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因符合标准而获列入优良条目。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如条目不再达标可提出重新评选。 | ||||||||||||||||||||||
汶川大地震曾获提名典范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列表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 ||||||||||||||||||||||
|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优良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讨论页相关标头 | ||||||||||
---|---|---|---|---|---|---|---|---|---|---|
|
存档 |
---|
有关地震震级的播报
[编辑]鄙人当时就在成都。最初,四川省地震局给出的地震震级就是后来确认的里氏八点零级。但是国家地震台网给出的是里氏七点六级或里氏七点八级,尔后四川省地震局也将震级改成里氏七点八级。请帮忙找一下相关新闻资料。--Szechwan001 (留言) 2009年3月14日 (六) 06:52 (UTC)
灾情
[编辑]“灾情”一节去了哪里?怎么不见了?另外分拆条目方面目前颇为混乱,应尽快处理,将不太重要的资讯移到子条目中。Stewart~恶龙 2008年5月31日 (六) 02:30 (UTC)
- 不太重要的资讯应该删除掉,而不是建立子条目。(较好的做法是移动到条目对话页)—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5日 (四) 01:55 (UTC)
震前征兆
[编辑]“震前征兆”一节有些问题。震前是否存在征兆,存在哪些征兆在科学上都无定论,直接用这样的标题有误导之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4日 (三) 02:00 (UTC)
炊事班的故事里小毛有一句台词,大概是说连长扎腰带佩枪未必会紧急集合,但是紧急集合时连长一定会扎腰带佩枪—十字花剑 (留言) 2008年6月4日 (三) 04:57 (UTC)
确实有误导之嫌,把不是紧急集合的日常扎腰带枪都算成预兆。甚至还有距震中1000公里以外的深圳动物园动物异常也算在预兆里面,违反科学常识。改成疑似征兆比较好。还有我删除了湖北动物园和深圳动物园的征兆内容,这些地方距离震中实在太远,而且距离震中近的多的成都动物园和重庆动物园都没有动物异常,所以不能认为是和这次地震有关。 —马不停蹄 (留言) 2008年6月10日 (二) 04:18 (UTC)
“不能认为有关” != “就可以认为无关”,无关才要删除,仅仅是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应该把小标题更名为“可能的征兆”才合适。另外为什么我不能编辑这个条目而条目上也没有任何受到限制的标记? Dzycqz (留言) 2008年6月15日 (日) 15:15 (UTC)
我支持“可能的征兆”的说法,不支持直接删除。原因有几点:其一,存在很多人相信这是征兆,而wiki的原则正是存在。其二,并无科学可以证明是无关的。Cleocn (留言) 2009年2月17日 (二) 03:25 (UTC)
分页
[编辑]太长了,会对读者造成不方便。讨论页还好,可以存档。建议分成子页面,并创建Template:汶川大地震。—hsk0114‧论‧历‧日‧英‧粤♥CHINA 2008年6月4日 (三) 08:30 (UTC)
影响
[编辑]在香港网络大典上看到其概括的“影响”一节,虽然有所不足,但是我觉得比我们维基百科上的概括还好,而且也谈到了一些我们原来没有怎么关注的问题[1]:
正面影响
[编辑]促进人民团结
[编辑]四川大地震讨论热潮大大增加一些大型网站及讨论区的人流,令香港及中国内地的朋友更加团结,而四川大地震的善款数字更是节节上升。
打破国家对立
[编辑]自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其他以前曾经和北京不和的政府,例如东京、台北等,都放下了对政治的成见,协助当局救灾。
负面影响
[编辑]打乱原来生活
[编辑]免费电视台均大量节目调动,取消或延后播放原来节目。多个大型网站在全国哀悼日期间限制存取部分功能,甚至关站。
插一句:确实是,歌华有线电视的收费频道,全部转播那啥的节目。—十字花剑 (留言) 2008年6月7日 (六) 05:19 (UTC)
忽视更需要帮助和关注的缅甸风灾
[编辑]由2008年5月2日截至2008年5月19日,缅甸连日受到风灾威胁,截至2008年5月15日官方公布77,738人死亡,55,917失踪,19,359受伤,截至现在,除了由5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国医疗队[1]应军政府邀请参与灾区医疗救助服务外,军政府限制外国救援人员入境。[2]
香港全港都在关注四川大地震的关系,因而忽视了更需要帮助和关注的缅甸风灾。
排斥异己,不容有异
[编辑]哀悼日期间,没有和大围一样哀悼的组织都会被批评。大量网站在哀悼日期间“灰阶化”,即换上了灰阶样式标志或整页以黑白或灰阶做主色,香港网络大典对最初没有在哀悼日期间灰阶化而后来跟随者用上“屈服”字眼,表示异己者终于屈服给潮流或大围气氛。
—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沉重悼念19年前的死難者 2008年6月4日 (三) 20:25 (UTC)
评价
[编辑]反面
[编辑]中国空军在救灾过程中所表现的全天候作业能力受人诟病—Maple12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16:56 (UTC)
天气好转时才发现当地直升飞机,凸显总体救灾指挥考虑不周全—Maple12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16:56 (UTC)
太长了,有解决的办法吗?
