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大樓
明華大樓 | |
---|---|
別名 | 青島國貨公司 |
概要 | |
地點 | 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 |
地址 | 中山路149號 |
起造 | 1933年 |
竣工日 | 約1934年 |
拆除日 | 1992年 |
技術細節 | |
層數 | 3層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許守忠 |
發展商 | 明華銀行 |
36°04′17.8″N 120°18′49″E / 36.071611°N 120.31361°E 明華大樓是青島老城區中山路商圈的一座商業建築,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中山路膠州路路口的中山路149號,建於1933年,設計師為許守忠,曾長期為青島國貨公司及其商場的所在地,1990年代初拆除。
歷史
[編輯]膠州路中山路路口東南角的地塊原本為一處建於德佔時期的二層商住用房。1933年,明華銀行青島分行取得了這片地塊,拆除原有建築、建設了一棟三層商業大樓,約1934年建成。該建築的設計者為青島聯益建業華行的建築師許守忠[1][2]。1935年,明華銀行發生嚴重擠兌事件最終破產,明華大樓後來為錦章綢布店所使用。1937年(一說1936年[3]),錦章綢布店歇業,同年7月,原青島國貨股份有限公司改組為青島中國國貨股份有限公司,自天津路原國貨商場址遷入該樓辦公。由於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國貨公司可能沒有來得及正式營業便匆匆解散。1938年1月日軍佔領青島後,日本人白石保喜開設的白石洋行在此開辦銀丁百貨店[4][5],作家王藍曾於抗戰時期以該店為題材創作長篇小說《銀町》,以反映日軍侵華對中日兩國平民的傷害[3]。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青島國貨公司於1946年4月籌備復業,次年4月4日正式在原明華大樓開業。1949年6月16日,國貨公司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青島市軍管會接收。1955年8月改為公私合營青島國貨公司,1966年改為國有[6]。「文革」期間曾先後改名為中山路百貨商店、東方紅百貨商店,1979年恢復原名。青島國貨公司商場在計劃經濟時代的青島中山路曾是除青島第一百貨商店外的另一家重要百貨商場。1992年[3],國貨公司舊樓連同其所在地塊其他建築一併拆除,以建設新的國貨公司大廈。[4][7]
建築特色
[編輯]明華大樓位於中山路膠州路路口東南角,三層平屋頂,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平面大致呈矩形,街角處為圓角。由於建造時政府的道路拓寬計劃,建築臨街兩側必須分別退界2.5米和4.5米,並在路口形成10米半徑的圓角,犧牲了約30%的建設用地,但其餘用地允許幾乎全部用於建築。該樓主入口設於街角處,其上方設一高聳的五層方形塔樓,形成構圖中心。西側與北側亦設入口。立面以壁柱與影線進行縱向劃分,整體樸素而不失氣派。建築內部原計劃劃分為五個三層商業單元,施工時改為兩個較大的商業單元。由於地塊東高西低,一層營業廳也依地勢處理為台階式有層次的空間[8]。國貨公司遷入後將一、二層打通作為商場,三層為辦公室、倉庫和職員宿舍[1][2]。銀丁百貨使用時期,三層為餐廳、咖啡座,塔樓內四層為經理室、會計室。解放以後國貨公司大樓一至三層全部為商場,四層為露天飲食部[3]。
圖集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二篇 建筑,第一章 公共建筑. 《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9 [2024-03-19]. ISBN 7-5011-464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2.0 2.1 金山. 《青岛近代建筑 1922-1937》.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08-6665-9.
- ^ 3.0 3.1 3.2 3.3 魯海. 《青岛老字号》.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52-1801-2.
- ^ 4.0 4.1 賀偉. 《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552-4728-9.
- ^ 青島国貨公司/銀丁百貨店. 中村與資平記念館別館. 2010-05-05.
- ^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二篇 工业品经营,第一章 百货业,附 专业商店与大店名店选介,青岛国货公司. 《山东省志・商业志》.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7. ISBN 7-209-02053-5.
- ^ 青島城市建設檔案館編. 《大鲍岛: 一个青岛本土社区的成长记录》.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409138.
- ^ 宋連威. 《青岛城市老建筑》.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5. ISBN 7-5436-3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