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 |
---|---|
聯邦直轄市 | |
頌歌:聖彼得堡市歌 | |
坐標:59°57′N 30°19′E / 59.95°N 30.32°E | |
國家 | 俄羅斯 |
聯邦管區 | 西北部聯邦管區[1] |
經濟地區 | 西北經濟地區[2] |
建立 | 1703年5月27日[3]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聖彼得堡立法會議 |
• 市長 | 亞歷山大·別格洛夫 |
面積[4] | |
• 總計 | 1,439 平方公里(556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第82 |
人口(2010年普查) | |
• 總計 | 4,879,566人 |
• 排名 | 第4 |
• 密度 | 3,391人/平方公里(8,783人/平方英里) |
• 市區 | 100% |
• 鄉村 | 0% |
時區 | 莫斯科時間[5](UTC+3) |
ISO 3166碼 | RU-SPE |
車牌 | 78、98、178、198 |
官方語言 | 俄語[i] |
區劃代碼 | 40000000 |
聖彼得堡(俄語: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羅馬化:Sankt-Peterburg,IPA:[sankt pʲɪtʲɪrˈburk] (ⓘ))[註 1],舊名彼得格勒、列寧格勒,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聯邦管區的首府,曾為列寧格勒州首府、俄羅斯首都。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和軍事基地。重型機器、精密儀器製造業、海洋運輸業和軍事工業久負盛名。2021年全市人口約560萬人,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市、世界上最北端的居民超過100萬人的城市。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6],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紋章局、列寧格勒州政府、獨立國協聯盟議會大廈、俄羅斯海軍司令部和西部軍區司令部。
聖彼得堡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為了建立海軍列強地位,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變成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並為帝國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國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中心。聖彼得堡多次因時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在列寧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該城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羅蒙諾索夫、克隆斯塔和科爾皮諾。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列寧格勒經過公投決議後,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2013年,聖彼得堡制定了2030年戰略發展目標,屆時估計將有市民590萬人。以聖彼得堡為中心構築的城市群面積達1439平方公里,僅次於2011至2012年期間改制擴編的莫斯科城市群,在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後,聖彼得堡成為繼塞瓦斯托波爾後第二小的聯邦主體單位。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其相關古蹟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旅遊業是聖彼得堡的核心產業之一,該市擁有眾多的文化景點,如夏宮、人類民族博物館、斯莫爾尼宮、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博物館、彼得保羅要塞、勝利廣場、喀山大教堂、聖以撒大教堂等名勝。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包括冬宮)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市名沿革
[編輯]該市於1703年由俄羅斯沙皇國彼得一世下令建造,由該城的第一座建築物——扼守涅瓦河河口的彼得保羅要塞命名。俄羅斯正教會也興建了一座小型的木製教堂,同樣由彼得、保羅這兩位聖徒得名,並作為教堂的守護聖人。而彼得則被選定為城市的守護聖人。
聖彼得堡有著一個非常「異國」色彩的名字,應是彼得大帝過去在歐洲遊歷時受到荷蘭等多國文化的影響。起初沒有固定拼法,即使在彼得大帝自己信件中也使用了不同的拼寫,例如模仿德語「Sankt Petersburg」的「Санктьпетерсьбурк」(Sanktpetersburk) 和模仿荷蘭語「Sint-Pietersburgh」的「Сантпитербурх」(Santpiterburkh)等等。[7][8][9]而彼得大帝與所屬《公報》(Ведомости)信件中則帶有荷蘭風的「Сан(к)т-Питер-Бурхъ」(Sankt-Pieter-Burch)[註 2],咸信是原始拼寫,但隨即轉變成更德式名稱[10]。不論仿荷、德語命名皆展現日耳曼風格,最後經由俄語標準化的現名,首見於1724年7月的《公報》上[11]。
因為名字冗長,在實際使用中人們為聖彼得堡起了諸多別名。城市的首任總督緬希科夫有可能是該城第一個暱稱「Петри」(Petri)的發明者。1740年代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為該城擬了一個希臘名「Πετρόπολις」(彼得羅波利斯,Petropolis,Петрополис,仍意為彼得之城),並起了一個俄語化的轉寫「Петрополь」。在此前後,另一個類似的名稱「Питерпол」(Piterpol)也見諸文獻。在這諸多方案中都去除了前綴「聖」,只在官方正式文檔中還得以保留。
1830年代普希金在他的一首詩裡,為城市擬了一個同義的俄國名字「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羅馬化:Petrograd)[註 3]。不過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出現反德情緒,沙皇政府才將具有德語影響的城市名字——「聖彼得堡」改為俄語名「彼得格勒」。其後蘇聯成立,為紀念領導者列寧於十月革命時曾於該市發動革命,於1924年列寧逝世後,又將市名改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羅馬化:Leningrad,直譯「列寧城」)。