[编辑]—十字花剑 (留言) 2008年6月7日 (六) 05:31 (UTC)
汶川大地震 |
地震详情 |
地震成因 |
灾情 |
救灾 |
震后影响 |
各方反应 |
事前预兆 |
相关 |
余震 |
唐家山堰塞湖 |
简单地做了一个模板→,这样分拆怎么样?中国加油!—hsk0114‧论‧历‧日‧英‧粤♥CHINA 2008年6月7日 (六) 07:18 (UTC)
- 建议压缩一下资料, 例如:
- 全国哀悼日似乎没有必要各地划一个sub-section
- “政府行动”看来没必要把每个部门的反应一一记下。
- “军队救援”是很漫长的工作, 现在看起来好像 13 日后就停了救援, 不一定要把每天行动记下.
- “震前征兆与传言”与“地震预测”可合并
- 而目前放到最下方的“地震成因”, 应该放回顶部, 这样较易阅读。
- 不过兵慌马乱之际, 能写出那么多内容, 热心人不少. --Dullmau (留言) 2008年6月9日 (一) 18:51 (UTC)
- Dullmau兄为这个条目的优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再次对您表示衷心的感激。我也提两点:灾情的部分即使是应该概括,也要比现在的篇幅详细一些,毕竟是条目的重点来到。子条目汶川大地震灾情中的内容要及时更新;更外,应该在条目中描述概括一下唐家山堰塞湖的情况,因为它是灾后造成的最大的直接影响。—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6月11日 (三) 05:24 (UTC)
- 没有人反对,我先做重定向^^"hsk0114‧论‧历‧日‧英‧粤♥CHINA 2008年6月11日 (三) 10:20 (UTC)
- 麻烦把参考来源处理一下,太.........长了!做成三栏式吧。--一叶知秋→切磋 2008年7月19日 (六) 03:27 (UTC)
改变社会面貌??
[编辑]首段中有一句“外界除了关注地震灾情外,亦注视它如何改变中国社会的面貌。”,我想,改变中国社会的地貌还差不多,要说改变了社会就未免太夸张了,我们今人总喜欢扮演历史学家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提早100年下结论,实际上,这次大地震,虽然很震撼,感动了许多人,但是神奇的中华民族经历过的风雨比汶川地震大的事情多得是,过几年之后,汶川地震留下的遗产会剩下多少??我想也仅仅像我们现在看唐山而已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6月13日 (五) 07:00 (UTC)
我不完全认同您的观点。唐山大地震的很多事情中国政府是隐瞒了的,与这次地震的社会透明度是不能相比了。至于您说对社会没有影响,也不太认同。仅仅我亲眼所见,很多周围的邻居、亲人和同学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真正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团结,感觉到他们的好,这里不包括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感人的事情。汶川大地震留下的遗产不会少,汶川大地震不会被人忘却。 KeepOpera (留言) 2008年6月17日 (二) 16:51 (UTC)
- 我不是说没有影响,而是说,我们不应该提前几十年概括这个影响,有没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基本上都是后人研究的话题,我们不应该因一时半刻的感动就立马将现在发生的事情来个盖棺定论的。—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6月18日 (三) 05:32 (UTC)
- 批评时请留意一下内容的准确度啊。文章说:“外界亦注视它如何改变中国社会面貌”, 文章下了结论么? 没有. 那番话纯粹是点出地震的焦点, 既然内容已在白纸黑字写下, 文句又那样清楚, 唐兄宜具体解释一下“盖棺定论”所指为何。
- 唐吉订德的立论是这样: 听见有人关注地震会不会改变社会时, 他“扮演历史学家提早100 年下结论”, 断言汶川地震将会跟唐山地震一样, 能留下多少遗产? 当他看见有人关注“地震会不会改变中国”时, 他认为这关注是错误的, 因为他断言地震不会改变社会。
- 我这样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呢? 有错请赐正。 --Badge (留言) 2008年6月19日 (四) 15:25 (UTC)
问题
[编辑][#]在中文 Wikipedia上, 标点应该在里面,或是在外面? (。[#];[#],) --Haha169 (留言) 2008年6月29日 (日) 17:03 (UTC)
发可能原因之一
[编辑]来源请求
[编辑]那个来源请求可能可以在苹果日报上找到来源。大家帮忙找找,我撞墙。--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5月8日 (五) 03:22 (UTC)
“地震后中国首次容许媒体24小时传播灾情”,请求来源 219.142.14.206 (留言) 2009年6月19日 (五) 07:35 (UTC)
参考资料
[编辑]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汶川大地震(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自然科学—地质学或地质物理,或者地理学及地方—地震(新添加),提名人: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 (+)支持:提名人票。内容丰富完整,参考资料丰富,此外希望再次提起此条目的关注,把最后一些问题解决掉,争取冲FA。可以和英文版(GA)比一比。小心有墙。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0月22日 (四) 09:01 (UTC)
- (!)意见:脚注260,南华早报那条新闻被删,脚注271—273、275内容被删。其实还有好些其他的脚注网页是死Link。另有一段尚挂有扩充模板。—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yán) 2009年10月23日 (五) 05:10 (UTC)
