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普魯士級鐵甲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普魯士號於1887年
概況
使用者  德意志帝國海軍
前級 漢薩號鐵甲艦
次級 皇帝號鐵甲艦
建造期 1868-1878年
服役期 1876-1894年
完成數 3
損失數 1
退役數 2
技術數據
船型 鐵甲巡防艦
排水量
  • 設計:6821噸
  • 滿載:7718噸
船長 96.59米
型寬 16.30米
吃水 7.11米
動力輸出 5471匹馬力
動力來源 單軸單脹蒸汽機
帆索方案 全帆裝船
船速 14節
續航力 1690海里以10節
乘員 46名軍官、454名水兵
武器裝備
  • 4 × 260毫米22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
  • 2 × 170毫米25倍徑箍炮
裝甲
  • 上層裝甲帶:203毫米
  • 下層裝甲帶:102-229毫米
  • 炮塔:203-254毫米

普魯士級鐵甲巡防艦(德語:Panzerfregatten der Preussen-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70年初期建造的三艘鐵甲巡防艦所使用的船級。其中首艦普魯士號於1871年開建、1873年下水腓特烈大帝號也於1871年開建、1874年下水;而大選帝侯號儘管是最早開建的一艘——自1869年便開始架設龍骨,卻直至1875年才完工下水。這些艦隻隨着普魯士號的入役而自1876年起陸續投入使用。

大選帝侯號在1878年、即入役後不久的一次演習中便喪失,當時有兩艘小型帆船越過大選帝侯號和威廉國王號的艦艏,迫使兩艘艦都進行了緊急規避。在混亂中,威廉國王號與大選帝侯號發生碰撞,導致後者沉沒。普魯士號和腓特烈大帝號則在艦隊服役直1890年代,然後被降為次要職責,包括曾擔任港灣船,後來又成為貯煤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兩艘艦最終分別於1919年和1920年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
英國鐵甲艦君主號英語HMS Monarch (1868)示意圖,普魯士級的設計深受此影響

1867年,北德意志聯邦國會德語Reichstag (Norddeutscher Bund)批准了一項艦隊規劃,要求在1877年之前建立一支由十六艘鐵甲艦(以及其它一些軍艦)組成的艦隊。這支鐵甲艦隊的目的是作為海岸防禦力量,以避免發生丹麥海軍英語Royal Danish Navy在1864年普丹戰爭期間對德國港口實施的類似封鎖。至1867年,德國人已接收了一對小型鐵甲撞角艦德語Widderschiff——阿米尼烏斯號阿達爾貝特親王號,並訂購了三艘更大的鐵甲巡防艦——腓特烈·卡爾號王儲號威廉國王號。所有這些艦隻都購自外國造船廠,而德國建造的首艘鐵甲艦——漢薩號,則自1868年開始架設龍骨。緊隨其後的便是普魯士級,這也是德國艦隊中首個統一的船級[1]

普魯士級的設計方案是由時任造艦總設計師的卡爾·埃爾貝茨哈根(Carl Elbertzhagen)在海軍領導委員會德語Admiralitätsrat的指示下,於1868年定稿。[2]他原本打算仿照奧匈帝國庫斯托扎號德語SMS Custoza建造一艘炮廓艦英語Central battery ship,這種樣式避開了傳統的舷炮佈局,改為在兩層高的炮廓德語Casemate內安裝數量更少的大口徑炮,從而比舷側武器更為靈活。同級的第一艘艦——大選帝侯號便是按該設計開建的,但在1869年的工程進行期間,埃爾貝茨哈根重新調整了方案,制定出一款炮塔艦德語Turret ship,其搭載的旋轉式雙炮塔考珀·科爾斯德語Cowper Coles設計。新艦遵循與英國鐵甲艦君主號英語HMS Monarch (1868)相同的樣式。由於重型炮塔必須安裝在相對較低的位置以防止不穩定,因此低乾舷是必要的,這降低了耐海性能英語Seakeeping。為了彌補此缺陷,埃爾貝茨哈根將拼搭的艏樓艉樓通過一個鉸鏈式舷牆德語Schanzkleid合成一體,該舷牆可以在航行中抬高,也可以在使用火炮時降低。設計返工導致大選帝侯號的建設嚴重延誤。[3][4]