蘇聯解體前夕,經市民投票,55%支持恢復聖彼得堡的舊名,1991年9月6日生效;同時也修改了大量蘇聯時代的市內地名。不過列寧格勒州依然維持原名。聖彼得堡俄語俗稱為「彼得」(Питер, Piter)。從2011年起,每年2月18日(列寧格勒解放日)、2月23日俄羅斯建軍節以及5月9日勝利日,聖彼得堡對外稱列寧格勒。
歷史
[編輯]20世紀以前
[編輯]聖彼得堡地區原來是波羅的海芬蘭灣涅瓦河的出海口的一片沼澤地,其周圍地區,包括現時芬蘭灣一帶的土地,稱「英格里亞」,為瑞典帝國所擁有。該地早先只有一支芬蘭部落活動。1611年,瑞典殖民者首先在涅瓦河口修築了一座要塞,其後圍繞著這個要塞逐漸興起一座小城鎮。
沙皇彼得一世對航海事務非常感興趣。其時俄國控制下的面向西方的重要海港為阿爾漢格爾斯克,由於位於白海,每年有好幾個月封凍停航。爲了爭奪面向西歐的不凍港,俄國在18世紀初1700年開始對瑞典帝國的21年北方戰爭。1703年5月12日(俄曆1日),彼得一世從瑞典帝國奪取英格爾曼蘭,同月27日(俄曆16日)在距離海灣約5公里的入海口處,一個叫做兔子島的小島上興建彼得保羅要塞,這也成爲了新城市的第一塊磚石。
這座城市的建設者包括從俄國各地徵召的農民兵,以及戰爭中的瑞典戰俘。工程主理者為彼得一世密友亞歷山大·達尼洛維奇·緬什科夫。稍後這座城市成爲聖彼得堡省的中心。1713年-1714年彼得大帝把首都從莫斯科搬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成為君主制俄羅斯帝國首都,經過凱薩琳大帝、亞歷山大一世直至尼古拉二世的不斷建設,成為君主制俄羅斯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普希金將其稱為俄羅斯「面向西方的窗口」。
最初幾年城市是圍繞著彼得保儸要塞發展的,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作為抵禦瑞典的屏障。但很快城市就開始向外擴張了。1736-1737年城市遭遇嚴重的大火。1737年Burkhard Christoph主持的一個重建委員會重新制定了計劃,將城市劃分為5個區,市中心遷移到海軍區。
城市沿著以海軍部大廈為中心輻射開去的三條街道發展;這三條街道分別是涅瓦大街(目前的中心道路);戈羅霍娃街;以及沃茲涅先斯基大街。城市發展的最初60年間,巴洛克風格佔據了統治地位,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即為冬宮。1760年代以降,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逐漸成爲潮流。
1810年,亞歷山大一世時期,第一所工科高等院校開始興辦。1825年,一批俄羅斯貴族曾在聖彼得堡發動十二月黨人起義,但起義很快失敗。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俄羅斯的農奴制度後,聖彼得堡的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建立了機械、造船、電力、食品等工業,並形成了產業工人階級。
20世紀至今
[編輯]1905年俄國革命開始於聖彼得堡,並迅速蔓延到全國各省。革命家托洛茨基參與組建了聖彼得堡蘇維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政府將其改稱「彼得格勒」,同樣意為「彼得之城」,但以去除德語借詞聖和堡。
1917年3月二月革命中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自己與其子退位,結束了俄羅斯君主制和近300年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
1917年11月7日(舊曆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在列寧帶領下,衝進冬宮,此後該事件被稱為十月革命。此次革命導致俄國臨時政府結束,所有政權轉移歸蘇維埃,俄國共產黨也由此崛起[12]。之後,該市獲得了「三次革命之城」的新稱呼[13],指20世紀早期俄羅斯政治史上的三大發展。
1917年9月至10月間,德意志帝國陸軍入侵西愛沙尼亞群島,炮轟並企圖入侵彼得格勒。1918年3月12日,蘇維埃把中央政府遷到莫斯科[14]。在隨後的內戰,1919年尤登尼奇將軍從愛沙尼亞開始進軍,再次嘗試占領該城,但托洛茨基調動了軍隊,迫使他撤退。
1924年1月26日,列寧逝世五天後,經第二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決定彼得格勒改名為列寧格勒。後來街道和其他地名相應進行了更名。全市與列寧生活活動相關的地點超過230個,有些後來成為博物館,[15]其中包括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它是十月革命的象徵,也是俄羅斯海軍中最古老的船。
1920-30年代,列寧格勒的落後的市郊地帶按照規劃被改造成為市區。政府將住房納入社會福利之一;很多「資產階級式」的宅邸被認為太大,大量的家庭被分配到「公共住房」中去。1935年當局出台了新的總體規劃,計劃將城市往南發展,讓市中心遠離蘇芬邊界;經史達林同意,指定莫斯科大街為未來的列寧格勒的主要街道,在大街南端則會修建新的市政廳,同時近鄰市政廳還會修建一個大型廣場。但二戰之後,蘇芬邊界向北移動,涅瓦大街和皇宮廣場得以保留作為市中心的地位和功能。
1934年,基洛夫在列寧格勒遇刺,由此掀開蘇聯大清洗的序幕[16]。
在1941年9月8日至1944年1月27日,二戰蘇德戰爭期間[17],列寧格勒曾經歷納粹德國以及芬蘭軍隊長達872天的封鎖,列寧格勒圍城戰成為了現代歷史上時間最長、破壞最嚴重、傷亡人數最多的圍城戰之一,1944年蘇聯發起大規模反攻,芬蘭同蘇軍停戰,解除了城市北部威脅,德軍亦在反攻之中潰退,圍城戰結束。1945年5月1日,史達林簽署最高統帥命令第20號,命名列寧格勒市與史達林格勒、塞瓦斯托波爾、敖德薩為偉大衛國戰爭英雄城市。蘇德戰爭勝利20周年時,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965年5月8日頒布法令授予列寧格勒英雄城市列寧勳章與金星勳章,以表彰「在圍城戰中的英雄抵抗與倖存者的堅韌不拔」。上托著金星標誌的英雄城市紀念碑於1985年4月在起義廣場落成。
1949年到1952年,在列寧格勒發生了蘇聯著名的列寧格勒案件。
列寧格勒在二戰後進行了重建,並且再度成為蘇聯的工業中心區之一。儘管工人階級在戰後大量湧入,但該城還是保持了文化和藝術中心的地位。同時由於接近芬蘭,該城成為蘇聯時代為數不多的可以直接收看到西方電視節目的城市之一,每年有35萬蘇聯遊客經列寧格勒前往芬蘭旅遊。
1980年代末的列寧格勒市長索布恰克追隨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改革政策,該城在蘇聯8·19政變時持反對政變的立場。1991年6月12日,該城市民以54%的多數通過了恢復「聖彼得堡」舊名的決議,9月6日生效。
另一方面,聖彼得堡經濟狀況於蘇聯解體後開始惡化。自從1940年以來食物配給再一次引入聖彼得堡,接受國外人道主義糧食援助。俄羅斯攝影師阿列克謝·季塔連科曾拍一系列戲劇性照片[18][19]。1995年,聖彼得堡地鐵的1號線因水災停止運作,阻礙城市發展將近十年之久。
1996年,弗拉基米爾·雅科夫列夫擊敗阿納托利·亞歷山德洛維奇·索布恰克,當選市長。2000年,弗拉基米爾·雅科夫列夫贏得連任,但在2003年突然辭職。