- (-)反对,参考资料规格欠妥,大部分参考资料只列标题,没有日期及书报名称等资料,欠全面整理,宜先行统一;文中不少章节,如正反评价等主要段落,应按百科全书文笔写成,列表只应作辅助;“境外捐赠”一段语焉不详,一时写成某国“决定捐赠”、一时“将会捐赠”,究竟实际捐赠了多少却没有交代,而每国的捐款确实数字应逐一连上参考资料;文章作为自然科学类文章,写作用词应当精准,但仅就文章开首的右排资料箱所见,却指汶川大地震的影响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香港、上海在地震中没受影响,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却感到震动,将影响范围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映篇者未有细心编写条目;最后,根据其他维基人的意见,提名者在提名条目前应先知会条目的主要贡献者,以证明条目已经完成及适宜参选优良条目。—Clithering(MMIX) 2009年10月23日 (五) 13:53 (UTC)
- 第一,你看看WP:ST,2008年5月6月编辑人数最多的条目是什么,那张表数字最大的是哪个月哪个条目;第二,你看看历史,已经多长时间没动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0月24日 (六) 11:44 (UTC)
- (:)回应:一条长时间没修改的条目不代表已经完成,也可代表中途停工烂尾,但这个不是重点,也只是我的意见入面排到最后的一项。—Clithering(MMIX) 2009年10月24日 (六) 12:41 (UTC)
-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自己去改。--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0月24日 (六) 11:44 (UTC)
- (:)回应:我对您这种敷衍搪塞的回应致以遗憾。您作为提名人,却对条目置之不理,叫人“自己去改”,又不对反对意见作正面回应,跟投完就走有何分别?您作为提名人,应当对条目领域具一定了解,由您去修改,才算负了提名人的责任。本人未曾编辑过有关条目,也非这类条目的专家,虽然发现条目存有一般性的重大内在问题,但不代表本人可以胜任自行修改。就算您不同意本人的反对意见,也可逐点作正面回应,让人知道您的看法,可是现在您的回应,就像叫投了反对票的人自行修改有问题的章节,然后再自行改投赞成票,提名人什么也不用做。—Clithering(MMIX) 2009年10月24日 (六) 12:41 (UTC)
- 另外参考资料格式似乎并不影响条目质量。--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0月24日 (六) 11:48 (UTC)
- (:)回应,我不打算在此解释“参考资料格式”何等重要,但如果您真的认为“参考资料格式似乎并不影响条目质量”,那么学术界恐怕就不需要制定各式各样的参考格式自找麻烦罢。没有参考格式可言的条目,与本人理想中的优良条目差距甚大。—Clithering(MMIX) 2009年10月24日 (六) 12:41 (UTC)
- 应你的要求,正面回应。
- 如果说格式不好就当不上优良条目显然是要求过高;当然本人既然决定改,那就尽量改好。
- 对于此类事件,各方评价十分繁杂,有列表反而可以使条目更易读。
- 各国捐款全都写出确实数字恐怕有些难度,本人只好开代理满足你的要求。
- 有震感和受影响有些区别,香港是否有震感和写不写PRC也没有关系,难道写,除香港、上海外?
- 另外反面回应一句,本人亦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提名只是看在条目质量上;而且此条目早已超出科技类条目的范畴,而更像一个政治事件。--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0月25日 (日) 10:21 (UTC)
- 应你的要求,正面回应。
- (:)回应,我不打算在此解释“参考资料格式”何等重要,但如果您真的认为“参考资料格式似乎并不影响条目质量”,那么学术界恐怕就不需要制定各式各样的参考格式自找麻烦罢。没有参考格式可言的条目,与本人理想中的优良条目差距甚大。—Clithering(MMIX) 2009年10月24日 (六) 12:41 (UTC)
- 第一,你看看WP:ST,2008年5月6月编辑人数最多的条目是什么,那张表数字最大的是哪个月哪个条目;第二,你看看历史,已经多长时间没动了。--达师—信访—工作报告 2009年10月24日 (六) 11:44 (UTC)
- (-)反对,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对于提名人的意见在此无法苟同。优良条目的参选有起码的规范和参选前应该进行的工作,这些事情应该在提名前透过审查与修改的过程加以完善,确定符合起码的参选资格之后提出,而不是在提名之后要求提出意见的人去修改,或者是无法提出满族参选资格的认证来源。
- 在此再度强调一点,在现实生活中说不过去的理由,请不要拿出来在网络社群中使用。如果参选资格有瑕疵,那就连投票的过程都得要暂停,各位多多少少都有经历过选举吧。—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Cobrachen(对话|贡献)加入。
- (-)反对,仍然有章节挂有扩充模板,各方反应都只是观点的简单罗列。捐款团体名单之类的也似乎必要性不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0月26日 (一) 03:22 (UTC)
优良条目候选 (第二次)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汶川大地震(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自然科学 -- 地质学及地质物理学,提名人: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 (+)支持:提名人票。WELL,觉得足够水平了。大概修改完语气、整理了框架章节、以及删除许多不可靠来源或者个人见解、清理了2/3的来源,包括过时或者失效的,现有的基本都可以,但是还正在最后精益求精地完善中。这个条目我是要推到特色,所以先拿过来就当同行审查了,请各位踊跃对条目进行修改意见。还是那句话,用优良条目标准投票,用特色条目标准提意见。在此对于所有关心、参与支援、救灾地震以及该条目编辑的同胞、朋友表示最真诚感激和谢意;向所有曾经试图把该灾难条目政治化的某些编辑说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涉及人身攻击,已由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于2010年5月28日 (五) 01:19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5日 (二) 20:01 (UTC)