整體特徵

[編輯]
普魯士級鐵甲艦示意圖

普魯士級艦隻的水線長度全長分別為94.5米和96.59米,舷寬為16.3米,有7.12米的前吃水和7.18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6821噸、滿載排水量則達7718噸。它們的船體是採用橫向和縱向的鐵架構造;鍍鐵層以柚木作背襯。船體被劃分為十二個水密艙室和一個占艦隻長度比重為60%的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2]

基於應靈敏、運動溫和等特性,德意志帝國海軍將普魯士級艦隻視作良好的海船。這些艦隻的轉彎半徑很小,但在航行中易於傾覆且速度較慢。它們的標準船員編制為46名軍官及454名水兵。這些艦隻還搭載有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1艘哨艇英語Picket boat、2艘機動艇英語Launch (boat)、1艘大舢板英語Pinnace (ship's boat)、2艘短桅帆船、2艘高低桅帆船以及2艘小划艇英語Dinghy[5]

三艘同級艦均由一台三缸單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6.60米的四葉螺旋槳;其中普魯士號的發動機由伏爾鏗公司製造,而腓特烈大帝號和大選帝侯號的發動機則來自柏林恩格爾斯公司德語Franz Anton Egells。所需的蒸汽是通過六台由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生產的筒狀燃煤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給,它們被匯集至一個大型的可伸縮煙囪。艦隻還配備有全帆船具。艦載的三台發電機則可提供30千瓦的電力。[6]普魯士級艦隻的發動機額定功率超過5,471匹公制馬力(5,396匹指示馬力),最高速度為14(26公里每小時)。它們按設計可貯存564噸燃煤,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1,690海里(3,130公里)。[2]

武器及裝甲

[編輯]
揚帆航行的大選帝侯號

普魯士級艦隻的主艦炮為安裝在一對蒸汽動力雙座炮塔內的四門260毫米22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共配備400發彈藥。它們被架設於原本應是炮台位置的甲板上,可降低至-3°俯角和提升至11°仰角,這使其最大射程可達5000米。由於艏樓和艉樓直接阻擋了朝前或向後開火的角度,因此艦上還配備了兩門170毫米25倍徑追擊炮英語Chase gun,分設於艏艉兩端。這些炮共配備200發彈藥。與260毫米炮一樣,170毫米炮也可以提升至11°仰角,最大射程為5000米。[3][5]

在1889年至1891年間,普魯士號和腓特烈大帝號進行了重建,軍備得以大大加強。它們安裝有六門(後為十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提供多達2500發彈藥。另外還加裝兩挺機炮。這兩艘艦還增設了5具直徑為35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其中普魯士號是安裝在船體的水線下方;而腓特烈大帝號是置於水面之上。兩艦均配備13枚魚雷[5][3]

艦隻的裝甲由鍛鐵製成,並以柚木為襯墊。裝甲帶由兩層列板英語strake組成;上層列板有203毫米厚,下層列板的厚度範圍從102至229毫米不等。兩者都襯有234至260毫米的柚木。它們的前司令塔分別為30和50毫米厚。炮塔有25毫米厚的頂板,彎曲的側面厚度從203至254毫米不等,背襯260毫米厚的柚木;較厚的裝甲位於炮塔前部,在那裏它們更容易受到攻擊,而側部和後部的保護較薄。[3][2]

建造

[編輯]
建造中的腓特烈大帝號(1874年)

大選帝侯號於1869年率先開始架設龍骨,另兩艘姊妹艦也跟隨於1871年動工。大選帝侯號和腓特烈大帝號是由新近成立(因此缺乏經驗)的帝國船廠承建,其中前者由威廉港的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負責,後者由基爾的帝國船廠負責。相反,普魯士號則是向位於斯德丁的私營造船廠伏爾鏗公司訂購的。儘管大選帝侯號較兩艘姊妹艦提前了兩年開建,但由於工程開始後的重新設計和帝國船廠的經驗不足,它成為最後完工的一艘。該艦的建造期長達十年,相比之下,腓特烈大帝號的建造時間為八年,而普魯士號則僅為六年。[6][4][7]

