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密多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密多羅天城體:मित्र,IAST:Mitrá)是古印度文化中的神祇,其能力隨時代而變化。在米坦尼(Mitanni)銘文中,密多羅被稱為條約的保護者之一。作為ṛtá(真相與秩序)的主要守護人,違者將受到懲罰。在吠陀晚期和梵天文獻中,密多羅越來越多地與黎明與晨光聯繫在一起。在吠陀後,密多羅幾乎消失了-密多羅演變成不喜武力的友誼守護神。

神話學中的密多羅

[編輯]

密多羅源自原始雅利安宗教中的契約之神密特拉原始印度-伊朗語:*mitras)。這是一個極為古老的神祇,本來是雅利安人萬神殿裡共有的崇拜對象,在伊朗-雅利安人印度-雅利安人分化之後,才開始朝不同特徵發展。「mitra」一詞在梵語中的本義為「契約,朋友」,但更強調後者。《梨俱吠陀》中提到此詞時,除作為神名以外,還可以作為普通名詞「朋友」使用。伊朗諸語則恰恰相反,比較強調「契約」的含義。

現存最古老的有關密多羅的記錄為刻於前14世紀的西臺語銘文,該銘文系西臺米坦尼簽訂的和約(米坦尼為一支與印度人有密切關係的雅利安人在西亞建立的國家)。在銘文中列舉了米坦尼人的五位天神:密多羅、伐樓拿因陀羅雙馬童(雙馬童是雙子神)。這些神全部對應於《吠陀》中的印度神祇。

據《梨俱吠陀》所載,廣延天女和密多羅是極裕仙人的父母。大神密多羅與伐樓拿被廣延的美貌迷住,雙雙噴出精液,從中生出極裕仙人(最強大的仙人之一)。[1]而根據較晚的神話,同時誕生的還有另一位大仙投山仙人

有一些宗教學者認為,佛教彌勒至少有部分是衍生自婆羅門教的密多羅;但其根據主要來自於語言學。[2]

宗教文獻中的密多羅

[編輯]

在《梨俱吠陀》中,密多羅是阿底提所生的(阿底提耶眾神之一)[3]。密多羅與伐樓拿是對偶神,他們幾乎總是被聯在一起。獻給伐樓拿的頌歌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同時獻給密多羅的。至於單獨屬於密多羅本人的頌歌則只有一首(第3卷第59首)。與伐樓拿一樣,梨俱吠陀里有時說密多羅是提婆[4],有時又說他是阿修羅[5];蓋因當時阿修羅還沒有成為與提婆神系對立的惡神(天魔)。但是,由於提婆多為自然神,阿修羅多為抽象神,似乎密多羅分類為阿修羅更合理些。伊朗的宗教系統則毫無疑問地把密特拉歸類為阿胡拉(一種很具爭議性的説法聲稱阿修羅在波斯古經中的對應),但早期的文獻沒有明確提到密特拉屬於哪一方,這種情況被稱為瑣羅亞斯德的沉默,暗示密特拉在瑣羅亞斯德教早期的神話中可能是德弗之一。

婆羅門教-印度教的體系中,密多羅主要掌管友誼的神祇,同時也是秩序和法律的維護者,其言行被視為其他天神的楷模,因為除了與伐樓拿聯在一起以外,《梨俱吠陀》裡一些獻給其他神祇的頌歌也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提到密多羅,即這些神被稱讚為「像密多羅一樣」具有某種優良品質[6]。此外,密多羅特別寵愛歌者,經常賜予他們財富。

從《梨俱吠陀》開始,密多羅和伐樓拿作為對偶神就有許多對立之處。如,密多羅掌管白晝,伐樓拿掌管黑夜;密多羅關心人間,伐樓拿關心冥界;等等。但是,密多羅與伐樓拿的關係仍然是密切的。《夜柔吠陀》裡有描寫密多羅安慰伐樓拿的篇章。更晚的羅摩衍那里也有密多羅援助伐樓拿的故事。百道梵書對此作出了解釋,即密多羅代表祭司的神權(富樓醯多),伐樓拿代表世俗的王權(羅闍)。[7]因此,部分學者認為密多羅與伐樓拿的複雜關係在梵書時代實際代表了婆羅門種姓剎帝利種姓之間的關係,二者既鬥爭又互相利用[8]

注釋

[編輯]
  1. ^ 梨俱吠陀,第7卷,XXXIII
  2. ^ 普慧,略論彌勒、彌陀淨土信仰之興起
  3. ^ 梨俱吠陀,第2卷,XXVII
  4. ^ 梨俱吠陀,第3卷,LIX
  5. ^ 梨俱吠陀,第5卷,LXIII
  6. ^ 例如:梨俱吠陀1.129.10,因陀羅;1.38.13,阿耆尼;1.156.1,毗濕奴
  7. ^ 百道梵書,4:1:4:1
  8. ^ Upinder Singh,A History of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India,202頁

資料來源

[編輯]