- (+)支持。要冲特色的话,我觉得还有几点可能可以改善:
- 征兆与预警一节有些琐碎,篇幅相对于其他章节太长了,是否可以捡主要的简述一下?多的内容可以放脚注。插图是美国的地震云?这个不太理解。
- 震后影响一章主要是震后短期的内容,我觉得应该加上地震对灾民生活和当地社会的长期影响,包括心理影响,也许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放到灾后重建。
- 和上一条类似,条目对灾民在地震中的情况涉及很少。我觉得可以在综述的基础上加一两个生动的个人例子。
- 治安:都是一些细节的例子,读了以后还是没有了解到灾区总体的治安情况。黑客入侵和黑心棉,以及下一节“捐款物”似乎可以放到救援一章,作为负面的内容描述。
- 救援一章,直接关于救助的内容偏少,也没有震后第一时间灾民自救的情况。“新闻报道”篇幅过长,似乎可以单独成为一章。
- 重建一章内容太少,我觉得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应该不亚于救灾。
- 还应该增加地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方面的内容。
- 最后,我觉得汶川大地震似乎应该归入“社会”或者“历史事件”一类,作为自然现象的地震只是整个事件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个起因。我觉得地震中的人(受灾的人、救灾的人、关注的人,还有一些趁火打劫的人)才是条目的主角,以上提出的一些建议也主要是基于这个角度。--Gilgalad 2010年5月25日 (二) 20:40 (UTC)
- 补充一下:谢谢你,walter!你做到了我想做而无法做到的事情。--Gilgalad 2010年5月25日 (二) 20:45 (UTC)
- 你说的几个要点我都赞同,这个的确是需要增加或者修改,在200多人不同修改的基础上做整合是很有挑战。另外我不认为地震会对社会有大的变革及触动,而触动人身与心灵之事也并非容易以客观词语描绘。描述成社会事件,只会提供一些偏执者的口舌之便。我把相关条目列出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汶川大地震灾情、汶川大地震死难学生调查活动等,多少是有“丢卒保车”之用。要在维基百科编写内容,多少还需要考虑到这里的“某些实情”。现在工作繁重,无法过多分神,只能偶然修改补充。—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6日 (三) 01:18 (UTC)
- 理解。现在缺少全景式的文献,光靠整合各方面的零散报道,还要照顾到一些人的“特殊要求”,确实很有难度。--Gilgalad 2010年5月26日 (三) 02:51 (UTC)
- 我这样想想,整合你和书生的建议,我会扩充第一章的其他章节,预兆预警一节我找到好的图片,当然语言需要进一步凝练。震后影响会增加心理一节,然后可以增加一些灾区乐观(猪坚强)及悲观(官员自杀)的例子。捐款物和治安两节合并。救济方面村民自救应该在政府之前的总段描述(两三句)。重建的资料比较凌乱,要增加会很复杂,我还是希望简单点描述,当然两分最重要的文件需要输入到文库中。我个人希望布局是地震详情、震后影响、救援与重建各占三分之一,当然密集的资料来源可以有助于针对破坏。—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6日 (三) 15:58 (UTC)
- 关于地震级别,其实不仅是中国,美国也修订过几次。我不知道为何需要详细说明中国每次修订?由于地震测量数据开始比较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数据会逐步增多。因此修订是肯定的。这在地震上是很常见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6日 (三) 03:10 (UTC)
- 目前关于该地震的研究论文也不少了,似乎条目中没有太看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6日 (三) 03:24 (UTC)
- 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增加相关内容的篇幅,只不过比较难懂,一些内容也超乎百科全书所应具备的普及型。不过我的确希望这个条目弄好。—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6日 (三) 15:22 (UTC)
- 你说的几个要点我都赞同,这个的确是需要增加或者修改,在200多人不同修改的基础上做整合是很有挑战。另外我不认为地震会对社会有大的变革及触动,而触动人身与心灵之事也并非容易以客观词语描绘。描述成社会事件,只会提供一些偏执者的口舌之便。我把相关条目列出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汶川大地震灾情、汶川大地震死难学生调查活动等,多少是有“丢卒保车”之用。要在维基百科编写内容,多少还需要考虑到这里的“某些实情”。现在工作繁重,无法过多分神,只能偶然修改补充。—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6日 (三) 01:18 (UTC)
- (+)支持算是这样了,301个参考,佩服佩服--围棋一级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09:15 (UTC)
- (+)支持,符合优良条目的标准—ArikamaI 奋战特色复审(谢绝废话) 2010年5月26日 (三) 09:39 (UTC)
- (+)支持,留墨存香大哥兑现了自己在那个投票中的承诺!如果苏州看到这个现在的条目也一定会十分高兴的(可惜他不在)!—CHEM.is.TRY 2010年5月26日 (三) 09:49 (UTC)
- 请自重!文明是用于各个层面的,任何人身攻击都是不当的,希望阁下明白。—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5月26日 (三) 10:13 (UTC)
- 手段的不纯洁,必然导致目的的不纯洁——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5月27日 (四) 07:11 (UTC)
- (:)回应:对不起,昨天太激动了,当时想起来就觉得生气(去年我也看到了这个讨论,但是那时没注册帐号),也没考虑这么多。十分抱歉。—CHEM.is.TRY 2010年5月27日 (四) 08:43 (UTC)
- (-)反对,参考来源主要是些新闻网页,缺乏有学术性的参考资料支持-Brezza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3:40 (UTC)