雖然聖彼得堡中央區域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但其歷史與建築保護產生爭議[20]。2005年後,市政府允許歷史建築拆遷[21]。2006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宣布一項雄心勃勃計劃,將建造396公尺高的摩天大樓,可能會導致聖彼得堡天際線產生劇變。俄羅斯民眾於這個計畫不太接受,2010年12月,總理梅德韋傑夫決定為該計畫尋找一個更合適的建造位置。
地理
[編輯]地理位置和水文
[編輯]聖彼得堡位於芬蘭灣的最入處。為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匯聚的三角洲地帶,在18世紀初,這裡還是一片沼澤。隨著聖彼得堡市的建造,人工運河在市內縱橫交錯,這些運河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開鑿,以舒緩因芬蘭灣水淺而倒灌進入聖彼得堡的海水。聖彼得堡共有42個小島,由423座橋梁連接。聖彼得堡市區海拔高度多變,最高點約海拔175.9公尺(577英尺),市區鑄造廠大街西部邊界海拔則不超過4公尺(13英尺),多次因洪水造成災害。聖彼得堡的洪水由波羅的海發生的長浪導致涅瓦灣水位高漲所造成。四次洪水災難先在1824年(洪水淹至海拔422公分高,超過三百建築被毀)、1924年(洪水淹至海拔380公分高)、1955年(洪水淹至海拔293公分高)與1975年(洪水淹至海拔281公分高)發生。為防止洪水侵襲,聖彼得堡大壩已經建造完成[22]。
政治地圖位置
[編輯]就戰略觀點而言,聖彼得堡是波羅的海艦隊的根據地,也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唯一軍港;然而俄羅斯海軍一旦從聖彼得堡出港,會面臨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瑞典、丹麥、波蘭等國北約軍隊的圍堵,相較於莫曼斯克與海參崴等少有敵人威脅的港灣,不適合以海軍力量進行突破,故俄羅斯為了控制波羅的海,保障聖彼得堡的出入通道安全,必須仰賴陸空軍向周遭國家施予壓力。
氣候
[編輯]聖彼得堡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聖彼得堡7月平均高溫為23°C(73°F),史上最高溫37.1°C(98.8°F)發生於2010年北半球夏季熱浪期間。1883年,聖彼得堡紀錄到史上最低溫-43°C(-45°F),年平均溫度為5.8°C(42.4°F)。市區的涅瓦河通常在11月至12月凍結,在4月解凍。12月至3月間,平均有118天會有積雪,2月平均積雪深度達到19公分。聖彼得堡無霜期持續時間平均為135天。聖彼得堡氣候比郊區稍暖一些。聖彼得堡天氣全年變化很大[23][24]。
聖彼得堡(1991-2020年平均數據,1743年至今極端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8.7 (47.7) |
10.2 (50.4) |
15.3 (59.5) |
25.3 (77.5) |
33.0 (91.4) |
35.9 (96.6) |
35.3 (95.5) |
37.1 (98.8) |
30.4 (86.7) |
21.0 (69.8) |
12.3 (54.1) |
10.9 (51.6) |
37.1 (98.8) |
平均高溫 °C(°F) | −2.5 (27.5) |
−2.4 (27.7) |
2.3 (36.1) |
9.5 (49.1) |
16.3 (61.3) |
20.5 (68.9) |
23.3 (73.9) |
21.4 (70.5) |
15.9 (60.6) |
8.7 (47.7) |
2.8 (37.0) |
−0.5 (31.1) |
9.6 (49.3) |
日均氣溫 °C(°F) | −4.8 (23.4) |
−5.0 (23.0) |
−1.0 (30.2) |
5.2 (41.4) |
11.5 (52.7) |
16.1 (61.0) |
19.1 (66.4) |
17.4 (63.3) |
12.4 (54.3) |
6.2 (43.2) |
0.9 (33.6) |
−2.5 (27.5) |
6.3 (43.3) |
平均低溫 °C(°F) | −7.2 (19.0) |
−7.6 (18.3) |
−4.0 (24.8) |
1.7 (35.1) |
7.2 (45.0) |
12.2 (54.0) |
15.3 (59.5) |
13.9 (57.0) |
9.4 (48.9) |
4.1 (39.4) |
−0.9 (30.4) |
−4.5 (23.9) |
3.3 (37.9) |
歷史最低溫 °C(°F) | −35.9 (−32.6) |
−35.2 (−31.4) |
−29.9 (−21.8) |
−21.8 (−7.2) |
−6.6 (20.1) |
0.1 (32.2) |
4.9 (40.8) |
1.3 (34.3) |
−3.1 (26.4) |
−12.9 (8.8) |
−22.2 (−8.0) |
−34.4 (−29.9) |
−35.9 (−32.6)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46 (1.8) |
36 (1.4) |
36 (1.4) |
37 (1.5) |
47 (1.9) |
69 (2.7) |
84 (3.3) |
87 (3.4) |
57 (2.2) |
64 (2.5) |
56 (2.2) |
51 (2.0) |
670 (26.4) |
平均最大雪深 cm(英寸) | 15 (5.9) |
19 (7.5) |
14 (5.5) |
1 (0.4)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3 (1.2) |
9 (3.5) |
19 (7.5) |
平均降雨天數 | 9 | 7 | 10 | 13 | 16 | 18 | 17 | 17 | 20 | 20 | 16 | 10 | 173 |
平均降雪天數 | 25 | 23 | 16 | 8 | 1 | 0.1 | 0 | 0 | 0.1 | 5 | 16 | 23 | 117 |
平均相對濕度(%) | 86 | 84 | 79 | 69 | 65 | 69 | 71 | 76 | 80 | 83 | 86 | 87 | 78 |
月均日照時數 | 22 | 54 | 125 | 180 | 260 | 276 | 267 | 213 | 129 | 70 | 27 | 13 | 1,636 |
資料來源1:Погода и Климат[25] | |||||||||||||
資料來源2:NOAA (sun 1961–1990)[26] |
人口
[編輯]2013年聖彼得堡市人口為5,028,000人。2013年3月平均收入為36,375盧布(約合846歐元)。該城居民主要為俄羅斯族(占92.5%),其他還有烏克蘭人(1.5%)、猶太人(0.6%)、白俄羅斯人(0.9%)和韃靼人(0.7%)。其他居民占3.8%,包括芬蘭人、愛沙尼亞人、日耳曼人、波蘭人、越南人、華人等。
統計數據(2012年)
[編輯]2009 - 1.34 | 2010 - 1.38 | 2011 - 1.38 | 2012 - 1.48 | 2013 - 1.49
政府
[編輯]聖彼得堡是一個俄羅斯聯邦主體[29]。聖彼得堡政治組織結構遵循1998年通過的聖彼得堡憲章(Законода́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а)[30]。聖彼得堡市政府負責聖彼得堡的行政運作。聖彼得堡有一個一院制立法機關:聖彼得堡立法院(Законода́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а)。