同級艦

[編輯]
艦隻 造船廠[6] 命名來源[6] 動工年份[6] 下水日期[6] 入役日期[6] 結局[6]
大選帝侯號 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 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威廉 1869年 1875年9月17日 1878年5月6日 1878年5月31日遭撞擊沉沒
普魯士號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普魯士王國 1871年 1873年11月22日 1876年7月4日 1919年拆解報廢
腓特烈大帝號 基爾帝國船廠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 1871年 1874年9月20日 1877年11月22日 1920年拆解報廢

服役歷史

[編輯]
大選帝侯號在英倫海峽沉沒

在1876年7月投入使用後,普魯士號即跟隨訓練分艦隊(即公海艦隊的雛形)服役。[5]它於1877年加入了一支被派往地中海特遣分艦隊,以應對俄土戰爭期間發生在鄂圖曼帝國的騷亂——居住在當地的德國公民正受到暴力的威脅。在海軍少將卡爾·費迪南德·巴奇德語Karl Ferdinand Batsch的指揮下,分艦隊於1877年7月駛向海法雅法的港口,但未見岸上有明顯的緊張局勢。隨後,巴奇下令離開,於夏季剩餘的時間內都在地中海游弋,至10月才返回德國。[8]

至1878年5月,所有三艘普魯士級艦隻都已為艦隊的年度夏季演習做好了準備。這三艘艦與另一艘鐵甲巡防艦威廉國王號合組為一個支隊,在巴奇少將的的指揮下作戰。而腓特烈大帝號在尼堡附近擱淺後退出了演習,使巴奇的部隊只剩三艘艦。5月31日,在穿越英倫海峽期間,威廉國王號意外撞上了大選帝侯號;[9]後者很快便沉沒,共造成269名船員喪生(一說284人)[註 1]。艦隻的損失引發了一系列對碰撞情況的調查,最終支隊指揮官巴奇和大選帝侯號艦長、海軍上校亞歷山大·馮·蒙茨德語Alexander von Monts均被判無罪。該事件的政治內訌則導致調查委員會主席、海軍少將賴因霍爾德·馮·維爾納英語Reinhold von Werner被逐出海軍。[11]

從1879年至1883年,普魯士號和腓特烈大帝號一直留在分艦隊進行巡航訓練,之後被包括四艘薩克森級鐵甲艦在內的新式艦艇所取代,從而被列入預備役[12]威廉二世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後,這兩艘艦於1889年重新啟用以陪同參加巡航活動,其中包括1889年8月對英國的國事訪問以及1889-1890年冬天造訪地中海。[13]兩艦在1890年代初期的訓練周期中恢復了它們的職能。儘管普魯士號於1891年退出現役,但腓特烈大帝號仍一直服役至1894年底。[14]退出現役後,兩艦都曾擔任次要任務,包括作為港灣船,以及其後作為魚雷艇的貯煤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兩艘艦最終於1919年被出售報廢,並雙雙在1920年或之前拆解。[5]

腳註

[編輯]
註釋
  1. ^ 死亡人數的統計口徑不盡相同。據埃里希·格勒納英語Erich Gröner報道,在500名船員中共有269人於事故中喪生;[5]而勞倫斯·桑德豪斯則稱有276人遇難。[9]艾丹·多德森給出的遇難人數甚至為284人。[10]
引用
  1. ^ Dodson,第14–20頁.
  2. ^ 2.0 2.1 2.2 2.3 Gröner,第5頁.
  3. ^ 3.0 3.1 3.2 3.3 Dodson,第20頁.
  4. ^ 4.0 4.1 Gardiner,第244頁.
  5. ^ 5.0 5.1 5.2 5.3 5.4 5.5 Gröner,第6頁.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Gröner,第5–6頁.
  7. ^ Dodson,第20–21頁.
  8. ^ Sondhaus,第122頁.
  9. ^ 9.0 9.1 Sondhaus,第124頁.
  10. ^ Dodson,第26頁.
  11. ^ Sondhaus,第127–132頁.
  12. ^ Sondhaus,第140–141, 161–163頁.
  13. ^ Sondhaus,第179頁.
  14. ^ Sondhaus,第192–196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A Contemporary View of the German Armor-plated Warships.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12, XLIX (1): 85–90. ISSN 0043-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