- 的确发现条目中许多信息没有及时更新,还只是援引当时的一些报道(例如原来条目中说的堰塞湖有十多处,应该是援引震后不久的报道。而我查到的论文明确说是33处,已经修改)。我增加了几篇研究文献,但是可能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更新。其实这篇条目目前来说结构和内容还算不错,只是引用的文献(尤其是研究性文献)大多都是08年震后不久的,两年来有不少研究结果出炉,09,10年的文献太少了。例如关于人为因素,条目中原来只有一个猜测性的说法而已,没有任何研究结果的支持。我增加了一篇支持这个观点的地球物理学报的论文,就不显得那么单薄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6日 (三) 15:54 (UTC)
- (+)支持,虽然阁下骂了FUCK吓了我一跳,但还是能稍为体谅。……?呃,我要说的是,阁下的编辑很棒!-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5:57 (UTC)
- scholar:wenchuan earthquake,scholar:汶川地震,可以找到相当多的研究文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6日 (三) 15:58 (UTC)
- 另外,看到一些报道说,现在还有灾区民众住在防震蓬里,看了一下条目,似乎没有说到两年后的状况?--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6日 (三) 16:02 (UTC)
- 我再慢慢调资料吧,前几天借到几本关于汶川的英文书,但是感觉写得不好,读完后很快就还了。英文资料对重建和救援并无很大兴趣,偶然内容也多不符合实际。书生您继续说建议,我下班后好好再整理一下思绪。—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6日 (三) 16:13 (UTC)
- 另外,看到一些报道说,现在还有灾区民众住在防震蓬里,看了一下条目,似乎没有说到两年后的状况?--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6日 (三) 16:02 (UTC)
- 汗....本来是想趁着晚上有时间帮助补充一些内容(因为以前多少看过一些报告),只是看了十几篇论文后,太多专业术语,自己也不是很了解这个领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专业性方面我只能知难而退了。可以找找看相关的文献综述.....会省许多力气。我也就是刚才补充了几处,发现很多参考比较老旧而已。发现的问题基本上在上面都说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6日 (三) 16:27 (UTC)
- 不知道条目中哪个链接是敏感词,在大陆会撞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7日 (四) 03:14 (UTC)
- (+)支持&(!)意见,参考里面很多条还没有用cite模板,有些用了,请统一一下。 —NewSpeaks|友爱部|真理部 2010年5月27日 (四) 03:18 (UTC)
- (!)意见此条目涉及内容实在太广,许多方面都需要考虑。
- 赞同书生的观点,尽量多找点学术性论文,太难懂的话就直接写结论。
- 伤亡人数还是一大片的“不详”啊,能补充多少就尽量补充吧。
- 有些举例似乎不够广泛,比如为避免余震露宿街头,实际上远远不止成都市民做出如此举动。
- 影响一节应该提及对震区居民生活的影响,比如食品、生活用品供应。金融和工业可以扩充,比如有哪些工厂受了损失或是为避免余震停了工。还有银行业方面的情况。生态也太少,受影响的绝不只大熊猫,农业生产的损失也可放在生态或是工业内。教育方面其实还有许多学生转移到外地上学了,校舍一节也可考虑并入教育。
- 新闻报道也算援助吗?建议新开一节,讲述汶川地震对灾区以外群众(特别是大陆)的影响,新闻报道以及范跑跑、猪坚强之类可以放入其中。还有似乎没有见到心理援助的内容。
- 先到这里吧,有时间再继续。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5月27日 (四) 07:11 (UTC)
- (+)支持,LZ为了改善条目作出了很多努力。条目质量大大改善,目前大约在A-的级别上。--达师 - 147 - 228 2010年5月28日 (五) 11:33 (UTC)
- (+)支持,内容饱满。--试后不适症 (留言) 2010年5月28日 (五) 11:36 (UTC)
- (:)回应,谢谢大家,请大家务必多提意见。鉴于繁忙,我就不就意见一一回复了,以上建议我都写到纸上了,大家会陆续看到条目改善的结果。(to书生:我已经给阁下写信索取您手头的汶川地震资料打包,请查收。)顺便道歉自己爆粗口,因为地震当天我正陪同一个四川北川的好友办事,其他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9日 (六) 01:53 (UTC)
- (+)支持,惟有几点建议:
- 参考资料统一使用{{cite web}}。
- 补上语言标示模板。
- 外国人名用全称并繁简转换。
- “汶川县威州镇政府采购万元笔记本电脑,等”这句是怎么一回事?
- 文艺作品段落应以行文代替列表并附上参考资料。
- 图片须要汉化。
- 外部链接过多,建议简化,两岸三地各选一至两个网站便可。
- 地震转换组程式码须修正。
- —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5月29日 (六) 13:13 (UTC)
(+)支持:比原版本中立多了。以引文为例,只是非常客观的介绍地震的震级、破坏、伤亡、救援、重建等情况。而把原引文中“外界除了关注地震灾情外,亦注视它如何改变中国社会的面貌。”等明显情感倾向句子删除,很好。非常感谢Walter Grassroot!—5·12♡中国爱 2010年5月30日 (日) 08:01 (UTC)
- (+)支持,合乎优良水准PETERGEOGE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04:42 (UTC)
-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10年6月2日 (三) 08:08 (UTC)
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怎么没有了?
[编辑]原来记得该条目有“评价”一段,有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现在怎么一点评价内容都没有了?