聖彼得堡市目前分為18區。聖彼得堡也是列寧格勒州及西北聯邦區行政中心[31]。2008年5月,俄羅斯憲法法院從莫斯科遷至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和列寧格勒州是兩個不同的聯邦主體,但是共同分享一些地方及聯邦行政機構,例如仲裁法庭、警察機構、聯邦安全局、郵政服務、緝毒機構、監獄及其他聯邦服務。
經濟
[編輯]聖彼得堡是俄羅斯重要的國際貿易門戶,專門從事石油、天然氣、造船、金融、工業、航空太空業、廣播和電子產品、軟體和計算機、機械製造、重型機械、運輸(包含坦克及其他軍事裝備)、礦業、設備製造、金屬冶煉、化學品、藥品、醫療器械、出版印刷業、食品、餐飲、批發零售、紡織和服飾等諸多行業。聖彼得堡也是俄羅斯兩大先驅汽車製造商之一Lessner的根據地,該公司在1904年由工具機及鍋爐製造商GA Lessner所成立,直到1910年為止。
聖彼得堡有三個大型貨運港口:聖彼得堡港、喀瑯施塔得港和羅蒙諾索夫港。國際郵輪的客運港口Morskoy Vokzal位在瓦西里島西南部。2008年,新客運港兩個泊位啟用。新港口是城市海洋開發計畫的一部分[32],有7個泊位在2010年營運。
涅瓦河兩岸的複雜系統與海港相通,使聖彼得堡成為波羅的海樞紐,俄羅斯其他地區藉由伏爾加─波羅的海水路可以抵達波羅的海。
聖彼得堡造幣廠成立於1724年,是世界上最大造幣廠之一,製造俄羅斯硬幣、獎章和徽章。聖彼得堡也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俄羅斯鑄造場Monumentskulptura所在地。
2007年,豐田汽車投資50億盧布(約200億美元)於聖彼得堡南部郊區Shushary,歐寶汽車、現代汽車、日產汽車與俄羅斯政府簽署協議,也建立自己的汽車廠。
聖彼得堡是啤酒和釀酒業重鎮,被稱為俄羅斯「啤酒之都」。其五個大型釀酒廠,包括歐洲第二大啤酒廠Baltika、Vena、喜力啤酒、斯捷潘·拉辛、Tinkoff啤酒廠貢獻國內生產的啤酒30%以上。
聖彼得堡有很多當地的釀酒廠生產伏特加酒品牌。2007年,LIVIZ生產伏特加酒出口到70多個國家[33]。聖彼得堡擁有俄羅斯第二大建築業,包括商業、住宅和道路建設。
2006年,聖彼得堡市預算為1,799億盧布,並預計在2012年翻倍[34]。地區生產總值在2005年為6,679億俄羅斯盧布在俄羅斯排名第4,位居莫斯科、秋明州及莫斯科州之後[35],人均收入為145,503.3盧布(約5,143.6美元),名列俄羅斯聯邦主體第12位[36]。聖彼得堡產業結構是以零售、批發和修理服務(24.7%)、加工業(20.9%)、交通和通訊業(15.1%)[37]為主。
2009年,聖彼得堡市預算收入達2,943億盧布,支出為3,363億盧布,預算赤字達約420億盧布。
城市景觀
[編輯]聖彼得堡沒有摩天大樓,其天際線相對較低。現行法規禁止在市中心建造高層建築。高310-公尺(1,020-英尺)的聖彼得堡電視塔是該市最高的建築,而高122.5公尺的彼得保羅大教堂是市區迄今為止最高的建築。不過,有一個有爭議的項目,得到了城市當局的認可,稱為Okhta中心,將建造一座396公尺高的超高層摩天大樓。由於預期的建設帶來的威脅,2008年,世界文化遺產基金將聖彼得堡的歷史天際線列入100個最瀕危的地點的觀察名單[38]。
不像在莫斯科,在聖彼得堡市中心的歷史建築,大部分是18和19世紀的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建築,基本得到保留;雖然許多建築在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後、列寧格勒圍城戰,以及最近的年間被拆毀。1703年彼得一世的木屋,位於涅瓦河邊,位於夏園,二戰被毀,現為重建的一座一層小房子。1991年,聖彼得堡和列寧格勒州的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二戰遺蹟相關紀念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在涅瓦河右岸的兔島的顯赫位置,是彼得保羅要塞和聖彼得堡最高的教堂彼得保羅大教堂。每天中午要塞仍會鳴炮。聖彼得堡清真寺是歐洲最大的清真寺,開放於1913年,位於附近的右岸。瓦西里島將涅瓦河分為兩道: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通過交易所橋連接到北岸(彼得格勒島)的舊聖彼得堡證券交易所。瓦西里島南岸沿大涅瓦河有一些該市最古老的建築,可以追溯到18世紀,包括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主要為東亞國家,裡面都為私人搶來的,交給國家)、十二學院(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兩個校區之一)、緬希科夫宮和帝國藝術學院。
在瓦西里島南面的涅瓦河左岸,經過宮廷橋,便是海軍部大廈,龐大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建築群沿著宮廷濱河路伸展,包括巴洛克風格的冬宮,原為俄羅斯帝國的皇宮,以及新古典主義的大理石宮。冬宮前為半圓形的該市主要廣場冬宮廣場,以及亞歷山大柱。
涅瓦大街也坐落在涅瓦河左岸,是該市的主要大道。它始於冬宮廣場旁的海軍部大廈,向東穿過莫伊卡河(綠橋)、格里博耶多夫運河(喀山橋)、花園街(Sadovaya ul)、豐坦卡河(阿尼奇科夫橋),與鑄造廠大街相交,繼續前行到達莫斯科車站旁的起義廣場,在此與利戈夫斯基大街相交,並轉向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百事吉(Пассаж)商業街、天主教聖加大利納堂、勝家大廈(新藝術運動風格)、歐羅巴大飯店、路德會聖彼得聖保羅教堂、高爾基市場、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亞歷山大劇院及前面的凱薩琳大帝雕像、喀山大教堂(由沙皇保羅一世下令仿照羅馬聖伯多祿大殿建造。十月革命後成為「反宗教博物館」)、斯特羅加諾夫宮、安奇科夫宮和貝洛薩爾斯基-貝洛澤爾斯基府都位於這條大道沿線。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保存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遺骸,是俄羅斯基督教教育的重要中心。修道院內的季赫溫墓地,安葬著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等許多著名的聖彼得堡人。
在涅瓦河與涅瓦大街之間,有基督喋血大教堂(修建於亞歷山大二世的遇刺地點之上。外觀與紅場的瓦西里·勃拉仁內教堂相似);米哈伊洛夫宮,保羅一世剛搬入這座新建的宮殿40夜就被暗殺,現為俄羅斯博物館分館;戰神廣場;主顯聖容大教堂(是俄羅斯罕見的從未停止禮拜的教堂);夏園;塔夫利宮,為葉卡捷琳娜二世情夫波將金的豪華府邸,二月革命後俄羅斯國家杜馬所在地;斯莫爾尼宮,即斯莫爾尼女子學校,十月革命中成為革命的指揮中樞,現為聖彼得堡市長辦公地;以及斯莫爾尼修道院。
在海軍部大廈的西部和南部,也有許多著名的地標,包括聖以撒大教堂(聖彼得堡最大的教堂),三一大教堂、馬林斯基宮、阿斯托利亞飯店、馬林斯基劇院(創建於1730年,俄羅斯最著名的歌劇和芭蕾舞劇都在這裡上演)、尤蘇波夫宮(1916年拉斯普京在此被謀殺)、新荷蘭島、以及樞密院廣場(1925年到2008年稱為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上的18世紀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被視為該市最知名的標誌。
