯救一切苦難,他曾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因此地藏菩薩號稱「願力第一」。[17]

地藏菩薩一般是出家比丘形象,身披袈裟,光頭或者戴着毗盧帽,結跏跌坐,左手持錫杖,代表愛護眾生,戒修精嚴,右手持如意寶珠,代表滿足眾生願望。[18]有的寺院地藏菩薩是立像,兩旁分別立着一比丘和一長者,比丘是道明,長者是憫公。[18]一些規模較大的寺院,地藏殿裏兩側還有幽冥地府十位閻羅王的像。[18]

觀音殿

[編輯]

觀世音,又譯作「光世音」、「觀世自在」、「觀自在」等,是阿彌陀佛的左協侍,西方三聖之一,以「大慈大悲」的品德著名。[19]根據佛經記載,遇難者只要念誦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其解脫。[19]

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很多,中國各地佛寺供奉各不相同,常見的有聖觀音、自在觀音、千手觀音。[20]

  • 聖觀音,形象是結跏跌坐,手持蓮花或者玉淨瓶,身上有瓔珞項釧等裝飾,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坐像,這一形象是觀世音菩薩的主要標誌。[20]
  • 自在觀音,觀世音菩薩一腿盤膝而坐,一腿下垂,旁邊有一個盛滿甘露的玉淨瓶,瓶中有柳枝,象徵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甘露遍灑人間,身旁有一童男和童女,男童是善財童子,女童是龍女[20]
  • 千手觀音,又名「千手千眼觀音」,身體兩側伸出千條手臂,一般以42根手臂象徵千手,各手掌中一隻眼睛,除中央兩手合掌外,其他手臂分別持有金剛杵、寶劍、寶印等法器,千手表示遍護眾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21]

藥師殿

[編輯]

在藥師佛殿是祀奉藥師佛

藥師佛雕像坐在蓮花基座的中央,通常舉止莊重,體態莊重,身體藍黑。他大耳朵貼在肩膀上,穿着佛陀的衣服,露出胸部和右臂。在藥師佛的左邊是日光菩薩,手裏拿着一個太陽輪,代表着光線;右邊是月光菩薩,與月亮在他的手輪,代表涼意。他們被稱為「 藥師三尊」或「東方三聖」。許多中國人認為,奉行齋教者能夠治癒一切疾病,減輕各種疾病和痛苦,抵禦不幸和延年益壽,因此自古以來,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崇拜齋教者。

後殿

[編輯]

供奉釋迦牟尼佛。

藏經閣

[編輯]

藏經閣主要收藏《大藏經》,古時候稱作「一切經」,共有4000多種,內容包括三部分。[22]經是佛陀指導弟子修行所說的理論,律是佛陀為佛教徒制定的日常生活的規則,論是佛教徒闡明經理的著述。[22]

藏經閣內常供奉南朝梁傅大士及其二子普建、普成像[a],他發明了「輪藏」,即立有中柱、共八面、可轉動之經書架,並認為具信心者轉動輪藏功德與誦經相同。[23][24][25]此外藏經閣一般還供奉釋迦牟尼及二位脅侍菩薩像,[23]日本的藏經閣則還供奉日本天台宗建立者最澄大師像。[23]

藏經閣一般在整個寺院中軸線最後端、地勢最高的地方,常有兩層,頂層叫「千佛閣」。[22]

畫廊

[編輯]

註解

[編輯]
  1. ^ 傅大士又稱「善慧大士」,二童子則俗稱「笑佛」[2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張馭寰 (2014),第115–116頁.
  2. ^ 2.0 2.1 2.2 2.3 2.4 張馭寰 2012a,第76頁.
  3. ^ 3.0 3.1 3.2 梓岩 2012,第27頁.
  4. ^ 4.0 4.1 4.2 梓岩 2012,第28頁.
  5. ^ 《相應部》〈第四 惡魔相應〉:「時,惡魔波旬詣世尊處。詣已,以偈言世尊曰:『任何大眾前,敢如是無畏,作師子吼耶。此處角力士,乃汝之敵手。既勝汝曾思。』[世尊:]『大雄眾會前,歡善依無畏,如來得十力,超離世愛着。』時,惡魔波旬苦惱以:『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萎身沒形於其處。」
  6. ^ 《妙法蓮華經》卷3〈授記品第六〉:「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哀愍我等故,而賜佛音聲。」
  7. ^ 《妙法蓮華經》卷5〈從地踴出品第十五〉:「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8. ^ 《正法華經》卷3:「時大迦葉則說頌曰:『……大雄導師,教化我等,睹見下劣,樂喜小乘,度脫我輩,使得安隱,便復授決,當成佛道。』」
  9. ^ 《佛說金毘羅童子威德經》:「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欲自決疑,及觀四眾咸悉疑惑,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大雄猛世尊,師子奮迅王,神光遍十方,天宮諸龍宮,參辰日月天,並此三千界,咸悉作金色,自身及他身,威德自隱沒,天人阿修羅,四眾大怖畏。唯願天中天,為我顯斯法』」
  10. ^ 梓岩 2012,第35頁.
  11. ^ 11.0 11.1 11.2 梓岩 2012,第36頁.
  12. ^ 12.0 12.1 12.2 12.3 梓岩 2012,第39–40頁.
  13. ^ 13.0 13.1 13.2 梓岩 2012,第36–37頁.
  14. ^ 14.0 14.1 14.2 14.3 梓岩 2012,第47頁.
  15. ^ 15.0 15.1 張馭寰 2012a,第97頁.
  16. ^ 張馭寰 2012a,第98頁.
  17. ^ 17.0 17.1 17.2 梓岩 (2012),第41頁.
  18. ^ 18.0 18.1 18.2 梓岩 (2012),第42頁.
  19. ^ 19.0 19.1 梓岩 2012,第44頁.
  20. ^ 20.0 20.1 20.2 梓岩 2012,第45頁.
  21. ^ 梓岩 2012,第46頁.
  22. ^ 22.0 22.1 22.2 梓岩 2012,第48–49頁.
  23. ^ 23.0 23.1 23.2 張馭寰 2012,第80–81頁.
  24. ^ 24.0 24.1 丁福保 2002.
  25. ^ 慈怡法師 1988.

來源書目

[編輯]

參見

[編輯]
漢字文化圈各地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