对地震也应该有评价吗?如果是,肯定是负面的啊,你说呢?—5·12♡中国爱 2010年6月6日 (日) 08:15 (UTC)
- 我当时的考虑是把相关评价的内容融到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因为的确“评价”或者说“反应”的确可以独立成一个主题,但是如果放到一个地震中,“评价地震”的确有些不伦不类。我相信读者在阅读“汶川大地震”这个条目中,能够阅读到相关的评价内容。但无论如何,更详细的应该是在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中,比如各国代表对地震灾害的同情、帮助,以及对政府救援的评价。—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6月23日 (三) 17:58 (UTC)
500亿总捐款下落不明, 200亿香港捐款被滥用的事被恶意编辑掉了吗? --122.190.94.61(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09:24 (UTC)
关于该条目更新的若干建议和完成进度
[编辑]- 内容数据更新(一些住院人数等等,恢复情况)。完成
- 部分章节可能要整合(高考、教育、校舍、文物保护等)。完成
- 重建部分要编写。(对口援助是省对县,这个应当叙述;国家重建计划需要调国务院对人大报告。)完成
- 奥运会部分要编写(开幕式默哀)等。完成
- 注脚统一,并复查有效性和准确性。完成
- 捐款部分需要凝练总结一下。完成
- 征兆与预警一节有些琐碎,篇幅相对于其他章节太长了,是否可以捡主要的简述一下?多的内容可以放脚注。完成
- 插图是美国的地震云?这个不太理解。完成
- 震后影响一章主要是震后短期的内容,我觉得应该加上地震对灾民生活和当地社会的长期影响,包括心理影响,也许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放到灾后重建。(完成放在具体心理,超过3年的事情因为未发生,存在未知性,于是不宜增加)
- 和上一条类似,条目对灾民在地震中的情况涉及很少。我觉得可以在综述的基础上加一两个生动的个人例子。完成
- 治安:都是一些细节的例子,读了以后还是没有了解到灾区总体的治安情况。完成
- 黑客入侵和黑心棉,以及下一节“捐款物”似乎可以放到救援一章,作为负面的内容描述。完成
- 救援一章,直接关于救助的内容偏少,也没有震后第一时间灾民自救的情况。完成
- “新闻报道”篇幅过长,似乎可以单独成为一章。完成
- 重建一章内容太少,我觉得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应该不亚于救灾。(不宜,故未完成,我想可能最好创建个单独的条目)
- 还应该增加地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方面的内容。(完成于具体的方面)
- 关于地震级别,其实不仅是中国,美国也修订过几次。我不知道为何需要详细说明中国每次修订?由于地震测量数据开始比较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数据会逐步增多。因此修订是肯定的。这在地震上是很常见的
- 看到一些报道说,现在还有灾区民众住在防震蓬里,看了一下条目,似乎没有说到两年后的状况?完成
- 伤亡人数还是一大片的“不详”啊,能补充多少就尽量补充吧。完成
- 有些举例似乎不够广泛,比如为避免余震露宿街头,实际上远远不止成都市民做出如此举动。完成
- 影响一节应该提及对震区居民生活的影响,比如食品、生活用品供应。金融和工业可以扩充,比如有哪些工厂受了损失或是为避免余震停了工。还有银行业方面的情况。生态也太少,受影响的绝不只大熊猫,农业生产的损失也可放在生态或是工业内。教育方面其实还有许多学生转移到外地上学了,校舍一节也可考虑并入教育。完成
- 新闻报道也算援助吗?建议新开一节,讲述汶川地震对灾区以外群众(特别是大陆)的影响,新闻报道以及范跑跑、猪坚强之类可以放入其中。完成
- 还有似乎没有见到心理援助的内容。完成
- 参考资料统一使用{{cite web}}。完成
- 补上语言标示模板。完成
- 外国人名用全称并繁简转换。完成
- “汶川县威州镇政府采购万元笔记本电脑,等”这句是怎么一回事?完成
- 文艺作品段落应以行文代替列表并附上参考资料。完成
- 图片须要汉化。(不太会编辑,所以未完成)
- 外部链接过多,建议简化,两岸三地各选一至两个网站便可。完成
- 地震转换组程式码须修正。(不是很懂意思,未完成)
以上建议是我在编写该条目中,自己定的一些内容以及诸位朋友所提及的,我基本把我能够完成的部分修改完毕。当然我还欢迎其他修改意见,这个条目应当具备特色潜质,但是肯定问题还是存在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重建工程还有半年多才结束,所以可能还有更新的可能。我把这个记录表从我的页面转移过来,也方便大家了解修改进度及过程。—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6月23日 (三) 17:50 (UTC)
- 倒数第三个:图片貌似不是svg,因而可以直接使用位图编辑器进行修改。
- 最后一个:Template:CGroup/地震
- --达师 - 147 - 228 2010年6月25日 (五) 03:39 (UTC)
中立性
[编辑]来源出处可能地域中心,可能有损中立。--112.3.164.241 (留言) 2011年5月12日 (四) 09:15 (UTC)
本文“震级”节通篇采用“里氏规模”或“里氏”震级的说法,但是所有的相关参考文献只提“震级”未见“里氏”;而第一句话:此次地震的里氏地震规模为8.0Ms则明显前后矛盾,因为里氏震级的符号是ML才对。而此句话的参考文献中也说的确实是Ms,也就是面波震级。故怀疑后面的所有的“里氏”是否有被正确地使用。——小烈 (找我?) 2012年3月30日 (五) 09:45 (UTC)
影响
[编辑]- 建议把“金融与工业”分拆扩充。对“工业”,我的理解是对本地经济的影响。但是对“金融”,是否应该综合考虑地震对全国(如果有相关资料,甚至应该写到全球)经济的影响?