聖彼得堡的其他標誌還有兩個風向標:海軍部大廈的金色尖塔頂部的小船,以及彼得保羅大教堂頂部頂部的金色天使。宮廷橋在夜晚的開合橋是該市另一個標誌。在4月到11月的通航期間,每個晚上,涅瓦河和主要運河上的22座橋梁會打開,讓船只得以進出波羅的海。直到2004年,涅瓦河上第一座不需要開合的大奧布霍夫斯基橋開通。在聖彼得堡有數百座小橋,跨越無數的運河和涅瓦河的支流,其中最著名的有莫伊卡河、豐坦卡河、格里博耶多夫運河、Obvodny運河、卡爾彼夫卡河和斯莫倫卡河。由於錯綜複雜的運河,聖彼得堡常被稱為「北方威尼斯」。市中心的河流和運河兩岸設置了花崗岩堤防和鑄鐵欄杆。
該市的南郊有一些昔日的皇家住所,例如彼得宮城的彼得宮,又名「夏宮」,坐落在聖彼得堡以西29公里的芬蘭灣,是彼得大帝的夏日皇宮,主要建築有大宮殿(Большой дворец)和蒙普萊西爾宮(дворец Монплезир),該宮殿以其直通芬蘭灣的噴泉階梯和園林內眾多設計巧妙的噴泉而聞名,二戰期間被德軍全部炸毀。皇村,現名「普希金市」,位於聖彼得堡以南25公里,內有巴洛克風格的葉卡捷琳娜宮和新古典主義的亞歷山大宮等建築,葉卡捷琳娜宮內的琥珀屋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戰期間被德軍全部炸毀,現為複製品。巴甫洛夫斯克宮位於聖彼得堡以南30公里,由蘇格蘭建築師查爾斯·卡梅隆為保羅一世沙皇建造,其附屬園林是俄國最大的公園,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花園之一」,歐洲最大的英式花園之一。在聖彼得堡以南50公里的加特契納(屬於列寧格勒州而不是聖彼得堡),有沙皇保羅一世的行宮,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郊區是喀琅施塔得及其19世紀的防禦工事和海軍紀念碑,座落在芬蘭灣口的科特林島。[來源請求]
博物館
[編輯]聖彼得堡擁有200多座博物館,其中有許多都設於歷史建築內。最大的博物館是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為前皇家宮殿,擁有大量的藝術收藏。俄羅斯博物館是一座專門展出俄國美術作品的大型博物館。一些著名的聖彼得堡人,包括亞歷山大·普希金、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亞歷山大·勃洛克、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安娜·阿赫瑪托娃、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左琴科、約瑟夫·布羅茨基的故居,以及一些南郊的宮殿和著名建築如聖以撒大教堂,也被納入公共博物館。
艾拉爾塔博物館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私立當代藝術博物館。館中收藏了來自俄羅斯幾十個地區的150多位藝術家的超過2000多份創造於20世紀後期和21世紀初期的作品。
藝術房間由彼得大帝建立於1714年,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品,有時被認為是在俄羅斯的第一個博物館,已演變成現今的彼得大帝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Музея антропологии и этнографии)。俄羅斯民族學博物館,係由俄羅斯博物館分出,專門俄羅斯、前蘇聯和俄羅斯帝國人民的文化。
其他著名的博物館包括中央海軍博物館,設在舊聖彼得堡證券交易所大樓內;艾拉爾塔博物館;動物學博物館;鐵路博物館;列寧格勒保衛戰博物館(Музей обороны Ленинграда);聖彼得堡歷史博物館,在彼得保羅要塞內;以及炮兵,工兵和通信兵軍事歷史博物館。
公園
[編輯]聖彼得堡擁有眾多的公園和花園,其中最有名的一些坐落在南郊,包括巴甫洛夫斯克歐洲最大的英式園林之一。Sosnovka是聖彼得堡市內最大的公園,占地240240公頃。夏園(Летний сад是最古老的花園,建於18世紀初,其中有一座兩層的小木屋,為彼得大帝初建聖彼得堡時的住處。它座落在涅瓦河南岸,豐坦卡河河口。以鑄鐵欄杆,大理石雕塑而聞名。初建時有噴泉,流經的運河「噴泉河」以此得名。
其他著名公園還有克列斯托夫斯基島上的海岸勝利公園以及南部的莫斯科勝利公園,都是為了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勝納粹德國,以及葉拉金島上的中央文化休息公園,和塔夫利宮周圍的塔夫利花園。公園內常見的樹種有夏櫟、挪威楓、美國紅梣、垂枝樺、新疆落葉松、爆竹柳、椴樹和楊樹。
其他
[編輯]- 保羅要塞(павловские крепости):又名「工程師棱堡」(Инженерный замок),位於夏園旁邊。為沙皇保羅一世修建,也是保羅一世的遇刺地。
- 奧拉寧鮑姆宮:位於彼得宮城以西12公里,由彼得大帝寵臣、聖彼得堡市長亞歷山大·緬什科夫修建,內有大宮殿、中國宮等建築
- 切斯馬教堂以1770年俄國艦隊打敗土耳其海軍的切斯馬海戰命名,外觀紅白相間的條紋,十分醒目。
- 參孫大教堂
- 施洗約翰教堂(Церковь Иоана-Предтечи)
-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 皮斯卡廖夫公墓(Пискарёвское мемориальное кладбище)
交通
[編輯]聖彼得堡是俄羅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俄羅斯第一條鐵路建於1837年,自那時以來,全市交通基礎設施繼續發展。聖彼得堡由多條聯邦公路及國家、國際鐵路線連接到俄羅斯其他地區及國外。普爾科沃機場服務廣大國內外旅客。
道路交通
[編輯]聖彼得堡市內公共運輸(擁有公共汽車、有軌電車、無軌電車系統)發達,無軌電車僅次於莫斯科,位居世界第二大。蘇式小巴運行數百條路線。電車在聖彼得堡曾經是運輸的主要方式,1980年代,聖彼得堡有世界上最大電車網絡,但許多路線在2000年代被拆除。
聖彼得堡公共汽車每日載客量多達300萬人次,路線遍布超過250個城市與郊區。聖彼得堡地鐵系統於1955年開業,現在有5條線,67個車站,連接五個鐵路終點站,每天運載250萬人次乘客。地鐵站經常被大理石及青銅等建材精心裝飾。
每天上下班時間、城際交通及冬雪過多導致交通擁堵在聖彼得堡經常發生。聖彼得堡外環道於2011年完成。
聖彼得堡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走廊,連接斯堪地那維亞到俄羅斯、東歐地區。聖彼得堡也是歐洲高速公路轉折點,可以通往莫斯科、希爾克內斯、哈爾科夫、普斯科夫、基輔、塔林、彼得羅扎沃茨克等地。
水路
[編輯]聖彼得堡是國外從涅瓦灣、芬蘭灣、波羅的海進入俄羅斯的客運和貨運港口,河港位於涅瓦河,涅瓦河兩岸有一些小客運車站。它也是伏爾加─波羅的海水路與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終點。
聖彼得堡最高的橋梁是2,824公尺(9,265英尺)長的大奧布霍夫斯基橋,於2004年通車。5月到10月之間,水翼船往返聖彼得堡市中心與沿海城鎮(喀瑯施塔得、羅蒙諾索夫、彼得宮城、謝斯特羅列茨克和澤列諾戈爾斯克)。在氣候溫暖的月份間,許多小船及水上計程車穿梭在聖彼得堡運河上。
聖彼得路線公司經營兩條渡輪路線,分別是赫爾辛基到聖彼得堡與斯德哥爾摩到聖彼得堡。
鐵路
[編輯]聖彼得堡擁有城際及市郊鐵路網路,包含五個不同的鐵路終點站(波羅的海站、芬蘭車站、拉多加站、維捷布斯克站與莫斯科站[39]),以及幾十個非終點站。聖彼得堡有國際鐵路連接芬蘭赫爾辛基、德國柏林及俄羅斯所有加盟共和國。赫爾辛基鐵路建於1870年,全長443公里(275英里)。游隼號列車往來聖彼得堡與莫斯科約需要三個半小時。
莫斯科-聖彼得堡鐵路於1851年開通,全長651公里(405英里)。現在旅客從聖彼得堡前往莫斯科搭乘列車需要時間從3個半到9個小時不等[40]。
2009年,俄羅斯鐵路公司推出針對莫斯科與聖彼得堡航線高速列車服務。新列車被稱為游隼號列車,是西門子Velaro列車衍生而來。游隼號列車在2009年5月2日創造俄羅斯最快列車記錄,以每小時281公里(174.6英里每小時)行駛[41]。2009年5月7日,游隼號列車再度以每小時(180英里每小時)290公里刷新紀錄。
卡累利阿鐵路(俄羅斯鐵路和芬蘭鐵路合資)從2010年12月12日開始,行駛高速列車阿爾斯通列車(Allegro)往來聖彼得堡和赫爾辛基中央火車站之間。
航空
[編輯]普爾科沃機場是進出聖彼得堡的門戶[42],聖彼得堡郊區也有三個小型商業、貨運機場。拉彭蘭塔機場位於聖彼得堡,靠近芬蘭邊境,也是受到俄羅斯遊客歡迎。
普爾科沃機場在1931年開幕。2011年,該機場是俄羅斯第四繁忙的機場,位居莫斯科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伏努科沃機場之後。普爾科沃機場有兩個主要航廈(一個負責國內航班,一個負責國際航班),普爾科沃機場被廣泛認為是俄羅斯聯邦中最大與現代化的機場之一。不過,根據估計,普爾科沃機場到2025年每天將有約17萬人次使用。俄羅斯政府計劃直接建造新的航廈,其末端將延伸至1號航廈(國內)北邊,並包含18個登機門。新航廈於2010年11月開始施工,預計於2013年完成[43]。
普爾科沃機場和聖彼得堡市中心之間也有全天候的快速巴士服務。
體育
[編輯]列寧格勒是1980年夏季奧運會足球比賽的舉辦地之一。1994年友好運動會中也是在這裡舉行。
第一場划船比賽在1703年由彼得大帝發起,當時戰勝瑞典海軍。遊艇活動自古以來都是俄羅斯海軍舉辦[44],遊艇俱樂部包含聖彼得堡河遊艇俱樂部與涅瓦河遊艇俱樂部,後者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遊艇俱樂部。當海水和湖水冬季凍結,遊艇及橡皮艇無法使用,當地群眾使用冰船。
聖彼得堡馬術一直有悠久的傳統,在沙皇及貴族階級中流行,也是軍事訓練的一部分。自18世紀以來,幾座體育場因馬術而建造,訓練得以一年四季舉行。
西洋棋因1914年國際賽事受到注目,其中「大師」頭銜首次由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授予五名棋手:伊曼紐·拉斯克、何塞·勞爾·卡帕布蘭卡、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阿廖欣、西格貝特·塔拉什、法蘭克·馬歇爾。
已拆卸的基洛夫體育場是世界最大的體育場之一,也曾是聖彼得堡澤尼特足球俱樂部的主場(1950至1993年、1995年)。在1951年,110,000名觀眾創下蘇聯足球單場比賽記錄。聖彼得堡澤尼特足球俱樂部在1984年、2007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獲得蘇聯及俄羅斯聯賽冠軍[45]。聖彼得堡澤尼特足球俱樂部亦獲得1999年及2010年俄羅斯杯[46]、2007年-08年賽季獲得歐洲聯盟杯、2008年歐洲超級杯。聖彼得堡澤尼特在1994年轉移主場至彼得羅夫斯基體育場,2017年再轉移至十字架體育場,該球場也是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的承辦場地之一。
冰上曲棍球隊聖彼得堡陸軍是大陸冰球聯盟最受歡迎的球隊之一,一直是全國聯賽頂尖球隊,但加入多年來一直沒有獲得冠軍,直至2015年才首次取得象徵俄羅斯冠軍頭銜的加加林盃,一共取得2次冠軍。聖彼得堡陸軍主場在陸軍競技場(ЛСКА Арена)。
斯巴達克聖彼得堡籃球隊以聖彼得堡為主場,安德烈·根納季耶維奇·基里連科也曾加盟該籃球隊。斯巴達克在蘇聯超級聯賽贏得兩次冠軍(1975年與1992年),兩次蘇聯杯冠軍(1978年和1987年)、俄羅斯杯冠軍(2011年)。他們還贏得兩次薩波塔杯(1973年和1975年)冠軍。斯巴達克聖彼得堡籃球隊俱樂部傳奇人物包括亞歷山大·別洛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елов)[47]和弗拉基米爾·康德拉申(Кондрашин, Владимир Петрович)[48]。
著名人物
[編輯]出生於此的人物
[編輯]姊妹城市
[編輯]此章節需要更新。 (2024年6月23日) |
聖彼得堡目前締結的姊妹城市如下:
- 丹麥奧胡斯(1989年開始)[49]
- 土耳其阿達納(1997年開始)[49]
- 巴基斯坦費薩拉巴德
- 比利時安特衛普(1958年開始)[49]
- 泰國曼谷(1997年開始)[49]
- 西班牙巴塞隆納(1984年開始)[49][50]
- 巴勒斯坦伯利恆(2003年開始)[51]
- 法國波爾多(1991年開始)[49][52][53]
- 南非開普敦(2001年開始)[49]
- 斯里蘭卡可倫坡(1997年開始)[49]
- 中華人民共和國青島(1998年開始)[49]
- 南韓大邱廣域市(1997年開始)[49][54]
- 德國德勒斯登(1961年開始)[49][55]
- 西班牙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
- 英國愛丁堡(1995年開始)[49][56]
- 波蘭格但斯克(1961年開始)[49][57]
- 奧地利格拉茲(2001年開始)[58][59]
- 瑞典哥特堡(1962年開始)[49]
- 德國漢堡(1957年開始)[49]
- 古巴哈瓦那(2000年開始)[49]
- 芬蘭赫爾辛基(1993年開始)[49]
- 越南胡志明市(1977年開始)[49]
- 伊朗伊斯法罕(1999年開始)[49]
- 土耳其伊斯坦堡(1990年開始)[49][60][61]
- 芬蘭科特卡(1997年開始)[49]
- 法國勒阿弗爾(1965年開始)[49][62]
- 美國洛杉磯(1990年開始)[49][63]
- 法國里昂(1993年開始)[49][64]
- 英國曼徹斯特(1956年開始)[65]
- 澳大利亞墨爾本(1989年開始)[49][66][67]
- 芬蘭米凱利(1996年開始)[49]
- 烏拉圭蒙特維多(1998年開始)[49]
- 印度孟買(1963年開始)[49][68]
- 法國尼斯(1997年開始)[49][69]
- 日本大阪(1961年開始)[49][70]
- 法國巴黎(1991年開始)[49][71][72]
- 希臘比雷埃夫斯(1965年開始)[49][73]
- 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2001年開始)[49][74]
- 捷克布拉格(1992年開始)[49][75]
- 加拿大魁北克市(2002年開始)[49]
- 巴西里約熱內盧(1986年開始)[49]
- 荷蘭鹿特丹(1966年開始)[49]
- 希臘塞薩洛尼基(2002年開始)[49][76]
- 古巴聖地亞哥-德古巴[49]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1959年開始)[49]
- 瑞典斯德哥爾摩(1992年開始)[49]
- 芬蘭坦佩雷(1993年開始)[49]
- 芬蘭圖爾庫(1953年開始)[49]
- 波蘭華沙(1997年開始)[49][77]