- 对长期心理的研究已经开始出现,可以进行扩充了。甚至出现了对比汉族和羌族的论文[2]。
- 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议题,最后肯定是厚积薄发,甚至参考资料多于标点符号。--达师 - 218 - 372 2012年4月16日 (一) 07:51 (UTC)
关于地震详情部分的内容重叠问题
[编辑]地震详情章节中的震中部分含有地震烈度描述(“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摇晃程度调查结果将震源附近的绵阳市的地震烈度定为IX,沿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烈度为III”),地质部分含有地震成因(如“地震是由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东北向逆断层或冲断层运动所致。震中与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层或与其构造相关的断层运动结果一致。由于地壳物质缓慢从青藏高原向东移动,遇四川盆地和中国东南部坚硬地壳而汇聚,产生构造压力,导致地震的发生”)及其他相关性不强描述,建议进行调整和修改。——沧海夜风(留言) 2015年5月12日 (二) 08:45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汶川大地震中的4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修正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qinthenews/2008/us2008ryan/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csi.ac.cn/sichuan/chenyuntai.pdf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cags.net.cn/2008/20080513-21.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earthquakes.bgs.ac.uk/latest/eastern_sichuan_12052008/eastern_sichuan_12052008.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news.sohu.com/20080514/n256848741.s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scienceno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2008/512/1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stnn.cc:82/society_focus/200805/t20080522_783600.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09/11/06-03.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5/13/CH0805130019.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tech.tom.com/2006-04-29/04BF/13303089.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yzdsb.hebnews.cn/20070524/ca751316.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nen.com.cn/72343471356116992/20050707/1716188.s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5/15/CH0805150028.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5/13/ZM-904157.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abazhou.gov.cn/html/2008-5/29/content_200852905923121.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cngy.gov.cn/Columns/20071220194235738/20071226234130794/20080514092338254/20080524155421437/20080531175146354.shtml?articleID=45439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512gov.cn/GB/126525/7789005.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scquake/pages/scquake090508a.s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mingpaosf.com/htm/News/20080516/SB4.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scjt.gov.cn/10000/10001/10023/10024/10019086.s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stheadline.com/inews-content.php?cat=e&nid=31820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5/15/content_11946398.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09/05/07/2502%404978962.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8/05/xmrb080525f.s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32/1/1/749491/1.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746567/1.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medialeader.com.cn/focus/200806/20080611113248_18737.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38/1/1/751210/1.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05/26/content_476508.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1.voanews.com/chinese/news/china/CHINA-EARTH-QUAKE-20091126-74763557.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1.voanews.com/chinese/news/GUOQUAN-CHINA_20091017-64664147.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向 http://society.dwnews.com/news/2008-05-15/4017196.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208042214/http://society.dwnews.com/news/2008-05-15/4017196.html
- 修正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08-05/19/content_2055492.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hk.news.yahoo.com/080518/167/2u6el.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sinchew-i.com/sciWWW/node/22457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512gov.cn/GB/126482/7590291.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google.cn/intl/zh-CN/qinren/cse.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cmab.gov.hk/tf/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gcpnews.com/zh-tw/articles/2008-05-15/C1044_23094.html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05/17/content_470582.htm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sinchew-i.com/node/22688?tid=1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ww1.voanews.com/chinese/news/osca-sichuan-20100204-83555637.html 的格式与用法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9日 (日) 00:53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汶川大地震中的5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chinese.irib.ir/news/reports/item/14164-%E8%B0%83%E6%9F%A5%E5%B7%9D%E9%9C%87%E8%B1%86%E8%85%90%E6%B8%A3%E5%B7%A5%E7%A8%8B-%E9%BB%84%E7%90%A6%E8%A2%AB%E5%88%A4%E7%9B%91%E4%B8%89%E5%B9%B4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13021247/http://chinese.irib.ir/news/reports/item/14164-%E8%B0%83%E6%9F%A5%E5%B7%9D%E9%9C%87%E8%B1%86%E8%85%90%E6%B8%A3%E5%B7%A5%E7%A8%8B-%E9%BB%84%E7%90%A6%E8%A2%AB%E5%88%A4%E7%9B%91%E4%B8%89%E5%B9%B4