-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1968年開始)[49][78]
- 美國聖彼得堡市
- 保加利亞索菲亞
-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馬里烏波爾(國際承認為 烏克蘭領土,並同時不承認此關係)
同名城市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каз №849 от 13 мая 2000 г. «О полномочном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федеральном округе». Вступил в силу 13 мая 2000 г. Опубликован: "Собрание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 РФ", №20, ст. 2112, 15 мая 2000 г.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Decree #849 of May 13, 2000 On the Plenipotentia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a Federal District. Effective as of May 13, 2000).
- ^ Госстандар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К 024-95 27 декабря 1995 г. «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ий классификато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егионов. 2.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районы», в ред. Изменения №5/2001 ОКЭР. (Gosstandar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K 024-95 December 27, 1995 Russian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2. Economic Regions, as amended by the Amendment #5/2001 OKER. ).
- ^ Official website of St. Petersburg. St. Petersburg in Figur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Территория, число районов, населённых пунктов и сельских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й по субъекта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Territory, Number of Districts, Inhabited Localities, and Rural Administration by Federal Subject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02 года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of 2002).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2004-05-21 [2011-11-01] (俄語).
- ^ Об исчислении времен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語).
- ^ V. Morozov. The Discourses of Saint Petersburg and the Shaping of a Wider Europe, Copenhagen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2. .org/wps/mov02/ Ciaonet.org[永久失效連結]
- ^ Leningrad, Petersburg and the Great Name Debate. The New York Times. 1991-06-13 [2018-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3).
- ^ Masters, Tom; Richmond, Simon. Lonely Planet St Petersburg. Lonely Planet. 2015 [2020-10-15]. ISBN 978-17436050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透過Google Books.
- ^ E. M. Pospelow. Имена городов: вчера и сегодня (1917—1992): Топоним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City names: yesterday and today (1917–1992): Toponymic dictionary]. Moscow: Русские словари. 1993: 128.
- ^ Bring Leningrad back – Communists. RT. 202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2).
- ^ Ведомости (1724). ImWerden. [2024-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7).
- ^ 雷克斯·A·韋德1917年俄國革命2005年劍橋大學出版社
- ^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 of Saint-Petersburg. russia-travel.ws. 2005–2008 [2011年2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1月27日).
- ^ McColl, R. W. Encyclopedia of World Geography. Infobase Publishing. 2014-05-14: 633–634 [2022-10-05]. ISBN 978-0-8160-722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9) (英語).
- ^ Kann, Pavel I︠A︡kovlevich. Leningrad, a Short Guide.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62 [2022-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英語).
- ^ Stalin's Terror: High Politics and Mass Repression in the Soviet Union, Barry McLoughlin and Kevin McDermott (eds).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p. 6
- ^ Baldack, Richard H. "Leningrad, Siege of,"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Chicago, 2002, vol. 12, page 195
- ^ Ollman, Leah. "Russian Photos Trace Images of Mortality and Memory," Los Angeles Times, 2001-8-3
- ^ Aidan Dunne. "Camera in a City of Shadows," Irish Times, Dublin, May 5, 2007
- ^ Sergey Zagraevsky. Will Saint Petersburg share the same fate as Moscow?. Zagraevsky.com.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5).
- ^ Photos of the violations of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Saint Petersburg. Rusarch.ru.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6).
- ^ Нежиховский Р. А. Река Нева и Невская губа, Leningrad: Гидрометеоиздат, 1981.
- ^ Climate St. Peterburg - Historical weather records. Tutiempo.net.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6).
- ^ Архив погоды в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Rp5.ru.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5).
- ^ 气候数据农场. Weather and Climate (Погода и климат). [8 November 2021] (俄語).
- ^ Leningrad/Pulkovo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10 December 2019].
- ^ Естественн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селения в разрезе субъекто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1).
- ^ Каталог публикаций::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 ^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Constitution.ru.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6).
- ^ Russian source: Charter of Saint Petersburg City. Gov.spb.ru.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31).
-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Northwestern Federal District (Russian). Szfo.ru. 2009-06-25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6).
- ^ ЗАО "Терра-Нова" | Крупнейший в Европе проект по образованию и комплексному развитию территории в западной части Васильевского остров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а. Mfspb.ru. 2012-03-12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 ^ Russian Standard Vodka Ranked 4th Fastest Growing Premium Spirits Brand Worldwi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mpact, 2007.
- ^ Budget of Saint Petersburg (Russian document). City of Saint Petersburg.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2).
- ^ Валовой региональный продукт по субъекта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1998–2005гг.(в текущих основных ценах; млн.рублей). Gks.ru.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0).
- ^ Валовой региональный продукт на душу населения(в текущих основных ценах; рублей). Gks.ru.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0).
- ^ Отраслев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ВРП по видам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по ОКВЭД)за 2005 год. Gks.ru.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0).
- ^ St. Petersburg Historic Skyline, Russian Federation. Wmf.org.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7).
- ^ Бюпьюбяйхи Бнйгюк - Хярнпхъ. Russkialbum.ru.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Results of train ticket inquiry, Russian train schedules and Russian train tickets. RZD.com. [2011-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1).
- ^ Sapsan claims Russian rail speed record. 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2009-05-07 [200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 ^ Россия - российские авиалинии. Rossiya-airlines.com. 2007-07-25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Pulkovo Airport Expansion, Pulkovo, Russia.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 ^ History of Yacht Clubs in Russia. Encspb.ru.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 Russia – List of Champions. rsssf.com. [201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1).
- ^ Russia – Cup Finals. rsssf.com. [201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9).
- ^ Aleksander Belov Bio. FIBA. 2007-02-24 [201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1).
- ^ FIBA Hall of Fame page on Kondrashin. [2014-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 ^ 49.00 49.01 49.02 49.03 49.04 49.05 49.06 49.07 49.08 49.09 49.10 49.11 49.12 49.13 49.14 49.15 49.16 49.17 49.18 49.19 49.20 49.21 49.22 49.23 49.24 49.25 49.26 49.27 49.28 49.29 49.30 49.31 49.32 49.33 49.34 49.35 49.36 49.37 49.38 49.39 49.40 49.41 49.42 49.43 49.44 Saint Petersburg in figures – International and Interregional Ties. Saint Petersburg City Government. [2008-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4).
- ^ Barcelona's Sister cities. 2008 Ajuntament de Barcelona(City council's webpage).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7).
- ^ Bethlehem Municipality. bethlehem-city.org. [200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 ^ Bordeaux - Rayonnement européen et mondial. Mairie de Bordeaux.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7) (法語).
- ^ Bordeaux-Atlas français de la coopération décentralisée et des autres actions extérieures. Délégation pour l』Action Extérieure des Collectivités Territoriales (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7) (法語).
- ^ Coloful Daegu.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0).
- ^ Dresden Twin cities. 2008 Landeshauptstadt Dresden(City of Dresden: Dresden.de).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6).
- ^ Edinburgh – Twin and Partner Cities. 2008 The 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 City Chambers, High Street, Edinburgh, EH1 1YJ Scotland.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8).
- ^ Gdańsk Official Website: 'Miasta partnerskie'. 2009 Urząd Miejski w Gdańsku. [2009-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波蘭語及英語).
- ^ Stadt Graz: Sister Cities.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2).
- ^ Twin Towns – Graz Online – English Version. graz.at. [2010-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8).
- ^ Sister Cities of Istanbul. [200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7).
- ^ Erdem, Selim Efe. İstanbul'a 49 kardeş. Radikal. 2003-03-03 [200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土耳其語).
49 sister cities in 2003
- ^ Le Havre Website – Twin Towns. (in English) 2006–2008 Ovidio Limited. [2008-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30).
- ^ Los Angeles City Council: Sister cities of Los Angeles.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9).
- ^ Partner Cities of Lyon and Greater Lyon. 2008 Mairie de Lyon. [2008-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9).
- ^ Friendship Agreements. Manchester City Council.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1).
-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int Petersburg.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6).
- ^ City of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ister cities. City of Melbourne. [2009-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6).
- ^ Official Website of Municipal Corporation of Greater Mumbai. Municipal Corporation of Greater Mumbai.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8).
- ^ Villes jumelées avec la Ville de Nice. Ville de Nice. [201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9) (法語).
- ^ Osaka and the World,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Osaka city.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2).
- ^ Paris Partners: 'Les pactes d'amitié et de coopération'. Mairie de Paris.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 ^ Pari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special partners. Mairie de Paris.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5).
- ^ Twinnings (PDF). Central Union of Municipalities & Communities of Greece. [2013-08-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1-15).
- ^ Plovdiv Sister cities.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2).
- ^ Partnerská města HMP [Prague - Twin Cities HMP]. Portál „Zahraniční vztahy「[Portal "Foreign Affairs"]. 2013-07-18 [2013-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捷克語).
- ^ Twinning Cities. City of Thessaloniki.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31).
- ^ (波蘭文) Miasta partnerskie Warszawy. um.warszawa.pl. Biuro Promocji Miasta. 2005-05-04 [2008-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4).
- ^ Zagreb Sister Cities.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外部連結
[編輯]www.gov.spb.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