- 向 http://local.newssc.org/system/20080605/000004898.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12224835/http://local.newssc.org/system/20080605/000004898.htm
- 向 http://www.ycwb.com/news/2008-05/28/content_1899387.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118002229/http://www.ycwb.com/news/2008-05/28/content_1899387.htm
- 向 http://www.ycwb.com/sp/2009-01/23/content_2052637.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201062214/http://ycwb.com/sp/2009-01/23/content_2052637.htm
- 向 http://www.ycwb.com/news/2009-05/13/content_2133706.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015202859/http://www.ycwb.com/news/2009-05/13/content_2133706.htm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31日 (二) 23:51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汶川大地震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news.lnd.com.cn/xwzx/htm/2008-05/13/content_171104.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805231340/http://news.lnd.com.cn/xwzx/htm/2008-05/13/content_171104.htm
- 向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18a8fff-ce2e-4882-a4de-4ca348d4eaef-706801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07045859/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18a8fff-ce2e-4882-a4de-4ca348d4eaef-706801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8月9日 (四) 18:53 (UTC)
部分语句存在语病,需要修改
[编辑]如题,最近(11.12)打印本条目后仔细阅读发现不少需要修正文笔的地方。最近无暇写条目,所以特邀大家一同来完善这个条目。谢谢! 另外灾难过去十年了,在此向死难者表示哀悼 -LEE3Lithium(留言) 2018年11月16日 (五) 23:42 (UTC)
刚刚对此条目进行了扩充
[编辑]将共享资源、英文维基百科上一些图片、视频资源补充到该条目中,并修改了少量语病部分。 由于准备不充分,因此是分多次编辑的,尚祈见谅,绝无游戏维基之意。 --LEE3Lithium(留言) 2019年1月1日 (二) 02:16 (UTC)
遇难者人数应为80000+,是温家宝亲口说的
[编辑][3] [4],个人认为国务院总理兼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亲自说这数字之后,原先69227的死亡人数统计已无太大意义。那只是最后一次能够统计的数字。死亡69227+失踪17923也是8万多,但二者之和亦理所当然地并不完整。重灾区的川西北多为农村地带,户籍统计资料不完善(尤其是女性);遇难者遗体部分腐败严重/尸块化/根本找不到;部分家庭是全家都遇难……等等原因都使汶川地震的真正遇难人数不可能精确到个位数。--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9年8月19日 (一) 16:10 (UTC)
建议将“纪念活动”段落分拆成主条目
[编辑]目前条目太长了, 有好多段落能分拆,“纪念活动”应是最没争议的。在此提议。Lovewhatyoudo 请协助增写你家乡在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的动态 2020年7月15日 (三) 15:27 (UTC)
关于地震震级
[编辑]条目认为地震震级为8.2,且每一处提及8.2级所使用的来源均为:[1]。但这个来源的原始网页和存档均无法打开,故无法验证数据的真实性。
目前(2024年6月)的中国内地官媒依然均报道汶川地震的震级为8.0级。如新华社[[5]]、人民日报[[6]]等。我建议现将震级调整为8.0级。若之后能找到可供验证的可证明震级为8.2级的来源,再做修改。--GlenHelvetica(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00 (UTC)
- 8.2级?!我怎么感觉像是被破坏了……我去检查一下历史记录。--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03 (UTC)
- 在2016年4月16日的这笔编辑中8.0被改为了8.2,但不像是破坏。--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08 (UTC)
- 中国地震台网(CSN)地震目录中,Ms 8.2级,Ms7 8.0级。(虽然来源网址打不开,但根据来源的标题搜索一下根本不难。)--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13 (UTC)
- 玉树大地震,Ms 7.3级,Ms7 7.1级。我猜测中国可能一直使用Ms7数据而不用Ms来描述面波震级,条目中“地震震级后来修订为8.2可能是编者的原创研究”?--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21 (UTC)
- 不对,可能不是原创研究,只是没列出“修订”相关的文献。我找到一篇文献,确实有提到“修订为8.2”的内容([7]),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就修正为了8.2;但引言中的断言仍然是8.0级。我再研究研究。--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26 (UTC)
- 国家强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 17740-2017)》,主要规定非科研领域的地震震级。--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59 (UTC)
- 《中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统计关系》这篇科研论文中写道:
由于使用763型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确定的面波震级 (MS7) 与世界标准台网 (WWSSN) 的结果基本一致,而且我国763型长周期地震台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故研究中使用1990—2016年的MS7震级数据。
我推测,科学研究中更常使用Ms7数据而非Ms。--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3:14 (UTC)- 看来地震震级的问题远比我想得要复杂很多……从目前来看应该是8.0级同时符合公众媒体和科研的常用震级,倾向定为8.0。不过这一问题可以深入研究并写在“震级”章节。--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3:18 (UTC)
- 感谢您的认真搜索和回复。您说的对,似乎一般媒体和民众在说到“震级”一词的时候指代的都是“Ms7”的数字。我试着搜索了一下,暂时还没有找到介绍“Ms”与“Ms7”的区别的可靠来源。--GlenHelvetica(留言) 2024年6月25日 (二) 05:40 (UTC)
- 《中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统计关系》这篇文章就提到了(上面那个链接是知网可能较难访问,这里给了另个链接),
……,面波震级数据来自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该目录提供中国范围内地震震级数据,包括2种面波震级MS和MS7数据,分别采用SK中长周期地震仪和763型长周期地震仪的记录来确定震级大小。
应该是地震仪的区别(或者可能蕴含了测定方法的区别)。--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5日 (二) 05:54 (UTC)
- 《中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统计关系》这篇文章就提到了(上面那个链接是知网可能较难访问,这里给了另个链接),
- 感谢您的认真搜索和回复。您说的对,似乎一般媒体和民众在说到“震级”一词的时候指代的都是“Ms7”的数字。我试着搜索了一下,暂时还没有找到介绍“Ms”与“Ms7”的区别的可靠来源。--GlenHelvetica(留言) 2024年6月25日 (二) 05:40 (UTC)
- 看来地震震级的问题远比我想得要复杂很多……从目前来看应该是8.0级同时符合公众媒体和科研的常用震级,倾向定为8.0。不过这一问题可以深入研究并写在“震级”章节。--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3:18 (UTC)
- 不对,可能不是原创研究,只是没列出“修订”相关的文献。我找到一篇文献,确实有提到“修订为8.2”的内容([7]),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就修正为了8.2;但引言中的断言仍然是8.0级。我再研究研究。--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26 (UTC)
- 玉树大地震,Ms 7.3级,Ms7 7.1级。我猜测中国可能一直使用Ms7数据而不用Ms来描述面波震级,条目中“地震震级后来修订为8.2可能是编者的原创研究”?--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21 (UTC)
- 中国地震台网(CSN)地震目录中,Ms 8.2级,Ms7 8.0级。(虽然来源网址打不开,但根据来源的标题搜索一下根本不难。)--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13 (UTC)
- 在2016年4月16日的这笔编辑中8.0被改为了8.2,但不像是破坏。--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22:08 (UTC)
参考资料
- ^ 中国地震台网(CSN)地震目录. 2016-01-01 [2016-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